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人的幸福观 >

第49部分

中国人的幸福观-第49部分

小说: 中国人的幸福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像钟相那样五色混杂的起义组织来说,他们只能在无人之地找到归宿,那里既不受中央控制,也不受异族侵辱,这是他们最后的结局。其他叛乱组织则和儒家信徒结盟,在不断的起义中发动对外族统治力量的抗争,最后在几十年后将他们驱逐出去。    
    


第五部分:现实的灰尘(1000—1800年)第一节 忠诚和异端(14)

    235从心理角度来看,蛮族的胜利对儒家有着更为严重的后果。当所有中国北部,包括“东京”开封和两个次级都城(“西京”洛阳和“南京”商丘)于1126—1127年间失守、被通古斯人部落攻陷时,这一切失败尚能承受。因为那真的也只是一些事件而已,在汉代和唐代之间的那几个黑暗世纪,中国人早已忍受过。最终也经受住了。在那时,“中国”传统从不曾完全地断裂,它由南方政权继承下去。儒家历史学家用来指示这段时期的“六朝”一词,也清楚地说明了这种信念。因为尽管那些王朝认为自己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合法地统治着中国,甚至感到这应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官方正史中仍然只记载那些其家族具有中国血统的皇帝。“南渡”(1127年)是件令人恐惧的事,新的都城建立在发展得尚不完善、文化上也极为不同地方,而且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原大陆的向心力没那么强,所以儒家士大夫大有儒家黄金时代就要结束之感。太多的生命,太多的文化财富,太多的对民族伟大的信念,在此次仓促南逃时失落了。然而即便这样,在“君权神授继续在中原有效”这种信念中,他们还能得到一点安心。但是,到了1280年,整个中国被蒙古人占领(中国以前曾和他们通好)。这不仅仅意味着政治灾难,也是毁灭性的精神灾难,其程度之深以前从未有过。有一段时期,小型的、零散的遗民抵抗组织继续在斗争。为时最长的抵抗是在南方岛屿上的战斗。当遗民的斗志渐渐衰退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抱住这个信念不放,那就是“真正的”中国统治在这些组织里保存下来了,类似于某种流放的政府。但是时间越久,这种安慰就只能在以忠国名义苟活着的某种“旧朝遗民”身上才找得到。这并不难以相信,因为蒙古人划分的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从统治阶层中驱除了低等阶层的所有人,而这些低等阶层里包括(南)宋的所有臣民,而南宋曾在金兀朮征服中国后继续统治南方。将近一个世纪,儒家因此被迫进入效忠的休止状态。这种状况跟因双亲身亡而辞官守孝三年具有非常显著的相似处,或者跟节妇在丈夫死后忠贞不嫁也很相似。    
    236统治整个帝国的权力如今落到了非汉人的征服者手里,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其实合法获得了天授君权。这个事件对一些中国士大夫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下事实的意义:他们经历着从儒家角度来看是“真正的”、由此也是惟一有意义的历史进展的重大断裂。仅仅是一个外国人开始变成了“天子”这个事实,就让一些士大夫们开始带着深深的怀疑,来看待被新儒家制度化了的皇帝之绝对统治这件事。虽然他们还不至于去宣扬无政府主义和平等主义,尽管这两种主义思维上的简单性(又联系着反过来贯彻上的困难性)一再地为民众起义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支持;但是,他们的确复活了在公元1世纪后五十年,由墨翟、《吕氏春秋》和农家学派反复予以解释的“社会主义”传统。异族统治者,而且时常是残忍粗暴的统治者,时刻提防着这些人,生怕他们又搬出世袭君主制来。但是儒家士大夫以那些著作为典范,遵循法先王而非法后王的古老习俗。这个先王是由人民选出,自己还不太情愿的“国家首仆”。儒家士大夫们将之一直追溯到历史上的圣王时代,虽然圣王统治权力,最终被秦始皇的法家体系所终结。    
    237哲学家邓牧(1247—1306年)是这种观点的最有力的代表者。蒙古人占领中国后,切断了他的学术生命。他的主要作品是《伯牙琴》,名称借用了《吕氏春秋》里乐人伯牙的旧典。因为伯牙之曲是如此非同寻常,只有一个知音能欣赏它们。那人死后,伯牙摔琴,一生不复弹奏。邓牧因此将自己看成是渺渺荒野中的一个孤音。在此书的序里面,邓牧还表示自己和伯牙不同,他永远也不会倦于奏琴,因为他至今还未遇到那个懂他琴音的人。但,尽管如此孤独,他也没有放弃所有希望。这种语调并不真的让人那么陌生。在《君道》一章中,他这么写道:    
    古之有天下者,以为大不得已;而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生民之初,固无乐乎为君;不幸为天下所归,不可得拒者,天下有求于我,我无求于天下也。子不闻至德之世乎?饭粝粮,啜藜藿,饮食未侈也;夏葛衣,冬鹿裘,衣服未备也;土□三尺,茆茨不剪,宫室未美也;为衢室之访,为总章之听,故曰“皇帝清问下民”,其分未严也;尧让许由而许由逃,舜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终身不反,其位未尊也。夫然,故天下乐戴而不厌。惟恐其一日释位而莫之肯继也。不幸而天下为秦,坏古封建,六合为一。头会箕敛,竭天下之财以自奉,而君益贵;焚诗书,任法律,筑长城万里,凡所以固位而养尊者,无所不至,而君益孤。惴惴然若匹夫怀一金,惧人之夺其后,亦已危矣!天生民而立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为分而严、为位而尊者,非尧舜也,亦秦也。后世为君者歌功颂德,动称尧舜,而所以自为乃不过如秦,何哉?书曰:“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彼所谓君者,非有四目两喙,鳞头而羽臂也;状貌咸与人同,则夫人固可为也。进夺人之所好,聚人之所争,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欲久治长安,得乎!夫乡师、里胥虽贱役,亦所以长人也,然天下未有乐为者,利不在焉故也。圣人不利天下,亦若乡师、里胥然,独以位之不得人是惧,岂惧人夺其位哉!夫惧人夺其位者,甲兵弧矢以待盗贼,乱世之事也。恶有圣人在位,天下之人戴之如父母,而日以盗贼为忧,以甲兵弧矢自卫邪?故曰:“欲为尧舜,莫若使天下无乐乎为君;欲为秦,莫若勿怪盗贼之争天下。”嘻,天下何常之有!败则盗贼,成则帝王。若刘汉中、李晋阳者,乱世则治王,治世则乱民也有国有家,不思所以之,智鄙相笼,强弱相陵,天下之乱,何时而已乎!    
    


第五部分:现实的灰尘(1000—1800年)第一节 忠诚和异端(15)

    238一些现代学者曾指出,希望“人君的衣着举止和街上的人没有任何不同,并在人民的一致要求下,万不得已才坐上王位”此种理想,表达了当时的士大夫对自己所仇恨的蒙古皇帝的间接抨击,因为他们展陈了“非汉人”的权力和荣耀。现代学者的这种观点肯定揭示了当时的一丝真相,但邓牧从两个方面巧妙地掩盖了他攻击的真实目的。从儒家观点来看,秦始皇就是个半蛮族,一个在秦国的统辖地出生的违法关系的后代。邓牧在抨击他的时候很巧妙地暗指了当时的蒙古皇帝。然而,其抨击的遣词造句也暴露出自以为是的儒家统治系统中的真正缺陷,即我们先前已经提到过的公元前2世纪秦灭亡以后、儒家秘密地和法家达成的“无力的妥协”。当蒙古靼虏已经被驱逐、明朝已经建立(1368—1644年),儒家却再次允让将自己的理想和那些粗鲁无礼的游牧统治者的理想融合在一起时,邓牧的抨击变得更为切中要害。蒙古元朝的得名,不是以其部落或居住地为名,它是第一个选择将可以称之为治国纲领的“元”作为名字的王朝。“元”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原初的开始。它将整个社会领域的“野蛮残酷化”普及到影响了整个宋朝的知识领域的标准化和压迫性上,在这个意义上,元朝也确实标示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是,尽管这种让人不习惯的野蛮是起义者反抗统治阶级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起义也获得了成功(就像反抗秦国暴政的起义那样),但新的统治者却并不惮于采纳被推翻王朝的那些严酷手段。汉代和明代,都披着儒家的外衣做到了这一点,这也导致了它们最后的自我毁灭。    
    前文提到过的、在历史编年中有记载的、从蒙古王朝那儿接过皇位宣布就职并与之联盟,是统治转向法家和将皇帝和国家真正地神化之典型可见的迹象。更为重要的是,对国家所拥有的全部权力的最无关紧要的侵犯,也将遭到最为严峻的刑罚。成千上万的人民,通常是整个氏族遭到刽子手屠害,这种行为只能被描绘成是“扫荡”。而且,为了对付真正发生或想像会发生的起义,常常采取公众审判的形式。官员在自己的办公地点施行公众惩罚,特别是一些残忍的刑罚会拖上几个月,这一切变成了必行的手续。甚至最重要的一本经典《孟子》一书——新儒家自己将之提升到这个地位——也不得不以修订版的形式出现。所有论及人民权利的章节被删除,特别是那些将统治的合法性建立在民意之上的章节。    
    239所有这些仍然能被称之为“儒家”的事情,显示出儒家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它妥协意愿的牺牲品。我们在这里能看到的是为了获得权力而不惜任何代价。明朝的建立者原来是个和尚,曾是白莲教秘密组织的一员,靠着白莲教的帮助夺得皇位。但在专制这一点上,明朝一点也不比元朝差。所以,邓牧的批判更能用在明朝的汉人政府而不是非汉人的元朝政府上。这让人记起在更早先的文本中已经出现的、对君主世袭合法性的怀疑,由此更通常是对君主制的怀疑。据说圣王尧舜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王位,而是选择了人民中最好的那个人。 这些疑问在中国从来没有被完全遗忘,在异族统治时期,它在民众和知识阶层中都找到了特别强烈的回应。自中国被蒙古人占领(1280年)以后,一直到满族统治崩溃(1911年)为止,异族在这631年里统治了355年。满族统治最后同样遭受了被混有社会和民族动机的危急形势所推动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至今在全世界内仍然有着效力。但是,随着将“旧”的异族从北部驱除出去,“新”的异族却从西方涌进,这值得深思。另外,新中国很快显示出君主政体的特点。由此,邓牧的强烈抨击——他是许多人中的惟一一个——在20世纪前50年仍然深有影响,它也有份于让中国增添了迄今为止仍有的一面,这一面让许多人忧虑不安。    
    


第五部分:现实的灰尘(1000—1800年)第二节 格物(1)

    儒家内部两极分化之现象    
    240减弱各种世界观,特别是儒教、道教和佛教之间的彼此冲突,将之统一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共通点,也就是说儒教世界观上,这种理想自公元9世纪起就在被广泛宣扬,直到宋朝才第一次实现。所有不能融入这个目的的信仰开始自找生存之路。尽管它们没有合法性,也遭受了一定的精神上的侵蚀,但仍然努力存活了下来,并且在社会和政治领域里对儒教越来越充满敌意。不过,儒教本身也遭受了影响深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