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人的幸福观 >

第61部分

中国人的幸福观-第61部分

小说: 中国人的幸福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价值。太平天国的一位领袖指出,剃发之行为甚不合于孝道,因为甚至婴儿在母体之时,就已经长满头发;另外,剃发也决不利于健康,因为头发有助于保护大脑,从而使人头脑更为清醒。    
    但是,太平天国与历史上的秘密社团之间的联系,更多的还体现于太平天国文件中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尽管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仍多为传统的经典书面用语,但仍然体现了与其他秘密社团所使用的江湖话的颇多相近之处。而这种语言实际上与流行的通俗小说语言有很多亲缘关系,这就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与许多其他历史上的造反运动一样,分享了同样的精神资源。他们在其文字之中更倾向于使用一些俗语套话,如“俗谚有云”之类;即使他们必须使用儒家经典,他们也会尽量使之通俗,少一些象牙塔式的学究气。事实上,他们在行文上遵循了自古以来那些造反运动所使用的语言策略。可资例证的,是那些流传颇广的押韵谜语、暗含政治宗教意味的民间歌谣。他们能轻易地让儿童吟唱一些歌谣,这些歌谣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其中也往往暗含秘密的口令。因此,童谚中就能准确的暗示出一些数年后才会发生的造反行为:    
    285三八廿一(洪)    
    禾乃玉食(秀)    
    人坐一土(全)    
    作尔民极    
    在前三行中,(凑巧的是,与推背图中的韵文有着惊人的相似。)洪秀全的名字暗含其中。当我们依照字型拆字分析,我们会发现“三”、“八”、“二十”和“一”这些字型元素,构成“洪”字。秀字,则由“禾”和“乃”字拼接而成;“全”字,则上“人”,下“一”,再下有“土”。而洪秀全在阐释上更进一步,将其视为太平天国最为神圣的教义。由此,他在《新约圣经》的《马太福音》27:40“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如果你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中加入了如下古怪的注释:三点是洪,三日是洪日,太兄隐诏洪日作主,复建上帝已毁之殿。    
    将他自身与太阳视为同一,存在于古老的秘密社会神奇的古老回忆之中,可能深深的受到太阳神教(Mithraism)的影响。这种对火与光的崇拜,据说能够建立天父与他三位儿子的联系,这在洪秀全关于起源的描述的注释中尤其明显,如:“让其有光明。”,“父即光明,其兄弟(耶稣)即光明,主(洪秀全)即光明。”或在马太福音4:16中,撒迦利亚的回声:“黑暗中的人们得见伟大的光明,对那些处于死亡之边界的人们,光明正在升腾。”“……父即火,太阳亦火。则上帝与太阳(即洪秀全)共同降临于我们。上帝是神圣的圣灵,与神圣的精神(即东王)一同降临我们。由是,圣灵于神圣降临节降临我们,火与风由此生成。火与风皆来自上帝,万物之源。上帝即火,那里便有神圣之光。圣兄即火,他即圣光之源。我本太阳,故我即圣光。”    
    286这种奇怪的信仰,作为基督教、传统中国以及西亚宗教概念的融合,在将近一千五百年前进入中国,最初流传于客家人,这些隔离于其他汉人的特殊人群之间。这种信仰在苗族亦有信仰者。苗族是当地的原住民(类似于北美的印第安人),苗人在广西省人口中占相当比例,而广西则是洪秀全的军事力量最为活跃的地区。由于与中国传统秘密社团联系的逐渐加深,这个起初以宗教诉求为母题的运动,逐渐融入了民族与政治的诉求。作为最终结果,这个计划长久的起义,在数年的鼓吹与组织之后,最终在1850年转而成为现实。在他们的狂热之下,起义队伍的中坚分子为了自断后路,甚至极端到将自己的房子烧为灰烬。    
    


第六部分:曙光(1800年以后)第一节 沉睡与来自天父的讯息(7)

    最初,遵循这一模式,无数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起义在整个中国爆发。甚至离首都最近的省份也包括在内。在最初一波浪潮过后,迅速组织起来的政府军开始了反击。军事对垒的范围迅速扩大,之前单独作战的各起义部队在此形势之下也相继合并。1851年9月25日,洪秀全正式立“太平天国”(“Heavenly Kingdom of Highest Pease”)。如他们自己所宣称,这是一个全新的宗教朝代的建立。其名称的前两个字,遵循有中国传统的影子;而后两字“天国”(“Heavenly Kingdom”),则是一个基督教概念。太平军东进过程中,逐渐攻占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诸省,直至1853年4月攻取南京,达到他们军事胜利的高峰。南京随即改称天京(“Heavenly Capital”),洪秀全在此建都。在东王杨秀清的部署下,随后的三年太平天国进入了巩固期,尽管与清廷的战斗依然持续进行,并且不断取得胜利。面对当时的形势,太平天国有一次北征,并且甚至攻打到了天津城下。在此期间,太平天国推出了其绝大部分改革计划,并且部分地(或说只是暂时的)施行。整个太平天国的衰退,源于东王杨秀清的傲慢狂妄,和由此招致的被夺权和杀身之祸;毁灭性的打击随之而来,各领袖之间展开了破坏性的权力斗争。尽管随后洪秀全仍然无可争议的巩固了他的权威,但他逐渐地失去了与现实的接触,并且被证明在动荡之时,缺乏掌控局面的能力。此次失败,成为了导致并且加速太平天国的崩溃的原因。因为在做出针对清军的军事计划时,李秀成这位太平天国最有才华的军事将领,并不能胜过洪秀全那些神秘的感应。随着南京城的陷落,整个太平天国运动崩溃了。1861年6月1日,洪秀全在其京城中服毒自尽,随后,数以千万记的太平天国追随者在绝望的反抗中遭到屠杀。四散逃离的部分军队躲过当时一劫,却因最终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战斗而全部覆没。太平天国的残余部队,于1866年被扫清。    
    287    
    太平天国在社会改革上的尝试    
    如同任何新的意识形态一样,当它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投机,而是具有了潜在被执行的可能时,这种意识形态便会有理论与实践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太平天国的尝试中同样显现出来。而当他们的计划成为乌托邦构想时,这种差异尤为明显(尽管我们承认,现实与乌托邦之间的分歧从来都不是那么严格)。在社会层面上,整个运动的里程碑,无疑是其宣布“一切众生,人人平等”。当然,这种主张在历史上绝不新鲜。在无数的中国秘密社会之中,这种兄弟之间平等的主张成为保证组织团结的基础。兄弟之谊,甚至在与秘密社会相敌对的儒家文化中,也是基本人伦之一。孔子所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非常明显,同样,张载的《两铭》,也提到了这种兄弟之谊,也就是说,将天、地视为父母。但两者之间主要的不同,是儒家仍分长幼之序,作为人伦之本。这无疑就无意地承认了人伦之中的差序无处不在,而这一点,正是包括太平天国在内的秘密社会所忽略的。太平天国与其他秘密社会的惟一差别就在于,它承认西方的,也就是基督教的兄弟之谊的理念。同时为赢得具有儒家思想的追随者,他们进行了两种思想的调和。这种调和,可以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找到明显的证据:“你们的身体由父母赋予,而你们的灵魂则是上帝赋予的。上帝是我们的真父,也是你们的真父。他甚至也是整个世界万国万民共同的真父。这就是何以有古谚‘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    
    在另一篇论述中,人人绝对平等的观念,被更为细节地落实,而且通过实例被描述为一场确实的社会运动: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无论何人有疾病,都应当寻医生治疗其病。至于孤疾残弱,无论男女,应当更加关爱,为其沐浴更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忽略分享喜忧、分担痛苦疾患的理念。使老人得到安全的保障、青年得到关爱,来自东王对天父爱众生的理解以及将他们所有视为兄弟的天王的宽宏。此段文字后半部分中文原文,寻找不到,文字由译者从英文本译出。——译者注    
    当然,要通过上述寥寥数语,就企图从那些陈词滥调中,发现整个运动的主要思想脉络十分困难:对老弱病残的照料看护长久以来便已经是儒家所主张的信条。另一些乍一看较为新鲜的主张,比如爱惜衣物,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作为天国净土(Uttarakuru)的概念,也有踪迹可寻。    
    孝敬老人,这一概念同样有儒家深厚的传统。从孟子的人伦秩序系统,到梁汝元的家族共产主义,同样是有意识的在分配土地上的平等主义准则,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政治与意识形态争论的核心问题。在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我们能够看到下列文字:    
    


第六部分:曙光(1800年以后)第一节 沉睡与来自天父的讯息(8)

    289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处荒。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凡男妇每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田多于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上,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蠹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尽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    
    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于簿,上其数于典钱谷,及典出入。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旧遗诏圣书(The Holy 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新遗诏圣书(The Holy Book of the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