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月十五这天,姑娘们再取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黄豆、绿豆、
秫子这七种粮食,在院子里撒成七条线,并分别称之为麦河、谷河、玉米河、
高粱河、黄豆河、绿豆河和秫子河。这七条河又叫“丰收河。”每条河相距
约二尺宽。院子里的捶布石、水罐子经过一天一夜灶灰泥的凝固,已沾在一
起了,或者已冻在一起了。这时有两个女孩子用木棍穿进水罐的提绢,把水
罐和其下面的捶布石一块儿抬起来,别的姑娘前后帮着,在院子里横穿过七
河。由于捶布石很重,灶灰泥的沾力有限,罐耳子的力量也有限,所以往往
走不了几步,捶布石就会掉下来,或水罐儿的鼻子损坏,使姑娘们过不完七
条河就得停下来。如果姑娘们只穿过了小麦河和谷子河,那就意味着今年只
收小麦和谷子,其它庄稼收成就不好,今年种地时宜多种小麦和谷子;如果
七条河都过去了,那就预示着这七种庄稼都会大丰收,今年任意种哪几种庄
稼都行。多少年来,当地人民群众就是用这种方法祈求一年的好收成,人们
俗称“过七河”。有时姑娘们抬着水罐过完了七河,而水罐和捶布石仍然不
掉,大家就会抬到街上去,由青年小伙子接过来,在村子里到处转。因为这
是预示着今年各种庄稼的大丰收,所以人们会高兴得欣喜若狂,欢呼声叫好
声惊天动地。
捉“黄鬼”——古代面具戏遗风
“捉黄鬼”又名“大抽肠”,是武安市西南部山区固义村主办的一项大
型综合民俗活动,在每年的元宵节期举行。
“黄鬼”是虐待父母、忤逆不孝者的总代表,通过对其捉拿和处置,教
育人的孝敬父母长辈,保持家庭和睦幸福和安定。与“捉黄鬼”配合演出的
有脸戏 (或称“面具戏”、“傩戏”)和社火戏。脸戏的各个角色都戴脸谱
面具;一般只舞蹈,无唱词,而被称为“长竹”的人在台口一侧讲述和伴唱。
主要剧目有《点鬼兵》、《吊勒马》、《吊黑虎》、《开八仙》、《大头和
尚戏刘翠》等。社火戏即赛戏,剧目主要是汉朝及三国戏,有《岑彭马武夺
状元》、《虎牢关》《长坂坡》等,其角色边舞边唱。与“捉黄鬼”配合演
出的还有武术、高跷、花车、旱船、竹马等花会节目。
“捉黄鬼”系列民俗节目的角色分天上、人间、地狱三个方面。天神方
面有玉皇大帝、四值 (年、月、日、时的当值官)、四尉(东、西、南、北
四方当值官)、城隍、土地、五道等。地狱方面有阎王、判官和大鬼、二鬼、
三鬼等。黄鬼是人间行凶作恶、目无家规国法、不忠不孝、不服父母管教甚
至害死父母的孽狂,由披甲戴盔的挥马负责侦察、查访此类孽种。人间方面,
主要是歌颂古代英雄人物、惩治民间孽狂,通过演出脸戏和赛戏来表现。参
加表演的各种角色、人物不下400人,还需马8匹、骡子4O匹。
固义是个大村,按姓氏和居住位置,分为东头和西头。东头又分为刘庄
户、南王户、东王户三个庄户,除有关角色外,三个庄户还有各自的社火项
目。如刘庄户有武术班、高跷、竹马等,南王户有武术、舞狮子等,东王户
有武术和跑驴等。这三班社火都围绕“捉黄鬼”进行。
捉黄鬼在正月十五和十六两天进行。十五的活动是:凌晨两点,大鬼、
二鬼和探马开始在大街小巷巡逻、侦察。从早八点开始,各种故事、社火全
部到村东头集中,迎门旗在前,旗、牌、伞、扇随后,再就是各班社火、故
事依次排列。在一阵又一阵的三眼枪和喧夭的锣鼓声中,逐渐向村西走去;
约十点钟光景,全部来到村西头广扬上。接着是玉皇太帝出场,布置当年的
各种事宜,然后调上四值、四尉等各职官员;令其各行其事。紧接着开始演
出《岑彭马武夺状元》的折子戏,此后便是三个庄户的三班社火在各自的场
子上表演。上午十一点,场上各种活动结束。这时用轿子从村西头抬来阎王、
判官,准备升堂审判。正午时分,大鬼、二鬼将只穿裤叉,头发、四肢和身
上全涂成黄色的“黄鬼”捉拿到审判台前,经阎罗王批准,大鬼、二鬼、三
鬼捆绑黄鬼到刑场,处以抽肠剥皮之刑。至此,周围观众皆大欢喜。整个活
动由“社头”指挥,井然有序。
关于“捉黄鬼”的来源和起因,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秦王十三太子。
十三太子游历到晋国后,在大街上看见恶少、拦街虎作恶多端,心中愤愤不
平,便挥拳将其打死。为躲避晋兵追赶,他来到邢地信都(今河北邢台市)
地界的镇店村,只见村街上众百姓头戴面具,身披彩衣,正在尽情舞蹈娱乐。
十三太子向众人讲明自己被追赶的情形,众人深表同情,便让他戴上面具,
穿上彩衣,和大家一起舞蹈娱乐。晋兵赶到,找他不见,只好作罢。后来十
三太子来到固义村南的雀娥山,身患重病,无力行走,当地百姓对其精心照
料,使他及时康复。以后十三太子回到秦国,念念不忘信都和雀娥山百姓对
他的救命大恩,为这一带的百姓办了不少善事。雀娥山的人们为纪念十三太
子,便给他塑了像,供奉在村南观音庙内,称其为“三爷”。每年元宵节时,
村民就带上面具,穿上彩衣,在街头尽兴舞蹈欢娱。相传到了明朝中叶,固
义村有在口外一带跑买卖者,看到当地有跑鬼 (即捉黄鬼)的街头哑剧,便
学到手带了回来,配合原来节目演出,一直流传至今。
民间舞蹈——“彩帏”
“帏子”又称“彩帏”,是流传在邯郸南部磁县、临漳、武安一带的民
间舞蹈。它源于宫庭的祭祀和出征的仪式,相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帏”即帏盖,为古代王室贵族乘坐的车辇的帐慢和篷。古代的舆服制,
对王室的大祭和出征仪式中各种车舆的帏盖,均作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如帏
盖的花纹,有的是“圆盖华虫,金鸡树羽,蛟龙游苏”,有的是“天阶云伞”、
“山村云气”或“仙圣贤明”。帏盖的色彩,有的“紫盖朱裹”,有的“皂
盖朱裹”。遇有最高仪式“大驾”,这些华丽的车乘一齐出动,“轻车介士,
千乘万骑,鱼丽雁行”,“五色车骑各处其方”,其风貌真可谓“华饰典丽,
客观壮美”,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磁县、临漳、武安一带是当时皇
室贵族的基地或佛教圣地。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险要,这一带也是兵家必
争的军事要塞。每逢皇室大祭或军戎仪式,五彩缤纷的车舆队伍浩浩荡荡,
颇为壮观。这种宫庭最隆重的祭祀仪式和军戎仪式。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
寄托人民的意愿,象征吉祥如意的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帏子”,因舞者所持道具帏伞而得名。舞者均为男性,每人
双手持一高达两米的“帏子”,顶端有一圆盖,下面垂着帏慢,上纹各种花
纹,装点各种饰物,五彩缤纷,耀人眼目。“帏子”以讶鼓伴奏,舞者依讶
鼓的节拍变换,跑出各种不同的队形,如同摆布战阵,最后摆成表示吉祥如
意的字样。
这种舞蹈形式千百年来在冀南地区世代流传不衰,这是因为它与当地人
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的民俗活动密不可分。人们
逢年过节,或大旱求雨,或民间祭祀活动,都要舞“帏子”。如磁县一带的
大型民间祭祀活动“府君爷出城”中,“帏子”就是其中的主要形式。据史
书记载,府君姓崔名珏,为唐代的地方官,因有德政,死后葬于滏阳,为当
地人民所奉祀。每逢佳节或庙会期间,村民都从四面八方赶到崔府君庙,将
庙内崔府君塑像抬出来祭祀,浩浩荡荡如皇室大祭的仪仗队伍,后遂成为当
地民间花会。
“帏子”这种民间舞蹈形式,作为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缺
少的内容,它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欢笑、愿望和意志,在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中流金溢彩。新中国成立后,“帏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人们不仅要在新
春佳节舞帏子,而且每逢送子参军、交公粮卖余粮等喜庆日子,也要舞帏子
以示庆贺。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帏子”在冀南一带
的节日花会中更加大显身手,为千姿百态的民间舞蹈增添了新的色彩。
武安面素席
冀南武安一带,每逢婚嫁、贺寿、孩子满月等庆典,都要摆席设筵,招
待亲朋好友。筵席分荤素两种:荤席大鱼大肉,素席则纯以面食和少量菜蔬
做成。由于这种面素席清香可口,味道鲜美,且外观耐看,能以假乱真,所
以颇受群众观迎,人称“素面席”。
摆素面席待客时,一般先上七盘佐酒菜。盘内多为豆腐、豆花、齐于、
鲜藕等。饮酒至酣,宾客连称“足矣”时,便撤掉杯盘,开始上饭菜。主食
包括馍馍、大米饭、烧麦,人们习以“三道饭”称之。馍馍供应自始至终不
断,有专人挎着花篮,沿桌走动,随时送上热的,收回凉的。席中,上大米
饭,每人一小细瓷碗。稍后,每桌再上一盘“烧麦”。烧麦形似饺子,肚鼓
且圆,嘴儿摆折成榴花形,内包粉条、豆腐、虾米馅儿。上饭的同时,开始
上菜。第一道称“花菜”,这是大碗菜,用大细瓷碗盛,下衬丸子、油炸山
药,上覆切成条状的粉片、油炸豆腐片、面食片,最上边蒙上切得极细的褐
色海带丝,染成红黄绿色的鸡蛋丝儿,再浇上小磨香油调的蒜苗汤几或葱花
汤儿,五颜六色,煞是好看。随后,依次上“红片”、“白片”、蒸鸡蛋、
“腐乳丸子”、“小炒”、丸子汤、清炖豆腐、清炖白菜、鸡蛋汤等。最后
一道菜是藕,藕有窟窿眼儿,表示整个席终,已经“透气”。从“花菜”至
藕,简称“十大碗”。最有特色的是,一般荤席中以猪肉制做的“红片”、
“白片”、“小炒”、“肘子”等,完全由面粉加工,且表面看起来别无二
致。“面素席”正由此而得名。“面素席”的关键在于做好代替荤腥的面食。
常见的面食做法是:把面粉倒在盘内,在面粉里加适量的盐、花椒面儿、五
香粉、大料未儿等佐料,掺匀后,倒上冷水用褂面杖搅,搅至出现一个个小
孔,成蜂窝状的糊糊时,摊到笼屉上蒸。约半小时可蒸熟,然后用刀切成一
个个“豆腐块”,这即便成了面食的“母形”,可作上席的各种“佳菜”了:
切成薄片儿,装进碗里,下衬粉片儿,放笼上蒸透,下笼后浇以蒜苗儿 (或
葱花儿)香油汤儿,即成为席上的“白片”。在“母形”面食的表面抹上黑
酱,下油锅炸后切成一定图案的薄片儿,装进碗里,下衬切成同样的粉片儿,
上笼蒸透,浇以蒜苗儿(或葱花儿)香油汤儿,即成席间人们爱吃的“红片”。
若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儿,再抹上腐乳,装进碗里,下边衬上方方正正的小
块豆腐,蒸熟后就是“腐乳肘子”。将母形面食切成细丝儿,同木耳蒜苗炒
在一起,就是“小炒”。这传承了千百年喜席的食俗,至今仍在冀南民间流
行不衰。随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