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克格勃全史 >

第53部分

克格勃全史-第53部分

小说: 克格勃全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胁,而不是突然进犯的真正威胁,使斯大林整日坐卧不安。误入歧途的不只是他一
人,许多其他国家的政治家和记者也上了最后通谍谣言的当。
    有关德国突袭的最严肃的警告,来自佐尔格和德国内部的情报网。5 月19日,
佐尔格报告说:“包括150个师的9个方面军将集结起来对苏开战”。这份情报使斯
大林几乎恼羞成怒。斯大林生气地说。佐尔格“不过是个无耻之徒,在日本经营几
家小厂,整天泡在技院里。”情报总局对佐尔格警告的回答十分简短:“我们怀疑
您提供情报的真实性。”当复电传到日本时,佐尔格的无线电发报员马克斯·克劳
森正和他在一起。佐尔格当即大喊道;“这些混蛋怎么能对我们的报告置之不理?”
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使劲地用手挤压头部,克劳森都有点害怕他会把头挤碎。后
来的一个月内,佐尔格还试图使莫斯科相信危险的真实性,然而莫斯科十分顽固地
拒绝相信他,这使佐尔格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佐尔格的日本情妇从前认为自己
的情人一向是十分殷勤并且情感丰富。可自从有一次与莫斯科“谈心”之后,佐尔
格回到家里便喝得酩酊大醉,并且还带着如此的愤怒在办公室与她做爱,为使自己
不喊出声来,她不得不用手捂住嘴。还有一次,她发现佐尔格失神地躺在沙发上,
泪流满面。“我是多么孤独!”——他向她抱怨。
    在苏联情报机构的官方档案中记载着:  “佐尔格同志6 月15日向中心报告:
‘战争6 月22日开始”’。事实上佐尔格被日本反间谍机构逮捕后一次也未提到,
他曾告知莫斯科战争开始的确切时间。他所判定的“巴巴罗萨”战役开始的大约日
期是6 月22日。佐尔格当时还不知道,克劳森对间谍活动十分失望,并且,虽然不
是情愿地,却开始对希特勒的功绩表示出了相当大的好感来。他甚至在一段时间内
停止向莫斯科发送佐尔格的情报。“我拿到佐尔格许多报告战争不可避免的消息,
——克劳森被捕后说。——但我只向莫斯科发了一小部分。我不记得我曾发过预告
战争开始日期的情报。”
    正如一位对克格勃倍加称颂的苏联历史学家所写的那样,莫斯科是在1941年 6
月16日搞到了“德国两个情报小组”发出的关于希特勒准备进犯的、“最重要”的
情报,很可能这两个小组就是哈尔纳克和舒尔采一博伊金的小组。
    “德国已做好了军事人侵苏联的充分准备,战争随时可以开始……匈牙利积极
参与了德国一方的军事行动。德国歼击机空军联队已布署在匈牙利的机场上。”
    第二天中午,斯大林召见梅尔库洛夫和菲京。斯大林独自在办公室里。他们刚
一进来,斯大林就对菲京说:“不必再重复这条消息了,我已仔细研究过它,请问,
这条消息从何而来,他们在哪儿工作,可靠程度如何,他们是怎么搞到这么秘密的
情报?”菲京讲话的时候,斯大林在屋中踱来踱去,有时快速地提个问题。菲京解
释完后,斯大林继续踱了几步,时不时抽一口烟斗。最后他转向菲京,“那么,情
报部门的领导,——他说,——除了威廉·皮克,不能相信任何德国人了。明白了
吗?”威廉·皮克(1876-l960)是在莫斯科熬过“大清洗”时期的、为数不多的
格鲁吉亚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战后曾领导过东德的共产党(德国统一社会党),是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的首任总统。
    “明白了,斯大林同志。”——菲京回答。正如菲京理解的,斯大林怀疑德国
情报人员都是纳粹党成员和德国军队的军官,他们故意制造假情报。斯大林命令菲
京检查这些情报,并向他报告检查结果。菲京拟好一份类似内容的电报发给柏林的
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机构,要求“澄清一系列问题”。然而该情报机构尚未来得
及作出答复,德国就已向苏联不宣而战了。
    战争即将开始前,向总部发回有关德国准备进攻苏联警告的还有法国的特雷伯。
法国维希政府(对1940年7月一1944年8月法西斯军队占领期间投靠法西斯的法国政
权的称谓——译者注)的苏联武官苏斯洛巴洛夫将军一直负责把特雷伯的情报发往
情报总局,但他通常对情报却持怀疑态度。正如特雷伯所说,每次当我把德国备战
进攻苏联的消息给他,他总是故作宽容地拍拍我的肩膀说:“我亲爱的朋友,我当
然会把你这些消息发出去, 但这样做只是为了使你高兴。”6月21日,当特雷伯向
他最后一次报告战争将于次日开始时,苏斯洛巴洛夫将军说:“您大错特错了。我
今天见到了刚从柏林回来的武官。他让我相信,德国没有备战。他的话我们可以相
信。”第二天一早特雷伯被处领导叫醒,并对着他的耳朵大喊:“真的发生了!德
国发动了对苏战争!”
    不仅斯大林和他的主要谋士一直顽固地拒绝认真对待德国的人侵准备,而且许
多其他国家的政治家和分析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希特勒的真实意图作出了错误的
判断。正是在德国进攻苏联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即1941年 5月23日,英国联合侦
察委员会就认为:“德国与苏联签订和约优势明显,并从战争一开始就会占上风”。
斯大林一直对邱吉尔不信任的一个原因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打人敌人内部的间谍
报告说,白厅对德国威胁苏联的看法与邱吉尔的战争不可避免的戏剧性警告大相径
庭。甚至在六月,英国政府还认为,德国只是在备战进攻苏联。白厅还一直在等待
希特勒以武力作威胁的最后通谍,而不是不宣而战。只是到了 6月12日,离战争开
始还有最后十天,联合侦察委员会最终得出结论:“希特勒决定铲除以苏联为代表
的障碍并开始战争。”这样比起大部分外国观察者,联合侦察委员会就成了最准确
的预见者。日本最高指挥部,日本外长和驻莫斯科大使认为,德国人侵苏联的消息
不过是掩盖人侵英伦三岛的计划。具有历史讽刺意味的是,华盛顿对日本驻柏林大
使大岛广的准确预报德国人侵的电报研究得比东京要仔细得多。但是就是在华盛顿
的一些高级行政官员也被 6月22日晨开始的“巴巴罗萨”战役弄得措手不及。
    有趣的是,斯大林更信任的是希特勒,而不是那些他所担心的、可能被胜利冲
昏了头脑的将军们。就在战前几天和战争初始时期,斯大林又产生一个“阴谋”理
论——这是第三个“阴谋”理论。他一直担心英国人为了挑起苏德战争会设下恶毒
之计,同时也担心希特勒会发出要求苏联继续让步的最后通谍。斯大林正等待着希
特勒那些陶醉在成功喜悦中的将军们为他设置的陷讲。  H·H·沃罗诺夫元帅说,
“斯大林当时认为,‘苏德战争开始的唯一原因就是法西斯军国主义者的蓄意挑衅。
而他最怕的就是这种挑衅”。”
    在斯大林“阴谋”世界的幻想中,“挑衅”一词占了主要地位。和斯大林本人
一样,戈利科夫、贝利亚和大部分苏联情报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把这种挑衅看作是反
苏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制造阴谋的一种不可分割的武器。如果苏联允许资本家的阴
谋得逞,那么就正中他们的下怀,并会失去历史进程的控制。
    随着战前有关德军兵力调动情报数量的增加,斯大林开始明显地在采取行动的
必要性上出现动摇。一方面,他命令苏军进人战备状态,另一方面又在竭力摆脱德
国将军们制造的(假想的)挑衅。21日傍晚,斯大林打电话给莫斯科军区司令K·B
·秋列涅夫将军,命令其防空部队进入百分之七十五的战备状态。但很快,斯大林
又对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说:“我们自己也开始无端制造混乱了。”一个德
国叛逃者报告说,“战争将于第二天凌晨打响。”斯大林听后,马上以散布“假情
报” 的罪名下令将其枪决。6月21日晚11点30分,即“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前三小
时,国防人民委员会发出“军队进人战备状态”的指示(这项指示在战前甚至没来
得及传达到所有军区)。然而,当班长们问及他们是否可在敌人跨越国境情况下开
火时,得到的回答是:“不要上敌人挑衅的当,不要开火。”军事行动开始之后,
铁木辛哥打电话给西部特种部队军区副司令博尔金下命令:“为不使我们暴露,你
们不应采取任何行动反抗德军……斯大林同志不允许向德军开炮。”博尔金对着话
筒大喊:“那怎么办?部队不得不撤退,城市火光冲天,人员伤亡惨重!”
    到了早上 7点15分,国防人民委员会才下令苏联军队转人进攻。而斯大林还一
直抓着这个念头不放:所有发生的一切——不是战争的开始,而是德国将军的“挑
衅”。直到战争第一天中午,“挑衅”的假想还深深留在斯大林脑中。他保持沉默,
没有在苏联人民面前讲一句话。关于战争开始的消息,人们是从莫洛托夫的广播演
说中得知的。 在“巴巴罗萨计划” 开始前的八个小时里,斯大林徒劳地竭力不使
“挑衅”升级为战争。他用电报“轰炸”德国外交部;他向日本求援,要求它充当
停止“危机”的“调解人”。与此同时,人侵苏联领士的德军夺取了所有主攻方向
的铁路、桥梁,袭击了四十六个苏联机场,摧毁了近千架红军还未来得及起飞的飞
机,并在930俄里的前线迅速向苏联国土纵深前进。
    拥有整个情报发展史上最先进情报网的苏联,在1941年 6月22日的前几个小时
里,经受了二战期间情报机构的大溃败。失败的原因绝不是情报上的缺陷,也不是
分析和使用环节出了毛病。德国突袭之所以成为可能,既由于苏联情报系统的性质,
也在于领导这个系统的独裁者的个人错误。在白厅对各种渠道的侦察情报经过耐心
研究之后,最终达成一致看法:希特勒计划对苏联开战。而在莫斯科情报评价系统
的上上下下却充满了奴颜婢膝的恐怖,这种恐怖以“勤于揣摩、投其所好、保全自
己”的原则在最大限度地表现着。然而系统的溃败还不能够简单地、完全地解释为
种理由——斯大林把情报分析的决定权攫为已有,而是他在分析上的极端错误导致
失败。
    斯大林之所以没有看到德国不可避免人侵的危险性,还因为他一直忙于与三个
本不存在的“阴谋”做斗争:英国使坏,故意挑起他与希特勒闹矛盾的阴谋;希特
勒的最后通谍阴谋;德国将军们挑起事端,逼他向德军先头部队开火的阴谋。臆造
的“阴谋”使斯大林看不到事实上存在的、极端险恶的威胁——“巴巴罗萨计划”。
正像十七世纪红衣主教德·雷茨所说:“疑心最重的人往往被人愚弄。”   
      第八章  伟大的卫国战争
    (1941——1945)
    “巴巴罗萨计划”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希特勒认为,德国军队在冬
季到来之前就可取胜:“只要轻敲一下大门就足够了,整个腐烂的宫殿就会土崩瓦
解。”他的军队以每昼夜50俄里速度行进,沿途扫荡一切的速度甚至连西欧的闪电
战也无可比拟。与此同时,苏联面临的还有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