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第10部分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10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形草泥材料建筑,房内常设置有灶、碾谷台和贮藏窖穴,在房内外均发现 

有用作厨房或劳动场所的椭圆形地穴;个别地区则流行起建筑成2至3层的 

楼房。北、东欧的篦纹陶文化,居住点一般位于河、湖沿岸,房屋是圆形、 

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建筑,长方形房屋之间有过道相连,面积约从 14 

至15平方米至40至50平方米不等。 

     ②交通。欧洲最早于中石器时代,出现了交通工具舟船。英国斯塔卡遗 

址出土的木桨实物,是独木舟上使用的划水工具,经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 

距今9488±350年;荷兰佩斯遗址则直接出土了木船实物,测定年代为距今 

8270±275年。这是迄今所知欧洲最早的交通工具实物。它们的出土发现, 

表明欧洲地区具有真正意义的交通行为或习俗至少在距今八九千年前便已出 

现和开始流行。其最早的交通行为与习俗是从水上开始的,水上交通所依赖 

的工具是独木舟。这种独木舟在当时的渔业捕捞、运输货物和跨越江河障碍 

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落、大都是濒临江河湖泽等水资 

源丰富的地段,故独木舟的制作利用习俗更为风行。大量的、频繁的渔猎活 

动,大量的农作物和定居生活物品的搬运、运输,使独木舟的运输交通功能 

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展,从而成为新石器时代唯一的、最重要的水上 

交通工具。 

     骑马。欧洲的骑马习俗似乎发生甚早。西班牙皮列尼山地新石器洞窟壁 

画中发现的骑马形象,表明欧洲的骑马习俗很可能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便已 

发生,这也是迄今世界和欧洲地区最早的骑马记录。 

     ③游娱。内容和形式与旧石器时代相类。既有为狩猎活动成功而抒发的 

原始歌舞,更出现为农业、家畜饲养业、制陶业、纺织业等收获和成功祈求 

与祝捷而举行的游戏或歌舞。此外,尚出现一些带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歌舞。 

另外,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开始出现一些诸如石弹丸、陶塑小动物橡、人 

像、装饰性的小石子等遗物,这些遗物,也可视作是最原始的玩具用品。 



      (3)青铜器、早期铁器时代的居住、交通和游娱 

     ①居住。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阿尔戈斯城西南的勒纳遗址,是希腊一处 

以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为主的遗址。该遗址的居住建筑,出现了设防城堡; 


… Page 34…

城堡外圈为双层城墙,两墙之间夹修有小房间,并设筑马蹄形望楼或塔楼; 

城内房子多为四方形,在众多的小房子环绕的中心部位则修筑起一座大型长 

方形房子,大房墙壁厚实,面积为25×12米,结构较复杂,至少有两层,由 

中央大厅和与之相连的一厅及门廊、过道、楼梯间等组成,屋前有大门,屋 

后及左右侧有小门,其形制与新石器时代所见的麦加伦型的厅房判然不同, 

房内地板、墙面皆涂抹石灰,屋顶铺陶瓦,或据此称为“陶瓦大宅”。这种 

大宅的豪华建筑程度已接近稍后的宫室建筑。在爱琴地区的基克拉泽斯文 

化,也流行城堡布局的房屋建筑习俗。米诺斯文明克里特岛的费斯托斯王宫 

遗址、马和亚王宫遗址、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和古尔尼亚等遗址的发掘揭露, 

表明真正的宫殿建筑和城市建筑风尚已形成并流行,克里特岛旧王宫时期的 

建筑以克诺索斯王宫规模最大,各王宫均是奴隶王国的中心,克诺索斯显然 

是各王国联盟之首;各王宫建筑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基本相同;宫室一般有两 

三层,围绕长方形中央庭院修建厅房,庭院西部各厅房为举行宗教祭礼的场 

所,西部院外有一广场,为祭典场所,亦称作“戏场”;王宫内供水设施较 

完善,克诺索斯王宫的引水管道长达10公里,陶水管接缝严密,将高山的清 

泉直接引进王宫内。新王宫时期的克诺索斯王宫也是最气派最豪华的,其余 

各王宫也有一定规模和规划,它们均建有城防设施,表明此时的克诺索斯已 

成为统一王国的首都;这时期各地的居住建筑布局,都是以王宫为中心,周 

围建筑别墅、商馆、普通民居以及陵墓;王宫建筑偏重精细小巧风格,不刻 

意对称,喜用木柱,上粗下细,别具一格;宫室为多层楼房,厅房过道曲折 

相连,主要寝室均附有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使用自来水,上下水道的铺 

设已很完善,建筑材料是木石混用,以石砌基部,柱子及屋顶用木材;克诺 

索斯王宫建筑的总体呈方形,面积达2。2万平方米,中央为长60、宽30米 

的露天庭院,王宫内厅堂房间总数估计至少在1500间以上,在中央庭院东西 

两边各设有楼梯与东西两院各层连接;梯道和各层通道形成柱廊,以天井取 

光,地下建有贮藏室,各处均有壁画浮雕装饰。迈锡尼文明亦流行城堡宫室 

建筑,迈锡尼晚期的城堡建筑,平面略呈三角形,有用巨石环山修建成的城 

墙,墙高8米、厚5米,无防御设施,设大门、内门、暗门,王宫修建在城 

堡中央高处,以麦加伦式大厅为主体,大厅前面有高墙和楼廊圈成的庭院, 

前厅门廊立两根圆柱,后厅约呈方形,地面为灰泥上涂彩绘,并用石膏板镶 

边,厅内有四根圆柱,中央为圆形神灶,倚墙置有宝座,其它住房为两层或 

三层结构。同时期的梯林斯城址,平面不太规则,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 

至100米,略呈靴底状,南高北低;城墙用巨石构筑,平均厚7。5米,最厚 

处达17米,部分墙段内设有通道,被视为古希腊的工程奇迹,城堡内宫室建 

筑以麦加伦式大厅为中心,形制与迈锡尼大厅相同。东欧南部草原地带竖穴 

墓文化的房屋建筑,主要流行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的石基草泥房,房内设草 

泥炉灶,晚期开始出现多间式房屋,居民聚落周围一般建有防御用石墙和开 

挖壕沟。洞室墓文化房子,大致是地面木构房子,平面为长方形,地面抹泥 

夯土。木椁墓文化农业聚落早期规模较小,晚期较大,面积可达几十公顷, 

个别见有土墙和壕沟设施,居住房子多为长方形半地穴式,也有原木或石基 

泥墙的地面房屋,面积为25至300平方米不等,房内有土榻、窖穴和灶,个 

别则有畜圈。意大利的泰拉马拉文化有较大规模的村落,居民们临水而居, 

茅屋建筑在水溪木桩上,属一种水面房子建筑。早期铁器时代西欧和中欧的 

哈尔施塔特文化,发现较多城堡遗址;德国的霍伊讷见格遗址以箱式木棚或 


… Page 35…

土坯筑墙为城堡防御设施,城墙设有望楼和大门,城堡内建有方形木构房子、 

冶铁和青铜作坊工棚,但没有厅房和宫殿建筑。 

     ②交通。至少在希腊米诺斯文明新王宫时代前后,造船业已获得迅猛发 

展,不仅制作利用独木舟为惯常轻便的水上交通工具,并且开始制作利用船 

身较大、甲板上设有坚固的仓房、可以扬帆出海远航的海帆船。使此时期欧 

洲地区的航海贸易开始步入一个较发达的阶段。除水上交通工具舟船外,此 

时期交通发展最重要的是出现了陆路交通工具——马车。东欧第聂伯彼得罗 

夫斯克附近的“警卫墓”中,出土了一辆轮用整木加工而成的双轮车,这是 

东欧迄今所知最早的车子实物,这种车子是用马来牵引的。意大利的泰拉马 

拉文化也流行着制作利用马车的习俗。欧洲的洞室墓文化、钟杯战斧文化、 

早期铁器时代希腊的几何陶文化、西欧和中欧的哈尔施塔特文化等,不仅流 

行制作应用马车运货的习俗,而且兴起制作利用马战车和木战船、骑马和骑 

射的习俗。此外,在克里特岛米诺斯文化晚期还出现了用山羊牵引战车的习 

俗。希腊迈锡尼时代遗址曾出土了人骑在马上的泥塑雕像遗物,这表明欧洲 

地区骑马习俗至少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便已发生。 

     ③游娱,已开始从原始游娱阶段蜕变为文明游娱阶段,原始的歌舞到了 

希腊米诺斯文明王宫时期,已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带表演性质的宫廷歌舞, 

其它游戏则见有贵族、国王出游、游猎、驯海豚戏水、斗牛竞技等等。此外, 

爱琴地区基克拉泽斯文化出土的弹琴、吹笛石人像表明,最早的管、弦乐器 

已经出现和获得流行应用,琴、笛类是最早的严格意义的独奏或伴舞乐器之 



一。 


… Page 36…

                                5。丧葬习俗 



     丧即死,是人体生命终结的一种习惯称谓。葬即下葬、埋葬,是活着的 

人对死者遗体的具体安置措施。丧是完全属于死者的,因为人死不能复生, 

这是自然法则,而葬表面上是属于死者的,实质上却是活人世界中死亡观念、 

死亡意识的直接表露。活着的人在安置处理死人过程中所表露、实施的种种 

意识行为,即构成了丧葬习俗。丧葬习俗事实上是活人头脑中死亡观的物化 

表现。不同的时空条件、范围、不同的氏族、民族、不同的阶层集团和成员, 

往往会持有不同的死亡观、例行互相区别的丧葬习俗。这些丧葬习俗的汇拢 

或分解,便构成墓葬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环节。不同的丧葬习俗,反映不 

同的墓葬制度。不同的墓葬制度,又常常透示出不同的社会制度。故丧葬习 

俗对于研究已经消亡的社会意识形态,洞察既往时期人类的精神生活、生死 

观念等待,往往具有直接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1)旧石器时代的丧葬 

     欧洲地区丧葬习俗的起源,迄今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 

遗址、夏朗德型遗址和其它一些地点都陆续发现了表明埋葬死者习俗发生存 

在的原始墓葬。属莫斯特文化时期尼安德特人的墓葬曾被考古学者从岩棚和 

洞穴堆积中以及开阔的宿营地中发掘出来,这表明尼安德特人已普遍流行死 

后由族人埋葬于居住场所内的习俗。尼人的墓葬以单人葬最多,通常有燧石 

工具、食物祭品甚至烹饪好的猎物肉随葬,如法国拉沙佩勒—欧赛恩茨 (圣 

沙拜尔)附近山洞发现的一具基本完整的男性骨架,是迄今发现的尼人化石 

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其伴存有发达的莫斯特文化石器,并在骨架旁堆放着 

燧石、石英块以及野牛、驯鹿骨,透露出非常强烈的埋葬意识。除单人葬外, 

尼人也开始流行合葬葬俗,法国莱塞洛附近的费拉西岩棚,出土了两个成年 

和四个儿童的尼人合葬,他们被一起埋葬在一个营地内,类似的合葬亦见于 

其它遗址。不啻于此,考古发掘亦出土了表明尼人崇熊的葬熊遗迹,法国南 

部的瑞戈尔多,在一个排列着石块的长方形浅坑中,放置有至少包含有 20 

个洞熊的头骨,这显然是一处葬熊的墓穴,墓穴上盖着一块巨大石板,旁边 

还埋有一具完整的洞熊骨架。在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