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第27部分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27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冠、宝石饰、贝壳饰、肉红玉髓珠、玻璃饰、骨质或陶质的串珠、项链、坠 

饰、耳饰、手镯等。 


… Page 91…

                        4。居住、交通和游娱习俗 



      (1)居住 

     旧石器时代,主要居住在天然洞穴和岩棚中,晚期可能出现一些在平地 

上临时搭筑的野营棚屋。并出现部落营地式的聚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出现农业村落,村落一般座落在水源充足的地带。俾路支 

和印度河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已出现用土坯砖建造的房屋。布尔扎霍姆文化 

的早期居住形式是地穴式房子,地穴口小底大,平面大致呈圆形、椭圆形、 

方形或长方形,一般深2米,底径约2—3米,穴壁间或有阶梯,在地穴的入 

口附近有石灶和窖穴;晚期居住形式是地面的泥土或土坯建筑,居住面抹泥, 

常以赭石施彩,屋内设有灶。德干高原的吾特雷尔遗址,住房流行用树枝搭 

筑的小屋,周围并有圈牛的栅栏设施;皮克利哈尔遗址房子建在高台上,居 

住区建围墙,并有家畜圈养栅栏;桑加纳卡遗址,则流行有竹编泥墙和用草 

盖顶的圆形房屋,屋内有炉灶。 

     俾路支铜石并用时代的古利遗址流行的房子形式是用石板堆砌的房屋。 

在巴纳斯文化中,住所一般是石基泥墙或土坯墙的椭圆形房屋,房屋内使用 

木材柱架结构,屋顶为斜坡状,用竹子、席子搭盖,再用泥土或谷草覆盖, 

居住面为烧土或混有砾石的粘土,面积约8—55平方米不等,屋内设炊用灶; 

个别遗址内发现有土坯台基建筑和烧砖建筑。马尔瓦文化讷乌达特里的村落 

居地一般由50—75家不等组成,房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式。 

     青铜器时代的居住建筑,以印度河城市文明文化最为典型,它们包含了 

城市建筑中的军事防御、宗教和民居等内容,代表了当时居住文化的发展趋 

势和习俗,下试简述摩亨佐达罗、哈拉巴、卡里班根和罗塔尔四个城址建筑 

的一般情况。 

     摩亨佐达罗城址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址之一,是印度文明城址中城市 

规划最清楚的。该城市由7。6米宽的道路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并划分出十二 

个区,各区内又由小路划为出若干个方块,方块内为房屋建筑。城市西侧为 

卫城,内设高10米左右的台基,外侧由城墙环绕。卫城北半部中央建一大浴 

池,面积12×7米,深2米,浴场的地面由两层锯齿形砖块铺成,两层砖之 

间夹有一层沥青,水由邻室的一口水井提供,浴池的一角设有出水口,浴室 

两端有数级台阶,这是用木制的梯面铺在沥青上做成的。此浴池可能是某种 

宗教礼仪建筑。浴池的西部,为一规模宏大的粮仓。城东北有一组建筑群, 

其中一座很长的大厅房,应是最高统治者的府第。在卫城南部的一组建筑群, 

其中心是会议厅,厅址有四排保存良好的砖砌底座,底座上曾支立木柱,邻 

近大厅的一个房间内发现了石雕男性座像,其附近还有许多大石圈,此组建 

筑当是会堂和寺庙等。城市的东部为下城居民区,街道整齐,主大街宽阔, 

街周围房屋主要用烧砖砌成,房屋规模和设施多有差异,既有多室组合的楼 

房,也见非常简陋的茅舍。整个摩亨佐达罗城占地约2。5平方公里。 

     哈拉巴城址由卫城区和下城区两部分组成。卫城居西略呈平行四边形, 

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四周绕以砖墙,砖墙基底厚达12米,北 

侧和西侧筑有城门,卫城北还有谷仓建筑、冶铸工场和劳动者宿舍。该宿舍 

估计可容数百名雇工和奴隶居住。 

     卡里班根城址,其卫城是建筑在早期的村落建筑基础之上的,早期村落 

由厚砖墙围筑,村内有带炉灶的房屋。卫城南北长约260米,东西宽约130 


… Page 92…

米,位城市西部,东西走向的城墙将整个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高级 

官员邸宅,南部可能是粮仓,东部下城区也由城墙围绕。 

     罗塔尔城址以南北为长轴呈长方形,长约360米,东西宽约200米,城 

外圈用厚厚的城墙围绕,墙内为民居、作坊、谷仓、祭坛、街道等建筑设施, 

还有砖砌的大水池,面积约219×37平方米,深约4。5米。 

     早期铁器时代的灰色彩陶文化居民,房屋建筑是木架、泥墙的茅舍,平 

面呈圆形或长方形,个别聚落使用烧砖砌筑房子,并有围墙。 



      (2)交通 

     在旧石器时代还处在徒步行走的阶段,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开始出现 

骑牛代步的习俗。青铜器时代的交通情况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据考古发现的 

陶车、陶船、铜车模型以及家畜动物骨骼的发现和图像表现资料的情况可知, 

在印度河城市文明中,人们在陆路上已流行骑牛、骑驴、骑骆驼、用牛拉车 

载物带人的习俗,在水路上则广泛应用舟船。早期铁器时代则可能出现了骑 

马习俗。 



      (3)游娱 

     旧石器时代至金石并用时代,主要流行原始氏族集体哼唱,集体劳动舞 

蹈、宗教仪式舞蹈。青铜器时代据摩亨佐达罗出土的青铜舞女塑像分析,则 

可能出现了专职的舞女,为宫庭贵族阶层服务,同时在宗教活动中,仍然流 

行一些集体仪式舞蹈。 


… Page 93…

                                5。丧葬习俗 



     南亚地区的丧葬习俗史,迄今最早仅能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俾路支和印 

度河平原的新石器时代一、二期文化,从其已进入农业定居生活的社会性质 

分析,当时已形成一定的埋葬制度和流行一定的埋葬习俗。稍晚于该地区的 

希尔扎霍姆新石器时代文化,则明确发现了墓葬,这是目前南亚地区所见最 

早的墓葬资料。此后,南亚地区墓葬文化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并体现出一定 

的时代和地区色彩。 

     布尔扎霍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墓葬,修筑在居住区内。竖穴式墓坑,多 

作椭圆形,流行直肢葬、蹲踞葬,也有择骨葬(二次葬)。死者或赭石染尸, 

或留有与生前宗教巫术活动有关的钻头骨痕迹。并流行用狗或山羊等家畜随 

葬的习俗。 

     属地方性新石器文化的德干高原地区诸遗址,也有一些不同埋葬方式与 

方法。皮克利哈尔遗址中的墓葬,通常埋于居住区附近,葬式流行直肢葬, 

随葬品主要是日用器具和食物。在布拉夫马基利遗址中,流行幼儿用陶瓮棺 

埋葬的习俗,瓮棺通常埋在家中。 

     铜石并用时代墓葬资料十分罕见,其埋葬习俗推测与新石器时代差不 

多。 

     青铜器时代的墓葬,显然比前此时期有了重要的发展。在印度河摩亨佐 

达罗、哈拉巴等城市文明文化中,已出现较严格的墓葬制度。当时的墓地一 

般修筑选址于城区之外,以土坑墓、砖室墓为主要形式,流行仰身直肢葬式, 

头多朝向北方,死者身上多见佩戴着装饰品,并用陶器随葬。另出现曝尸后 

收拣遗骨埋葬和住房内外放置骨灰瓮葬的习俗。此外,在个别遗址中出现了 

男女合葬的习俗。在后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巴基斯坦东部的旁遮普地区的H 

墓地文化,下层墓葬流行土坑墓或砖室墓,葬式有仰身直肢和侧身屈肢,头 

向东或东北方向,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上层墓葬流行瓮棺葬,其中包括成人 

屈肢和儿童瓮棺葬,并随葬有陶器。甘达拉墓葬文化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白 

沙瓦盆地北部的山岳地带,在斯瓦特地区的罗艾邦尔、卡特拉依、布托卡拉 

Ⅱ区、马拉康达的达纳、蒂尔地区的蒂玛尔加拉、达基西拉的萨拉依科拉等 

地都发现了这种文化的大量墓葬群,其中属一、二期的均是青铜时代墓葬, 

一期文化通常是在环状列石的中央设竖穴,在其下有积石墓室,流行单人屈 

肢葬和直肢葬,随葬陶器和青铜装饰品;第二期文化则流行火葬习俗,火葬 

后的骨灰盛敛入陶壶中,故该期文化又称为骨灰壶文化。 

     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在印度半岛巨石文化中有充分的表现。巨石文化 

的聚落遗址的文化层一般很薄,主要遗迹是墓地。墓地多位聚落南面,流行 

外表以石圈、顶石为标志的尸骨瓮土坑葬,同时流行以陶质大瓮或陶棺为葬 

具的土葬、墓内铺石板外设石环的土坑葬等。另还有单人和多人的石棺葬, 

一些石棺葬的侧壁或开凿一孔,周围砌石圈。此外,也偶见火葬的习俗。与 

墓葬相关的地面设施,见有方形或斜列的立石阵,立石一般高1。5—2。4米, 

有的超过6米,方阵四边正对四方,常为3—5排,每排竖立3—5块大石, 

斜列阵则有的竖立几百块大石。或据上述现象推测,巨石文化的埋葬习俗是 

先行曝尸、假埋或焚化,然后再收敛遗骨掩埋。 


… Page 94…

                      六、中国远古暨三代生活习俗 



     中国位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临朝鲜、日本,西靠印度、尼泊尔, 

北依蒙古、哈萨克,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 

     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地大物博。大江小河纵横密布;平原丘陵广 

袤发达;气候干湿冷暖类型齐全,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生态环境千差万别, 

故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古今人类生活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震撼世界,中国古 

代的人类生活独具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息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古代 

先民,以其光辉灿烂、彪炳千古的物质文化享誉世界,跻身古代文明四强之 

列。这是中国传统的骄傲,也是中国发展的自豪。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策源地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起源地之一。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昭示的中国古人类的发展,迄今至少已有 

约200万年的历史。四川巫山猿人、云南元谋猿人、山西西侯度猿人文化的 

发现和认定,谱写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人类历史。从巫山人、元谋人、西 

侯度人伊始,中国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涌现的 

人群文化先后有陕西蓝田人、北京人、山西南海峪、河西坡、许家窑、等文 

化,河南南召人、陕县侯家坡、三门峡水沟、会兴沟、渑池青山和任村等文 

化,陕西张家湾、卧龙坡文化,辽宁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喀拉沁鸽子 

洞人或文化,湖北石龙头、龙骨洞、白龙洞人或文化,安徽和县龙潭洞人, 

贵州观音洞、桐梓人或文化等,广东马坎人、湖北长阳人、山西丁村人、四 

川贵阳人、广西柳江人、北京山顶洞人等等。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是中石器时 

代和新石器时代,代表文化主要有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 

山西、陕西、宁夏、西藏、新疆和广东等地发现的细石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