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哲学 >

第10部分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10部分

小说: 知道点中国哲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指导思想,标志着儒教的诞生;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取消了
对上帝鬼神的祭祀,标志着儒教的崩溃。儒教把天(上帝)作为至上神,但是对
天作出了重新解释。儒教有自己的宗教组织,就是国家设立的专门负责祭祀的机
构,起初叫做“太常”或“奉常”,后来叫做“礼部”。儒教认为天子就是上帝
之子。与基督教不同的是,基督教的上帝之子只有一个,而儒教的上帝之子,则
要由上帝根据他们的德行而加以任免。上帝任免天子,天子任免官吏,官吏的主
体由儒者担任。

    也有人反对把儒学称之为儒教,他们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宗教的国家。

    /* 43 */第一部分儒家八派

    儒家八派的区分,只是韩非个人的学术观念。其中不免有韩非的主观影响。
事实上,韩非对儒学八派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学术界定,它所反映的内容也只是
孔子去世之后,战国初年以至战国末年的儒学大概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派:

    1。子张学派。子张是孔子最年轻的学生之一,以积极参与政治为特色。子张
不仅出身低微,而且还是犯过罪的人,只是跟从孔子学习之后,才改邪归正,终
于成为儒林中的名士。从史料看来,孔子对他并不是十分满意。而且孔子的一些
弟子也经常批评他,说他精神境界不是很高。荀子在文章中还骂他是“贱儒”。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子张的后学显然已成为一个很大的学派,否则也不至于引起
如此多而强烈的批评。

    2。子思派。子思是孔子之孙,其导师是孔子最年轻的弟子之一曾参。据说《
大学》和《孝经》两部著作都是由曾参从孔子那里传下来的。而子思又根据传授
创作了《中庸》。《大学》、《中庸》被宋代儒者作为《四书》的基本内容,在
儒经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一派从宋代以后影响也很大。他们的代表人
物曾参、子思,都作为圣人,陪同孔子享受祭祀,称“配享”。这是孔子以后儒
者的最高荣誉,得到这个荣誉的共有五人。

    3。颜回派。颜回是孔子亲自认定的最好的学生,但家里贫穷,住在破旧的房
子里,吃着很简单的食物,不幸早逝。孔子非常悲痛,认为这是上天要让他的道
失传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孔子
对颜回的称赞。

    4。孟子派。宋代开始,认为孟子的老师或老师的老师是子思,所以把孟子和
子思看做一派。《孟子》一书和《中庸》,在思想上确实有许多接近的地方。

    5。漆雕氏派。由于孔门弟子中有三漆雕,即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因
此,此派的人物所指就含糊了,学者们也往往因理解不同而有差别。如果将此三
漆雕进行比较,似乎只有漆雕开最具有传学的资格。其他二人的情况似乎在司马
迁的时代就已模糊不清了。这个派别的特点是不畏惧权势,不欺侮弱小,行为正
直,处事勇敢。

    6。仲良派。仲良派的情况至少到目前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不仅已知文献中孔
门弟子无此人,而且非孔门人物中似乎也没有此人的任何记载。

    7。孙派。与仲良派情况类似,在孔门弟子中并无孙氏,故此派学者指哪些人
也一直是人们争相猜测的问题。梁启超、郭沫若等人以为是指荀卿,因为荀卿又
称孙卿。

    8。乐正派。有人认为乐正指曾参的弟子乐正子春;有人认为指孟子的弟子乐
正克。具体情况不明。实际上,孔子以后儒家的分化情况还很复杂,据荀子所说,
还有子夏派、子游派、子弓派等,其代表人物都是孔子的弟子。

    /* 44 */第一部分儒学一二三

    儒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充、王弼、孔
冲远、韩愈、柳宗元、王安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
渊、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戴震、康有为等。

    儒家的著作和典籍主要有:《诗经》、《尚书》、《周易》、《礼经》、《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
《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春秋繁露》、《四书集注》等。

    儒家学说主要有:德政说、仁政说、大同说、公羊三世说、性善说、性恶说、
性三品说、气质之性说、与天地参说、天人感应说、天道自然说、天人交相胜说、
天人合一说、以无为本说、天理人欲说、主静说、主敬说、致良知说、知行合一
说、本末论、体用论、理气论、常变论、动静论、生死论、经学、谶纬之学、玄
学、理说、心学、经世之学、现代儒学研究等。

    关于儒家派别的划分有多种。除了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八派之外,宋代以后又
出现了几派,主要有: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关学(以张载为代表)、洛学
(以二程为代表)、闽学(以朱熹为代表)、泰州学派(以王艮为代表)、东林
学派(以东林党为主)、乾嘉学派(乾隆年间到嘉庆年间儒学的统称)。

    /* 45 */第一部分儒家的修炼方式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63岁的时候,有两次被鲁国驱逐。在
宋国时,司马桓砍倒大树对他进行恐吓威胁。后来到了卫国,又被错抓入狱。在
陈国和蔡国之间,又被楚军包围,围困达七日之多,结果饿得弟子们有气无力;
但孔子却毫不计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孔子的意志力
比一般人要强好多。

    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修炼方式的成果。

    儒家功就是儒家的学者以及信徒修炼的一种功法。关于儒家功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见于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和荀况的《荀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

    儒家功将正常的生活、道德修养和练功融合为一体,练功的目的是更积极地
入世和更好地治国,不像佛家和道家那样为了出世,这是儒家功最突出的特点。
《大学》中有明确记载:“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则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儒家功如果按照佛家的看法,还没有脱离“我执”的束缚,但儒家练功的目
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入世,所以这种功法本身就是对于绝对自由的一种约束。

    儒家功和道家功、佛家功相比,非常简单,主要是以守静的心斋、坐忘为代
表。孔子的弟子颜回曾经问他什么是心斋,孔子答道:“若一志,无听之以耳,
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神),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可以看出,孔子所主张的心斋是通过意念专一、呼吸细长、耳之不闻、唯心
能觉,进而达到神气合一,进入清静纯一的境界。孔子认为心斋这种功法是修身
的关键,不但可以使人不出户而知天下,还能使人延年益寿。有了这种认识,孔
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豁达的心态。

    孟子在继承孔子守静的理论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内观养心养气的功法。孟子
的功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求放心或养夜气。求放心就是把为外物迷惑的
心收敛起来,养夜气是把人在子夜到清晨未与外界事物接交时的清明之气存养起
来。孟子认为这是保养真气的好方法。第二阶段是思诚和养浩然之气。思诚就是
悟道,至于养浩然之气,就是一种“至大至刚”的宇宙元气。

    孔子和孟子之后,儒家的学者们基本上都继承了孔孟先圣的静坐功法。到了
宋朝,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将静坐看做同读书、做学问同等重要的事。但是,
儒家的静坐一直没有详细的理论和具体的功法。到了明朝时期,儒士高攀龙参考
了程朱的理学思想,又吸取佛、道两家的功法精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
出了一整套的静坐理论。

    关于静坐方法,高攀龙说:“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默默静
坐。”所以,高攀龙的这种儒家静坐法,虽然很平淡朴实,但也是一种大众化的
静坐法。

    在孔子之后,儒家学者和弟子们在儒家功法方面都没有超过先圣孔子,其实,
儒家的功法是一种为入世做准备,或者对强身健体起促进作用的功法。儒家功的
目的并不是追求多高多深的功法和境界,而是静心养性,培养意志力和忍耐力。

    /* 46 */第一部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 )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名丘,字仲尼。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来定居鲁国(今山东曲阜)。宋国是商朝
(又称殷朝)的后裔,所以孔子常自称“殷人”。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由于周公对周朝的特殊功勋,周天子特别允许鲁国用
天子的礼乐祭祀神祗。因此,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周代文化,在鲁国保存得比较
丰富和完备。这样的文化背景为孔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孔子幼年家境贫困,但聪明博学,十几岁时就以通晓礼乐制度闻名。为了养
家,他做过不少当时被认为是低贱的管理粮库和放牧的工作,后来做了鲁国某地
主官,只一年,就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于是先被提拔为大司寇,即主管司法的官
吏,并且代理宰相。在代理宰相期间,曾随同鲁国国君和齐景公会盟,以自己的
学问和才智,折服了齐国君臣,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迫使齐国归还了以前
侵占鲁国的土地。然而由于鲁国的政局动乱和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使他不
能平稳地履行自己的职务,不得不一再离开鲁国,到其他国家谋求发展。他带着
自己的弟子到过当时的很多国家,这样的旅程被称为“周游列国”。

    孔子到过当时周天子所在的洛阳,向当时主管国家图书的老子请教过有关礼
仪的问题。他到过齐国,齐景公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国家。此后又到过卫国、陈国、
蔡国等国家。

    晚年,孔子看到亲自使天下归于秩序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于是放弃做官,专
心于教授学生和整理古代典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劳作,把古代英明帝王的统治
经验流传下来,使后世有所遵循。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诗经》,根据鲁
国史料写成的《春秋》等。

    孔子一生教授了很多学生,史书上记载,他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
72位。72位之中,又有十几位是最优秀的。这些学生,多数都成为国家的官吏,
其中不少人还是国家的大将、宰相或者顾问,在当时和后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孔子热心教授学生,只要拿很少一点礼物,他就收作弟子。有很多
人,是父子两代都跟他学习。

    孔子去世后,依照礼制,弟子们都为他服丧三年。其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子
贡,在孔子墓旁修建了一个草棚,为孔子守墓六年,然后才离开。后来,他的弟
子和鲁国群众有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