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哲学 >

第17部分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17部分

小说: 知道点中国哲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国等,但主要活动于齐国,任大夫之职,并曾三次到大夫们中间担任祭酒。古
人每次饭前都要进行祭祀,众人聚餐时,也要先行祭祀。这时要由一人领先,把
酒奠于地上,这人就叫祭酒。荀子担任祭酒,反映了他在齐国大夫中德高望重的
地位。祭酒后来被沿用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学职。而这个名称本身,也体
现着古代为学的性质。

    荀子在齐国的时间很长,齐国有几个著名的有学问的大夫,如邹衍,他经常
同田骈等思想家,讨论政治和哲学问题。荀子长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使他对天
地人生的种种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

    荀子老年,受到齐国一些人的排挤,于是离开齐国,到了楚国,接受楚国贵
族春申君的任命,做兰陵地方的主官。春申君死后,荀子也被免职,于是就在兰
陵安家,直到老死。后来做了秦国宰相的李斯、著名的法家学者韩非,都是他的
学生。

    荀子对当时的政治极端不满意,尤其对当时接连不断的君主被杀、国家被灭
更是痛心疾首。在他看来,这些君主们最大的错误,是不按照正确的道路来治理
他们的国家,而是热衷于求告神祗,相信那些巫师,从那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中去
猜测天意;而像庄周一类的人,又玩世不恭,用一些滑稽的言词来调侃世事,扰
乱人们思想。所以他研究了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言论,考察他们的主张与实
行的效果,著书数万言,名为《荀子》。《荀子》一书由于历代的保护整理,至
今保存得比较完整。

    /* 82 */第二部分祸福兴衰不应该怨天

    荀子主张,天人各有其职,即天人相分。

    天道属于必然,人道却是有为。天人有分在荀子,首先在阐明天与人、自然
与人事各有自己的职分和规律,天有天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活动规律,不能互
相代替:“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正因为如此,人们应
当自己为其所从事的活动负责。如果他积极努力,天不能阻挠之;而如果消极怠
慢,天也不能保佑之。人世的吉凶灾祥、物质生活的贫富丰欠,主动权掌握在人
们自己手中。从而,“明于天人之分”在他就既是当然的前提,也是必然的结论。
而且,与“天行有常”相应,天时等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而人世却从来
就有祸福兴衰,故“怨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道然也”。

    天人有分并不排斥双方的统一。人是天演而成的,人的自然属性与禽兽无别,
故人与自然相分不是表现在与万物的对立,而是在于对万物的超越上。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是天人合一
的方面;但合一又是与有分相并存的,人位于自然进化的最高序列而又区别于其
他自然物,他能够凭借其所特有的礼义法制超胜于万物,‘制天命而用之’。”
制天命而用之“在荀子突出地表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意义,它说明在遵循自
然规律的前提下,人有能力驾驭自然并为人类造福。与此相反,”错(措)人而
思天,则失万物之情“。抛弃人为而一味顺从天命,才是真正割裂了天人之间的
联系和统一。

    /* 83 */第二部分如何获得全面性的认识?

    如何才能获得全面性的认识?荀子提出了“虚一而静”的概念。这是一个重
大的认识论问题。荀子的解释源于他对“道”的认识。

    荀子认为,作为人的认识的最大弊病就是片面性,“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由于万物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所长,如果只看到一面而不及其余,知近不知远,
知始不知终,知古不知今,就必然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也正是他所总
结的当时“百家异说”的缘由所在。如“墨子蔽于用(功利)而不知文(礼乐)
;宋子蔽于欲(情欲寡)而不知得(利己);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等等。而要
不被万物所蒙蔽,关键就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全面地占有材料,然后再加以
折衷取舍,“兼陈万物而中悬衡”,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即道。“道”的
意义在荀子,正在于它是全面性的知识,“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
之”(同上)。片面性的知识则与道无缘。

    荀子主张的认识论原则,即虚心、专一,保持心理的宁静。原话见于《荀子。
解蔽》篇。荀子认为,要把国家治理好,首要的问题是要“知道”,即懂得道。
如何才能懂得道?荀子的回答是,使心灵“虚一而静”。“虚一而静”来源于老
庄和《管子》的思想,在荀子,它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虚心(虚)、专心
(一)和静心(静)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荀子又称它为“大清明”。在如此的心
理状态下,人排除了外界和内心杂念的一切干扰,精力高度集中,认识活动便能
取得所期望的成果。不过,荀子的“大清明”不仅仅是作为认识进行的前提和知
识的正确性的心理保障,而且它与知识本身是直接同一的,达到“大清明”的境
界,人便能无所不知,一切规律都会为我所掌握,这表现出荀子把认识的心理准
备和认识的结果直接挂钩的思维定向。

    荀子从人具有一定知识和记忆开始讲认识方法,它将已有的知识和记忆视为
心中已经储藏的东西。所谓虚,就是不要因为这已经具有的储藏危害新获得的知
识。人的心,从人出生开始,就有知觉或者认识能力,有认识能力,就能知道不
同的事物,就会具有不同的知识。不因为这一种知识损害另一种知识,就是专一。
心是时时刻刻在运动的,在梦中也胡思乱想,注意力稍不集中,也会胡思乱想,
不用这胡思乱想危害认识过程,就是静。用这样的态度去求道,就是虚一而静。
在他们看来,这样做,就能洞察一切,认识一切,坐在室内可认识全部世界,处
于今世而知道遥远的古代。能懂得天地万物,能明察社会治乱,就能把国家治理
好。

    不能虚一而静,心就要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会产生认识错误。有了认识错
误,小则处事失误,大则国破家亡。他认为古代那些亡国的君主,就是因为受了
蒙蔽,因而行动上违背规范,使国家动乱以致灭亡。所以与虚一而静相对,他提
倡解除蒙敝,即除去心中的杂念和疑虑。他认为,有了疑虑和杂念,会把树木当
成人,把石头当成老虎,把大河当成小沟。他还举例说,有个人叫涓蜀梁,在月
夜走路,把自己的影子当成鬼,把自己的头发当成妖怪,以致惊恐而死。要避免
这些错误,就要解除蒙蔽,使心虚一而静。

    /* 84 */第二部分人性本恶?

    荀子也建立了自己的人性论,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荀子是怎样论述这个
问题的呢?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贪图物质利益,喜欢美丽的女人和悦耳的音乐,并且为
了得到这些而憎恨别人,因而人的本性是恶的,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不对的。荀子
说,所谓本性,就是不用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东西;假如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得到,
那就不是本性,而是人为的结果。仁义礼智都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
们不是本性,而是人为。这就像弯曲的木材经过矫正才能变直,不能说直是木材
的本性;泥土经过陶者的加工成为器皿,不能说器皿的性质是泥土的本性。仁义
或者礼义都是圣人规定的,他们规定这些,就是为了矫正人的恶劣的本性,就像
发明了矫正木材的技术是由于木材弯曲一样。所以不能把人为的东西说成是本性。

    荀子的性恶论区分了本性和人为,在理论上比孟子深入了,对儒学曾经造成
过重要的影响。汉代儒者,把孟子和荀子的理论综合起来,提出了人性有善也有
恶的“性三品说”。到了宋代,孟子的性善说成为儒学的理论基础,荀子的人性
论就遭到了激烈的抨击,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急剧下降了。宋代,荀子还在孔
庙中享受儒者们的祭祀;明朝嘉靖年间,整顿国家祀典,荀子因为主张性恶论被
逐出孔庙。

    荀子将人的生理需要和感官快乐划归于人的本性,实际上就承认了这些属性
的合理和必然的地位。但在同时,荀子又给它们以否定的恶的评价,因为“从人
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荀子判
定善恶的标准是社会国家的礼义法度。礼义法度虽然是“反性悖情”,违背人的
感性欲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的,但它却是维系社会国家的统治秩序的必需的手
段,故他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在这里,个人追求感官快乐的必然性已经转化为社
会国家抑制这种追求的必然性。国家制定礼法,通过人为的教化作用促使人性转
化为善,即所谓“化性起伪”。

    /* 85 */第二部分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既然人性本来都是恶的,那么好人从哪里来呢?荀子因此进一步提出了人人
都可以成为圣人的观点。可以说,这是荀子主张的“化性起伪”观点的自然逻辑
延伸。

    大概意思是说,为改变人的本性而进行努力。伪,就是人的作为、努力,但
是为改变人的本性所作的努力,不是所有人的努力,而仅仅是圣人的努力。因为
一般人的本性是恶的,他们的努力无法变化别人的本性。只有圣人的努力,才能
使一般人的本性由恶变善。圣人的本性和一般人相同,也是恶的。圣人和一般人
不同的是,圣人可以通过“伪”,即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本性;一般人做到
这一点也不是没有可能。

    “化性起伪”的基点是承认人性是可变的,人在实际上是善是恶,取决于他
所处的后天环境和主观的努力。不论是圣人还是凡愚,先天本性并无差别,差别
只在于后天,“注措(主观努力)习俗(环境)之所积耳”(《荣辱》)。人只
要积极从事于伦理道德的实践,就能由恶转化为善,使先天本性与后天人为统一
起来。因此,荀子与孟子虽然在先天人性善恶的判定上互相对立,但从其价值导
向都是为善来说,二者并无差别。

    荀子认为,就可能性而言,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用荀子的原话就是:“途
之人可以为禹。”也就是说,路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因为
大禹之所以为大禹,因为他实行仁义,处事公正。所谓公正,就是合乎礼仪。假
如一个普通人能够虔诚地信仰仁义之道,专心致志,认真地思索,细心地辨别,
天长日久,不断地积累善行,就可以和神灵相通,和天地并立,参与天地的功能。
所以说,圣人是可以通过善行的积累而达到的。但就其现实性而言,则没有一个
人成为大禹,因为人们不“伪”,即不去进行这种努力。但是不去进行这种努力,
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至于同样是恶劣的本性,为什么圣人能伪而普通人不能伪?
荀子没有作出说明。

    /* 86 */第二部分君舟民水

    这是一句传统格言,《荀子。王制》篇引用它,以说明爱护人民的重要。格
言把君主比作舟,把人民比作水,说水可以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