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哲学 >

第27部分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27部分

小说: 知道点中国哲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的父母。但是,皇帝是我们父母的宗子,即嗣子,大臣等都是宗子的管家。
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们的朋友。这样,不需要感生帝说,
天子也有了合法的地位。几百年后,明朝在改革祭祀制度的时候,取消了五帝祭
祀,也不再祭祀感生帝,因为关于天子又有了新的说法。

    /* 129 */ 第三部分:焚书坑儒

    这是中国历史上迫害儒者和儒学的重大事件。

    孔子的时候,他的主张就得不到诸侯的采纳。孔子以后,孟子、荀子的主张
也得不到诸侯的采纳。孟子描写他当时的情形是,天下人的言论,不是赞成扬朱,
就是赞成墨子。虽然有不少儒者在以各种形式为当时的政权服务,但是儒学的主
张得不到诸侯的支持。秦朝统一中国后,也面临着一个如何统治的问题,或者说
用什么思想进行统治的问题。这样的争论在一个突然的时机爆发了。

    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在皇宫中大摆宴席,担任博士(皇帝顾问)的儒生们
向皇帝祝酒。这时,一个军事长官周青臣颂扬道,过去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由
于皇帝的英明,现在只要是日月能够照到的地方,就都是我们的领土。原来的诸
侯国成了郡县,百姓人人安乐,千秋万代,再不受战争之苦。从古以来,都没有
哪位皇帝有这样伟大的功德。秦始皇听了,非常高兴。

    这时,一位博士名淳于越的上前反驳道,我听说商朝和周朝的统治都延续了
上千年,是因为他们分封了子弟和功臣,作为中央政权的枝叶和辅佐。现在我们
却实行郡县,子弟们都和平民差不多。假如有人要篡夺中央政权,如何互相救援。
统治一个国家而不效法古人,这样的统治就不会长久。可是周青臣却当面阿谀奉
承,这是要加重皇帝您的过错,不是忠臣的行为。

    秦始皇把他们的意见交给臣子们讨论。丞相李斯认为,从古以来,历代的政
策都不相同,但都能把国家治好。不是他们要故意相反,而是情况发生了变化。
现在皇帝创立了这么大的功业,愚蠢的儒生们是不能理解的。淳于越讲的是古代
的情况,怎可作为今天的榜样!过去诸侯们互相战争,都用丰厚的礼物招聘到处
奔走、谋求做官的学者。现在天下统一了,百姓们应当人人把农业生产作为主要
事业,士人们应当好好学习国家的法令。但这些儒生们却要学习古代的东西,诽
谤今天的政策,迷惑百姓。我认为,战争期间各种言论可以自由发表的状况不能
再继续下去,这样会使人根据自己的学说来反对国家的统一号令,他们互相吹捧,
到处发表诽谤言论,如果不加禁止,就会削弱皇帝的权威。这种情况,我认为应
该严厉禁止。因此建议,第一,焚毁民间的《诗经》、《尚书》及学者们的专著,
国家收藏的保留;第二,保留医药、占卜和种树之类的书籍;第三,有愿意学习
法令的,向官吏学习。

    这次焚书执行得相当严厉,沉重打击了儒学在民间的传播。

    经过这次焚毁,儒学的书籍虽然在民间几乎绝迹,但国家还保留着。然而秦
朝末年,项羽带兵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并且焚毁了秦朝的宫殿,这一次,国家的
藏书也遭到了重大损失,终使许多儒学书籍失传。

    /* 130 */ 第三部分:九方皋相马

    有一次,秦穆公请伯乐推荐相马的人才,伯乐极力推荐九方皋,说他的相马
水平不在自己之下。九方皋拜见秦穆公后,就开始奉命寻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
九方皋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遥远的沙丘地方。”秦穆公问
道:“你找到的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使者去取千里马,使者报告说,九方皋相中的是一匹墨色的公马。
秦穆公听了很不高兴,马上把伯乐召来,责备他说:“你推荐的九方皋根本不是
相马的高手,他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么会找到千里马呢?”伯乐听了
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九方皋相马达到了这样专精的程度。他相马的时候,已经
经历了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观察过程,他注意的是千里马应该具备的那些
条件,而没有浪费自己的精力去注意马的毛色、公母这样无关紧要的细节。九方
皋真正是相马的天才,远远超过了我。”

    秦穆公听了伯乐的话,将信将疑,把九方皋相中的马取回来一试,果然是天
下无双的千里马。

    世界上的事物丰富多样,而每一个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又依据不同条件,
表现出多种形态。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事物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应该
做的是分清主次,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就像相马,所谓千里马指的是
在奔跑的速度、耐力上表现突出的马,这才是相马者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在相马
行为中,最先引起相马者注意的往往是马的毛色、公母这些表面现象,但马的毛
色、公母与它是否是千里马并没有多大关系,这里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九方皋
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
特征。应该说,九方皋的确是相马的高手,而且是一个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认识事
物的高手。而秦穆公及其使者却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只注重外在形式,一听到马
的毛色、公母不对,就责怪九方皋不懂相马。

    /* 131 */ 第三部分:周公和王莽的忠与奸

    周公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病危时,周公曾向天祈祷,
请求代替周武王去死。事后,史官将周公所写的祈祷书装进了金属匣子里。周武
王去世,即委托周公辅助年幼的周成王总理朝政。周公在辅助周成王执政期间,
制礼作乐,开疆拓土,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但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却对周公的
行为产生怀疑,认为周公有篡夺王位的嫌疑,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盲目附和,一
时间流言四起,年幼的周成王也对周公产生了怀疑。后来,有一次天降大雨,把
王室装档案的金属匣子吹开,露出了以前周公所写的请求代替周武王去死的祈祷
书,周成王这才相信周公是忠臣。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在当时,他的家世显赫,叔伯、兄弟、子侄中被
封为公、侯的有几十个,大多依仗权势,骄奢淫逸。王莽和他的那些亲属大不相
同,能够刻苦自励,自己及家人生活十分朴素,却广泛交接贤良,扶危济贫。并
且,王莽的官做得越大,行事越谨慎,对待自己的家人管教得也更严,对待有才
有德的贤良之士也越谦恭。王莽这些道德行为为他博取了极大的名声。由于得到
皇帝及士大夫们的赞赏,王莽的官阶越来越高,从大司马、安汉公一直做到“摄
皇帝”,即代理皇帝,这应该说是一个臣子所能达到的空前绝后的礼遇了。但王
莽还不满足,最终还是以自己的“新朝”来取代了汉王朝,做了真皇帝。这对于
汉家的帝位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可是,当王莽谦恭下士的时候,谁会想到他
后来的背逆行为呢?

    由周公、王莽的忠诚与奸诈可以看出,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特别是认识
人类社会复杂的事物现象时,应该全面、长期地加以考察,而不能被一时一地的
假象迷惑。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于认识的复杂性、长期性早有深刻体会,《吕氏
春秋。季春纪。论人》中就提出了“八观六验”、“六戚四隐”等观察各类人物
的方法。

    /* 132 */ 第三部分:纸上谈兵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名将,曾经率兵大败秦军,立下赫赫战功,与当时
的赵国名臣廉颇、蔺相如齐名。赵括是将门之后,从小熟读兵书战策,十分自负,
认为天下无人能及。他曾经与自己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口若悬河,把赵奢都难
倒了。但赵奢认为,赵括并不真正懂得战争。赵括的母亲问丈夫为什么这样说,
赵奢回答说:“战争,是把人放到死亡之地的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而赵括却把
它看得很轻易,这种离开实际行为的空话危害太大了。赵国可千万不要因为赵括
有些死学问就用他为将,如果真出现那样的情况,那真是大不幸的事情。”

    公元前262 年,秦国趁着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刚即位的机会,出兵攻打
赵国。赵国派遣大将廉颇带兵抗击秦军,秦、赵两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了好几年,
秦军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秦国知道廉颇不好对付,就使出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
散布流言说:“秦军最怕的人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听说后,就委
任赵括为大将,取代廉颇率领赵军抗击秦军。蔺相如不同意这个委任,他对赵孝
成王说:“大王实在不应该听信虚名而任用赵括。赵括只会死读他父亲传下来的
兵书,虽然有些书本知识,但他没经历过带兵打仗的实践,不知道应时变化,让
他当大将抗击秦军,这可不行。”赵括的母亲也不同意任命赵括为大将,她劝谏
赵孝成王说:“赵括只知道纸上谈兵,没法跟他的父亲比,也远不如大将廉颇,
让他带兵打仗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的。”但赵孝成王迷惑于赵括的学识,听不
进蔺相如与赵括母亲的忠告。

    赵括上任后,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部署军队,改变了廉颇原来制定的那些符
合实际的做法。秦军大将白起听说赵括为将,就派出骑兵骚扰赵军,秦军假装失
败逃跑引诱赵军追赶,赵括不知是计,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被秦军分割成两部
分,后勤补给也被掐断,军心大乱。被困40多天后,赵军已无粮草,赵括亲自带
兵冒险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也全军溃败,几十万投降的赵军俘虏被秦军
全部活埋。整个战役,赵国丧失了约45万精锐军队,也因此差点亡国。

    赵括纸上谈兵,惨败于长平,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后人反省。在
知行关系上,应该说,行比知更根本、更重要,行动的成功比起知识的掌握对人
的要求也更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应当吸取前人的经
验教训,以赵括为反面教员,杜绝纸上谈兵,在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注重
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自己的知
识。

    /* 133 */ 第三部分:烛火中的哲学

    在中国的两汉之际,也即公元纪年刚刚开始的时候,一位跨越前后汉的著名
学者桓谭,有一天去拜访他曾经做过县令的朋友杜房。

    杜房此时正在研读《老子》,名气不小的同乡桓谭的到来使他非常高兴,因
为他正有问题需要讨教:“老子用恬淡无为的方法养生,活了几百岁,现在照他
的办法调养,是否也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呢?”(《新论》)桓谭见室中有一
颗大麻烛,垂下的烛泪差不多有一尺长,遂就此取喻说:“人的精神与形体的关
系,就像这火与麻烛的关系一样,如果能适时予以照应,该麻烛是同时俱尽。人
之衰老也是这样,齿落发白,肌肉枯干,人的精神是不可能使它重新润泽起来的,
最终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