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知道点中国哲学 >

第33部分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33部分

小说: 知道点中国哲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主持人间兵革之神。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
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
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
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
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
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此五位天神,大
概是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 158 */ 第三部分:太上老君

    关于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经中有说为“太上老君”,有说为“元始天尊”,
其实都是“道”的化身。“大道”生成宇宙、万事万物,“太上老君”是创世主,
这是道教徒不可动摇的信念。“太上老君”创造了世界,而且他无世不在。道书
《太上混无圣记》上说: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
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
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根据道经记载,太上老君,屡世为王者之师。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
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

    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
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
纪传说:周武王时老君仍为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极太秦,竺乾
等国,号古先生。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
言。

    前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汉成帝河平二
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后汉明帝元和二年,老君下降,授
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

    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山鹤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盛》秘录
;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
超度九祖斋直之法。北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
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赐符录七十卷。太武帝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
命寇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
令奏闻云:“我帝祖也。”唐高宗龙朔二年,帝祠老君。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
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故截止于宋。道教徒相信太上老君为至奠天神,常分
身降世,无世不存,这是不可动摇的信仰,否则你就不是道教弟子,老子之徒。

    /* 159 */ 第三部分:西王母

    西王母简称王母,又称金母、金母元君,俗称王母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
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领袖。西王母之名,始见于战国至汉初写成的
《山海经》。有记载认为,西王母是介于人兽、人神之间的怪神,其职掌“司天
之厉及五残”,又属凶神。与此相反,战国初成书的《归藏》和汉初成书的《淮
南子》中,西王母则是掌不死之药的吉祥神。《文选》卷六十《祭颜光禄文》注
引《归藏》说:“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览
冥篇》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庄子。大宗师》又将西
王母写成得道之人,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西王母得之,坐乎
少广,莫知其死,莫知其终”。总上可见,从春秋战国至汉初,西王母或为凶神,
或为吉神,或为人王,或为有道者,形象不一。

    两汉之际,西王母已统一为人格神。两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进而又被奉为
女仙的领袖。隋唐时期,人们对西王母形象的描绘更进了一步。《太平广记》卷
五十引《纂异录》记“嵩岳嫁女”,内容并非嵩岳嫁女,实为记述西王母宴会周
穆王、汉武帝。唐元和癸巳中秋夜,田璆、邓韶二人外出赏月,被仙人卫符卿、
李八百引入仙境,亲见西王母宴会周穆王、汉武帝的场面。见西王母与周穆王、
汉武帝共坐一席,本来还请了轩辕黄帝,因他正在主领月宫宴会,才未能赴会。
会上刘纲、茅盈作侍者,麻姑弹筝,谢自然击筑,丁令威唱歌,王子晋吹笙以和。
其场面比与周穆王觞于瑶池或与汉武帝宴于承华殿更为热闹。在这里,已无人间
的时空观念,上下千余年的人物都出现在一个宴会上。所谓:“天上只一日,世
上几千年”,正是神仙家向往的神仙境界。

    旧时西王母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影响。首先,在民间很早就有西王母庙。小说
中涉笔西王母事的也很多,《西游记》所写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也是据此
演化而来。

    /* 160 */ 第三部分:八仙过海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有关八仙的名字,明代以前存在很多说法。
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到了明代吴元泰《八仙
出处东游记》的时候,才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
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流传到今天,再没有变动了。

    在道教形成之前,汉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汉代八仙。据载,淮南八公是
: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后来刘安与八公一道成
仙,当时人们传说,八公和刘安临去的时候,把盛药物的器皿留在了屋子里,有
鸡过来添了添,也得道升天了,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出处。

    到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也都用这
个典故来说神仙长生不老的故事。此后,八仙传说起了变化:一是人称李白、贺
知章、崔宗之等八位骚人墨客为饮中八仙。二为蜀中八仙。

    宋元之际,八仙之说再次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今日民间流传的八仙。这种变
化,与金元时全真道之兴起有关。全真道所奉的北五祖中有钟离权和吕洞宾,而
钟、吕二仙在八仙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的八仙名目也不尽相同。直到明代才大体上定型,但也还有个别不同的
说法。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情况如下: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
目”。

    汉钟离,名钟离权,全真道尊称“正阳祖师”,奉为“北五祖”之一。钟离
权自称“天下都散汉”,艺术形象为手拿扇子,袒露大肚,乐呵呵的胖子,以突
出其散仙的风度。

    张果老,道教称为果老仙师,由唐代道士张果衍化而来。

    何仙姑,记录何仙姑的事情,有很多歧异。后来传说中,她有时变成挎着花
蓝的姑娘,直到清代的戏文中还是女妆打扮。也有仍将其定为男性的,为一少年。

    吕洞宾,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吕岩,号纯阳子。全真道兴起后,奉为北五祖之
一。元明以来文艺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八仙故事中,多以他为中心,并将其塑造为
手持宝剑,能解救人间苦难的游侠形象。

    韩湘子,字清夫,据说是唐吏部侍郎韩愈之侄,或外甥、侄孙。又传说他系
吕洞宾弟子,被吕度为仙人,由此名列八仙。

    曹国舅,据说是吕洞宾的弟子。为宋曹太后之弟,杀人犯罪之后,隐藏在山
林之中,精思慕道,遇到了钟离、洞宾,被引入仙班。遂为八仙之一。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八仙所持的檀板、
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
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

    /* 161 */ 第三部分:道教的“创世纪”

    道教把宇宙的形成过程分作几个阶段,《太上老君开天经》讲得非常清楚,
它说在未有天地时,那时天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日无光,无东无西,
无南无北,无前无后,无园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
穷之难极,无量无边……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而生。

    尔后,“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
“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之时,亦未有天地,空虚未分,清浊未
判,玄虚寂寥之里,”洪元“一治至于万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

    “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百万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
“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这是太上老君从空虚而下,为太初之师,
口吐《开天经》以教太初。这时才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鸿蒙,置立形象。安
坚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
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
其中,下照暗冥。这时虽创造了日和月,但还未有人。太上老君又创造了“人”。
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
生之类,无形无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
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为最贵。“太初”一治至于万劫,
“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识名”。

    “太初既没”便进入了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太始。这是太上老君
下为师,“口吐《太始经》,教其太始置立天地”。“太始者万物之始”。

    “太始”既没,以后便是“太素”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太素以来,天生
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名曰上古”。

    “太素”既没,尔后便是“混沌”世纪。“混沌”之时,始有山川,老君下
为师,教示“混沌”以治天下七十二劫。“混沌”流行,成其山川,五岳四渎,
高下尊神,乃其始起也。混沌以来,始有识名。

    “混沌”既没,而有“九宫”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口吐《乾坤经》,结
其九宫,识名天地”。天是阳,地是阴,阳者刚强,远视难睹。在天成象,日月
星辰是也;在地成形,五岳四渎是也;在人成生心肝五脏是也。分别名之有异,
总而名之是一也,取三纲名也。

    “九宫”没后,进入“元皇”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吐《元皇经》,教元
皇治于天下”。“始有皇化道流后代,以渐成之”。“元皇”之后,次有“太上
皇”:“太上皇”之后有“地皇”:“地皇”之后有“人皇”:“人皇”之后有
“尊卢”……在“太连”之后,进入下古,首有“伏羲”,老君下为师,曰无化
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归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此时民有名
无姓,世上亦无五谷,“皆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