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中国哲学-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有个舅舅名叫郑向,是龙图阁学士。因他推举,周敦颐当上了分宁县主簿。
他刚到分宁上任时,当地有个案件压了很久无法处理。他仔细审察了这个案
件的始末和每个细节,并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结果一次审读就辨明了真相。这
事一传出,城里的人都惊叹说:“像这样办案,连老官也比不上他啊!”
以后,周敦颐被调为南安军司理参军。在那里,有个人犯了法,但是按照法
律规定不该处以死刑。后来,案件转到王逵手里,王逵想加重处置。王逵是个强
悍暴虐的官吏,而且很有势力,没有谁敢跟他争执,唯有周敦颐敢于同他论辩。
虽然周敦颐摆事实,据理力争,但是王逵还是不肯依从。这使周敦颐非常恼火,
毅然弃官而去,还愤愤地说:“像这种状况还能当官吗?用杀人的手段逼使人们
谄媚自己,我才不干!”周敦颐刚硬执拗的态度,使王逵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囚
犯才得以幸免于死。
周敦颐为郴州桂阳县令时,政绩也非常显著。郡守李初平认为他贤能,便对
他说:“我现在想读书,不知周先生怎样看?”周敦颐答道:“你老了。请让我
来教你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很有收益。
后来,周敦颐又调到南昌。南昌人知道他的事迹后都说:“这位周先生就是
在分宁处理积案的人啊,我们有机会申诉了!”周敦颐的到来,使那些平时为非
作歹的富家大姓、狡黠的污吏都惴惴不安,不单因他们触犯法令而担忧,还因为
他们玷污了清明的政治而感到羞耻。不久,周敦颐任合州判官。凡事不经过他的
手,下面的官吏不敢自决。虽然周敦颐平日对人谦虚退让,但众人还是不肯听从
其他官吏的话。有个叫赵惑的,听了别人的谗言,起初对周敦颐很苛刻严厉,而
周敦颐却泰然处之。后来,周敦颐当虔州判官,顶头上司就是知州赵惑。通过互
相交往,赵惑才真正了解周敦颐,他握着周敦颐的手,说:“我差点儿失去了先
生,从今以后,我了解周先生的为人了!”
熙宁初年,周敦颐至郴州。由于吕公著推荐,他当了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后
来又被提拔为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在那里,他总是“肃之以刑”,希望以此“治
国平天下”,所以屡得上司的青睐。
/* 206 */ 第四部分师以徒贵
历史上往往有这样的怪现象,某些人并没有给后世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却声名显赫,被封建统治者捧得很高。
周敦颐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著作也不多,现存下来
的,主要是《太极图说》,仅250 多字;《通书》40篇,每篇几句话,充其量只
有几千字。他的学说,不过是以《周易》为媒介的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
的混合体。但是,他死后名气很大,并不是由于他真有丰富的思想,而是由于他
是程颢、程颐的老师。
周敦颐30岁时,大理寺丞很器重他,叫他的两个儿子程颢、程颐跟从他学习。
据程颢自述:“自十五六岁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
有求道之志。”周敦颐所作的太极图,据说后来亲手交给了程颢。
周敦颐的再传、三传弟子还有杨龟山、罗仲素、李延平、朱熹等。师以徒贵,
因此,周敦颐被捧为宋代理学的开山师祖;他的《太极图说》、《通书》被捧为
“得圣贤不传之学”,“上接《论语》、《孟子》”,“凌驾汉唐诸儒”。特别
是《太极图说》,据说它“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简直被说成了“天
书”。
周敦颐死后,嘉定十三年,朝廷赐谥他为“元公”;元年,封为“汝南伯”,
“从祀孔子庙庭”,定为孔子的后代弟子。
/* 207 */ 第四部分关学创始人———张载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生于官僚家庭,祖上是大梁人(现在河南
开封),小时候父亲死于涪州官任上,于是侨居在现在的陕西省眉县横渠乡,这
就是张载被人称为“横渠先生”的由来。张载是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关学是因他
在关中地区讲学而形成的一个大的学派。比他稍晚的是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的洛
学(因是洛阳人而得名),再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了。关学和洛学是理学的
学派之一,也是朱熹思想的先驱。
张载少年时很喜欢读书,范仲淹建议他读《中庸》以及其他儒学典籍。读完
《中庸》后,张载还觉得不满足,于是又大量地读了佛教和道教的书,但细心研
读几年之后,觉得还是没什么大进步,于是又回到儒家的经书上来。
1057年,张载考中了进士,后来宋神宗授予他崇文院校书之职。他和王安石
看法不一,在弟弟张戬因上书批评王安石而被贬官之后,张载担心受到牵连,干
脆辞职回乡了。他隐居在横渠读书,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他广招学
徒,形成了关学学派。
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凝聚时就成为万物,通过光、
色显现出形体,使人能看到;散则成为虚空,无光无色。但是,凝聚只是一种暂
时的状态,所以叫“客”。而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
看不到而已。
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
虚”与万物的合称。
/* 208 */ 第四部分民胞物与
张载力求把“仁”推广于普天下的万物人类,倡导一种普遍之爱的思想,我
们也可以称其为博爱主义。他说:“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
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这种“兼爱”的思想通过他在《西铭》一文中的
“民胞物与”说,得到了具体的阐发。
其开头一段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
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也就是说,从天人一
气、万物同性出发,人类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整个世界都是
一家。在这一家庭结构中,天地是我们的父母,君主是父母的宗子(嫡长子),
大臣则是辅助宗子的管家。我们既然都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也就理当顺从于父母
君臣对我们生活和命运的一切安排。等级是天然的、先天的,所以人应该承认、
遵守这种等级,应该遵守伦理道德,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命运的安排,任何人
都不能逃避这种义务。
从而,“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用)玉女(汝)于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存顺没宁”的意义在于,对于每个人的人生都要
遇到的富贵贫贱生死等问题,人们应该以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去对待。如果你遇
到的是富贵福泽,这是天地对你的人生的厚待;如果你遇到的是贫贱忧戚,这是
天地用来锻炼你、以使你成功的手段。那么,活着,我顺从世间的一切;死了,
我宁静悄然地离去。
张载的“民胞物与”说对后来影响很大,它既有调适人的心境、扩展人的胸
怀、宣扬普遍的人类之爱意义,也有提倡逆来顺受、不作非分之想、维护等级秩
序的稳定的意义。它所宣扬的现实之爱有等级(分殊)、然究其始又同归为一气
(性理)的主张,经程颐之手被概括为“理一分殊”,成为北宋以后整个中国古
代社会调适人伦道德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直到近代社会康有为、谭嗣同等思想
家从西方引入新的否定等级差别的平等博爱观,它才最终被取而代之。
/* 209 */ 第四部分理气论
这是儒学关于理、气关系的基本理论。所谓“理”,一般指世界和事物中具
有的次序、条理、法则或道理;所谓“气”,一般指以弥漫形态存在于世界的物
质质料。
气作为质料,构成了物的形体。物,特别是动物和人,与形体对等的,是它
的知性或精神。起初,儒者们认为人的精神也是一种气,一种比一般的气精细的
气,或者称为“精气”。后来,儒者们发现,精神不是气,而是气中固有的功能,
是气的灵。所以张载认为,人的精神和本性,是气自身固有的东西。而二程则体
会出,气中有一个理。这个理,就是世界上所有事物普遍存在秩序的总根源,也
是人本性和精神的根源。
张载认为,气不会产生,也不会消亡;二程和朱熹则认为气会消亡,而理才
是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并且可以产生出气。朱熹虽然反复强调理和气不相分离,
二者不分先后,但是由于他认为气可以消亡,并且由理重新创生出来,实际上就
承认了理和气是可以分离的,把理和气看作两种存在物。朱熹之后的儒者批评朱
熹的理气观,主要就是批评他认为理存在于气之前,和气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物,
而主张理和气不能分离,认为理只是气运动的法则,是气的功能。
/* 210 */ 第四部分心与性有什么关系?
心,大体相当于现代哲学的“精神”。性,即性质,和现代哲学所说的人性
同义。比如说糖的性质是甜,醋的性质是酸。儒者认为人的行为善恶,也决定于
人的性质。于是提出“性”这个概念,认为是人本来具有的性质决定了人的行为
善恶。人的行为都受精神的支配,所以心性的关系就是人的精神和精神的性质的
关系。
从孟子、荀子开始,都认为心是思维和认识的器官,性是心所具有的性质。
孟子说,人性善,也就是说心中具有仁义礼智的性质。荀子认为,人性恶,是说
人心中本来只有低级的物质欲望,经过教育可以改正,而懂得礼义。依孟子说,
人如果不加养护,仁义礼智就会丢失;但丢失了仁义,却没有丢失心自身。人的
精神依然存在。所以心和性是两种存在,是可以分开的。荀子讲性恶,董仲舒讲
性三品,都是把心和性作为两种存在来讨论的。
不过宋代之前,儒者们并没有特别重视心与性关系的讨论,宋代儒者吸收佛
教、道教的成就,使儒学理论更加深刻,才把心与性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专门进
行讨论。宋代儒者关于心性的主流见解是由张载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心是性和情
的统率。这个观点被朱熹认可,被儒者广泛接受。依心统性情况,则心是气中的
灵所形成,性是气中的理所形成。依朱熹基本的哲学立场,则只说气中有理,不
说气中有灵。灵和理是什么关系?朱熹没有作出回答。关于心性的另一见解,就
是从陆九渊到王守仁,认为气聚合成为人时,气中之理形成人的性,也是人的心,
所以心就是性。陆九渊由此提出“心即理”。王守仁认为把自己心中的良知扩展
到事事物物就是儒者最高的学问,因为心是理所形成的,心中当然只有良知。
由于心被认为是气中之理或气中之灵,王夫之等还认为,心不是指心脏,它
遍布全身,因为气充满着全身;人每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