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中国哲学-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意念活动时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
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
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
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
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
“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
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
习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228 */ 第四部分心外无物
陆九渊认为,人心虽然不过方寸之大,但心中之理发散开来却能充塞于整个
宇宙,故万物万理,无非也就是心中之理。由于理和心都可以看做是天地的本性,
故人与天之间也就沟通了起来。
陆九渊在明朝中期遇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知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守仁。
一般人都以为天是无所不包的,天者无外也。可心学一派却认为天不过就是对心
的一种描述而已,王守仁说:“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即天”
之可能,是建立在王守仁的心本论哲学基础上的。
与陆九渊一样,王守仁也特别强调理不外于人心。他认为,外心而求理,什
么也得不着。沿着这一思路,他进一步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据《传心录
下》记载,一天,王守仁与朋友到某地游玩,朋友指着山岩中的一株花树问王守
仁说:“你讲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像山岩上的这株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
我们的心有什么相干?”王守仁回答道:“你没有看到这株花树时,它与你的心
同样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而当你看到这株花树时,花树进入了你的视野,
花的颜色形状等等便与你的心发生感通,在心头显现。所以说它不在你的心外。”
这则小故事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不过,如与前面所说的贯通起来,就可以发
现,王守仁的逻辑思路是:心中之理与宇宙万物之理相通、相同,是一个东西。
因而,明白了心中之理,也就明白了宇宙万物之理。明白了宇宙万物之理就在我
的心中,也就等于明白了万物不在我的心外。前面讲的那个故事,王守仁没有说
“你没有看到花树时,花树是不存在的”,而是说,“你没有看到花树时,它与
你的心同样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寂然不动”,意指没有感应,而没有
感应,不等于事物不存在。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对话中得到启示:
王守仁问朋友说:“请你说说,什么是天地的心?”朋友回答道:“听说人
是天地的心”。王守仁问:“人心指的是什么?”朋友回答说:“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感叹道:“可知道充塞天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是受物我差异的迷
惑,把人心和天地之心给自行隔断了。其实我的灵明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
开了我的灵明,天地鬼神万物也就都没有了。”朋友追问:“天地鬼神万物,在
我们没有出生以前就存在在那里了,怎么说没有了我的灵明,就没有存在了呢?”
王守仁回答说:“你看那死了的人,他的精灵游散了,对他而言,天地万物又在
什么地方呢?”
在这段对话中,王守仁指出死人没有了灵明,“他的”天地万物自然也就不
再存在,这与客观天地的真实存在不是同一个概念。即每一个人心中都活动着一
个他自己的天地万物。同样,当一个外在的事物没有进入我们的心灵视感之前,
它也只能与我们的心灵同处于一种寂然不动的状态。假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
所谓的天地,只能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天地,此心之外,没有“天地”可言。
/* 229 */ 第四部分王守仁格竹
王守仁本来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经过使他刻骨铭心的格竹子之
理实践的失败,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在记载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的《传习录》中,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
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
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
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
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
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
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
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
王守仁通过对格竹子之理失败的经验的总结,认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中,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认识的目的是增进知
识。王守仁对朱熹的这种“格物致知”论非常不满,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
说。所谓“致良知”,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
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当然,对
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即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来说,它们之间没有原则性的区
别。
同时,如果我们将朱熹与王守仁的观点加以对照分析,就会发现王守仁对朱
熹思想的理解是从他自己的意图出发,并不等于就是朱熹的原意。事实上,从认
识对象上讲,朱熹自己就讲过“炊沙岂能成饭”,并不赞成泛泛观察自然事物;
从认识方法上讲,朱熹是格物、致知并提,外在观察、内在推理并重,并不是只
向外格物;从认识目的上讲,朱熹是增进知识、提高境界并重,并且希望用增进
知识来帮助提高境界,并不是只注重增进知识。
/* 230 */ 第四部分天理良心
道学的天理,就其实质而言是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的宗法伦理道德,把它
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就是用它来制约、衡量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人们的思
想、行为,让人们通过对天理的正确认识,在与他人、社会、天地万物的关系之
中正确地定位,履行自己做人的本分,自觉遵守纲常名教的规定,做忠臣、孝子、
社会的良民。
心学的代表人物是南宋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心学家们对道学家把天理
作为是非标准是认同的,但他们又进一步指出,所谓天理其实并不是外在的客观
必然,它就存在于现实的人心之中,天理也只有在人心之中才能够真正呈现。人
的本心、良心就是天理,也就是是非的标准,照着自己的良心去做,自然就是合
理的。据《陆九渊年谱》记载:陆九渊去看望正在富阳县当主簿的弟子杨简,杨
简刚处理完一桩诉讼案,就向陆九渊请教什么是本心。陆九渊说,刚才你断案时,
听完了双方的讼词之后,就知道谁是谁非了,你依据的是什么呢,还不就是你的
良心吗!王守仁也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传习录》下)人的思想、
行为的是非对错,不需要拿外在的规范、法则去衡量,人的良心自然会知道。
道学讲天理,心学讲良心,这两种是非标准主要都是针对人类的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而言的,同纯粹的科学认知意义上的是非标准不一样,这是中国传统是
非标准论的特色所在。就天理、良心二者相比较,天理论侧重他律,良心论强调
自律,两者相辅相成,在中国近古社会影响极其深远。但把天理、良心作为是非
标准也有弊病。就天理而言,它本来是对自然规律、人伦关系的抽象,一旦被理
学家们尊奉为神圣不可改变的教条后,就容易走向僵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桎梏。
而良心论者把应然的至善的良心等同于实然的人心,这就等于把道德理想主义的
大厦建立在人类千差万别的情感欲望的地基上,很容易走向自然主义、非道德主
义和无是无非论。
/* 231 */ 第四部分满街都是“圣人”
一天,王守仁的学生王艮出游归来。王守仁问道:“你出游看见了些什么?”
王艮回答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守仁说:“你看满街是圣人,满街人倒也
看你是圣人呢!”
又一天,王守仁的另一个学生出游回来,兴冲冲地对王守仁说:“先生,今
日我看见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王守仁问是什么事,学生回答说:“见满街都是
圣人。”王守仁说:“这不过是常事,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原来,两位弟子对老师的真传心领神会,只是程度深浅不同。1525年左右,
王守仁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各个人心有仲尼。”在王守仁看来,每个
人的心中都有孔子,所谓“人胸中各个有圣人”,这是先天的。他在讲课中常向
学生灌输这种思想。
“圣人”,是封建统治阶级理想中最高的人性典范,只有孔子、孟子等少数
几个人才能有这样的称号。王守仁及其弟子为什么说满街都是圣人呢?因为他们
在人性论问题上与孔子“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不同,他们认为下愚是可以改变的,
“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圣人”之心和“愚夫愚妇”之心是一样的,人
性皆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说教,比孔子和董仲舒等人的说法更有欺骗性。
/* 232 */ 第四部分天泉桥之辩
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已经56岁,奉命出征广西恩田。他的得意
弟子钱绪山(又名德洪)、王龙溪(又名汝中)赶来饯行。俩人同住舟中,相与
论学,因意见不一,要求老师王守仁裁决。王守仁欣然答应。随后他们移席天泉
桥,于是哲学史上一场有名的论辩开始了。
钱绪山说:“无善无恶是心之本,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善去恶是格物。”钱绪山说得眉飞色舞,口沫横飞,自以为深得老师真传,一定
会使龙溪就范。
王龙溪也知这是老师的观点,可是,他不以为然,还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他反驳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心,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
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王龙溪认为,心、意、知、物是一回事,若心无
善恶,则意、知、物当中亦无所谓善恶。所以他不主张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
王守仁此时已经重病在身,他大概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不得不彻底
开导这两位执迷不悟的幼稚弟子一番,他最后裁决说:
“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两种。利
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
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
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