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第31部分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31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路才抵达比属刚果边境。1904年开始动工修建木萨米迪什通往高原城市萨 

达班代拉铁路,但直到1923年才完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安达城的建设和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873年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877年建立了第一个电报局和正规的 

警察部队;1883年建立第一所市医院;1887年建立第一个屠宰场,1889年 

修建运河工程,解决了以驳船载水桶供应淡水的问题。1891年建立第一个马 

车服务站,这里以前的运输方式是由非洲人抬的吊床;1839—1876年,街道 

照明用花生油灯,1876—1897年用煤油灯,1897—1900年用煤气灯,1900 

—1938年用汽油灯。 

     南非  19世纪70年代的交通工具还是牛车,当时在德兰士瓦已有了邮 

电局。 

     1892年秋,开普敦至约翰内斯堡的铁路通车,1895年又修建了从洛伦 


… Page 95…

索、马贵斯为起点至约翰内斯堡的铁路,开始了南非的铁路运输事业。 

     中非 中非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 

     1891年出现了往返于马绍纳兰至南方之间的骡子拉车的公共交通事 

业。 

     1898年第一条铁路,从贝拉至马绍纳兰的铁路通车。 

     19世纪90年代,以东海岸贝拉为起点的铁路线动工,1898年修到了乌 

姆塔利,1899年通到了索尔兹伯里,1897年已通到了布拉瓦约,1904年通 

到了维多利亚瀑布,1907年铁路又通到了比属刚果边界附近。 

     没有投递员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没有门牌,首都也如此。由于没有门牌 

号,也就没有投递员。买报靠串街的报童,信要到信箱自取。首都和各地的 

邮局都设有很多信箱。高级职员、富商等都租有专用的信箱。一般的家庭则 

世世代代没有通过邮局发出或接到过一封信,他们甚至没有邮寄的概念。 

      (3)社会礼仪 

     在非洲的众多民族中,不仅有许多日常的礼节,还有众多的社会礼仪及 

具有独特风格的口声、鼓手、手势等方面的习俗。 

     ①巴米累克族的口声。居住在非洲中部的巴米累克族人的男子中有一种 

口声,他们用嘴唇和手合作发出“恩卡博”声音。这种声音可尖可钝,因人 

因事而异。在战争中“恩卡博”和号角一样,用来鼓舞士气和瓦解敌军。它 

还是战争开始或结束的信号;旅行中,它又是约定会合地点的信号;打猎时, 

口声又是同伙联络和鼓动猎犬的重要工具。 

     ②加纳的鼓语。在非洲的一些民族中有用鼓声传信的习俗,在加纳阿肯 

人居住的地区,丈夫可以用鼓在舞台上赞扬他的妻子,用鼓表达他对酋长的 

看法,宣布酋长逝世的消息,战争爆发的新闻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露齐泰尼亚”号客轮被德军击沉的消息,就是用 

鼓声传入非洲中部的,其速度几乎与无线电相同。 

     ③多哥的凳子礼。凳子在多哥埃维人的心目中是权力和荣誉的象征,酋 

长有“酋长凳”,富人有“财富凳”,宗教仪式中有“神凳”,正因为如此, 

埃维人拿出自己珍藏的精美凳子,招待客人落坐是最尊贵的礼节。 

     ④婴儿起名。在非洲的社会礼仪中,人生的礼仪占有很大比重,如婴儿 

起名礼、启蒙礼、割礼等等。 

     在西非的莫巴人、古尔马人和普鲁西人中,孩子诞生的那一天,凡逢有 

村庄里的一个名流逝世的,就起名为汤库马;如逢暴雨,男婴起名吉塔加, 

女孩起洛普塔加;如母亲在田野里散步时生下孩子,起名波波洛;打仗时生 

下的孩子为吉福尔,孩子长至20岁时还要换一次名字。更名时在拜物教法师 

组织下举行赛马,按赛马的次序给予不同的名字,其次序为孔巴特、拉尔、 

杜提、朗博尼等。 

     ⑤卡布列人的年龄等级。卡布列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点之一是要经过 

若干个年龄等级。男孩首先要经过埃瓦西埃,然后进入埃法路(17—19岁), 

这被认为是个不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没有结婚的权利,并且必须吃大家认 

为不洁净的狗肉,因为这种动物是吃人粪便的。在结束这个时期时要举行舞 

会,在舞会上大家唱:我洗干净我的双手……的歌。 

     年龄到了19岁进入青年期,称为桑加尤的等级,这时才允许结婚。进入 

这个等级的青年,就有机会用羽毛和兽皮打扮自己,模仿猥亵动作。 

     ⑥喀麦隆贝蒂人的启蒙礼。喀麦隆贝蒂人由少年进入成年期时需要接受 


… Page 96…

启蒙教育,参加启蒙礼。启蒙礼分成三步:首先是庆祝仪式,参加仪式的少 

年男女在事先选定的森林中的神木前祈祷悔罪,并杀羊祭奉。接着是全村人 

聚餐。第二步是净身和接受性德方面的教育。净身是男孩割掉包皮,女孩在 

河中由老妇人捅破处女膜。第三步是由教父带领教子们遍访村中的亲友。启 

蒙礼的全过程要用半年的时间,仪式结束时在酋长家举行盛大舞会,教子们 

腰围裙欢歌跳舞,庆祝自己进入成年的人行列。 

     ⑦中非人的割礼。中非各部族的男孩长到三四岁时都要做包皮切除术, 

这在中非人的家庭中是一件重要的事。参加切除术的男孩由村长带到丛林中 

实施手术,并留在林中养伤,其间父母不许前往探望。两个月后伤愈便可回 

村。此时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杀鸡宰羊,以血祭神。大家还要在达姆鼓 

的伴奏下唱歌跳舞,庆祝活动往往举行3天。 

     ⑧霍屯督人的成年礼。纳米比亚的霍屯督人的女孩子长大成人时,必须 

到大雷雨中赤身裸体到处跑一次,以冲去自己身上的邪气。女孩成年的另一 

种仪式,是把女孩关在小屋子中,用羊皮裹身,安静地躺着,不能大声说话, 

不能接触冷水,她的朋友将一些有香味的花树叶子捣成碎末撒在她身上,关 

一段时间后,再由一位生过孩子妇女将其领出,用牛奶和湿牛粪擦遍全身, 

以清除“儿童时期的污秽”。 

     除以上的国家外,非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礼仪,例如埃 

及的割礼、苏丹的穆斯林的割礼、赞比亚女孩的“成年仪式”、中非的双胞 

胎降生仪式等等。这些礼仪也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内容和程序。 

      (4)婚丧嫁娶 

     ①婚俗。非洲大陆,民族众多,婚姻习俗多种多样。例如乌干达的兰戈 

族和阿卢尔族人的抢婚,尼日利亚东北部伊博族、南非祖鲁人中的试婚,尼 

日利亚卡杜纳州古瓦里人、豪族人的以水联姻,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 

加纳国富拉尼族人的以棍联姻,中非和西非地区的一夫多妻制,尼日利亚伊 

博族人的胖女婚,努尔人的“鬼婚”等等。这些婚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仍然保留着其传统的内容和形式。 

     在众多的民族仍保留他们传统婚俗的同时,在一些民族中也出现了某些 

新形式的婚俗,但在现代早期的习俗中它远没有成为婚姻形式的主流,仍属 

个别现象。 

     欧式婚礼 赞比亚的勒瓦尼卡国王的长子1892年元旦举行婚礼,婚礼是 

欧洲式的。新娘新郎两人都穿着欧洲的婚礼服,新娘披戴面纱,新郎手拿一 

本圣经,以欧式礼仪完婚。 

     基督教婚礼 在坦桑尼亚的马吉拉,教士们曾记录了该地区在19世纪末 

举行第一次基督教婚礼的一些情况:父母亲、男女朋友,新郎新娘都坐在一 

起,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新娘和新郎坐在桌子的上首,而他们的父亲坐在 

下首。教士们评论说,这确实是一次伟大的行动,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进步, 

这是对许多习俗的挑战。 

     婚礼中的新因素 塞拉勒窝内的克里奥尔人 19世纪末叶的婚礼是十分 

铺张的。有钱的人从英国订购新娘的礼服。根据传统,婚礼的费用由男方家 

负担,因而很多男人在此情况下往往不情愿结婚。 

     涉外婚姻 在塞拉勒窝内的现代早期的婚俗中已出现了涉外婚姻。在《塞 

拉勒窝内史》中便记载了海岸角的牧师的儿子约瑟夫·伦纳·马克斯韦尔就 

娶了一个英国女子为妻。 


… Page 97…

     ②丧俗。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各民族的丧俗同其婚俗一样保持着传 

统的形式和内容。例如科特里瓦的埃布里埃人、贝宁皮拉人中的敲鼓报丧, 

埃洛瓦人的哭丧,中非、马拉维人为死者净身,中非的俾格米人的停尸哭灵, 

马达加斯加人的“翻尸”,赤道几内亚的芳人长达12个月的悼念活动,伊斯 

兰教非洲人的“送行”,科特迪瓦的塞努福人的“告别”,博次瓦纳人的出 

殡、送葬、加纳人的闹丧,马达加斯加人的宰牛追悼,肯尼亚图尔卡纳的马 

萨伊人的“天葬”,撒哈拉沙漠以南酋长的葬礼等等都保留着传统的习俗。 

     也同婚俗一样,在传统的丧俗中出现了某些新因素。 

     教会反对传统丧俗 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和发展,在坦桑尼亚出现了教会 

对传统丧俗的冲击。1895年在马吉拉召开了土著基督教会议,会上宣布:“一 

切基督教徒都不准为死者哀悼,因为这是一种异教风俗,这样做的人是有罪 

的,必须被逐出教门。” 

     在塞拉勒窝内,基督教也宣布禁止克里奥尔人的“守丧”和“最后入葬” 

的传统丧俗。 

     新式丧俗 塞拉勒窝内的丧俗在19世纪70年代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丧葬之事由木匠制造棺材而发展到了代办丧事。此时还出现了好几个登出租 

柩车的广告、广告语为“饰有华丽的羽毛”,“式样最为新颖”等,以适合 

死者的身份。 

      (5)文化娱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非洲各族人民传统娱乐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①埃及的东方舞。源于北非的东方舞以埃及人最为善长而流行于埃及。 

东方舞俗称“肚皮舞”,源于对生育的女神的崇拜和祈祷的舞蹈。此舞发展 

到近代以后更加色彩纷呈。舞蹈的形式也由独舞发展到集体舞和男女混合 

舞,但以独舞为常见。东方舞舞姿的特点主要是舞蹈动作在腰部以下,舞步 

的移动不大,通常是单腿起舞,另一条腿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向上伸,前臂 

微曲,手指上带几只能撞击出声的金属夹。东方舞的伴奉一般以非洲传统的 

手鼓为主,其节奏明快而强烈,深受埃及人民的喜爱。每逢尼罗河春汛和秋 

收季节,民间都要举行包括舞会在内的庆祝活动。在婚礼和各种喜庆活动中 

也常请东方舞女与乐队助兴。在现代早期,随着与外界交往的加强,东方舞 

已开始传出了非洲,走向世界。 

     ②坦桑尼亚的砍刀舞。居住在维多利亚湖之南的坦桑尼亚民族,以他们 

丰富多彩的部族舞闻名于世。 

     坦桑尼亚的舞蹈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猎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