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丰富多彩的部族舞闻名于世。
坦桑尼亚的舞蹈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猎手远行时,他
们跳送行舞;当丰收季节来临时,他们跳丰收舞;祭祖时跳舞;求雨时跳舞;
参加战斗选指挥员时跳舞。可以说坦桑人的生活中处处有舞,处处离不开舞。
坦桑尼亚舞具有浓郁的非洲特点,腰围兽皮,脚系铜铃,伴着激越的鼓
点、强烈的节奏而剧烈的扭动身躯。显示出人的力量之美。
在坦桑尼亚人中,姑娘不会跳舞找不到丈夫,小伙子不会跳舞也难觅美
丽的妻子。在鲁弗马地区跳舞甚至是一种择配的手段。
③卢旺达人的传统舞蹈。“英多雷”是卢旺达的传统舞蹈。演员头插茅
草,额头、身上佩戴彩色珠带,两脚系上铃铛,一手拿着长矛,一手拿着盾
牌或流苏,几十名男演员随着一位长老的哨子声开始起跳,舞蹈动作铿锵有
力,节奏明快,显示人的勇气和力量。
除以上这些民族的舞蹈以外,非洲现代早期的传统舞蹈还有苏丹的希卢
… Page 98…
克人的布勒舞、布隆迪的传统民族舞等。在多哥和喀麦隆甚至还专有自己传
统的舞蹈节日。
④乌干达的鼓。乌干达人对鼓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鼓是乌干达崇高
的象征,是乌干达民族勇敢精神的象征。
在乌干达传递消息用鼓,通知事情用鼓,宗教仪式上用鼓,击鼓而舞则
是他们的爱好甚至习惯。乌干达奏索族的舞蹈最有特色,舞蹈者用红色涂在
脸上,身上裹着猴子皮,胸前戴着玻璃珠、贝壳和几块小皮子缀起来的装饰,
左手戴着贝壳手镯,右手和腕上系着牛尾鞭子,脚腕上系着铁铃,右手拿着
舞蹈手杖,随着鼓点酣然而舞,表现了非洲人民勇敢刚毅,粗犷豪放的精神。
⑤斗羊比赛。斗羊比赛是突尼斯人喜爱的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娱乐
活动,到19世纪末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斗羊赛按羊的体重分为轻量级、重量
级和超重量级。羊龄为5至12岁,均为公羊。比赛按时间计场次较量出高低,
获胜者可得奖杯或奖金。
⑥斗骆驼赛。斗骆驼比赛是一些阿拉伯国家沙漠地区人民的一种娱乐活
动。在突尼斯,斗驼赛是撒哈拉联欢节上最引人入胜的一个节目。斗驼赛一
般在下午举行,参赛的均是公驼。一般情况下两驼相遇会很快分开,一只躲
避而去。只有两驼势均力敌时便有好戏可看,两驼大有不胜对方不撒嘴之势。
但为不使驼受伤,主人便在这之前就把它们分开了。
⑦马术与赛马。摩洛哥人喜欢马术和赛马。每逢节日和国王登基节上都
有马术表演。全国还有盛大的赛马节。赛马节期间,各地优秀的骑手都会汇
聚而来,他们中间有白发苍苍的老骑手,也有初出茅庐的小将。5天的节日,
每天下午都有骑术表演。骑手们都穿着白色的长罩袍,脚蹬皮制民族鞋,肩
扛旧式大火枪,骑在全副戎装的高头坐骑上,等待着命令。一声令下,骑士
们10人一组跃马冲杀,霎时尘土飞扬,火枪齐鸣,比赛结束后,骑士们高举
火枪,齐声欢呼,凯旋而归。
⑧刚果人的娱乐活动。刚果的各种仪式总要伴以舞蹈和音乐。乐器中最
主要的是鼓,鼓的式样很多。除此以外,每个部族都有各自特殊的乐器。在
唐加族和伊拉族中,笛子和口哨比较流行,契瓦人弹的是一种附首琴匣的提
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刚果流行的儿童游戏有打陀螺,“架桥”、“翻绳”
等等。
刚果人爱玩球。在所有的部族中,球类游戏最为普遍。球是男孩子从森
林中取来的野橡胶做的。洛兹人玩的是一种曲棍球;奔巴人则按自己的方式
玩足球,球只有高尔夫球那么大。
除了玩球,刚果人还玩一种“奇索洛”,被称“非洲棋”。各地玩法不
一,最基本的玩法就是把小卵石作棋子,沿着地上的四排洞走动,走法有严
格的规定,目的是把对方的棋子吃光。
⑨罗安达人的娱乐。在罗安达,1889年就组织了非洲音乐协会。19世纪
末叶又兴起了斗牛,据说第一次斗牛是用从葡萄牙运来的牛举行的。
⑩智慧竞赛。在非洲各民族的竞技活动中,喀麦隆帕胡安青年的智慧竞
赛也极有特色。青年们常聚集在一起,以飞禽走兽和花鸟鱼虫为题,比谁知
道的种类最多,最后选出知道最多的人为优胜者。比如甲选说出一鸟名,乙
紧接着说出另一鸟名,如此循环下去,直至一方说不出为止。赢者再同丙赛,
以此类推。规则是接得要迅速流利,不许有重名,违者为输。
… Page 99…
(11)电影院的出现。20世纪初,非洲人民的娱乐活动还基本上是传统
的,但也已有了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1911年在的黎波里出现的两座电影
院便属这种新的外来文化娱乐活动给予非洲的影响。
(6)宗教与禁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随着西方殖民者进入非洲而传入并在非洲
发展起来。
①刚果的教会。刚果的第一个传教会名为利斯文敦内陆传教会。1872年
在伦敦创立东伦敦国内外传教会的著名牧师享利·格拉顿·吉斯尼于1887
年秋创立了利文斯敦内陆传教会。1878年,格雷文牧师在帕拉巴拉定居,于
1879年在邦礼一芒特凯设立传教点,1882年在穆金崩古和卢孔加建立传教
点,传教士们于1884年在喀麦隆进行宗教活动,到1885年,新教便在当地
初步立足。
1880年天主教在博马建立传教点。
20世纪初,刚果已有很多新教传教会,美国5个,英国4个,瑞典1个。
1902年1月18日至21日,在格伦费尔牧师主持下,召开了第一届刚果传教
事业大会,有34名教士和7个传教会参加。讨论的问题有:教育、福音传教
士、一夫多妻制、皈依基督教、同刚果自由邦的关系、未婚女传教士等问题。
1886年12月30日,罗马教廷命令将上刚果教区交给白人神甫比利时分
会,1888年3月8日设比属刚果教区,到1900年已有300个传教士分布在
80多个传教站。
②坦桑尼亚。20世纪初基督教各派在坦桑尼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1906
年,本笃会在马亨格附近的奎罗,有93名领圣诞节圣餐者,以后这个数字超
过了1千。柏林路德教会学校在全国有近1000名学生,到1913年,学生人
数增加到了12000名。1903~1921年之间,马吉拉地区接受洗礼的基督教徒
和学生增加了一倍。
③乌干达。在19世纪末,乌干达已有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但各教和
平相处,从未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④安哥拉。19世纪最后25年,外国新教传教会进入安哥拉。1878年有
英国浸礼会传教会。1880年美国公理会国外传教会,1882年美国浸礼会海外
传教会,1886年加拿大联合教会,1887年基督教海外传教会,1890年普利
茅斯兄弟会,1897年亲非传教会,安哥拉福音团、1907年基督教传教联盟,
1914年南非传教总会等等,都开始了在安哥拉各地的传教活动。
⑤塞拉勒窝内。在塞拉勒窝内的克里奥尔人中,19世纪末叶已出现了伊
斯兰教与基督教并存的现象,但教徒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敌对情绪。1883年基
督教徒还出钱建造了福勒镇穿山路的清真寺,而这个镇的穆斯林则出钱修了
埃比尼泽教堂。
在基督教各派传播的同时,非洲的传统宗教也依然存在,例如伊斯兰教,
各部落的宗教等等。这些宗教有的仍保持着自己传统的风貌,如中非人的原
始宗教、肯尼亚吉库尤人的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苏丹希卢人的原始宗教等
等。也有一些民族的传统宗教吸收了基督教的内容而保留着自己的形式。例
如肯尼亚奥其艾克人和赤道几内亚布比人的宗教信仰便是如此。
⑥奥其艾克人的宗教信仰。肯尼亚的奥其艾克人信仰一个上帝,同时崇
拜祖先。对上帝的信仰是虔诚的,他们每天都要向上帝祈祷,请求上帝保佑。
他们认为上帝会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保佑成年人多生子女;保佑老年人长
… Page 100…
寿。对祖先的崇拜是敬畏的。他们认为祖先的精灵就在他们所生活的那块土
地的下面,如果祖先发怒便会使所生的孩子畸形、跛脚、生病、甚至死亡。
因而他们要在自己房间灶边的地上洒些蜜酒,望祖先保佑生病的孩子康复健
壮。
⑦比布人的宗教信仰。赤道几内亚的比布人信仰上帝鲁佩,信仰祖先莫
尼蒙之亡灵。信仰超上帝的偶像即伟大的阿巴。
比布人认为上帝鲁佩是比布人世界的创造者;而祖先莫尼蒙的亡灵则控
制着人的命运;而伟大的阿巴的神圣职责是给人们提供食物和保护神火,指
示人们过宗教节日。
在非洲各民族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存在着许多传统的禁忌。
在西非的贝宁平民不准骑马。在贝宁西北部巴利巴部落的人把马看作是
至为尊贵的。首领和骑士们的坐骑,不可用来耕地、拉车,在部落迁移时,
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骑马,其他人一律步行。
游牧于撒哈拉沙漠中的杜勒格人,男子25岁到了结婚年龄开始戴面纱。
结婚后,哪怕是在家里、吃饭、睡觉时也都蒙着脸。这里男子的脸除了他的
妻子之外,外人是不准看的。
在埃及的农村,针是忌讳的。在妇女中,针是骂人的词语。
生活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尼玛地人以狩猎为生,因而他们在狩猎中有许多
禁忌,如晚上睡在沙地上,一定要在身边画一条蛇,以免被蛇咬;晚上最忌
讳谈第二天打猎的事,以免被神听去警告猎物;在切割猎物的肉时不准再碰
猎物的伤口,以免它再次受伤而触怒神明,禁止他们打猎。
在北非的摩尔人中,对姑娘的操行极为重视,在结婚前,姑娘们只能正
襟危坐,不能嬉笑自如,否则会被认为作风不正派。
结婚时,在婚礼上新娘和新郎一起吃一顿饭后,就再也不能和丈夫一起
吃饭了。
在坦桑尼亚的马萨伊人中,只允许本部族的男女结婚,与外族人秘密通
婚的会受到重罚。
(7)各地趣闻
19世纪末叶,尼日尔河两岸的部落仍保留着互相残杀,掠捕奴隶、嗜吃
人肉和活人祭等习俗。
1916年,尼日利亚北部诸省的蒙托伊尔部落,吃人的习俗仍然存在。193
… Page 101…
六、大洋洲现代早期的习俗
大洋洲与现代文明的接触较晚,除个别的地区如澳大利亚、关岛、西萨
摩亚等地区外,多数岛屿都是在19世纪末,甚至20世纪初才接受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