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 >

第16部分

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第16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浦和考文垂等工业城市,妄图破坏其工业生产,削弱英国的战争潜力,给 

这些城市遭成严重破坏。但由于英国空军的英勇反击,希特勒感到靠空中进 

攻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同时为进攻苏联,开始把航空兵团逐渐调往东线,对 

英国的空袭减少达到最低限度。1941年5月10日,德国基本上停止了对英 

国本土的空袭。 

     英德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德国空 

军出动飞机共4。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炸弹6万吨,8。6万居民被炸死炸 

伤,100多万幢建筑物遭破坏。在不屈的英国军民的抗击下,德国损失飞机 

1733架、飞行员6000名。而英国只损失915加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终于 

粉碎了德国妄图一举灭亡英国的“海狮作战计划”,取得了具有政治和战略 

意义的胜利,保卫了英国的独立和生存,并增强了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 

略的信心。这次空战还证明,现代化战争仅仅依靠单一的空军或空中优势, 

并不是夺取大规模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不能迫使一个敢于抵抗的国家 

最后投降。 

     德国在轰炸英国本土的同时,还出动潜艇袭击大西洋上的英国商船队, 

对英伦三岛进行封锁,企图使英国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孤岛。至1940年底, 

英国的船只已损失了500万吨。对于岛国的英国来说,海上交通线是其生命 

线,没有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英国就无法持久的进行作战。 

     英国遭到德国的空袭,又在海上运输上遭到严重破坏,处境极为困难。 

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政府感到,一旦英国灭亡,将会威胁到美国的 

安全,因此开始加强对英国进行军事援助。1940年9月3日,英、美两国达 

成协议:英国将太平洋上的纽芬兰、百慕大、巴哈马、牙买加、安提瓜、圣 

卢西亚、特立尼达和圭亚那等8个重要基地租借给美国99年,美国给英国 

50艘超龄驱逐舰。此后,英国便在纽芬兰至不列颠群岛的北方航线上建立起 

了横渡北大西洋的运输护航体系。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军火 

租借法案》,美国海军不仅为英国的全部运输护航,在大西洋海岸巡航监视 

德舰活动,而且还向英国提供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使英国的处境得到很大 

改善。 



                          5。德、意侵略东、北非 



     西欧战局结束后,非洲就成为德、意法西斯侵略的一个目标。英国退守 

英伦之后,意大利企图抢在德国的前面,夺取英国在北非洲的殖民地,以实 

现称霸东地中海,建立非洲大帝国的迷梦。 

     意大利在非洲大陆集中了两个集团军:一个在东非,由奥斯塔公爵指 


… Page 56…

挥,有兵力30万人;一个在北非,由格拉齐亚尼元帅指挥,有兵力23。6万 

人。在这两个地区的英军分别为3。2万人和6。6万人。意军在实力上占有绝 

对优势。意军的战略企图是:以东非的军队进攻英属索马里,控制红海南部 

的出海口;以北非的军队进攻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 

     1940年7月初,东北非意军向驻苏丹和肯尼亚的英军发起进攻。由于英 

军兵力薄弱,且无准备,意军迅速占领了两国境内的一些重要据点。接着, 

意军开始进攻英属索马里,5月19日占领首都柏培检。但是,由于意军补给 

日益困难,加之阿比西尼亚的游击队活动非常活跃,常给意军以袭击,因此, 

意军在东非的地位很不稳固。英军在更换指挥并大量增加兵力后,于 1941 

年1月,兵分南北两路从西北向厄立特里亚,从南面向索马里和阿比西尼亚 

境内的意军发起反攻。北路英军击败意军的抵抗,先后攻占了克纶、首都阿 

斯马拉和马萨瓦港口,结束了厄立特里亚战役。南路英军从肯尼亚进攻索马 

里,占领基斯马尤,渡过朱巴河,攻占首都摩加迪沙后,转入阿比西尼亚南 

部。英军在占领季季加后,向索马里南部推进,英海军在索马里北部柏培拉 

登陆。英军在占领哈拉尔后,便向西挺进,在阿比西尼亚游击队的帮助下, 

占领了阿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此时,意军已陷于绝境,被迫向英军投降。英 

军便将部分兵力调往北非。 

    在北非,意英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是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意大利在北非 

的利比亚驻有军队15个师,而英国在埃及西部边境只有1个师的兵力。1940 

年9月13日,即在德国大肆轰炸英伦的时候,意军从昔兰尼加(即今拜尔 

盖)东部向埃及西部的英军发起进攻,企图侵入埃及,夺取英国控制下的主 

要海军基地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意军以6个师、8个坦克营的优势兵 

力,赶走埃及西部的英军,进至西迪巴腊尼,英军则向麦特鲁港一带撤退。 

    这时,英国向埃及增调了两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团,飞机从600架增至 

1000架,同时加强了地中海的海军力量,以便实施反攻。1940年12月7日, 

英军利用大风沙之夜,由航空兵首先对北非的机场进行轰炸,舰艇也炮击西 

迪巴拉尼等战略要点。接着地面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意军防线,收复 

西迪巴拉尼,占领了塞卢姆、昔兰尼加等地。次年1月,攻占巴尔迪亚、托 

 卜鲁克。2月,进占阿盖拉、班加西。这时,英军需从北非抽调兵力援助巴 

尔干作战部队,加之后勤补给困难,因而停止进攻,巩固阵地。在这两个月 

的作战中,意军损失惨重,9个师被歼灭,被俘13万人。英军亡475人,伤 

1200余人。 

    德军最高统师部为了帮助意大利保持在北非的控制区,同时也为了德国 

自身的利益,1941年2月,希特勒指派隆美尔率2个装甲师前往利比亚增援 

意军。此时,英军第7装甲师已回埃及,接防第6澳大利亚师的第9澳大利 

亚师战斗力差,隆美尔即率德、意军4个师的兵力,于3月31日对阿格拉 

地区发起进攻,缺乏准备的英军仓促回撤。德、意军队在追击中,以一部兵 

力包围防守卜鲁克的英军,主力于4月15日占领了塞卢姆、贾加布一线。6 


… Page 57…

月25日,英军进行反击,经过了3天激战,英军损失重大,被迫撤回原地。 

德、意军队由于缺乏补充,同时德军已开始向苏联边境集结军队,在北非方 

面无力实施大规模的进攻,便也停止了前进。 



                         6。德、意对巴尔干的侵略 



     德国和意大利把控制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作为它们同英法争夺地 

中海、北非和中东的跳板。意大利早在1940年4月就侵占了阿尔巴尼亚。 

德国为了夺取巴尔干的战略资源,并为了建立进攻苏联的出发阵地,决定进 

占巴尔干。 

     德国首先把侵略矛头指向位于巴尔干半岛北部与苏联有几百公里共同 

边界线的罗马尼亚。德国通过支持罗马尼亚的法西斯头子安东尼斯库发动政 

变,建立独裁统治,然后,德军以派“教官”为名,进驻罗马尼亚。1940年 

11月,安东尼斯库赴柏林,签订了参加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决定。接 

着,匈牙利的霍尔蒂政权也宣布参加三国军事同盟。 

     1941年3月初,德国30万军队开到保加利亚边境,在德国的军事压力 

下,保加利亚政府被迫宣布加入三国军事同盟。德军立即进驻保加利亚,进 

逼南斯拉夫边境。 

     南斯拉夫政府被迫签订了参加三国军事同盟的协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 

烈反对。3月27日,空军总司令西莫维奇将军在军队和群众的支持下,推翻 

了摄政王保罗,年轻的王太子宣布亲自执政,国王为平息民愤,逮捕了亲德 

的首相和外长,并拒绝参加三国军事同盟,德国当即宣布与南断交。1941年 

4月6日,德国伙同意大利和匈牙利向南斯拉夫发动进攻。德、意航空兵对 

南的机场、贝尔格莱德等城市猛烈地进行轰炸,地面部队遂发起进攻。南军 

顽强抗击各路敌军,终未抵挡住敌人的攻势,很快败退。4月12日,贝尔格 

莱德被攻陷,国王出逃英国。15日,南斯拉夫签订投降书。但是,南斯拉夫 

人民并没有屈服,在以铁托为首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英勇的民族解放斗 

争,直到祖国解放。 

     意大利根据同德国的密约,伺机入侵巴尔干。1940年10月28日,墨索 

里尼下令驻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队向希腊发起进攻。意军很快突破希军的 

边境防线,进入希腊境内50至60公里。 

     希腊军民在英国空军和远征军的支援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于12月 

将意军赶出希腊,并进占阿尔巴尼亚境内。 

     在墨索里尼的求援下,希特勒在入侵南斯拉夫的同时,派军进攻希腊。 

德军以6个师 (其中包括1个坦克师)在意军的配合下,向萨洛尼卡方向实 

施主要突击。迅速占领萨洛尼卡,迫使希腊“东马其顿”集团军投降。德军 

继续向南推进,形成对希军和英国远征军的包围。待希腊从阿尔巴尼亚撤回 

军队及英军援兵赶到,但都为时已晚,无法挽回败局。希腊首相科里西斯自 


… Page 58…

杀。希王乔治二世摄政。希军在退却中大部分向德军投降,只有部分军队随 

英国远征军撤至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希腊政府也迁往该岛,继续指挥军队抗 

敌。 

     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下令攻占克里特岛,以控制东地中海和爱琴 

海的海上交通线,取得袭击中东和北非的空军基地。5月22日拂晓,德军航 

空兵首先对岛上各机场猛烈轰炸,接着实施伞兵空降和空运步兵至岛上,并 

阻止了英国海军的袭击,成功地从海上登陆。守岛的希、英军队力量薄弱, 

组织涣散,抵挡不住德军的猛烈攻击,英军大部从岛上撤出,6月2日,克 

里特岛陷入德军之手。巴尔干半岛的战事至此告一段落。 



                     7。苏联改变西部边界的军事行动 



     德军大举进攻波兰后,当波兰防线全面崩溃,波兰政府成员逃往国外, 

首都华沙被德军包围,波兰即将灭亡的时候,苏联政府深感自身完全受到威 

胁,遂于9月17日向波兰驻苏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照会指出:“……波 

兰政府业已崩溃,且无生存的迹象,这就是说实际上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复 

存在。因此,英波之间缔结的条约已归无效。……波兰已成为可能对苏联造 

成威胁的种种偶然和意外事件的方便场所。苏联政府迄今为止一直严守中 

文,但它再不能以中立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局势了”。再有,由于波兰东部地 

区,即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居住在那里的1300万居民中,有900多万 

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因此,照会还指出:“苏联政府对居住在波兰境内 

的同胞——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命运也不能漠不关心,让这些同胞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