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02-09-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惟有它能达到“沉默的视野”,而前者则总有某种虚妄或不彻底的嫌疑,至少是具有被证伪的可能。所以他“在可知论与怀疑论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怀疑,目的在于逃避确定,在连续性与间断性之间选择了间断,所以总在自我矛盾之中”。
但这与我对“文革”的体验是多么相悖啊!在我看来,当年我们那么狂热地投身于“文革”,决不只是、且主要不是出于知识论上的原则信念(且不说十七年的正统教育并没有给我们灌输这种信念,反而时时强调“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实际上,形成当时人们的共同语境的并不是对同一客观规律的共同认识,而是一种对伟大领袖的共同的绝对信仰(“忠”),“真理”也好,“知识”也好,“客观必然性”也好,都只不过是附属于这种信仰之上的修饰语,其含义只是被用来加强这信仰的绝对性而已。“文革”的词语崇拜并非对词语本身的崇拜,而只是对词语在权力体制中的某种“魔法”的崇拜(词语拜物教)。正因为如此,所以语境的统一并没有像一种客观知识那样导致人们行为的统一,更不能“以此保证所有人的理解就如所有人所看到的‘东西’一样全都一模一样”,相反却开辟了人们在同一语境中就“忠”的体验而互作残酷较量和竞赛的冲突的战场(当然不排除权力和利益的介入)。当各派“革命群众”手拿“红宝书”从“文斗”上升到“武斗”时,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对手中的“红宝书”(类似于哪吒手中的乾坤圈、孙悟空手中的“定海神针”)本身作一番“知识论”的梳理,如排除其中的自相矛盾之类。苟有胆敢如此“钻牛角尖”者,牢狱或刑场伺候。所以同一词语有两种不同的语境或视野,即价值论的和知识论的视野。
家琪这本书的一个理论上的最大的混淆,也许正在于把这样两种不同的视野混为一谈了。其实,“文革”语境的统一不是知识论的,而是价值论的(“左”的),它的误区不在于什么“过分反思”,而正在于非反思和不准反思,因此也永远达不到对现实事件的知识论上的共识。所以,走出“文革话语”真正说来应当是这样两条道路,一是从价值论的语境超越到知识论的语境(反思之路),一是就在价值论的语境中反其道而行之,从忠、纯情和追求崇高跌入遗忘、痞和渴望堕落(怀疑之路)。家琪选择的是怀疑,可是当他看到知识论上的怀疑很容易变成价值论上的“痞”时,他犹豫了,他想找到第三条路。“真正的力量恐怕就在于说出自己的困惑与不安,使‘吹得不留痕迹’的话语获得重新体验的可能。这就是我们所可能表现出来的反抗,在反抗过分反思的同时,也反抗着遗忘和无所谓。”然而,怀疑本身就是使话语“吹得不留痕迹”的那股风,没有对怀疑本身的再反思,即没有“自知其无知”的“过分反思”,如何能对话语获得“重新体验”?又如何能抗拒遗忘和痞?再者,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四处泛滥的“痞”,难道与当年的崇高、纯情就那么对立?整个“文革”难道不更像一场“无法无天”的“痞子运动”?当年除“伟大领袖”外,又有什么是不可怀疑的呢?今天我们凭借更彻底的怀疑,果真就能走出“文革话语”吗?
这些也许正是家琪感到自己陷入了“自我矛盾”的原因。例如,他一方面主张从西方近代启蒙思潮的“三大原则”即理性主义、主体主义和客观实在论中走出,认为这特别意味着中国人“从价值实在论中走出”,“我相信这三项伟大原则已成为禁锢我们自己的(哪怕是歪曲的或改头换面的)思想传统”;另一方面却又认为“中国人的思路,要害在于不区分表达在主体间所建立起来的‘主观性’要求……与字词的‘客观性’要求”,“以为客观实在与主体感知之间有着不言而喻、自然而然的因果关系”。显然,这种主客不分的确是由中国人的“价值实在论”(或不如说“唯价值论”)造成的,但它与西方主客相分的“客观实在论”不正好是针锋相对的吗?当中国人(佛禅)“以指喻月”、“直指人心”时,他所“悟”到的难道不是“指非指”即语言本身的空无,反而是“悟到了语言后面一无所有”?慧能的“不立文字”怎么反倒是“以指代月”、“以言代事”的结果(而不是“以月代指”、“以事代言”的结果)?“老红卫兵们”怎么就只知有“看”(即反思性的看)而不知有视(即非反思的看)、只知有“事”(即“客观事实”或“意义”)而不知有叙(即语言、能指的发生)?即算如此,他们又如何能用这种反思和客观事实的观点“反而强化了”我们固有的、不容反思、不可言说而只“停留于意识的内在性之中”的“心性意识、道德意识”?他们到底是“连有意识也要装出无意识的样子”呢,还是“无意识装出有意识的样子”?我们在“文革”中究竟是深受启蒙的“知识形态”的反思之害,还是深受非反思的原教旨主义(“左”)和愚民政策之苦?也许我在这里没有吃透家琪的意思,我总觉得一切都不对劲,一切都搞颠倒了。
当家琪援引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时,我才算有点明白了他的真实意图。他说:“以描述的结构性既取代心性的实在论也取代逻辑的实在论,在尽可能的概念剥离中使概念具体化(具有个体生命形式),使形式多样化(语义的扩展),这也许就是我在这本书中所尝试的现象学实践。”但他马上又指明他与胡塞尔的区别在于保留“字词的客观性要求”的合法性,只是将这种要求的对象“存而不论”,就像康德的“自在之物”那样。显然,他试图从胡塞尔退后一点,从那种绝对先验的理性主义中拯救出一点容留怀疑论的空间。然而这样一来,他与他所批评的“近代启蒙思潮”就很难区分了,哪怕他把自己的“实在论”称为“实践的而非认识的”。其实,启蒙的理性主义与怀疑论并非不可相容(想想蒙田、卢梭、休谟这些启蒙大师!),而康德的“实践理性”本身就代表着启蒙理性的一个高峰;至于赋予“描述的结构性”以“字词的客观性要求”,这甚至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理性主义逻各斯传统的一贯做法。这里其实不太用得着胡塞尔的现象学,需要的勿宁是将中国传统的名实关系(“名副其实”)作一个“倒名为实”的颠倒。这在中国至今还闻所未闻,在西方则从赫拉克利特的“神圣的逻各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就已经完成了这一颠倒,胡塞尔只不过是对这一西方传统的进一步发挥而已。而这一颠倒的实质,就是将立足点从价值论转向知识论(epistemology),并在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本体论和逻辑学来。当亚里士多德把“只能作主词而不能作宾词”的“实体”归之于“个别实体”(“第一实体”)时,他难道不正是“在尽可能的概念剥离中使概念具体化(具有个体生命形式),使形式多样化(语义的扩展)”?
家琪有很多说法是与自己的前述观点直接相冲突的。如他说,“文革”的揭发批判“尺度不在事情的真伪,而在对意识形态的捍卫”,“与西方哲学家所理解的批判不同的,在于我们的批判者的批判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是‘置身事外’的纯粹客观的旁观者,恰恰相反,倒是为了表现自己在立场、观点、前提或原因上的坚定性”。显然,“西方近代启蒙思潮”和知识论话语在这里找不到任何位置。“对意识形态的捍卫”不需要弄清“事情的真伪”,更不需要语言本身的逻辑一贯性,只需要有“朴素的阶级感情”就行了。这种感情是说不出来的,但可以用非理性、非语言的、往往是“痞”的身体化方式暗示出来(如“上去就给校长一耳光”之类)。所以,即使在“文革”的批判会有这样一种“语言交锋”的场合,语言本身也不重要,“只有在言语后面靠体能所传达出来的东西才最可靠”,“一次又一次以语言为媒介的政治运动反过来糟蹋着语言,没有谁真把语言当一回事”,“所有这些问题并无一个普遍的对错标准,有的只是‘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和看‘谁说了话’,而且这里的‘话’之所以与真理或对错有了关系,也与文明社会繁琐化了的对‘话’的语义的、逻辑的、语法的分析无关;它是一种体能,让你从需要上去‘体悟’。既然离不了这个‘体’字,总得有权力或利益上的物质保证才行”。作为一种批判,这种分析无疑是深刻的,也是符合我们对“文革”的普遍体验的,它可以看作前面那种对“文革”的似是而非的分析的一种纠正。
但奇怪的是,家琪从中得出的结论却是:既然在人的语言和一切看得见的表象活动后面“也一定有着使表象成为可见的而其本身却不可见的东西”即“沉默的视野”,所以“语言只能在非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决定其真值条件”,如王朔的为所欲为的“话语的试验”,就是自觉地把话语变成了带有玩笑意味的“虚构和捏造”,并以这种方式使言说具有了“真理效果”。这很有些“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味道:我所说的没有任何意思,所以你所说的也没有意思,因为我所说的就是你所说的。于是家琪的批判就转化为认同,问题最终被归结为对那种(其实并不存在的)反思性的“知识形态”加以清除,而“沉默的视野”就当真沉默下来,最终“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可是,不对呀?家琪在本书一开头不是说,一切非语言的东西(感觉、直觉、顿悟等)都只有拉到语言层面上来思考才能确定其真实性?为什么现在却放弃了语言的确定而宁可停留于怀疑和沉默之中了呢?他在1984年镇江会议时,“虽然该怎样做并不清晰,但不再拿起架子搞一个思想体系(其实也搞不出来)和不再规规矩矩进行分析论证的冲动却日见显然。一种断裂的、碎片化了的感受几乎就成了我们的存在状态”。那么1989年的病中反思就应当是对这种不成片断的存在状态(或虚无状态)的一番清理了。这种清理有结果吗?
的确,家琪有时候也还是很清楚这种清理的必要性的。他说:“知识的地平线即词语,词语是我们视野的终止之处。……如何在视野(世界)中建立新的对自己来说确属真实(truth)的意义关系,这才是我们今天思考与写作的意义”;他看出词语的这种重新建立“涉及到一种质,一种人性的特质”,它“使人有可能超出词语所给予我们的知识、逻辑、语感和语法的限制,使人在哪怕沉默着的视野中也能体会到生命的真实”;但他似乎忘了,这种知识、逻辑、语感和语法的“限制”最先正是由这种“人性的特质”本身所建立起来的,是“生命的真实”本身的“自律”,然后它才能又自己努力去突破这种自律的限制。所以,并非“我们”超出词语的限制而到沉默的视野中去体会生命的真实,而是这个沉默的视野本身在制定了自己的知识逻辑等等之后,又自身涌动着突破了自身的限制,去寻求更高的自律。因此,当第一个阶段即制定词语的知识逻辑形态尚未完成时,我们就根本谈不上对这种(尚不存在的)知识形态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