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六卷啼血的行吟--"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小说世界 作者:沈庆利 >

第48部分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六卷啼血的行吟--"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小说世界 作者:沈庆利-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索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恰恰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特性。人类社会从蒙昧的黑暗时代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并且能对遥远的未来保持坚定的信心,依靠的不正是这种执着追求与探索的精神,以及那不计代价的勇敢无畏的献身精神吗? 
  在白色恐怖的特殊年代,在人人自危的黑暗岁月里,吕赫若是抱定了赴死的决心,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意志,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向当时的国民党独裁政府发出了愤怒的抗议之声!这也许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对于吕赫若来说,能够为理想而献身,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人生价值所在。所以他才那么义无返顾地走向了决绝的抗争之路。他以自己的生命,为那黑暗的年代举起了一丝希望之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为永恒的社会正义和人类理想付出了满腔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之后,或者默默无闻,或者很快被人遗忘;更有甚者,因为不能见容于统治当局,被残忍地屠杀后又被一再污蔑和诋毁,“永世不得翻身”。然而,人的价值果真只能以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来衡量吗?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也决不应缺少一种超越于物质之外的精神性存在:那就是对真理、理想和永恒之正义的追求。这追求中的痛苦与快乐,绝非一般的功名利禄之徒所能理解和感受。 
  有些人虽然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照亮着世界;这些人可谓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吕赫若正是这在月黑之夜照亮人类前程的星光。这使我们想起了卡尔·马克思的那句名言:他们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他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士将洒下热泪。 
主要参考书目  
  吕赫若著、林至洁译:《吕赫若小说全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版。 
  吕赫若:《吕赫若日记(1942—1944)》未刊本。 
  吕芳雄:《吕芳雄回忆录》未刊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编:《台湾研究文集》,时事出版社1988年版。 
  [美]刘若愚著、王镇远译:《中国文学艺术精华》,黄山书社1989年版。 
  徐吉军、贺云翱:《中国丧葬礼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刘登翰等编:《台湾文学史》(上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版。 
  吕良弼、汪毅夫:《台湾文化概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郑土有:《关公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许俊雅:《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陈玉璧:《台湾的依附型发展》,台北人间出版社1995年版。 
  魏常海:《日本文化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版。 
  陈映真等著:《吕赫若作品研究——台湾第一才子》,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陈芳明:《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学运动史论》,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李筱峰:《台湾史100件大事》,台北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著,高戈译:《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江自得主编:《殖民地经验与台湾文学》,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黄俊杰:《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台北正中书局2000年版。 
  赵遐秋、曾庆瑞:《“文学台独”面面观》,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 
  蓝博洲:《揭开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生死之谜》,《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 
  吕正惠、赵遐秋:《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 
  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卡斯腾·哈里斯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吕正惠:《殖民地的伤痕——台湾文学问题》,台北人间出版社2002年版。 
  [美]丹尼·罗伊著,何振盛、杜嘉芬译:《台湾政治史》,台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后  记  
  本书的选题与完成,得到了我的老朋友、老同学黄涛先生的热情帮助,笔者在这里要表达诚挚的谢意。我要特别感谢本套丛书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遐秋老师,从整套丛书的策划到本书的具体写作与修改,都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才促成的。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先生、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吕正惠先生、中国传媒大学曾庆瑞教授都给予了热情的指导与帮助。吕正惠教授及他的博士生徐秀慧小姐特意从台湾复印、惠寄了大量资料,没有他们的帮助,本书的完成是不可想象的。而陈映真先生、吕正惠教授、蓝博洲先生的学术观点与成果,更使我受益匪浅。 
  此外,我还要感谢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原《文艺报》总编辑金坚范先生,他细致热情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处世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的萧惊鸿博士则承担了大量的事物性工作,与包括笔者在内的作者们一起分享了写作的痛苦与快乐。 
  最后感谢我的妻子王亚梅女士,感谢她在孩子刚刚出世及SARS肆虐期间,为了不影响我的写作而付出的牺牲。 
  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也更加具体感性地认识到:历史悠远、经久不衰且生机盎然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情感纽带与心理基础。这个基础不论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的坚实,而且将来也会牢不可破。即使是由于其他因素而导致两岸暂时的分离,但只要这个基础存在,两岸就完全可能而且理应走向统一。笔者和大多数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期待着这一天的及早到来。  
2003年9月初稿于北京朝阳区龙欣苑 
  2004年8月修改于香港荃湾愉景新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