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

第1部分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高科技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同样,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坛也不 

平静,各种各样的流派、思潮、运动相继登场,争先亮相。这些流派的形式、 

风格、创作技巧各有不同,但都以二十世纪现代美学、文学理论为其思想和 

理论基础。本书重点介绍了现象学、阐释学、存在主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的美学及文学理论,系统、准确地评述了这 

些流派的基本观点和倾向,用浅显的语言阐释了深奥、晦涩的理论,为读者 

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作家、作品,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 Page 3…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 

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 

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 

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 

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 

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 

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 

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 

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 

不尽的莎士 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 

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 

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 

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 

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 

辑85册,依类别分为:(一)国别、地区文学史,(二)分体文学史,(三) 

文学运动、流派、思潮,(四)文学比较、交流,(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 

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 

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 

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 

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 

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 

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 

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 

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 

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 

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 


… Page 4…

                             现象学美学与文艺理论 



                                     哲学基础 



       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爱德蒙德·胡塞尔 (1859—1938)在二十世纪初创 

  立的一种哲学思潮。这一思潮在本世纪前半叶曾风靡一时,对西方哲学和精 

  神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渗透到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 

  历史学、美学、文艺学、神学和伦理学等领域,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中一 

  种得到广泛运用的理论和方法论。 

        “现象学”一词早在十八世纪便已出现。德国哲学家兰伯特在1764年出 

  版的《新机构》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其后,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 

  中也把它作为一个哲学课题来研究。但是,他们所说的“现象学”是指描述 

  人所感觉或观察到的各种对象、事实和事件的理论。而胡塞尔的现象学不同 

  于以往,按照他本人的说法,“现象学是一门新的研究哲学的科学,一种全 

  新的方法论”。胡塞尔坚持绝对真理的存在,声称这种真理构成一切知识的 

  基础,而对绝对真理的探索则应当是科学的哲学。在他看来,哲学 (作为真 

  理的科学)的目的在于寻找那种“超越一切相对性的终极、有效的真理”, 

  而现象学便是通达这一真理的途径。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也称:“我们断 

  言,它(现象学)既不是诸科学中的一门哲学科学,也不是对其他科学而言 

                                                                              ① 

  的前科学。一般地说, ‘现象学’这一术语是对科学的哲学的称呼。” 

       在叙述现象学的基本论点之前,应该对它产生的背景作一番探讨。自启 

  蒙运动以来,理性和科学被赋予万能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哲学上的各种理 

  论和思潮,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无不建筑在对理性的坚定信仰之上。当 

  然,这种信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也正是在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对理性 

  的崇拜也发展到极端的地步。在天真地想象理性和科学已使人类具有认识一 

  切、改变一切、主宰一切的力量的同时,理性与科学被当作了终极的绝对真 

  理。就在以理性为主导的科学方法获得辉煌成功的过程中,理性却日益暴露 

  出它的致命的弱点,因为,理性的观念本身便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无 

  法超越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人们想象的永恒、绝对、万能的理性实际上并不 

  存在。一旦理性试图超越历史和自身的有限性,将自己绝对化,就会蜕变为 

  新的迷信和教条。这对于建筑在理性观念之上的科学亦如此,任何科学原理 

  和方法,甚至科学的基本概念,都是人对世界的历史认识,应当加以历史的 

  看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的认识的提高,许多科学结论必然会被推翻,被 

  修正。事实上,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那些被奉为经典的科学领域如数学和 

  物理学首先遇到危机时,整个科学的基础便动摇了,而这又反过来导致了对 

  理性的普遍怀疑。一些哲学家开始感到,把理性视为万能的,将它置于哲学 

  和科学研究的绝对指导地位是一种误解和偏见。由于这种偏见的支配,传统 

  认识论把具有理性的人看作超越客体的认识主体而将他与客观世界对立起 

  来,从而导致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作为主体意识的理性成了科学研究的“上 

  帝”。而这样做恰恰是把理性当作一种信仰和主观的前提偷偷塞进了声称要 

  求绝对客观性的科学研究之中。 



① 海德格尔 《现象学的基本问题》,1941 年图宾根,第3 页。 


… Page 5…

     理性的危机使欧洲的哲学家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一困境。许多人开 

始改变哲学观念,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以克服传统哲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而现象学哲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胡塞尔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哲学,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从而为 

自然和精神科学奠定永久可靠的基础。他主张消除对理性的盲目迷信,按照 

事物本身呈现给我们的事实来描述它们。 

     他所倡导的现象学一方面反对科学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并把它称之为 

 “自然思维”。所谓自然思维系指自然科学中对自然客体的认识。在他看来, 

科学只是对自然界中经验性事物的说明,并不等同于事物本身。自然客体是 

人的意识的超越物,它与意识是二元的,因此,在自然思维中产生的认识是 

否能切中客体,无论从客体还是人的思维的结果——认识——来看,都无法 

得到明证。显然,自然思维无力解决认识是否是可能的、正确的这个哲学的 

最高问题。另一方面,现象学又尖锐地批判上世纪末盛行的主观唯心论的心 

理哲学,即将客体心理化的倾向。胡塞尔认为,心理主义是从经验的自我出 

发来认识客体,而每一个人的心理体验都各不相同,由此可知,人对自然客 

体不可能获得统一的、真理的认识。要建立科学的哲学,就必须把科学实证 

主义和心理主义排斥在哲学之外。可以看出,他试图摆脱传统哲学中唯心论 

和唯物论的尖锐对立,克服二者的片面性,将二者统一起来。这样他便在唯 

物论和唯心论之外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在胡塞尔之前,许多哲学家都探讨过认识和真理的本质问题。他们得到 

的答案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客观论,一种是主观论。第一种看法的代表是柏 

拉图,他认为,决定事物本质的是在世界之外或世界之上的“理念”,而对 

事物的认识即这种理念的“显现”或“回归”。后者如笛卡尔,把认识的可 

能性完全归结为“自我”,认为“我思”构成了世界的存在,因而提出了“我 

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胡塞尔指出,柏拉图的“理念”建立在不可明证的 

假设之上,而任何超验的假设都不能作为哲学的出发点。笛卡尔的“我思” 

中的“我”则纯粹是经验的自我,这种自我亦无法获得绝对的真理,它必须 

经过还原,脱去自然的人和心理的人的内容,抽象为绝对的“先验的自我”, 

才能成为认识真理的前提。胡塞尔力图把柏拉图和笛卡尔的论点统一起来, 

将柏拉图的“理念”植入笛卡尔的“我思”,从而把笛卡尔的经验自我改造 

为“先验的自我”即具有理念的自我。以他之见,先验的自我意识客观地存 

在于每个人的主观意识之中,唯有它才构成整个现象世界的本质和本源。 

     首先,作为一种认识论,现象学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