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才能达到。然而,对他人的认识并不能直接把握到他人的
体验,而只能根据他人“生命的客观化表达”才能获得:“只有通过他人的
手势、声音、语言、行动与我们的感官接触,我们才可以大体意会到他的内
①
心生活。”通过表达,人类的内在精神才会以外在的物质符号的形式保存下
来,使个人的内在“话语”转化为现存世界文化的“语言”,得以流传下去
并保持在人类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使时空相隔甚远的人能够进行“对话”,
使“过去”与“现在”得到沟通。“过去”的意义恰恰是通过“现在”对生
命的主动揭示展现出来的。在表达中,个体的“体验世界”终于获得了普遍
的形式而融入无限的人类历史的“表达世界”之中。正因为如此,狄尔泰认
为,“表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概念,它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具体可见
的文化世界的内在力量——有意识的生命的产物,而这个具体的文化世界则
构成这种具有意识的生命或精神赖以表达自身的“文本”,它蕴含了历史地
运动着的人类在其全部存在中积淀下来的经验。而音乐、文学、绘画、雕塑、
① 狄尔泰《精神科学中的历史世界的结构》,《狄尔泰全集》,1957 年图宾根,第7 卷第134 页。
① 狄尔泰《精神的世界,生命哲学导论》,《狄尔泰全集》第6 卷,第251 页。
… Page 71…
宗教、历史等等则是人类精神世界所表达的内容,这个世界的意义。正是通
过这种表达,人类的整体精神世界才成为可“阅读”、可认识的。
狄尔泰把生命表达分为三种类型:语言表达,经验表达、行为表达。在
他看来,人的每一个微小的活动都有一种完全属于它自身的意义,人所从事
的种种活动总是“意味着什么”,因为它们的产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人
的行为及其产物不仅有自己的意义,而且也传达着意义。以上三种表达以不
同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生命冲动的内在体验,语言表达构成人们日常交往的方
式,行为表达系指人在历史和现实活动中的行动方式,而经验表达则体现在
人类迄今为止所拥有的、见诸书籍文献中的对世界和自身的经验认识之中。
此外,表达还具有三种重要的特性:创造性、完备性、有效性。所谓创造性
是指表达能够传达自身以外的信息;完备性意味着表达是尽可能充分的;而
有效性是指表达能为他人所接受和理解。以狄尔泰之见,诗最为明显地体现
了表达的这三种特性,因为诗的表达是对世界意义和生命之谜最神秘的展
现,它历史地揭示了人体验和领会生活意义的无限可能性,以及人的本质及
其与世界关系的真实价值。
1883年以后,狄尔泰扩大了阐释学的应用范围,并努力使它成为人文和
社会科学的普遍的方法论。在他看来,认识精神世界不仅是一个理解人的经
验的行为,而且也是一种阐释行为。它把“理解”定义为“我们理解体现在
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或“在外部世界物质符号的基础上理解
①
精神内在的东西”的活动 ,从而确立了“理解”概念在阐释学中的核心地位。
狄尔泰强调,理解的目的最终并不是与己无关的,也并非仅仅为了获得
客观的认识。真正的理解的结果实际上是“同化”过去的以及他人的经验。
这种同化将对阐释者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通过阐释而进行的再体验所导致
的结果便是“我们对世界的同化”。理解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在阐释者个人
生活中尚不存在的可能性领域。任何人的生活经验都是有限的,然而,对历
史和他人经验的理解与阐释都可以帮助人克服文化与时间的有限性所造成的
人的存在的局限,因为这种理解与阐释揭示了生活整体的统一意义。
狄尔泰认为,“理解”行为发生在三方面:一、对人们所说的和所写的
东西的领会与把握,即对“文本”字面意义的理解;二、对“文本”内在意
义的领会,即对文本所展示的人类经验的“同化”;三、对文本作者心灵的
体验与领悟,即对作为“他人”的文本作者的精神世界的追复。这三个方面
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我们从对象的外观,从对象的美或意义,从对
象的个性生存中获得启示,并因而提高我们在生命与生活的价值方面的经验
与认识。这种双重关系植根于我们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正如我们通过感觉
而理解外部实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的语言形态、内在意义和文本创造
者的心灵个性理解过去和他人精神创造的成果。”①
总之,狄尔泰把人的精神生命创造的文化世界看作一个大文本,试图通
过阐释学的方法去解释这个世界。过去的世界是一个他人的世界,一个个个
体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经验世界。他们运用语言文本来展示自身情
感、愿望、认识和经验,而理解和解释者则通过理解与解释来扩展自己的精
神财富,获得于己有益的对那个异己的世界的认识。
① 狄尔泰《阐释学的兴起》,《狄尔泰全集》第5 卷,第318 页。
① 狄尔泰《诗人的想象力,诗学的基础》,《狄尔泰全集》第6 卷,第15 页。
… Page 72…
为了弄清经验与知识扩展之间的关系,狄尔泰对施莱尔马赫所使用的“阐
释的循环”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讨。所谓阐释的循环,在狄尔泰看来有三方
面内容: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对一种事物总体上的理解必须从对部分
的理解出发,而部分又必须从整体中获得自身的意义,换言之,只有理解了
整体,才能把握住部分在整体中的意义。例如,对一个文本的理解必须从词
和句子出发,而词和句子的意义则只有在文本的整体“语境”中才能呈现出
来。二、已有的知识 (经验)与未知的知识的关系,这意味着,新的知识的
获得必须从已有的知识即经验为出发点和前提,而现有知识或经验的有效性
和正确性又必须依赖新的知识来检验。三、人的现实有限的“此在”与在时
间和空间上无限的存在的关系。这是指我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无限
存在的理解和认识必须从具体的人的有限生存出发,而人的现实此在的意义
又必须从时空上无限的存在来思考和理解。在以上三种关系中,核心问题都
涉及已知和已有的经验与更广阔的、未知的或无法全知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正是这种更为广阔的背景赋予已知的经验存在以某种意义。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看到,狄尔泰扩大了“阐释的循环”这一概念的内容。
在他那里,这一循环不仅指理解活动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涉及理
解活动中理解者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性的关系。不过在他看来,一方面文
本虽然有待于理解者的解释,但另一方面,理解者只能理解他已有的经验所
允许他理解的东西,即理解只能在他的经验的基础上去理解和解释文本。理
解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受理解者经验的局限。内在于理解活动的这种循环限制
了理解者理解和解释的范围。
狄尔泰试图为精神科学寻找一种客观的方法论基础,使其具有普遍的有
效性,因而,他竭力避免理解和阐释的主观相对性,希冀超越理解者本身的
历史境况去把握文本或存在的客观、真实的意义,把理解者当成可以超越自
身历史时代的绝对认识者。在他看来,文化对象和存在是一种具有固定意义
的客体,无论是艺术作品、历史还是人的精神世界或生命存在,在整体上对
我们都是无法全部理解和认识的,其意义不可穷尽。他写道:“人所知觉到
的关于世界的一切,始终是他的意识与他无法改变的世界的性质之间的关
系……由于他的境况的不可改变性,被他所知觉的只是这种关系的一种表达
①
——谜一般的整体的一个象征。他永远无法意识到客观整体本身。”他声称,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并不在于理解和认识的客体,而在于我们自身的历史有
限性。他一方面看到人的意识的历史有限性与人对确定意义的需要和追求之
间的对立,承认人的意识总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永远是相对的,不完备的,
但另一方面又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和绝对有效性,因而陷入了阐释的循环的巨
大困惑之中。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阐释学
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虽然对阐释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完善作出了重大
贡献,但他们仍然是把这一理论作为精神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来看待的。尤其
是狄尔泰,他虽然对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作了明确的区分,反对在精神科学
研究中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但他的阐释学理论却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
① 狄尔泰《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的发展》,《狄尔泰全集》第8 卷,第27—28 页。
… Page 73…
应当克服并超越自身的历史有限性,努力达到对生命体验及其表达、对文本
和存在的客观真实意义的理解,这就在根本上违背了他的初衷,仍然把精神
科学的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混为一谈了。正因为如此,施莱尔马赫和
狄尔泰的阐释学被后人称之为“古典阐释学”。
使阐释学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完成从一般方法论向哲学本体论的转
折的是马丁·海德格尔和汉斯·格奥尔格·迦达默尔。关于前者,本书在第
二章已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这里,着重谈谈迦达默尔的现代阐释学理论。
迦达默尔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如果说,海德格尔将阐释学由单纯的认识论和人文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改
造为哲学本体论,并为现代阐释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迦达默尔则完成
了古典阐释学向现代阐释学的过渡,建立了哲学阐释学的完整体系,使阐释
学成为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导思潮之一。
迦达默尔称:“我的阐释学仅仅在于遵循后期海德格尔的思路,并用新
①
的方法达到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应当说,他正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阐
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