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生的事件。对话使问题得以揭示的和开,使新的理解成为可能。此外,理
解还具有一种“问与答”的逻辑模式。他写道:“传统不仅仅是我们学习认
识和体验把握的过程,它是一种语言,像一个‘你’一样表达自己。这个‘你’
①
不是一个客体,而是处于同我们的关系之中”。文本是一个“准主体”,只
有破除了那种僵死的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代之以“我”与“你”(主体
间的)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和问与答的关系,我们才能倾听文本向我们所诉
说的东西。这样,文本好似向理解者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而为了理解和回
答文本提出的问题,理解者又必须提出业已回答了的那些问题。通过这种相
互问答过程,理解者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视野。迦达默尔说:“理解一
个问题意味着问这个问题,理解一个观点就是把它理解为对一个问题的答
案。”毫无疑问,在问与答的对话过程中,文本向理解者敞开,向我们言说,
而理解为了理解他人和自己,又必须使文本言说,问题问得越多,文本的言
说便越丰富。一个答案意味着又一个问题的产生,文本在这种问与答的无限
① 迦达默尔 《阐释学的挑战》,载《哲学译丛》1987 年,第3 期,第21 页。
② 迦达默尔 《阐释学的挑战》,同上第18 页。
①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321 页。
… Page 82…
延续中展现其无限多的可能性,而理解者的视野也不断地扩展和被超越。理
解和解释正是以这种方式不断突破阐释的循环的封闭的园圈,不断扩展和丰
富的。
迦达默尔对“阐释的循环”的这一新的解释把阐释学的理论大大向前推
进了一步,解决了使古典阐释学家感到困惑不解的,海德格尔试图解决而又
未能解决的难题。
理解的语言本质
①
迦达默尔认为:“在理解中发生的视野融合是语言固有的成就。”真正
在文本与解释者,传统与现在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恰恰是语言。文本和阐释者,
过去和现在都只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语言过程中的要素,而理解的语言性则
是作用史的具体化。理解是一种经验,但它是语言的经验。一切文化传统和
历史,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本身必须以语言的方式进行,因此,语言是阐
释学问题的起源和归宿。
在迦达默尔那里,对语言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存在问题的阐释学关注。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力图完成哲学向本体论的转折,因而人们把他的思想称
之为“基础本体论”,而迦达默尔则更进一步,开始了本体论向语言学的转
折。
他认为,语言是我们与世界“遭遇”的方式,因此,语言和理解有着根
本的内在联系。一切理解和解释都在语言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这意味着,理
解和解释的基本特性是它的语言性:“语言学表现的问题已经是理解问题。
所有的理解都是解释,所有的解释都发生在语言的媒介之中。这一媒介允许
①
其对象进入世界并同时成为解释者自己的语言。” 当我们关注语言文本的理
解和解释时,解释在语言中自身显示了理解为何物,即将所言说的内容同化,
使之变为自己拥有的东西。语言的解释是一切解释的形式,即使当被解释对
象本质上是非语言的,它也“预设了语言”。因此,语言规定了阐释学的对
象,一切理解和解释对象的本质都存在于语言的媒介之中。我们的传统,即
所有的“文本”都是由语言固定下来的,它们在时间上“凝固”了,与我们
有一种“绝对的共时性”。换句话说,现在的意识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些由语
言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文本,使它们与解释者保持一种“时间上的平衡”,使
过去的精神与现在的精神得以沟通。传统的这种“绝对的共时性”或当代性
提供了将过去的经验与当下的经验联系起来的可能性,使过去成为一种“超
时代的陈述”向理解者和解释者敞开。
迦达默尔认为,语言揭示了世界,而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对于人
来说不存在一个语言之外的世界,“凡词语破碎之处物将不存”(Kein Ding
②
sei,wo das Wort gebricht)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并不在于世界成为语言的
对象,相反,知识和陈述的对象已经包含在世界的语言视野之中。人的存在
的特殊方式是语言,因为语言创造了人拥有世界的可能性:“语言原初的人
①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258 页。
① 《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360 页。
②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445 页。
… Page 83…
①
类性同时也意味着人的在世之在原初的语言性。”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才
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没有语言,人的存在将同其他在者之在没有什么两样,
将是黑暗、混沌的,所以人所拥有的这个世界是语言的世界,人对这个世界
的经验是语言的经验。
正因为如此,迦达默尔驳斥了将语言视为主体所有物或工具的看法,并
认为,世界和语言都是超越主体之物。是世界 而不是人的主体性决定着语
言,在这种意义上,是语言决定人而非相反。人并不是“利用”语言说话,
而是“按照”语言在说话,因此,“不是我们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我们”
②
。
世界必须成为语言的对象才能向我们呈现,换言之,它必须成为语言,
③
才能为我们所拥有。“在语言中,世界作为世界展现自身”。通过语言把握
到的东西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经验,而是经验所揭示出来的世界。迦达默尔
指出,人的世界观念是语言构造的,其世界图像也是由语言描绘的,“可被
④
理解的存在即语言”,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对世界的经验在语言中得到最终
的体现。理解是人的存在的普遍方式,而语言作为理解的唯一的媒介,则是
⑤
“世界构成的无所不包的形式”。这一观点同海德格尔,甚至同维特根斯坦
不谋而合。前者称“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后者则说“我的世界的边界就是
我的语言 的边界”。语言并不只是传达意义的被动的媒介,相反,它在不
同时代的组织形式——话语的结构——决定性地参与了世界的构成。
迦达默尔指出,人是被“抛入”语言的,人一生下来,便进入了一种早
已存在的语言,即进入了一种固定的意义网络。这个意义网络规定了他与自
然、与社会、与历史、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规定了他的思维、行为方式
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语言构成的一整套观念、原则、规范形成一种象征
性的秩序,并以风俗习惯、道德标准、价值判断、行为准则甚至法律条文的
形式世代流传。因此对于人来说,进入语言就意味着接受一种强加于自身的
表达方式和意义系统,接受一个早已存在的世界秩序,一种异己的意识形态,
一种被给定的价值和道德的体系。在这种意义上,人并不是自由地拥有和支
配着语言,而是被语言所限定,是语言的“囚徒”。
在迦达默尔看来,语言并不是人所能任意支配的明沏的反思工具,而应
当说,“它既是桥,又是墙。之所以是桥,因为只有通过它,人们才能跨越
差异的激流,达到某种意识的同一性;之所以是墙,因为它阻止人们毫无障
①
碍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限制着这种表达的可能性。” 语言的表达永远是既明
确,又不充分、不完全的。因此,语言既敞开又遮蔽,与它相关的是两个截
然相反的领域:意义敞开和意义隐蔽的领域,或者显指域和隐指域,光明域
和黑暗域。语言不仅内向地规定着或收摄着自身的无限内容,同时还外向地
开拓着或投射着自身的无限关联,二者反向加强。它表现为双重方向的运动,
“它既以达到思想的客观性为目标,但它也从思想出发,表现为一切对象化
①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419 页。
②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439 页。
③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408 页。
④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408 页。
⑤ 迦达默尔 《理理与方法》,第411 页。
① 迦达默尔 《文本与阐释》,载《文本与阐释》,1989 年法兰克福,第31 页。
… Page 84…
向词语的隐蔽威力的回复。”隐蔽是语言的深层空间,对于主动接受者,它
是同一性中无限超越的源泉;对于被动接受者,它却成了蒙蔽无知的黑暗领
域,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迷津”。因此,在只习惯于把语言当作传达和交
流思想的工具的人那里,如果它仅仅被作为传达和交流的工具使用,那么,
它同时也作为蒙蔽和歪曲的工具被使用。因此,在迦达默尔看来,“语言是
存在之家”,我的语言就是我的存在,我的世界。它的意义是通过对象在词
语中的显现来确定的,在这些词语的周围有一个“未被表达出来的东西的晕
环”,所以,它不只是说出了已经说过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向对象
默许“无限多未被言说的东西”。
语言的敞开和遮蔽的二重性是基于语言的这样一个事实:语义固置和语
义流动的冲撞造成空隙而显露出遮蔽。例如,一个命题启示了一种意义,被
人们接受为普通的尺度,这个语言命题的敞开同时就是遮蔽,因为它不再是
流动的、生成的,而是规范着的,固定的,成了固定不变的语义运用。其运
用愈是普遍,其表达就愈贫乏,即它的遮蔽性就愈强。这就是敞开与遮蔽的
反向加强。这时,不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说人。对此康德有一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