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狐说刘邦 >

第12部分

狐说刘邦-第12部分

小说: 狐说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何看到皇家猎场中有许多空地,为了安抚百姓,保证国家安宁,给刘邦上了一道表章说:“长安地区人多地少,皇上林苑中有许多空地,白白撂荒,实在可惜。叩请皇上开恩,准许百姓入苑耕种,一可多收粮食,养活百姓,二可收获禾杆,供给军队和禽兽的草料。”
    刘邦看表,无名之火顿起,不禁勃然大怒:“相国受人收买,要来耕种我的猎苑,罪不可赦!”
    刘邦“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史记》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下令将萧何依法逮捕,送交法庭审判。
    萧何被捕,关在牢中尚且“械系”,朝野震动,喊冤之声不绝。
    一个卫尉,姓王,趁在刘邦身边值勤的时候,走上前去动问刘邦:“相国到底犯了什么大罪?如此年老之人,关在狱中还枷锁不离身?”
    刘邦说:“我听说李斯为秦始皇丞相,有善事归于皇上,有错处归在自己头上。如今萧何身为相国,私受百姓贿赂,上书要耕种我的猎苑,企图因此取媚我的百姓,所以我依法将他治罪!”
    王卫尉说:“相国为民请命,请求开放猎苑让百姓耕种,这正是丞相分内之事。皇上怎么还怀疑相国受人贿赂呢?皇上与项羽苦战多年,近年征讨陈豨、英布,相国长期镇守关中,只要他一动手脚,关中之地就不是皇上的了。相国不贪图天下,拥有四海,登位称王,还会贪图百姓的针尖余铁,天下怎么会有如此之事?秦始皇帝文过饰非,因此很快亡国,这里难道没有李斯的过错?这有什么值得效法?皇上怎么会这样小看丞相?丞相忠心,天下尽知!”
    刘邦听了,自觉心中有愧,思考一会,派使下诏将萧何从狱中放出来。
    萧何年老,又被械系多日,身心倍受伤害,但是身为臣下,既然开解出来,少不得还要入朝谢恩,萧何向来遵规守矩。
    刘邦见到萧何,怏怏地说:“相国去休息吧!相国为民请求耕种猎苑,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暴君,而相国你才是贤相。我之所以械系相国,就是让天下百姓知道我的过错。相国先去休息吧!”
    刘邦真是油滑到了极点,这也是帝王术!
    崇祯皇帝也算一个有能有为的皇帝,他因怀疑袁崇焕而中清军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后来他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愿屈一臣而利天下,自毁长城,杀了袁崇焕,他最后的结果是“自挂东南枝”!
    看来刘邦的确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他时时都有浪漫之举,他曾经“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不问出入”,可算得上是用人无疑了,可得天下后,他就患得患失,疑神疑鬼了。不过作为一个狡狐,这正是他狐性多疑的正常表现。刘邦正是这样的人,想干就干,不被他人的观点束缚自己。

第二节 聚群弱为一强,抓机会笼人心

    狐狸利用鹿的虚荣,不辨真伪,诱骗鹿去见狮子,救了自己。刘邦很好的利用了民众爱仁的心里,施以仁义,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为自己拉到了政治选票……

    狮子与狐狸住在一起,狮子生了病,睡在山洞里。狮子想吃鹿,命令狐狸把鹿骗来,否则就要吃了狐狸。狐狸找到鹿,骗说狮子快要死了,准备把王位传给鹿,请鹿快去听遗言。鹿信以为真,跟着狐狸到了狮子的面前,结果,鹿被狮子抓住饱餐了一顿。

欲擒故纵,众望所归当沛公

    刘邦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民众若不是真心顺服,貌合神离的臣服必然趋向叛离。计杀沛令后,他没有像项羽一样用刀剑臣服他人,而是做足了顺从民意的姿态。欲擒故纵,民众更是将沛公之职“强行”安在了刘邦的头上……

    刘邦自从放走民夫之后,逃进芒砀山中做起了山大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陈胜起义以来,很多郡县都杀郡守县令迎接陈胜,沛县令惊恐不安,准备开城迎接起义大军,忙找萧何、曹参商议。
    萧何说:“大人久为秦国官吏,现在准备叛秦起义,恐怕不能服众。不如征集四散逃亡之人,少说也有数百,借此服众,大事可成!”
    萧何实际是在为刘邦出山寻找机会。
    曹参听出了话中之意,忙着补充:“刘邦原是泗水亭长,虽然私放骊山差役,实在出于万不得已。此人有胆有识,一身豪气,赦罪召回,定能感恩图报,辅佐大人成就大事!”
    沛令听了,思考一会说:“刘邦逃到何处,哪个知道?”
    曹参说:“大人手下乡丁小头目樊哙,与刘邦是连襟兄弟,一定知道刘邦下落,可叫他去招来刘邦。”
    樊哙本来是杀狗之人,素与刘邦有关系。那时候,人们吃狗肉就像今天吃猪肉一样平常。
    传说,原先刘邦经常去樊哙那里混狗肉解馋,但是历来都是“赊”,实际上是白吃。樊哙受不了,但是躲得起,把狗肉搬到河对面去卖。一次,刘邦正在发愁过不了河,河面游来一只大乌龟,把刘邦驮了过去。樊哙一气之下,把乌龟杀来与狗肉一起煮,以解心头之恨。出人意料的是,狗肉更加鲜美可口,远近驰名……
    刘邦因为相面好,白捡了吕公的长女吕雉,樊哙也因为外貌被吕公看中,又把二女吕媭嫁给了他。刘邦逃到芒砀山中之后,樊哙也去入伙,后来因为萧何、曹参等人周旋,又回到沛县当了乡丁小头目。
    沛令大喜,急令樊哙去干这桩大事。
    樊哙急忙赶到刘邦那里,告诉沛令相招之事,送上沛令书信。刘邦立即召集他的数百亡命之人,向沛县进发。刘邦刚到半路,萧何、曹参迎面赶来。
    萧何说:“前日沛令召你回来,说好等你到了就举大事。可是,樊哙走后,沛令突然后悔,怕你来了对他不利,下令紧闭城门,还要杀我二人。幸亏早得消息,我俩翻过城墙走脱,否则也见不到你了!”
    刘邦一笑:“他怕老子回去,老子不去不就行了。二位跟我一起,到芒砀山中,过几天清闲自在的日子,免得再受这些人的鸟气!”
    曹参说:“我们的家眷都在城中,这样必然要被沛令所害!”
    萧何对刘邦说:“天下纷纷起事,天赐良机,切莫错过,久在山中为王,也不是长久之计。你率兵前进,攻破沛城,就有了立足之地。并且,沛城之中,要杀县令的人何只一个两个,施一小计,管保大家平安进城!”
    刘邦、曹参细听萧何妙计,心中大喜,催动人马飞速前进,很快来到城下。萧何早已拟好文告一份,立即抄写若干张,用箭射进城去,发动一场民心功势。
    文告略为:

    天下惨遭秦国暴政欺凌已经很久很久,民不聊生,豪杰蜂起。如今刘邦倡义聚众,拯救天下苍生,依照公议推举沛县主事,迎接天下诸侯,共同完成推翻秦凶大业。父老乡亲如果帮助沛令守城,诸侯大军必然屠城,身死家破,徒死无益。城中吏民百姓,早诛沛令,开城投诚,家可完,人可宁,可当高官,可享富贵。否则,不顺天命,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后悔无及……

    文告传入沛城,城中居民一夜十惊!刘邦好友任敖,也捡到一张文告,看了备细,心中大喜,忙拿着文告去找三老、豪杰商议。三老、豪杰也正手拿文告策划,商议对策。
    大家一起议论一番,一致认为:“刘邦已经率兵围城,刘邦的话句句是实;沛令素来不得人心,杀之乃罪有应得;萧何、曹参等人肯定已降了刘邦,此城怎能长期固守……不如诛杀沛令,迎接刘邦入城!”
    众人商议已定,率领子弟家丁,攻入县衙,杀死沛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入城。
    萧何、曹参、任敖等人与父老、豪杰共同商议,准备推举刘邦为沛令。
    刘邦急忙推辞,说:“天下纷纷,群雄并起,如今一旦没有选择好首领,必将一败涂地。不是我不肯为父老乡亲出力,是我无德无能,完不成父兄所托大事,辜负了大家的一片盛情。希望另外推举贤能之人。”
    众人看到刘邦推辞,有人又提到萧何、曹参。两人都是文吏,考虑事情比较周到,恐怕将来大事不成,反被秦国灭种灭族,更是万般推辞,力荐刘邦。
    刘邦自然还是推辞,因为他的文告已经指明要大家公推,现在不得不拿出个态度,以便服众。其实,刘邦为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有他的那数百人,才使得沛令身首异地……
    父老、豪杰尽皆说:“我们平生所闻刘公诸多神奇,本当大富大贵,占卜问卦,也无人比得上刘公大吉。”
    刘邦虽然再三推辞,但是没有人敢来担当这一重任,遂推刘邦为沛公。
    刘邦设坛告祭上天,祭祀黄帝,杀牛衅鼓,皆打赤帜,以应赤帝子杀白帝子之说。拜萧何为丞,曹参、周勃为中涓,周昌、樊哙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任敖、周苛、卢绾等人为客从……

网络人才,猎头张良说韩信

    一匹马很老了,农夫对老马说:“你走吧,等你比一头狮子更强壮时,我自然会把你牵回来。”
    在森林里,这匹可怜的老马遇到了一只狐狸,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狐狸。
    狐狸说:“别愁,放心,我来帮你。你躺在地上,装死……”
    老马按狐狸的吩咐做了。
    狐狸找来了狮子,指着装死的马说:“这匹马已经死了,你一顿也吃不完,运回家去慢慢的享受吧!”
    狮子说:“我怎么才能运回去呢?”
    狐狸说:“我把马的尾巴绑在你身上,你把马拖着,不就回去了吗?”
    于是狮子躺在地上,被狐狸绑在马背上……
    最后,狐狸拍了拍马的肩背说:“起来吧!老马头,你可以回家了!”
    老马跳起来,很轻松地把狮子拖到了主人的屋里。

    狐狸就是这样的,他不仅与强于自己的动物打得火热,他还不弃寒微,帮助被主人抛弃的老马。正是这样,强大者给狐狸一条生路,弱小者也相信他,依靠他。
    刘邦也是这样的人,他投靠过项梁,也在项羽的面前装过孙子。另一方面,他却能容下韩信这个胯夫,拜其为大元帅……
    刘邦被迫去汉中为王,张良送到栈道与刘邦告辞,说要替刘邦干三件大事:一是说服项羽迁都彭城;二是联合天下诸侯助汉反楚;三是寻找一个兴汉灭楚的大元帅。
    张良等人原路返回,放火烧了栈道,断了刘邦归路,回到咸阳住在项伯府中。两人相见,欣喜非常。
    张良听到韩王成被项羽处死这个消息,顿时大惊失色,悲痛欲绝,誓为主子报仇。次日告别项伯,说明情由,赶回韩国送葬,不久又回到咸阳,依旧住在项伯家中。
    一天,项伯上朝未回,张良一人独自闲步来到后花园内。荷花池边,蔷薇丛中,一座题着“万卷书楼”的小楼,掩映在柳荫松影之中,别有一番景致。张良为何久久住在项伯府中不去,就是因为项伯是尚书令,这里藏有四面八方上书文策,天下人才文字档案,全在这里。俗话说:“欲穷千古事,朝暮伴书楼。”
    张良从容登楼,游观楼上所陈书案。书案虽多,大都平平之作。翻到最后,突见一策,立意深远,语言出众。一时间,张良又惊又喜。惊的是恐怕项羽任用此人;喜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如此之人,如果得到此人归附刘邦,必为兴汉破楚大元帅,韩王大仇可报,汉王帝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