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说刘邦-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孙通早已探知刘邦的这一系列情况,决定游说刘邦重建朝仪。
刘邦本来是一个农民,虽然当过亭长,但行为放荡,常惹他父亲刘老太公生气。刘邦称帝之后,却成了一个孝子,正应了常言所说的“凶年出逆子,家富生孝子”。刘邦只要在首都栎阳,就经常去看望刘太公,每次朝见礼节甚周,并且规定,五日一朝,从不耽误。
其实,刘邦已经开始从自己做起,为全国百姓树立学习的榜样。
太公家令不知是受人启发,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劝告太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王。今皇上虽然是太公您的儿子,然而是天下人主;太公虽然是皇上的父亲,然而是人臣。您怎么能让人主朝拜人臣呢?如果这样,皇上怎么能威重天下?”
没过几天,刘邦去朝拜太公。
刘老太公听说儿子前来,急忙拿着一把扫帚跑到门口,边走边后退迎接。
刘邦见此,慌忙下车,惊问:“父亲大人此是何意?”
太公忙说:“皇帝是天下人主,普天之人共仰。怎么能为我一人而乱了法度呢?”
刘邦得知此事由来,尊太公为太上皇,赐给家令五百斤黄金。
刘邦从家里之事推想到国家之事,觉得朝廷上也应该有个礼仪。叔孙通瞄准这一机会,准备一展宏图。
他对刘邦说:“儒家之道,的确难以用来争夺天下,但是可以用来稳定天下社稷。我请求到鲁地招募儒生,再加上我的弟子一起制定朝仪。”
正中下怀,刘邦说:“是不是比较困难?”
叔孙通说:“五代三王礼乐不同,有增有减。礼仪要根据时代、人情,进行必要的改变。我准备参考古代仪礼,再参照秦代仪礼,制订出一套新的仪式来,不会很繁琐。”
刘邦说:“你就去试着办吧。一定要简单明了,以我能够做到为准。”
叔孙通奉旨行事,又重新操起了老本行。他前往鲁地,招募到三十多位儒生。
其中两位儒生不愿西入栎阳,对叔孙通说:“你这人,先前在秦为博士,接着又到项王手下,现在又到皇帝手下,所事之主快到十个了吧!你实在是因为善于阿谀奉承才得到今天的显贵。天下刚刚安定,死者未葬,伤者未愈,你又兴风作浪,搞什么礼乐?礼乐是那样容易搞的吗?积百年之德,礼乐才能兴。我等不愿意看到你的这种所作所为。你快走吧,不要污辱了我们!”
叔孙通并不生气,笑着说:“你们真是迂到家了,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还是这个老样子!”
看来叔孙通要兴礼仪,也不是一帆风顺,连某些所谓儒生也不理解。
叔孙通带着三十人同返都城,召来原来弟子人等,操练月余,礼请刘邦去看彩排。
刘邦观摩完毕,说:“这些事我办得到!”
刘邦回到宫中,下旨群臣都要去学习朝仪,次年岁首开始施行上朝礼仪。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初一,即汉制岁首,各国诸侯、文武百官,黎明即起,身着朝服,齐到长乐宫前,依照职位高低排列整齐,等侯朝见皇上。
所有诸侯、大臣、将领都先在宫殿门外等待。
由宫廷的侍从人员,依照礼仪安排好的位置,依次引入宫殿门,分东、西两边朝列。
侍卫的郎中和中郎执朝侍卫,分阵排列,林立于廷中。这些人都全副武装,手持兵器,旗帜鲜明,由殿门到刘邦的主殿之间,有数百人之多,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
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依次排于西方,面向东。文官由丞相率领,依官职高低排列于东边,面向西。
接着才宣告皇帝辇车出房,百官持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官吏,依次序逐一奉贺。此时,每人都为礼仪之庄严而感叹不已。
朝礼毕,置酒宴。依礼节,饮酒不得醉。诸侯百官坐殿上,先低头敬礼,然后仰头行祝酒礼。按照尊卑次序,一个接一个向皇帝敬酒并祝健康长寿。
每人饮九杯后,侍从官便宣布罢酒。
这时,御史举法为评判,如有动作不合礼法者,便喝令离去。
君臣置酒终日,没有一个人胆敢失礼哗乱,与往常的闹酒喧哗完全不同。
朝拜赐宴完毕,刘邦起驾回宫,群臣跪送。
刘邦召见叔孙通,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
叔孙通制定朝仪有首创之功,刘邦给予重赏,“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史记》语)。
叔孙通乘机向刘邦进言:“我的弟子和儒生跟着我辛勤劳作,希望皇上念其辛劳,各赐一官,以安众心。”
刘邦立即降旨,这些人都当上了郎官。
叔孙通谢恩而退,唤各位子弟、儒生来见,传达刘邦旨意,将所得之金全部分赠众人。这些人尽皆欢喜,都赞颂说:“叔孙先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史记》语)。”
叔孙通因此青云直上,两年之后,被拜为太子太傅。
我们再来看看刘邦如何用一介书生陆贾。
陆贾是楚国人,以客卿的身份随刘邦参加了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由于他能言善辩,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因而常常作为刘邦的使者完成各种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如在进军关中的道路上,他奉刘邦之命收买守卫峣关的秦将,使之丧失警惕,为起义军突袭临关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楚汉战争中,又是他作为汉军的使者前往楚军军营,说服项羽释放被掠为人质的刘邦父亲和妻子。刘邦初定天下,他曾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南越王拱手称臣,被刘邦封为中大夫。
陆贾读过许多先秦的典籍,对儒家的《诗》、《书》等文献也很有研究,在与刘邦交谈时经常加以引用和宣扬。
有一次,陆贾在刘邦面前津津乐道地称引《诗》、《书》,刘邦听了,很不耐烦,刘邦一副无赖像说:“老子的天下是马上夺来的,读《诗》,读《书》干什么?”
陆贾说:“皇上在马上夺得天下,难道在马背上可以治理天下吗?商汤周武用武力夺取天下而用文治管理天下,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吴王夫差,晋国智伯,极武而灭亡;秦国严刑苛法,灭亡在赵高手里。假使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行仁义,法先圣,皇上今天能坐在这座宫殿里吗?”
刘邦听到这里,脸上自有愧色,于是对陆贾说:“你给我好好地研究一下秦国为什么失去天下,我凭什么取得天下,以及古代国君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陆贾精心创作的《新语》一书。该书共12篇,史载陆贾每写好一篇,即呈送刘邦。刘邦即让他在群臣面前宣读。每一篇不仅得到了刘邦的高度赞扬,而且群臣听了也都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刘邦亲自给这部书起了一个名字,号曰《新语》。顾名思义,就是它说出了从未听说过的新鲜话语。显然,《新语》一书解决了汉初统治集团上上下下都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为刘邦君臣们的政治教科书。
陆贾《新语》一书,是西汉皇朝地主阶级的理论家对秦亡的教训和刘邦获取天下成功经验的总结,第一次把儒、法、道糅合在一起而提出来的较完备的理论。它以“无为”为最高政治理想,以仁义、礼法、任贤为基本内容,为西汉皇朝的长治久安创建了思想理论基础。
认真地总结秦国失败教训,是刘邦建立汉朝的重要步骤。
刘邦在经济上继续秦代的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策。
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刘邦下令招集逃亡劳动力,解放奴婢,鼓励生育,赦免囚徒等。刘邦降低商人地位,不准穿丝织品,不准持兵器,不准乘车骑马,不准为官,不准买卖奴婢,加重商贾税收等。这些无疑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战争结束以后,如何道取顺守,文武并用,即如何实现从战争政策到和平政策的转变,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正是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日夜思考的问题,而他听从了陆贾进谏,为汉朝的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赏季布杀丁公,教育臣民做忠臣
曾拼命追杀刘邦的季布来投刘邦,得到了刘邦的封赏;曾放过刘邦的丁公来投奔刘邦,却被刘邦下令诛杀。
刘邦的目的只有一个:教育臣民做忠臣。
季布是项羽手下大将,屡次带兵围困刘邦。项羽垓下大败,被张良吹散八千子弟兵,季布也在那时逃之夭夭。刘邦当上皇帝之后,悬赏千金捉季布和钟离昧。季布逃到了濮阳周氏家。
周氏对季布说:“汉皇帝悬赏擒拿你,十分紧急,有敢窝藏之人,罪灭三族。将军能够听我的计策,我就给你出一计,如果不听我的计策,你就自刎而死!”
季布从垓下战场上逃出,就是为了避死,听到周氏之语,只得求计。周氏把季布剪成光头,穿上奴才的衣服,与家僮十人一起装在柳条车中运到鲁地卖给了朱家。朱家是一个侠义之人,看出此奴是季布,于是为他买田置地。
一日,朱家告诫他的儿子:“家中之事听从此奴安排,你必须餐餐与他同食。”
朱家安排完毕,乘坐轩车直到洛阳,拜见汝阴侯滕公夏侯婴。夏侯婴留住朱家宴饮数日,两人关系日密。
朱家对夏侯婴说:“季布有什么大罪,皇上悬赏捉拿如此紧急?”
夏侯婴说:“季布多次追赶皇上,皇上十分怨恨,所以一定要抓到他以泄心中之忿!”
朱家说:“滕公看季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夏侯婴说:“季布是一个贤人!”
朱家说:“人臣各为其主,季布是项羽的下臣,为项羽尽心尽力,是人臣的本分。项羽的手下之人难道可以诛尽杀绝吗?如今皇上刚刚取得天下,就以一己之私悬赏擒拿一人,心胸怎么如此狭窄!况且,以季布的才能而汉皇威逼、追赶如此之急,那么,他不逃亡匈奴就会投奔南越,猜忌壮士即助长敌国,武子胥最后把楚平王鞭尸三百,就是最为生动的历史教训!滕公是皇上近臣,怎么不向皇上说明这个道理?”
夏侯婴知道朱家素有侠义之心,是一个有名的大侠,怀疑季布正藏匿在他那里,于是答应朱家请求,去劝刘邦。夏侯婴找到机会,就像朱家所言劝谏刘邦,刘邦果然赦免了季布。刘邦召见季布,季布辞谢,刘邦封为郎中。
季布的确不负刘邦重望,为汉家天下出了不少良谋妙策。
季布这样的敌国之将也被刘邦拜为郎中,因此引出了季布的同母异姓弟丁公。
丁公是楚将,在彭城之战中曾经义释刘邦。
事情是这样的:在彭城战役中,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幸好一阵大风让刘邦侥幸逃出重围。大风稍停,项羽重整兵马,但是刘邦却不知去向。范增跌足,忙劝项羽务必乘此机会擒拿刘邦,否则将来恐怕难有如此机会。项羽立即差丁公、雍齿率领三千骑兵,务必星夜追赶,擒拿刘邦。二人得令,带兵向东南大道追赶刘邦。
刘邦等人边跑边想:“要不是这一阵狂风,一定成了刀下之鬼!”
真是天意,他又想哭,又想笑。刘邦就是这样一个想得开的人。
刘邦正在想入非非,突然后边尘土大起,追兵已到,杀尽刘邦手下之人。丁公一马当先,直逼刘邦。
刘邦勒住马头,说:“我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逃了。俗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