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

第24部分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24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丁文江的“感觉夏合”论。丁文江(1887—1936)早年留学剑桥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1922年与胡适一起创办《努力周报》,鼓吹“好人政府”改 

良主义。1931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32年与胡适等创办《独立评论》,攻击 

马克思主义。 

     丁文江是中国马赫主义的重要代表。1920年罗素来华讲学,捎来了马赫 

主义之后,他首先介绍了马赫的《感觉的分析》一书;1923年“科学与玄学” 

论战中,他又以马赫主义为理论武器。马赫主义因此在中国广为传播。马赫 

主义者彭加勒、毕尔生、波格丹诺夫等人的著作纷纷被译为中文出版。中国 

马赫主义者队伍初具规模。丁文江的主要哲学著作有:《玄学与科学》、《玄 

学与科学——答张君劢》、《玄学与科学的讨论的余兴》等。 

     丁文江坚持马赫主义的世界观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论。他指出:“我们之 

所谓物质,大多数是许多记存的觉官感触,加上一点直接觉官感触。假如我 

们的觉官的组织是另外一个样子的,我们所谓物质一定也随之而变” (丁文 

江:《玄学与科学》)。在他看来,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由人的直 

接、间接感觉构成的,感觉不同,构成的物质就不同。这显然是马赫的“物 

是感觉的复合”之观点的精确复述。丁文江还认为,觉官感触是我们知道物 

体的唯一方法。物体的概念为心理上的现象,我们只知道感觉,至于觉官感 

触的外界和自觉的后面有没有物体存在、物体的本质为何等,我们不得而知, 

 “应该存而不论”。提倡典型的、彻底的不可知论。他还以此攻击“科学派”, 

认为“科学派”硬把这种不可知的、存而不论的东西当作为“吃饭的家伙”。 

     丁文江提出了他的伪科学观和人生观,以回赠“科学派”对自然科学的 

歪曲和“自由意志”人生观。他认为,科学的材料是“所有人类心理的内容, 

凡是真的概念推理,科学都可以研究,都要求研究” (丁文江:《玄学与科 


… Page 70…

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把“真事实”取出来加以详细的分类,理出它们的 

秩序关系,这便是科学公例。丁文江强调,科学公例“若是不适用于新发现 

的事实,随时可以变更。”(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这就 

是说,他把科学的对象归结为感觉或感觉材料间的联系,这同马赫把科学的 

对象规定为“中性”的经验之观点同出一辙,以此观点来同“玄学派”否认 

自然规律,把自然运动看作“外力”——自由意志所加的看法相抗衡,只能 

是以讹传讹。丁文江还指出,科学、科学方法、科学规律适用于人生观,并 

能指导人生观。何为人生观?他说:“一个人的人生观是他的知识情感,同 

他对知识情感的态度。”又说:“在知识界内科学方法万能,知识界外还有 

情感。……情感是知识的原动,知识是情感的导向。”“情感完全由于天赋”, 

 “而原动仍在遗传”(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我们且不 

说丁文江所谓的科学定律、科学公例为何,就他把人生观归于天赋之情感, 

他已经在反玄学时滑向了玄学。这大概就是“两极相通”之伟力吧! 

     总之,丁文江的观点虽然打着科学的旗号,却掩不住其主观唯心主义的 

真面目。 

      “科玄论战”的焦点是科学能否支配人生观。双方均称是对方反动,实 

际上二者都是借助论战之机,全面阐述各自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真理。所以,论战一开始,陈独秀、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主 

动地参加了这场大讨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武器,对双方的唯心主义 

观点进行批判,澄清论战所造成的一系列的混乱。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3。传统儒学 (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新发展: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学发端于“五四”时期。如前所述,当时,为了寻找中国社会 

的出路,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西方,主张全盘西化。在西化浪潮席卷社会之 

际,有一些人却“逆”潮流而动,提倡“东方国有文化”,弘扬儒思想,他 

们组成东方文化派,与全盘西化派对立。同时,他们又吸收了一些西方思潮 

的观点。这便是新儒家。 

      (1)“新孔学”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自幼研究佛学,崇信甚笃。中学期间受到梁启超 

主编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影响,开始接触西学和中国古代文化思想。 

1916年发表《究元决凝论》一文,论究佛学,深得时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 

培之赏识,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师,讲授印度哲学,儒家哲学、孔学绎 

旨等课程。1921年夏应邀去山东济南讲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其讲稿经整 

理,于1922年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名出版。现代新儒学正是发端于此。 

1924年辞去北京大学教席至日本入侵山东,从事于办学和乡村建设的研究和 

实践,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新儒学。其著作有《梁漱溟全集》(8卷)。 

     梁漱溟新儒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注重文化问题,改造孔学,从此入手谋求 

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梁漱溟指出,西方人囿于物质的疲敝,左冲右突,不出此圈;而中国人 

蹈袭西方的浅薄,东觅西求,终不见人生的着落。他认为,有必要把他“看 

到的孔子人生贡献他们”,“导他们于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去”。唯“孔子 

的态度是最平正实在的。这种态度在当时动乱的中国是需要的”。 

     但他张扬的孔学,是经过他以西方哲学改造过的“新孔学”。表现在如 


… Page 71…

下几个方面。 

     ①“尽宇宙是一生活”的宇宙观。梁漱溟说:“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是 

生活,初无宇宙”(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48页),而“生活 

就是没尽的意欲——此所谓 ‘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 

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24页)这里,生 

活就是在某种范围内的“事的相续”,即我们问之不已,回答不已。比如, 

问这“事”是什么,回答为一“事”、一“事”,又一“事”……;“言欲” 

就是借眼、耳、鼻、舌、身等一问一答而构成世界。他把自然、生活都归结 

为意欲的表现。他又说,意欲终究要通过人表现出来,“一切生活都由有我, 

必有我才活动,才生活。”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160页) 

认为,“我”分为“前此的我”,表现为物质,以及“现在的我”,表现为 

精神。“前此的我”是“现在的我”活动过后的遗留物。而“现在的意欲就 

是 ‘现在的我’”。这就是说,梁漱溟把意欲归结为表现为精神的“现在的 

我”,把“现在的我”看作世界的本源,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生活及表现 

为物质的“前此的我”是第二性的。他割裂和歪曲了主客体的关系。不过, 

他突破了传统儒学从伦理学出发论证宇宙论的格局,而是从本体论来论证并 

用柏格森、叔本华哲学加以改造。 

     ②直觉主义的认识论。梁漱溟结合印度、西方哲学,对儒学的认识论也 

进行了改造。他认为,认识是由“现量”、“比量”和“非量”三因素构成, 

 “此三量是心理方面的三种作用,一切知识皆成于此三种作用之上。”(梁 

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69页)他指出,“现量”就是感觉,比如 

我们喝茶时所尝到的茶味,我们看到桌上白布时所得到的白色,为“主观所 

造”,非事物之反映。“比量”就是理智,它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出其共同意 

义,形成清楚明了的概念。概念乃唯识家所谓“共相”,而其境则所谓“无 

影境”,即有影无质。这就是说,概念是主观自生,没有客观基础。“非量” 

就是直觉,它所认识的“只是一种意味精神、趋势或倾向”,比如,我们所 

说的音乐之妙、绘画之美,糖果好吃,这妙、美、好吃等意味均为人的直觉 

所妄添。世界万物本来浑然一体,一切现象皆为“非量”变现而来,而生活 

中人们都将它们分为主客体,“现量”、“比量”正是以主客体二分为前提 

的。因此,“非量”或直觉才是真正的认识,是我们内在生命与外面通气的 

窗户。他把认识论从传统儒学中凸现出来,却又使它成为了一种非理性主义。 

     梁漱溟还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别。 

     基于“新孔学”的立场,梁漱溟发起和实施志在找寻中国出路的乡村建 

设运动。这场运动后因抗日战争而放弃。其实,他的“新孔学”的唯心主义 

和非理性主义也必使他落于空想。 

     梁漱溟融西方非理性主义和东方传统儒学为一体,创立“新孔学”,开 

中国新儒学之先河,成为了当代第一儒。 

      (2)“新理学”冯友兰 

     冯友兰(1894—1990)早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入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哲学,1923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教授。 

     冯友兰的博士学位论文为《人生哲学》。该书不是一部哲学史著作,但 

引发了他对中国哲学史的兴趣,于1934年出版了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自 

认为新书有两大特点,一为“释古”,以期由此窥见古代社会一部分之真理, 


… Page 72…

一为“宋学”,以了解、体会哲学家思想。30年代后期,他开始对哲学创作 

发生兴趣,运用中国哲学的材料和西方新实在论哲学的方法,写作了《新理 

学》、《新原人》、《新事论》、《新世训》、《新知言》,统称“贞元六 

书”,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该体系以宋明道学中理学一派为蓝本,故称 

之为“新理学”。 

     ①“新理学”的宇宙观。冯友兰以“理”为核心,建立其宇宙观。然而, 

他的“理”并非宋明理学“理”之翻版,而是罗素新实在论的“共相论”与 

程朱的“理在事先”论的结合。他认为,“有物必有则,某事物之所以为某 

种事物者”,即是“理”。“理”在“逻辑上先于实际底世界”,为事物得 

以存在的始因或本体。它具有如下属性:“理”为事物背后之“共相”,存 

在于时空之外,与时空的形式没有关系,是超动静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的永恒存在。“理”又是“太极”,是一切精神性实体的总称。具体事物的 

 “理”是具体事物之极限,而作为“太极”之“理”则是“理之全体”,是 

 “众极之全”,即“大全”。它包括一切。它既是“一”,又是“一切”。 

因而“理”乃是“哲学中所说的宇宙”,它主宰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