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鸿鹄翱翔-弥尔顿和失乐园-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分三个阶段介绍弥尔顿的生平:他颖悟异常,勤奋好学,有反抗精神,青年时期就树立起自己作为抒情诗人的形象;接着他放下诗笔,参加革命达二十年;1660年皇朝复辟,他有幸死里逃生回到诗创作上来,口授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及诗剧《斗士参孙》,实现宿愿,成为史诗巨擘。在介绍生平的同时,穿插谈了他前期的主要诗作。
《失乐园》是史诗领域雄浑壮丽的丰碑。本书从宗教构架出发,从扣人心弦的诗艺效果上剖析了它潜在的人性本质,说明弥尔顿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只是他没能超脱历史局限性,革命的得而复失,打碎了他的主观幻想,因此,全诗结束得“凄凄惨惨戚戚”。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鸿鹄翱翔
驰聘的疆场,逐鹿的舞台
十六、七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的出现,人们对旧的思想体系和政治制度开始多所怀疑,多所冲击。在西方宗教社会,不识字的人对圣经故事一般也耳熟能详。十六世纪德、法、英诸国先后进行宗教改革,创立新教。十六世纪后半叶,英国资产阶级认为宗教改革不彻底,国教仍保留了许多天主教因素,因而又根据喀尔文主义创立了清教,俭朴严肃,清心寡欲,反对国教铺张浪费的宗教仪式和贵族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这标志出由于新航路的发现,远洋航运事业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由于在印度和北美强占殖民据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步取代意大利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心,翻开了世界近代史新的一页,人类社会正式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
英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与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以中小贵族乡绅为主的新贵族,由于利益的一致,结成政治联盟。革命是在宗教外衣掩盖下进行的。清教运动名义上反对国教“君权神授”的专制理论,实际上反对封建的专制王权。因此,国王和贵族统治集团利用政权,大肆迫害清教徒。当时英格兰与苏格兰共同拥戴一个王朝,却各有议会,内政独立。英王查理一世妄图把专制统治和国教强加给苏格兰,清教长老派占优势的苏格兰贵族和资产阶级乃起兵反抗,1639年攻入英格兰。英国当时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不发达,贵族富商掌握地方自治机关,军队主要是各郡的民兵,国王只有很少的正规雇佣军,因而英王军队大败求和,加速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1640年4月,查理一世为筹措战费召开议会,下院新当选的议员中,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占多数。他们拒纳新税,并进而抨击国王横征暴敛、进行宗教迫害。国王乃解散议会,从而激起公愤,伦敦市民示威抗议,举行暴动。8月苏格兰军队又进攻,国王为摆脱困境,又召开议会。伦敦手工业者、码头工人、水手、帮工、学徒纷纷拿起武器,示威支持议会,迫使国王同意以叛国罪逮捕坎特伯里大主教劳德并处死专制宠臣斯特拉福德,废除专买制及苛捐杂税,以及今后非经议会同意不得任意解散议会。这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的力量。但是,1641年11月议会通过的“大抗议书”只反映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要求,根本不给劳动人民任何权利。查理一世竟在拒绝签署的同时,企图武装解散议会。议会求助于人民群众,十多万武装人民赶来伦敦声援,国王出走北部。次年8月,查理调集军队,发动内战,进扑首都。这时承认国家教会原则的长老(最老的人)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上层,害怕人民,只使用雇佣军,想使国王让步,因而议会军没有士气,连遭挫败。而且,1643年在高价拍卖国王、反革命贵族及国教会的土地中,除大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外,农民根本买不起土地,得不到好处,这也惹起了城乡人民的愤怒。议会中比较激进,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中小新贵族的利益,谴责国家教会原则,主张每个教会团体独立自主的独立派因而抬头,议会于是授权独立派议员克伦威尔(1599——1658)建立新模范军。新军连战皆捷,1645年1月劳德也被处决,6月,纳斯比一战击溃王军主力,扭转战局。次年查理兵败,逃往苏格兰,议会出钱买回,加以囚禁。第一次内战至此结束。但是大捷后,长老派议会仅仅取消了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农民对地主和教会的义务却继续保留,甚至还扩大圈地运动,滥发纸币,又横征暴敛将战费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人民奋起反抗,遭到残酷镇压。1647年2月,议会竟想解散新军,革命士兵坚决反对,并决定进军伦敦。克伦威尔怕丧失对军队的控制,勉强率军进驻伦敦,驱散长老派议员,控制了议会。但独立派也认为革命应就此而止,所以革命阵营又分出平等派,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提出“人民公约”,要求取消一切特权,主张政治上人人平等,实行普选制和一院制议会。虽抱有小私有制的幻想,但未触及废除农民的封建义务,他们的示威也遭到独立派高级军官的镇压。同时,失势的长老派和得势的独立派都暗中找国王谈判,革命队伍内部又出现分裂。1647年11月国王虽逃跑未遂,各地王党于次年2月开始叛乱。独立派只好与平等派联合,同意战后实行人民公约,决议消灭王党,审判国王。于是士气大振,奋勇作战,9月革命又胜利地结束了第二次内战,12月清洗了私通国王的长老派议员,1649年1月30日终于将查理一世押上了断头台。
处死国王,宣布共和,废贵族院,大权在握的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国务会议背信弃义,拒不执行人民公约,一步步走向反动。平等派领袖利尔本(1618——1657)由于一再声明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而失去人民的支持。接着出现了以温斯坦莱(1609——1657)为首的更激进的掘土派,虽要求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和土地私有制,却反对用暴力手段,只求说服示范,扩大影响,因而也遭到武力镇压。
克伦威尔政府接着积极向外进行扩张战争,先后平定爱尔兰起义和阴谋复辟的查理二世所勾结的苏格兰。1653年四月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召开掩饰其个人统治的,由军官和独立派教会团体的代表所组成的小议会。由于小议会显露出左倾情绪,同年12月12日也被解散,16日高级军官和官吏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职护国公,集军政立法大权于一身,实行个人军事独裁。
英荷、英西战争的胜利虽使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扩大了殖民地,但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日益加深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与反抗。1658年9月,克伦威尔死,其子继任护国公。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军官们争权夺利表面化,政府混乱,城乡劳动人民各教派日趋活跃,在士兵,贫民中酿酝举事,东部各郡暴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建立巩固的中央集权,保住政权,遏制人民运动的发展,过安宁生活,不惜转向旧王朝,1660年5月从法国迎回查理二世。王朝复辟,即恢复封建专制,恢复国教,迫害清教徒,大肆杀戮,连克伦威尔及其同僚艾尔顿的尸体也被拖出坟墓,施以绞刑示众。
弥尔顿就生活,驰骋在这样一个剧烈动荡,革命胜利而王朝又复辟的时代。
生平介绍:三幕戏剧
弥尔顿的一生是三幕戏剧。开场:生长学习:1608——1640,从伦敦呱呱堕地到霍顿勤奋自学,基本上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诗才初露锋芒,写出《圣诞晨歌》、《快乐的人》、《幽思的人》和《黎西达斯》诸名篇,树立了抒情诗人的形象。中场:参加革命:1640——1660,为自由人权而奋斗,以革命的志愿兵投笔从戎,以文才任拉丁文秘书,全身心投入,热情奔放,猛烈炽热,写急就章政论小册子,俚言鄙语,肆意反击,竟至于暴厉粗鲁,不能自制。诗笔放下达二十年,只写出少量的十四行诗。革命得而复失,幻想破灭。终场:退而写诗:1660——1674,不妨说是因祸得福,痛定思痛,总结一生,写出三部长诗、特别是《失乐园》成了历史丰碑,迄今空前。他少年立志,由学生而革命喉舌而史诗巨擘,终于实现宿愿,千古不朽。且让我们逐场寻思他一生的始末得失,看是经过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