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政治史-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国、巴基斯坦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把印支三国列为条约保护
地区;分别与菲律宾、韩国、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这些条约构
成以美国为首,以遏制苏联为目标,从西欧经西亚、南亚、东南亚到东
北亚的政治、军事条约网。
50年代中后期,苏联具备了对美国实施核打击的能力,形成美苏相
互进行核威慑的局面;苏联发展与新独立国家的关系,打破了美国构筑
的条约网的包围。在此形势下,继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
过渡以后,美国也在1957年提出“和平取胜战略”,主张通过“和平演
变”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双方都公开宣称不以用武力
征服对方为目标。尽管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双方仍希望东西方
关系稳定下来。对话时断时续,经济往来有所发展。但在德国仍时常出
现紧张局势。
60年代初情况发生进一步变化。双方各自的联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
痕;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都切实感到核战争可能带来相互毁灭;它
们都对核扩散的前景感到不安,又无力单独加以阻止,希望就此进行合
作;中苏关系恶化后,美国一度把中国视为主要威胁,并身陷越南战争,
希望欧洲局势有所缓和,这正是苏联所期待的。因此,1962年以后,欧
洲对峙双方的关系趋于平稳,美苏在对峙的同时开始进行某种合作,并
就核问题达成若干协议。这些标志着东西方关系已经相对和缓。
德国问题、古巴导弹危机和核扩散问题是50—60年代东西方关系中
的重要问题和事件,集中反映了东西方关系的曲折变化。
(1)50年代的德国问题
在50年代,欧洲是东西方对峙的主要场所。这是欧洲在当代世界格
局中的地位决定的,也是由于苏联当时在欧洲以外还不能发挥多大影
响,难以同美国全面抗衡的缘故。德国是东西方在欧洲对峙的前沿。1949
年德国正式分裂后,两个德国分别从属于对立的阵营。东西方为维护各
自利益和势力范围,都不希望这种状况发生变化。但由于四大国在波茨
坦会议上曾承诺恢复德国统一,双方都企图利用统一问题削弱对方。此
外,德国正式分裂还派生出分别争取两个德国被对方阵营国家承认和相
… Page 40…
互承认的问题,以及西柏林地位的问题。东西方在德国问题上的分歧具
有重要影响,使该问题成为50年代东西方对峙的焦点。
50年代初,东西方都多次提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德国统一方案。美、
英、法三国主张通过国际监督下的全德自由选举实现统一,苏联主张先
由两个德国代表协商组成全德临时政府,再由该政府组织全德选举。这
些方案均遭对方拒绝。1952年初苏联表示原则上同意西方提出的统一方
案,条件是四大国在与统一的德国签订和约后必须将军队撤出德国,并
解除两个德国承担的政治、军事义务。西方以和约和德国是否参加军事
政治联盟问题应由未来的统一德国自行决定为由加以拒绝。在 1954年初
柏林四国外长会议上,双方再次提出不同的方案,分歧仍是先举行选举
还是先组成临时政府,大国是否撤军以及德国是否参加联盟。这些争执
的实质,是西方企图让统一的德国加入西方联盟,而苏联则拒绝为实现
德国统一而收缩其势力范围。
1955年5月西德获得主权并加入北约,同月苏联给予东德主权并建
立包括东德在内的华约。德国统一变得很难迅速实现。在7月举行的日
内瓦四国首脑会议上,西方重提全德自由选举。苏联认为这只是为了达
到宣传的目的;主张把德国问题同欧洲安全联系起来,首先建立两个德
国可以平等参加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并要求让获得主权的两个德国也
参与解决德国问题,而不是仅仅由四大国决定如何实现统一。西方对此
不感兴趣,尤其不愿由于两个德国的参与而在事实上承认东德是一个主
权国家。此后几年里,东西方虽然多次讨论德国统一问题,但由于德国
分裂的局面已经更加固定,这个问题在东西方关系中的地位显著下降。
1955年9月阿登纳应邀访苏。苏联与西德建立外交关系,并随即与
东德签约,规定东德可以自行决定内外政策,包括同西德的关系。苏联
主动同时承认两个德国,是希望长期维持德国以及欧洲现状。而西德仍
坚持它代表“全体德国人”。阿登纳结束访苏时重申不承认东德。西德
外交部国务秘书哈尔斯坦提出,西德不同与东德建交的国家保持外交关
系(苏联除外)。此即哈尔斯坦主义。这一政策得到西方大国的支持,
一直执行到60年代末。
两个德国获得主权后,欧洲战后遗留问题除德国统一以外仅剩对德
和约和西柏林地位问题。苏联主张与两个德国媾和,以进一步确认德国
分裂现状,促使西方承认东德。西方既不想改变现状,也不想正式确认
现状,而是使问题悬而不决。西柏林仍维持占领制度,西德视其为一个
州。苏联和东德认为它是“特殊政治单位”,不愿看到西方在东德首都
旁边保持政治、军事存在。主要由于两个德国的经济差距,50年代有约
200万东德人从东柏林进入西柏林移往西德。苏联和东德力图改变这种状
况。1958年11月苏联提出结束西柏林占领制度,使其成为国际共管的不
设防自由市,不久又提出新的对德和约草案。西方均加以拒绝。柏林局
势紧张。1959年5—8月四国外长会议后局势趋于和缓。在这次会议上,
两个德国首次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讨论德国问题。1961年6月苏联再次提
出年内缔结和约和使西柏林成为自由市。局势再度紧张。双方均以武力
相威胁。苏联停止裁军,美国增加国防预算。8月13日东德筑起柏林墙,
控制东西柏林间的通道,危机达到高潮。10月27日美苏坦克在柏林一交
通检查站两边对峙一整天。由于苏联放弃6个月期限,局势在1961年底
… Page 41…
逐渐和缓。这次柏林危机以后,对德和约和西柏林地位问题被长期搁置,
欧洲既定格局进一步巩固,欧洲局势渐趋和缓。
(2)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1926—)领导的历时数年的古巴革命
取得胜利,推翻了长期执政的保守独裁者巴蒂斯塔。美国与古巴隔海相
望,在古巴拥有巨大经济利益,曾长期支持巴蒂斯塔政权。新政权成立
后,美国立即承认。而苏联与古巴的外交关系早已中断。古巴新政权成
立后,共产党恢复合法地位;提出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没收美国企业;
实行土地改革,其中包括征用美国公司拥有的土地;与苏联恢复外交关
系,表示将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古巴领导人格瓦拉(1928—1967)积极
主张在拉美大陆开展游击战。美国对被视为“后院”的传统势力范围内
出现这种情况极为恼火,向古巴施加强大经济压力,支持古巴流亡者袭
击古巴。1961年初美古断交。
1961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古巴流亡者在古巴猪湾登陆,遭到
惨败。5月卡斯特罗宣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7月卡斯特罗将其领导的革
命组织与共产党等合并为古巴革命统一组织(后改称古巴共产党)。1962
年初,在美国鼓动下,古巴被停止美洲国家组织成员资格。古巴则号召
拉美各国人民开展反美斗争,格瓦拉后来还亲往玻利维亚领导游击战,
并在那里被俘受害身亡。1962年夏古巴要求苏联采取措施保护古巴免遭
美国入侵,赫鲁晓夫答应在古巴秘密建立足以威胁美国的中程导弹基
地。此举将使苏联军事力量进入西半球,加强其同美国对峙的地位。
1962年10月中旬,美国侦察机发现在古巴正建造导弹基地。10月
22日晚,肯尼迪公布这一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武装封锁,命令驻世界
各地的美军进入戒备状态,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监视下拆除并撤走在古巴
的进攻性武器。次日美国宣布将拦截并检查驶往古巴的船只。局势一触
即发。赫鲁晓夫被迫退让。 26日他致信肯尼迪,表示同意撤走导弹并
接受联合国监督核实,要求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导弹。
美国不接受苏联的条件。卡斯特罗对美苏直接达成协议极为不满。他要
求美国解除经济封锁,停止颠覆活动,撤出在古巴关塔那摩军事基地的
美军。经苏联领导人米高扬长时间劝说,他才同意拆除导弹发射台和撤
走苏联轰炸机。美国随即取消对古巴的封锁。危机遂告平息。
古巴导弹危机是战后美苏之间最严重的危机,也是首次发生在雅尔
塔体系范围以外的美苏对抗。赫鲁晓夫在军事力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贸
然在美国传统势力范围内部署导弹,又被迫在压力下撤出,使苏联和他
本人蒙受政治损失。危机期间出现的核战争的现实危险促使美苏更谨慎
地避免发生直接对抗。危机以后,军备控制谈判出现进一步的转机,美
苏开始合作保持其核垄断地位;两国首脑之间建立了热线联系;两国关
系显著改善。
(3)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问题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军事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
猛发展。原有的常规兵器不断更新,二次大战中出现的核武器和导弹迅
速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战略威慑力量。在军事力量被视为国家实力的主
… Page 42…
要内容和标志的时代,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军备放在优先地位。美苏两国
更是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竟相维持庞大的军队,积极研制、生
产和装备先进的武器系统,以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并力图在军备竞赛
中取得优势。
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军事实力总地说居于优势地位。这
主要是由于它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在核力
量方面,美国在40年代末以前单独垄断核武器,以后也长期在数量和质
量方面保持优势;虽然苏联最先拥有洲际导弹,但很快便被美国超过。
在常规力量方面,苏联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陆军,美国则在
装备的质量和军队作战效能等方面处于优势,并拥有远远超过苏联的海
军和空军。苏联陆军的数量优势部分弥补了其核力量与常规军备质量等
方面的不足。由于地理原因和在世界各地大量驻军,美国在欧洲的军事
力量远逊于苏联,需要辅之以英、法、西德等国的军事力量。
几十年来,美国竭力保持其在军事技术和军备质量方面的优势,并
维护其在战略核力量和海、空军方面的数量优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