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生活习俗史-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相同的酒,同时还有希腊人才吃的奶油和橄榄油。由此,可以这么说,
科尔希斯人和希腊人一样,不但喝酒,而且吃奶酪和奶油。科尔希斯人已经
有了定居的房屋,是用土坯建盖的,至于其具体的形制,目前还不太清楚。
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城市,而且城市里的房屋与同时代的当地农村的房
屋在设计布局上不一样。可以说,科尔希斯人城乡之间已经有了差别。科尔
希斯商业是比较发达的,因为在这里发现了数千枚科尔希斯境内才流行的钱
币。这些钱币是在希腊风格的影响下形成的,可说是希腊诸城邦钱币的翻版。
除了境内的商业活动之外,这里的居民还和希腊人做买卖。他们向希腊输出
建筑木材、亚麻、亚麻布、毛皮、皮革、黄金,甚至是战争中掠夺过来的奴
隶;从希腊大宗输入装饰材料、陶器、橄榄油、葡萄酒、药材。除了和希腊
城邦接触之外,科尔希斯人还和伊朗的波斯人有频繁接触。希波战争中,他
们在政治上接受波斯人领导,向其纳贡,为其服兵役,但不接受波斯人任命
的官吏。科尔希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匹,部落居民都是骑在没有马鞍的
马背上的。在这个时期,欧洲和亚洲西部的居民还不懂得使用马鞍。他们已
经知道给马匹套上头络,喜欢在马匹的头络上装饰非常精美的青铜饰件,通
常,这些饰件都是装饰在头络的皮条上。饰件大都是与动物有关的图案,主
要用圆雕手法雕刻。这些圆雕艺术表现形式,不是野兽纹艺术的一种,也不
是其变体,因为它们彼此之间还有较大的差异。
萨斯佩伊人
尽管萨斯佩伊人使用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世纪,但在这个时
期,萨斯佩伊人的铁质武器仍然具有青铜兵器的款式。这说明,这个部族的
社会发展进程是比较缓慢的,较少受到外力作用。萨斯佩伊人的其他生活习
俗都与科尔希斯人基本相同,就是帽子不一样。萨斯佩伊人的帽子装饰得非
常精美。帽子是用皮革制做的,其上饰两匹并列皮卧马。在皮卧马后腰部位
再饰一个高高耸起像幡状物。幡状物上半部是个圆形牌状物,下半边是个长
条形旗状物,圆形牌状物内再饰葵形饰。在帽子的边沿,吊饰一圈吊坠,很
像是中原帝王皇冠上的“旒”。吊饰全用黄金制做。
在卡特维拉人的部落里 (不管是科尔希斯人、还是萨斯佩伊人),信仰
是相同的。他们认为万物有灵,整个世界,如山、谷、田野、树木、房屋、
植物等,都有神性。各种天体,如太阳、月亮、行星,都应崇拜。由于卡特
维拉人的宗教是在母系社会时期形成的,所以宗教里的,女神地位都高过男
性。例如,在各天体中,他们最崇拜的是太阳,但他们不认为太阳是男性神,
而认为是女神。再如,他们所崇拜的男性神之中,月神乃是最高神,这个神
乃是太阳神的侍从神。大概在世界上,也只有这个民族是将太阳作为女神来
崇拜的。
… Page 42…
阿尔明尼亚人
阿尔明尼亚人居住在南高加索一带,其居民的起源与小亚细亚的印欧语
系居民有关。“阿尔明尼亚”这个人种名称,是从居住在阿尔明尼亚托鲁斯
山以南的“阿尔美”部落得来的。“阿尔明尼亚”又译作“阿尔米纳”,首
见于大流士一世的贝希顿铭文。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初期,阿尔明尼亚
人臣服于米太。公元前6世纪中期,其又臣服于波斯。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在阿尔明尼亚地区,波斯文化因素远远多于希腊文化因素。
阿尔明尼亚人从事农业劳动,主要种植小麦、大麦和豆类。果类植物,
有苹果、葡萄、柑桔、桃、梨等。阿尔明尼亚人很喜欢喝葡萄酒,酿制技术
是从希腊传来的。阿尔明尼亚商业非常活跃。他们将马匹输出到波斯去,一
部分作为贡品,一部分作为商品。阿尔明尼亚人的宗教显然没有受到外来文
化的影响,而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他们相信海克是人类的始祖,在
其周围还有死而复生的自然神阿拉、丰产女神阿斯特利克、战神托尔克·安
盖尔、水和雨神那里尼。阿尔明尼亚境内有一条“御道”,这是波斯人为了
统治阿尔明尼亚及其周缘地区修筑的国有大道。这条大道在沟通阿尔明尼亚
和亚洲其他地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时的中西交通方面也起过难以比
拟的作用。阿尔明尼亚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及稍南的地方。这里既是希腊和
波斯争夺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希腊和波斯向北,经过阿尔明尼亚通往高加
索山脉诸部的要隘。同时,古代,西亚与中亚、希腊与北亚的交通也都经过
这里。因此,在这个时期,阿尔明尼亚地区是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正是
在这种前提下,波斯人在此修筑了国家级别的道,也称御道。
西密利安人
公元前8世纪末叶,正当乌拉尔图人走向没落之际,他们遇到了新敌人
——西密利安人。西密利安人最初大概居住在黑海沿岸,以后,随着斯基泰
人向西发展,他们被赶往南高加索山一带。在南高加索山地区寓居期间,他
们遭遇到玛萨该塔伊人,又被玛萨该塔伊人赶出来了,于是他们西迁至南高
加索西部地区。公元前7世纪前后,西密利安人变得强大起来,成为周沿惧
畏的部落。西密利安人的部队全由骑兵组成,完全掌握了当时东方人所不知
道的骑术,以及群骑射击技术。
关于他们的生活,我们知道得极少。通过希腊出土的陶器瓶画,我们对
其作战服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骑兵都骑在没有备鞍的马背上,头上戴着高
而尖的帽子。帽子大概是毡质的,硬挺,由护耳、护颊、护颈和尖帽饰组成。
身上穿着长袍,长袍窄袖、对襟、及膝,下摆很宽。腿上套上紧身裤,脚上
穿着长皮靴,靴子平底、高腰、及膝。
2。斯基泰人的生活习俗
在这个时期,斯基泰人居住在黑海北岸到阿尔泰山一带的草原上。希罗
多德的《历史》对斯基提亚人的分布、活动、习俗、文化有详细的记载。在
一些近代的文献里,有人又将这个部族与所谓的“塞人”文化联系起来考虑,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们称其为西部塞人。在斯基提亚人的东南,也就是我
们现在所说的中亚两河流域北部一带,居住的是萨夫罗马泰人,希罗多德以
及许多其他学者都认为,萨夫罗马泰人也是塞族的一支,从地理上讲应称之
中部塞族人。在萨夫罗马泰人的东边,与其相邻,在现今的七河流域、伊犁
… Page 43…
河流域,以及东部天山一带,则居住着西丁零、乌孙、乌揭等民族。我国的
一些史学家认定,这是希罗多德《历史》中提到的东部塞族人。有人认为,
所有这些塞人,与后来的奄蔡人、康居人、乌孙人、西丁零人,以及中世纪
晚期的乌古斯人、康里人、哈萨克人有着比较密切的文化及血缘关系,这是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以上的三个部族,在居民
的文化面貌、生活习俗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斯基提亚人的生活习俗
斯基提亚人居住在亚洲西部和欧洲最东部。具体来说,就在今天黑海、
伏尔加河下游直到高加索山一带。从生活和生产来讲可以分为两种居民:过
着农业生活的定居斯基提亚人和过着游牧生活的游牧斯基提亚人。游牧居民
与定居居民之间有着密切的往来,但文化承袭和面貌不完全相同。
饮食在务农斯基提亚部族之中,希罗多德经常提到阿拉藏人和卡利皮德
人。阿拉藏人经济生活已经达到了较高阶段,种植小麦、大麦、高粱、豆类。
豆类中有大豆、蚕豆、黄豆、豌豆等。务农斯基提亚人显然不吃颗粒性食物,
因为在他们居住过的遗址中,发现了石磨。这些石磨有的是用人工来完成转
动的;有些是水磨,它们靠水的冲力来磨面。这些石磨的磨齿都很细,可以
肯定,磨出的应该是比较细的面。在希罗多德的文献里,斯基泰人和中亚居
民一样,以吃饼为主,兼有汤饼和面块。主食之外,他们吃饲养的牲畜,主
要是牛、马、羊、猪和家禽。他们喜欢煮着吃肉。关于他们饮食的器具,近
些年来的考古工作也有不少收获。考古工作者在农业斯基提亚人居住的地
区,经常发现硕大的青铜锅,其高约100厘米,径约50—70厘米。锅的上沿,
贴着锅壁,镶铆有两个长柄型的大耳,大耳足有30厘米长。锅底呈覆斗状,
其下有底座,底座由圆形底座台面和柱形底柱组成。底座台面通常直径30—
40厘米,用来支撑整个锅的重量,底柱则是将底座与锅联结的部分,其直径
约25—40厘米。这种锅的器壁偶而也有纹饰。这种锅通常放在堆好干柴的明
火里烧,并以此来煮肉和煮稀饭。用来盛饭的器具,或称餐具,近些年也有
不少考古新收获。农业斯基提亚人显然在制做陶器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至少
是在精美程度方面不如希腊人。故在公元前6至前4世纪这一时期,考古工
作者在斯基提亚人分布的地区见到了许多希腊陶器,如盆、瓶、罐、碗、盘
等。可以肯定,在本土手工业者与希腊“舶来品”竞争中,本土陶工打了败
仗,将食具、饮具、盛具的市场让给了希腊人。属于这一时期的斯基提亚人
的居址中曾经出土厚重陶器,具有本地风格,应是本地生产的。这些器物通
常是用来烧饭的锅和盛粮食的瓮、缸。也就是说,在粗糙饮食器具方面,斯
基提亚陶工还能占有一定市场。
居住 希罗多德没有去过斯基提亚人居住地区,对其居住条件没有感性
认识,故而这方面的叙述显得很单薄。近些年来的考古工作很有成就,大体
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这里的每座城市都不大,但是农业斯基提亚人多数都
住在城里面。因为在这个时期,周沿的游牧部族,或其他农业部族经常袭击
他们。出于自卫,他们必须住在有防卫设施的城池里。城池多修筑在靠近地
岬或崖壁的边缘上,这就省去建筑一道或两道,甚至三道城垣。在无法利用
地势的地方,他们在修城垣的地方挖掘壕沟,将壕沟中的土抛出来,修筑城
垣。他们也是用夯筑法修城垣,不过和中原不同,他们所筑的城垣夯层很厚,
质地松软。他们在城池的一面修筑二道、三道城垣,以此来步步为营,进行
防御。在城垣里面,他们用土坯建造长方形房屋。在一些稍长大的房屋里,
… Page 44…
还有隔墙,这显然是套间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土层比较理想的地方,
农业斯基提亚人还挖洞,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