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推背图 60象探讨详解 >

第9部分

推背图 60象探讨详解-第9部分

小说: 推背图 60象探讨详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天一生水】
  ※ 辨析:
  现在都解为宋太祖是「水命」。咱不知道太祖的生辰八字,没法算。
  文征试解:
  《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本句应是歇后用法,隐喻「地六成之」,用其字面之意,指宋太祖统一了五国领土,加上太祖自己一国,是6国统一,是为「地六成之」。
  ※ 五代时,十国有4国亡于五代时,即赵匡胤建立北宋前。
  前蜀:903年王建称帝,925年,王衍降于后唐,前蜀亡。
  吴:902年杨行密受封吴王,937年吴王杨溥(音普)禅让,吴亡。
  受禅者为徐知诰(音:告),徐后来恢复姓李,名李昪,建南唐。 
  闽:909年王审知受后梁朱温封为闽王,945年被南唐灭。
  楚:907年马殷受后梁朱温封为楚王,951年被南唐所灭。
  ※ 赵匡胤登基后,960~976年在位期间,平定5国:
  南平(荆南):924年高季兴受后梁朱温封为南平王,963年高继冲归顺,不久全族迁到东京(今河南开封)。
  后蜀:934年孟知祥称帝,965年孟昶(音:厂)降宋,押赴东京。
  南汉:911年刘岩即位,917年称帝,971年刘继兴败降,押东京。
  南唐:937年徐知诰废吴帝自立,国号大齐,939年徐改名李昪(音变),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958年降于后周。974年,李煜败降,被押往东京。南唐亡。
  吴越:907年钱镠受后梁朱温封为吴越王,一直臣服中原,960年向宋称臣。978年钱弘俶(音触)举家迁东京,吴越国消亡。
  本句解释与图中示意的五国臣服是珠联璧合的,「天一生水」堪称绝妙之谜语!
  【姿禀圣武】
  宋太祖英武圣明,统一了分裂的国家。
  【顺天应人 无今无古】
  赵匡胤统一天下,上和天意,下顺民心,建国后怀柔治国,不杀功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 解颂
  【纳土姓钱并姓李 其余相次朝天子】
  「纳土」:接纳对方的国土。
  「姓钱」:指吴越国钱弘俶主动臣服。
  「姓李」:指南唐后主李煜975年兵败投降,被押往卞京。
  【其余相次朝天子】:其它小国也相继归顺,被押、带往京城面君。
  【天将一统付真人 不杀人民更全嗣】
  「真人」:道家指得道的道人,这里指有修为的人。
  指太祖是一位有修为的真人,统一天下后,仁爱治国,不滥杀伐。
  赵960年陈桥兵变,得天下兵不血刃。而后不杀降王,不杀功臣,961年「杯酒释兵权」,消了藩镇势力;对百姓修养生息,天下安乐。
  这个「真人」为保江山社稷,重文轻武,秘密立下了不杀大臣、不杀谏臣的规矩,使得宋朝文风鼎盛,文人辈出,而武力疲软,屡遭外侮。
  二、陈曦解图
  图中正座天子显然是赵匡胤,面南背北而坐。前面5人朝拜,分别代表吴越、南平(荆南)、后蜀、南汉、南唐五国之主。
  虽然吴越是978年消失的(宋太祖死于976年),但是吴越国王钱弘俶却是在974年助宋灭南唐之后,即被赵匡胤诏到东京面君的。为此,吴越国上下惶恐,因为钱氏几代使国内安居乐业,百姓在西湖边建「保俶塔」,祈求保佑钱弘俶平安。不久钱弘俶返回吴越。978年,钱家被太宗迁往东京。 
  可见,图中的预示分毫不差,5主都是面向宋太祖臣服的。而且,图中预言「天将一统付真人」,但图中只画了5人,没有北汉。剩下的北汉是赵光义害兄夺位后,979年亲政平定的。
  ※ 本图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推背图》的图是「上北下南」定位的
  中国古代的地图,没有明确的方位规定,上南下北的居多,上北下南的为少,个别还有上东下西的。从本图君王面南背北之坐,可判定《推背图》全书图的方位――这很重要,因为有的图是有方位含义的。
  ……………………………………………………………………………………
  三、文征解卦
  卦为「明夷」,下为离,指火;上为坤,指地。
  本卦为「凤凰垂翼之象」,与上一卦一样,也有「弃明投暗之意」,正合宋太祖扫平中原时,各国来投或投降之象。卦的大象为「太阳掩没在坤地之下,天下黑暗,而后见光明」,正合太祖统一天下前,依然是征战、战乱,英明未显之象。本卦运势为「百事阻滞,宜和解了事,愈争愈苦」,正合图中各国臣服之势。
  由于宋太祖怀仁治国,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虽然国内没有了军阀征战,但是军力薄弱使宋朝屡遭外辱。第一次经受的侵略就是下一象的澶渊之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对《推背图》「颠倒本」、「伪本」、「金批本」的考证,见本书前言部分。

  10…14 20:23
  第十七象 庚辰(坎下坤上 师)澶渊之盟
  谶曰
  声赫赫
  干戈息
  扫边氛
  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
  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
  奏得奇功在议和 
  ………………………………………………………………………………………………
  金圣叹:「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入寇,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一、众解精华
  1。 解颂
  【天子亲征乍渡河 欢声百里起讴歌】
  为击退契丹,宋真宗亲征渡黄河,将士见后欢呼万岁,声震数十里。
  ※ 澶渊之役(一) 辽兵南侵 御驾亲征
  背景:
  936年石敬瑭割燕云(幽蓟)16州与契丹。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16州的瀛州(河北河间)、莫州(河北任丘北),及周边地区(霸州、天津静海等)。979、986年,宋太宗两次大举伐辽'1'皆败。
  辽国在萧太后的苦心经营下,力量日盛,1004年大兵进犯北宋。
  辽军进犯:
  这是辽对宋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入侵,萧太后率军亲征,大军号称20万,深入宋境700里,直扑横跨黄河的澶州'2'(今河南濮阳)城下。
  真宗被迫亲征:
  大宋朝廷上下惊恐,意欲迁都。后来真宗在新上任的丞相寇准的极力劝谏下,被迫亲征到了澶州,被太尉高琼极力「请」过了黄河。宋军见到了澶州北城楼上的黄龙旗,欢声雷动,军兵与百姓立齐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士气倍增。真宗见好就收,撤回了南城。
  辽兵闻宋军呼声怯阵。寇准在北城督战,宋军张环用床子弩'3'射杀了辽军先锋萧挞览(擒获名将杨业之人),辽军士气低落。
  【运筹幸有完全女 奏得奇功在议和】
  「完全女」:「寇准」的「寇」字,「女」与「寇」中的部分形似而不完全一致,这种象形设谜,也是《推背图》字谜文化常用的手法。
  指在宰相寇准的运筹下取得澶州守卫战的胜利,在真宗力主议和时,寇准最大限度减少了损失,立下奇功。
  ※ 澶渊之役(二) 休兵议和
  萧太后见辽军处境不利,担心腹背受敌,也想求和。
  宋真宗在离京时,就暗中派曹利用前往辽军议和。因战事激烈,曹一直未能进入辽营。寇准、杨延昭力主北进,乘势收复失地,但妥协派气焰嚣张,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被迫放弃主张。
  真宗在澶州行宫又召见了曹利用,授以谈判底线――每年给辽国银绢100万两/匹。守候在宫外的寇准拦住了曹利用,以杀头威胁,把底线定为30万两。曹在敌营置生死于度外,拒不割让一寸国土,还收回了瀛、莫二州的主权,双方以30万两岁币达修好结盟。
  曹议和后回见到真宗,伸出三个指头暗示,真宗误以为是300万,大惊,但也只好认了。后来真宗知道是30万,大喜过望,视为奇功。 
  2。 解谶
  【声赫赫 干戈息】:赫赫呼声声震数十里的,契丹气馁,不久停战议和。
  【扫边氛 奠邦邑】:扫平了边境战火,奠定了边疆的安宁。
  澶渊议和后,辽、宋结盟,保持了120年的边境和平。
  3。解图
  皇者面南背北,喻指宋真宗;水指黄河;外族人喻指契丹,契丹拱手,主动请和(为何用清朝的官服喻胡人,详见第7象注释)。
  …………………………………………………………………………………………………
  二、文征解卦
  卦为「师」,下半部分为坎,指水;上半部分为坤,指地。地下有深水,正是澶渊的「渊」字之意,澶州又称澶渊之城。
  本卦为「地势临渊之象,以寡服众之意」,正合寇准力排众议,强谏真宗出征之举。卦的大象为「养兵聚众,出师攻伐之象」,本卦对于争端:「宜进不宜退,内心虽忧,但得贵人之助」。与真宗亲征相符。
  ※ 澶渊之役(三) 澶渊之盟
  盟约规定:宋、辽为兄弟之国,两国皇帝以年龄定兄弟的称呼。宋朝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10万两银,20万匹绢。双方发展边境贸易。辽就此承认了宋对幽蓟16州中瀛、莫二州的主权。
  当时宋朝经济繁荣,一年的铸钱量最高达500万贯,是大明朝276年总铸钱量的一半!要知道一场战争单方直接费用就不止100万两白银,30万两岁币不到宋朝年财政收入的0。5%,而且开展边贸后,宋朝每年贸易顺差就在100万两银以上,所以,30万两银帛换来120多年的和平,以及法定的瀛、莫二州主权,是很明智的。
  …………………………………………………………………………………………………
  三、嘲笑祖宗,还是被祖宗嘲笑?
  不知为何一些史家对「澶渊之盟」多诋毁,嘲笑宋朝打胜了既不收复失地,还年年赔款。这不能不让人想起…… 
  1。澶渊之战与中…印边境之战(网络精简版略)
  2。宋朝的「岁币」与红朝的外¥援(网络精简版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辽国原名契丹,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复名「契丹」,1066年又复名为「辽」,1125年被金国所灭。
  '2' 澶州:北宋时黄河流经澶州,将澶州城分为南北二城。澶州距宋都东京(开封)近400里,也是后周太祖郭威兵变、黄袍加身的地方。
  '3' 床子弩: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用三张特制的大弓做成的床弩,约需百人绞轴张弦,用大锤猛击扳机,可将巨箭射出三里多远。
  10…14 20:28
  第十八象 辛巳(艮下艮上 艮)刘太后主政
  谶曰
  天下之母
  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
  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
  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
  宇内承平气象开
  ………………………………………………………………………………………………
  金圣叹:「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帘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一、众解精华
  1。 解 谶
  【天下之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