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近代后期文学史 >

第7部分

世界近代后期文学史-第7部分

小说: 世界近代后期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因跟十二月党人联系更密切,诗作也更深刻和更具革命的社会内容,并形 

成了他诗作的浪漫主义鼎盛阶段。短诗《短剑》(1821)号召反对农奴制和 

杀死暴君;《囚徒》(1822)表现作者渴望得到自由解放的心情。叙事长诗 

 《高加索的俘虏》(1822)借一个贵族青年成为高加索山民的俘虏及被一个 

誓死爱她的吉尔吉斯少女救出的浪漫故事,表现对贵族社会虚伪腐朽生活的 

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强盗兄弟》(1829)歌颂农民的自发反抗,显 

示反专制农奴制的革命即将到来;《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1824)揭露东 

方沙皇——鞑靼可汗的野蛮残暴、荒淫腐化及其给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的深 

重灾难。抒情诗《致大海》(1824)借歌咏大海的辽阔和伟力,来表现诗人 

自己渴望自由和参加斗争的意愿。代表作长诗《茨冈》(1824)更集中展现 

了这时期诗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主张。它描写一个贵族青年阿乐哥,因厌倦 

贵族社会的浮华虚伪和不见容于政府,来到流浪的茨冈人群中生活。开头, 

他对这纯朴自由的生活感到很满足,还跟茨冈女郎真妃儿结了婚。但后来, 

当他发现妻子另有情郎时,便愤怒地杀死了她的情郎。而自己却遭到了茨冈 

人群的鄙夷和唾弃。长诗采用浪漫主义作家常用的“回到自然”和道德对比 

的手法,既把浮华虚伪的城市和贵族社会拿来跟纯朴自由的大自然和茨冈生 

活对比,又把阿乐哥的“只要自由属于个人”的贵族利己主义拿来跟茨冈人 


… Page 23…

的尊重别人(包括妻子)感情自由的“美德”相对比。这便使长诗对贵族社 

会的揭露,从一般的虚伪浮华深入到了贵族利己主义的劣根性;对自由生活 

的追求,从表面的无拘无束深入到了对待人际关系的准则。虽然,从现代人 

的眼光看,茨冈人的这种尊重别人(包括妻子)感情自由的习俗并非美德, 

而且作者对这种生活也并未完全理想化——指出他们只是“不幸的自然的儿 

子”,但长诗能把腐朽专制的贵族社会跟纯朴自由的游荡民族对比性地联结 

起来,无疑使长诗的悲剧主题增添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思想光辉。长诗情节曲 

折离奇,人物性格热烈奔放,描写手法跌宕多姿。它以轻松愉快的气氛开始, 

以悲剧紧张的气氛结束,结构紧凝,对比鲜明,主题突出,并把读者引向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怎样才能找到它的深沉的思考。这一切,也鲜明地表 

现了长诗艺术上的高度成就。 

     1824年8月普希金在宪警押送下转至其父母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 

禁,1826年被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回莫斯科。这时期,他创作中的现实主 

义因素大大加强,从1825年起,便进入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阶段。重要作品有 

肯定人民是决定历史命运主角的现实主义历史剧 《鲍利斯·戈都诺夫》 

 (1825);肯定革命者历史伟绩和坚信光明幸福未来的政治诗《致西伯利亚 

的囚徒》(1827);描写“小人物”悲惨命运、开俄国文学“小人物”题材 

先河的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1830);歌颂彼得大帝的叙事长诗《青铜 

骑士》 (1833)和《波尔塔瓦》(1828);表现地主专横和农民反叛的中篇 

小说《杜布罗夫斯基》(1835);歌颂农民起义英雄布加乔夫的长篇小说《上 

尉的女儿》 (1837)以及若干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形式优美的小悲剧、童 

话诗和抒情诗。其中,意义最大的是现实主义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 

 (1823—1831)和诗人一生创作的自我总结《纪念碑》(1836)。 

      《叶甫根尼·奥涅金》描写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厌倦上流社会的空虚 

无聊生活,但又找不到正确充实的生活道路。他力图有所作为,甚至曾在自 

己的庄园里搞自由主义改革,但贵族教育又使他毫无实际工作能力和毅力, 

事事都是半途而废。他为继承叔父遗产来到乡下,获得了诚挚纯真的地主小 

姐达吉亚娜的爱情,但却玩世不恭地予以拒弃,还无聊地戏弄朋友连斯基的 

恋人奥尔迦,致在决斗中身不由衷地把连斯基打死。经过一段痛苦飘泊回到 

彼得堡后,出于贵族利己主义和虚荣心,他又热烈地去追求已成老将军夫人 

的社交界贵妇达吉亚娜,被婉言拒绝后,又只得毫无目的地到处痛苦流浪。 

小说用现实主义笔法勾画了各类城乡贵族和地主的形象,广泛地反映了从首 

都到外省的社会生活,而且塑造了19世纪初叶俄国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物——”既不站在政府一边,又不站在人民一边“(赫尔岑语)的俄国贵族 

 “多余人”奥涅金形象,表现了十二月党人革命被镇压后部分贵族青年既不 

满现状有所追求,又深受阶级局限而难以自拔的时代真实。因此,别林斯基 

盛誉小说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发表,则被学界视作是俄国批判现 

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 

      《纪念碑》是诗人逝世前一年写的墓志铭诗。它说“我为自己建立了一 

座非人工的纪念碑”,“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讲着我的名字”,因为“我曾 

用我的诗歌,唤起人民善良的感情,在残酷的世纪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 

些倒下去的人们祈求过怜悯同情”。这的确应看作是诗人一生创作的最好总 

结。 


… Page 24…

        (2)莱蒙托夫 

       比普希金稍后的俄国作家莱蒙托夫,也同属跨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的著名诗人。他虽只活了27岁,成熟的创作期仅有4年,但留下的 

  创作遗产却相当丰富精湛。早在浪漫抒情诗 《孤帆》(1832)中,他便称自 

  己跟拜伦一样同属“不容于这个社会的飘泊者”,是命运身世犹如在波涛汹 

  涌的大海中隐没的一叶孤帆。在浪漫剧《假面舞会》(1835)中,他进而把 

  主人公描写成一个因反抗社会而遭贬抑的悲剧性人物。在给他带来流放命运 

  的震动整个俄国诗坛的政治诗《诗人之死》(1837)中,他更把揭发矛头愤 

  怒地直接指向宫廷显贵,说他们是“蜂拥在皇座前的贪婪小人”,是杀害普 

  希金和“自由、天才与光荣的刽子手”。他的代表性浪漫主义著作是描写一 

  个力求摆脱修道院监狱般生活的少年僧侣悲剧的长诗《童僧》(1839)和描 

  写一个因反抗上帝而遭贬黜的天使形象的长诗《恶魔》(1829—1841)。两 

  部作品都充满深邃的主观激情和象征手法,都塑造了非凡环境中的非凡人 

  物,而且都把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为作品的描写中心,并开创了俄国文学 

  心理描写之先河。不过,前者的主人公主要还是一个为摆脱修道院(实为社 

  会象征)的监狱般生活而不懈斗争的自由战士;后者的主人公则成了一个比 

   “拜伦式英雄”更痛苦和更带否定性的骄傲而孤独的叛逆者;他——恶魔是 

   “天国的仇敌”,且永不愿跟上帝和解,但在斗争中却找不到任何帮手,看 

  不到胜利希望。他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但却“鄙视和憎恨他所看到的一切” 

   (包括美丽的大自然在内)。在此,他只能带着深沉的痛苦,永远孤独地在 

  高山、大海、天空中徘徊。童僧和恶魔的形象,都显系当时反抗专制统治或 

  既反专制又脱离人民的贵族青年的象征性体现。 

       莱蒙托夫从事创作的时期,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自然派”——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已登上俄国文坛,并很快形成了俄国文学的主流。受时代影响, 

  莱蒙托夫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也与日俱增。长诗《波罗金诺》(1837)以 

  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题材,表现人民是战争的真正英雄,描写了众多历史的 

  现实主义场面。叙事诗《瓦列里克》(1840)以战役参加者的身份,更真切 

  地描绘了战争中的一切细节。他唯一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1839—1840) 

  描写一个不满现状、追求理想生活的贵族青年皮却林,因在反动的专制社会 

  条件下看不到出路,充沛的精力和过人的才智又得不到合理发挥,结果只能 

  在残忍的玩世不恭中浪费掉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故事。小说展现了主人公的 

  复杂性格,描绘了高加索的动人景色,心理分析细致,情节结构完美。主人 

  公皮却林既是一个骄傲孤独、一事无成的“恶魔”,更是一个不站在政府一 

  边、也不站在人民一边的贵族“多余人”。这就使小说更进而成了一部带浪 

  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著作。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普希金、莱蒙托夫与英国 

  诗人拜伦的异同时所指出的那样,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同汲 

                     ① 

  其流,而复殊别” 。 



① 鲁迅:《摩罗诗力说》(1907 年),《鲁迅全集》第1 卷,第89—90 页。 


… Page 25…

                             5。密茨凯维支和曼佐尼 



        (1)密茨凯维支 

       波兰浪漫主义诗人、民族解放运动革命家亚当·密茨凯维支(1798— 

  1855)生于今属白俄罗斯的诺夫戈罗德近郊农村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是 

  曾参加过1794年民族起义的律师。他从小接触贫苦农民和民族民谣,深受爱 

  国思想熏陶。早在大学时代,他便积极参加爱国活动,是秘密革命组织“爱 

  学社”和“爱德社”的领导人之一。任中学教师期间所写的抒情诗《青春颂》 

   (1820)号召青年们起来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生活。1822年出版的第一部诗 

  集,以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歌谣和传说”为主体,借浪漫幻想形象,表达 

  了人民对真理和美好生活的追求。1823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收集了长诗《格 

  拉席娜》和诗剧《先人祭》第2、4部 (第1部只有残稿)。前者写14世纪 

  立陶宛女英雄格拉席娜为保卫祖国而女扮男装率队跟日耳曼十字军骑士誓死 

  战斗的故事。后者借民间超度亡魂的祭祀仪式描写农奴亡魂向地主鬼魂复 

  仇,并借青年古斯塔夫被恋人贵族小姐抛弃的情节,谴责封建等级制度和抒 

  发自己的失恋痛苦。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抗争精神,同时也确立 

  了诗人在波兰和欧洲的显著地位。 

       1823年,密茨凯维支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逮捕。1824年被流放到俄 

  国。在俄国,他跟十二月党人建立了关系,结识了普希金等进步作家,还写 

  出了叙述立陶宛爱国者计歼日耳曼骑士团的英雄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 

   (1828)。1829年他被迫离开俄国来到罗马,1830年听到华沙反俄起义的消 

  息,便立即整装 回国参加起义,但中途被阻。起义失败后,他随流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