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勒不畏迫害,坚持《古兰经》无始说。
贯穿穆尔太齐赖派思想的是理性主义精神。认可理性是真理的标
准,并且确立起它的权威,这是穆尔太齐赖派在伊斯兰思想史上的最重
要的贡献。历来获得真理的途径只能依据安拉的启示和先知的言行,而
今在 《古兰经》和逊奈以外也有真理,这对于传统的伊斯兰思想具有多
大的撞击和推动是不难想象的。然而,正是由于穆尔太齐赖派的理性主
义使传统的信仰受到动摇和威胁,因而遭到了正统派的强烈反对,一般
穆斯林对此也难以接受。所以除了在马门及其后任者穆尔台绥姆和瓦西
格时代只占据了30多年的统治地位以外,至穆塔瓦基勒(847—861)执
政,穆尔太齐赖派便被宣布为非法,废除了官方信条的地位,同时一切
神学讨论均被禁止。从此,穆尔太齐赖派的黄金时代便告结束。后来曾
一度有过短暂的复兴,出现了象祝巴仪及其子阿布·哈希姆(~933)等
有学识的大神学家,但终因正统派的抨击和内部分化而未能形成主导的
气势,影响也极其有限。阿布·哈希姆之后穆尔太齐赖派便真正的衰落
下去。
由于穆塔瓦基勒为挽救帝国衰落之势而采取的扶持正统,迫害穆尔
太齐赖派的宗教政策,使保守主义正统派罕百里派得势。伊本·罕百勒
坚信,理性主义导致了古来淳厚朴素的信仰的毁灭。尽管屡遭迫害之苦,
毫不让步。他坚持 《古兰经》和逊奈的字面含义,坚持《古兰经》是安
拉的永恒语言,反对受造说。对一些有歧义的经文,主张信徒接受“无
方式”的信条,不应怀疑,不必追问究竟,只需信仰,并将此条作为教
徒不可违背的教规。由于罕百勒的广泛影响,罕百勒派在9世纪中叶至
11世纪中叶的二个世纪里成为一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治势力和宗教
势力。伊斯兰教也从中获得了一种彻底捍卫古来信仰的坚韧力量。在此
期间对政治和宗教异己者进行了残酷迫害。穆尔太齐赖派的著作也被有
组织地销毁了。
(2)艾什尔里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 Page 82…
穆尔太齐赖派在神学斗争的逆境之中,内部发生分化。穆尔太齐赖
派后来的领袖祝巴仪的高足和养子艾什尔里(?—935/936)在巴士拉清
真寺公开宣布脱离穆尔太齐赖派,成为后来艾什尔里派的创始人。
艾什尔里发现,理性主义教义学不能满足从前那样的信仰,因此,
他站到传统信仰的立场上,反对穆尔太齐赖派强调理性,贬低启示的观
点,坚持以经训为根据,抬高启示的地位,把理性当作为信仰辩护的工
具,企图调和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因而,他一边坚持伊本·罕百勒
的精神,一边充分利用思辩教义学的方法,成为伊斯兰教正统教义学的
真正奠基人。
不过,起初艾什尔里为了对抗穆尔太齐赖派的理性主义,彻底遵循
的是极端保守的伊本·罕百勒的路线,他坚持“无方式”信条,主张勿
需深究《古兰经》的真实含义。企图把《古兰经》从理性的随意解释的
弊端中挽救出来,使伊斯兰教回到原初状态。但是,他并非没有意识到,
自己固守的罕百勒阵地实际上正在崩溃。当宗教改向后的狂热冷却下
来,他仍然是一个赋有优秀理性的人。因此,艾什尔里开始确立了一条
“中间路线”。他主张,“安拉的信仰”是无始的存在,“人类的信仰”
是人创造的;《古兰经》作为安拉的语言是永恒的,其文字或纸墨等则
是人类创造的,既不赞成关于安拉形象化的粗俗拟人观,也反对穆尔太
齐赖派否定安拉属性论,认为安拉有知识有能力、有视听觉,但都不是
人类那样的。甚至指出,对于安拉的信仰如果不是基于对于安拉的正确
的认识,它就是不正确的。在此,艾什尔里的思想同穆尔太齐赖派几乎
完全一致。二者的区别仅在于,穆尔太齐赖派坚持进行逻辑推理,即使
达到与《古兰经》相反的结论也毫不在意。艾什尔里则把理性自由限定
在不反对《古兰经》的程度内。所以,艾什尔里的伊斯兰改良运动与正
统派之间还有相当距离,只是到了安萨里,正统派教义方具有了决定性
的形态。因此,当时在罕百里派占据统治地位并本能反感凯拉姆的情况
下,艾什尔里及其追随者依然被视为穆尔太齐赖派或异端,在公众中也
未得到承认。
但是,艾什尔里的教义学思想对后来产生了重要影响。他采用的“无
方式”信条后成为官方教义和正统派要求穆斯林公开信奉的原则;他力
图协调理性与信仰,宗教信条与希腊思想的做法,为后来的教义学家所
效仿,成为伊斯兰文化生活最主要的一个特征。随着艾什尔里“新凯拉
姆”的诞生,凯拉姆后终于为正统派所接受,成为伊斯兰教的教义学,
“穆台凯拉姆”也就通称为教义学家。因此,艾什尔里真正开创了正统
派教义的端绪。
4。什叶派及其各支派的形成
(1)什叶派及其基本教义
什叶派意为阿里的“追随者”,是以承认阿里为穆罕默德合法继承
人为标志的各个派别的总称,是伊斯兰教内与正统逊尼派相对立的两大
派别之一。680年侯赛因惨案在阿里党人内部掀起的宗教运动是阿里派由
政治派别转化为宗教派别——什叶派的真正开端。由于什叶派长期以来
在政治上处于逆境,因而到阿巴斯王朝时期,许多什叶派人转向了神学
… Page 83…
研究,使什叶派获得大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义学思想及其众多支
派,从而也更加加剧了伊斯兰教的分化。
什叶派的基本教义之一是伊玛目教义。什叶派称其宗教领袖为伊玛
目。第六世伊玛目加法尔·萨迪克(约702—765)是伊斯兰教史上,尤
其是什叶派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本人是个宗教学者,座下有不少
弟子是重要的教法学家和圣训学家。他对于什叶派的贡献就是从理论上
确立了伊玛目教义的基本思想,认为伊玛目由安拉命定而不是人选择
的;前任伊玛目知道下任伊玛目,从而指定其为继任者;伊玛目具有来
自先知的特殊知识,具有免罪性或不谬性。由于什叶派肯定伊玛目的神
圣地位,信仰伊玛目便形成什叶派信仰安拉独一和信仰穆罕默德是先
知、使者以外的第三个信条。在一般穆斯林看来,源自安拉的《古兰经》
是伊斯兰教的基础,而什叶派由伊玛目教义出发,则认为获得先知全部
启示奥秘的伊玛目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先知的奥秘由伊玛目代代相袭。
什叶派在神学上的这种发展以及各个支派在组织上的相对定型,使伊斯
兰教的内部分裂再也无法弥合。
马赫迪教义是什叶派的另一基本教义。什叶派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受
迫害地位,其伊玛目在残酷的斗争中或被杀死或被毒死,都成了殉道者。
传到第12代后继无人,于是认为最后一位伊玛目没有死,只是暂时隐遁
起来。隐遁的伊玛目将作为救世主 (马赫迪)重返人世。由于什叶派在
伊玛目的人数和最后一位伊玛目问题上发生分歧,于是形成众多的支
派。
塔基亚教义是什叶派的又一重要教义。什叶派由于累遭挫折,因而
从斗争需要出发,允许教徒在特定条件下运用“塔基亚”(意为“谨防”、
“掩饰”)原则,即采取内心保留,对外暂时隐瞒自己的信仰,以利在
困难处境中保护自己。在哈里发曼苏尔时期,加法尔、萨迪克被监禁,
其追随者采取隐瞒信仰的办法逃避追捕。于是宗教上早已存在的谨防原
则即塔基亚原则在这时迅速发展起来,以后逐渐成为什叶派的一条重要
教义。
(2)栽德派的形成及其温和教义
740年阿里第四代孙栽德领导的反倭马亚统治的起义失败后,其追随
者并未停止斗争。阿巴斯人掌权后,又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反抗其统治。
起初栽德追随者们并不是一个统一教派。9世纪下半叶因取得了一直为此
斗争的圣职伊玛目,获得了真正的宗教领袖的地位,才最终形成统一的
派别栽德派。栽德派奉栽德为第5代伊玛目,所以又称“五伊玛目派”。
栽德派主张,只要是阿里后裔,博学善战,有个人成就者,不论世
系皆可继任伊玛目;不相信“隐遁伊玛目”说,反对神化宗教领袖;承
认无伊玛目的可能性,也容许几个伊玛目并存;不赞成塔基亚原则;承
认3位正统哈里发的合法性;提出“逊色的伊玛目”说,认为阿里是最
优秀的伊玛目,其它3位正统哈里发较之阿里要逊色。栽德派是什叶派
中的温和派,其教义思想比较接近逊尼派。
864年栽德派在伊朗北部地区建立起神权国家 (864—1126),在北
非建立了易德里斯王朝 (788—974),10世纪初又在也门建立起统治,
直至1962年也门革命。
… Page 84…
(3)伊斯玛仪派的形成
第6代伊玛目加法尔·萨迪克最初指定长子伊斯玛仪(~760)为继
任伊玛目,因其酗酒和早逝,便另立次子穆沙·卡西姆 (约745~799)
为第7代伊玛目,遂引起内部分裂。伊斯玛仪的追随者拒绝这种更换,
或认为他没有死,将作为马赫迪重临世上,或认为他已去世,将伊玛目
位传给儿子穆罕默德,伊斯玛仪派由此形成。因坚持可见的伊玛目只有
七位,故又称“七伊玛目派”。
伊斯玛仪派由于王朝迫害一直处于地下进行秘密布道活动,约9世
纪中叶才走向公开。据说阿布杜拉·伊本·买依蒙(?—874)确立了伊
斯玛仪派政治宗教体系,宣称伊玛目伊斯玛仪已经隐遁,不久将作为马
赫迪再世治理大地。伊玛目隐遁期间由“胡加”(宣传领袖)领导宣传
运动,巴士拉秘密布道活动总部向各地派遣传教师,传播该派教义。
9世纪末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伊斯玛仪派内部分裂,一些秘密会社
形成以哈姆丹·卡尔马特为首的卡尔马特派,成为伊斯马仪派的一个著
名支派。该派继续进行秘传活动,主张财产公有,平等宽容,对宗教仪
式十分淡漠。卡尔马特派多次举行武装起义,一度控制了叙利亚和伊拉
克的中心城市。 899年在波斯湾西岸建立巴林国家,史称“卡尔马特共
和国”,持续至11世纪。卡尔马特的神学主张奠定了以后伊斯玛仪派内
学教义的基础。
10世纪初伊斯玛仪派推翻逊尼派在北非的统治,于突尼斯建立法蒂
玛王朝 (909—1171),中国史称“绿衣大食”。
(4)十二伊玛目派的形成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