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宗教史 >

第16部分

世界现代后期宗教史-第16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宗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囊派学者多罗那他 〈又名庆喜藏〉著于1608年)。 

     1925年,在日本召开“东亚佛教大会”,出席的中国代表30人,还有 

锡兰、暹罗、缅甸代表以及英、美来宾。这次会议是1924年在中国召开的“世 

界佛教联合会”议定的。这一时期的日本佛教继续向海外发展,并取得了一 

定影响。 



                               3。朝鲜佛教 



     1910年日本迫使朝鲜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占领了朝鲜。在日本 

占领朝鲜期间,加强了对僧尼和寺院的控制,同时扶植日本各派来朝鲜,扩 

大日本佛教的影响。日本殖民政权把寺院佛教活动作为奴化朝鲜人民的重要 

措施,“总督府”颁布“寺刹令”及“施行规则”,规定全国置30个本山, 


… Page 48…

到1924年增至31座。此后又成立了“佛教振兴会”及“禅教两宗三十大本 

山联合事务所”等佛教组织。不少朝鲜僧侣被派往日本佛教系大学留学,日 

本各宗也纷纷到朝鲜传教。由于受日本佛教影响,朝鲜佛教的结构起了变化, 

在教团内分成继续遵守汉译戒律的独身僧和带有妻室的僧人两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平壤设立佛教总教院,1945年 12 

月26日改为佛教徒联盟中央委员会,下设10个地区性委员会,管理国家的 

佛教事务。 

     佛教教团:1924年在全罗北道痧里市开设佛法研究会。1934年朴重彬去 

世,由弟子升山宗奎继承事业,开展活动。圆光大学创办于1915年,原是为 

宗教实践和培养传教人才而建的禅院,后来逐渐发展为设有佛教学院的综合 

大学。 

     龙化宗,1932年由徐汉春创立,奉弥勒佛为本尊,以“见性悟道,传法 

度生”为目的。本部在全罗北道全州市。 

     弥勒宗,1942年由金桂朱创立,称“戊乙教”。后改称弥勒宗。 

     法华宗,1931年由金云云创立,1941年称韩国佛教法华会。 

     华严宗,1945年由韩永锡创立,在京畿道仁川市设立本部,所依据经典 

是《华严经》,以“见性成佛”和“念佛往生”为目的。 

     一乘宗,原系1945年金正云创立的“大乘佛教法华宗”,后改此名。 



                           4。越南佛教的复兴 



     这一时期,始终具有爱国传统的越南佛教界掀起复兴运动。一些有文化 

的居士主张重新解释佛教教义。佛教界效法西方基督教,创办了佛教慈善事 

业,普及佛学教育,建立群体组织。1931年,在西贡成立佛教研究联盟;1932 

年,在顺化成立越南佛学会,即越南中部佛教会;越南青年佛教徒的组织“家 

庭佛子”也宣告成立;在抗日战争期间,范世龙和尚组织了“越南佛教救国 

会”。这一时期各种佛教团体遍布全国各地。1926年,在越南很有影响的新 

教派高台教的教徒被黎文忠组织起来。黎文忠将高台教的本部设在西宁,并 

重新加以整顿。他倡导佛、道、儒和天主教融合,并揉进一些民间信仰,形 

成了一套独特的教义。到了1935年,高台教由第二代领袖范玉石领导,这时 

高台教信徒急剧增加。1939年,在越南南方安江省和好地方出现了新教派— 

—和好教。该教自称是宝山奇香教的继承者,吸引了大批信众积极参与政治 

活动。在抗法战争末期,和好教与高台教结成民主社会党,该党成为南越重 

要的政治力量。 



                  5。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佛教 



     18世纪后,随着东南亚各地的经济开发,亚洲其他各国的移民纷纷到此 

定居谋生,他们带来了本国和本民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建立了一些寺院,佛 

教重新复兴和流传,而且呈现出大乘和上座部并举,各种字派林立,各国寺 

塔并存的绚丽多彩局面。在众多的移民佛教徒中,以北传中国大乘佛教的势 

力和影响最大。 

     1945年以前,以当地华人为主的大乘佛教徒一直和祖国保持着密切的联 

系。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广大华人对此十分重 


… Page 49…

视。他们在当地修盖寺院,延请僧人传经宣法。20世纪初,中国名僧太虚、 

圆瑛等人都先后到这些国家讲经说法。 

     1925年,马来西亚槟城的华人佛教徒发起成立槟城佛教协会,开马来西 

亚佛教组织之先河,并在组织教徒、尊佛奉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45 

年协会举行庆祝日本投降的盛大活动。 

    新加坡的佛教与中国广东、福建等地的汉传佛教有渊源关系。1898年中 

国僧人贤慧、会辉和转道等人在新加坡建造了第一座寺院——莲山双林寺, 

汉传佛教正式扎根立足。稍后,中国僧人圆瑛和太虚相继到新加坡传法,受 

戒听讲者数千人,开始出现了新加坡佛教会、中华佛教会和青年佛教会等组 

织。 

    现代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复兴始于20世纪初,仍然流行于华人及缅甸、斯 

里兰卡和泰国等国的侨民中间,南北两传并存。1934年,斯里兰卡佛教僧人 

那罗陀携菩提树枝到印尼宣法,推动了当地佛教活动的发展,有很多人皈依 

佛教。 

    现代菲律宾的佛教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菲生活的华侨组织了“旅 

菲中华佛学研究会”,后改名为“旅菲中华佛学会”和“旅菲中华佛教会”, 

出版《海国伽音》期刊。这时一些热心之士筹建了圆通寺和信愿寺,两寺至 

今还存在,信愿寺已成为菲律宾第一名刹。1937年,中国僧人性愿应菲律宾 

佛学会的邀请,到信愿寺主持佛教活动,该寺香火渐隆,初具规模。广大华 

人重视华文教育,普及佛教知识,先后创办了普贤佛教学校和能仁佛教学院, 

培养佛教人才,发行佛教刊物P慈航《季刊》。 


… Page 50…

                           八、南传上座部佛教 



     这一时期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继续近代以来的佛教复兴运动,是各国为团 

结本国人民、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的有力武器。 



                           1。印度佛教重新出现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20世纪初,已有 

佛教组织和佛寺在印度建立,一些印度教徒改宗佛教,出家为僧,一些重要 

的佛教遗迹得到发掘和初步整理。与此同时,欧美学者纷纷对东方的佛教文 

化进行研究,印度本土的学者也积极挖掘古老的传统佛教文化。佛教在印度 

慢慢地产生影响,为现代印度佛教复兴奠定了基础。 

     现代印度杰出的僧侣活动家阇伽提湿·迦叶波(1908—1976年),早年 

受过西方教育,也系统地学习过印度哲学,通晓英、梵、巴利等文字,参加 

过印度教组织,热心于印度民族解放事业。1934年在斯里兰卡受戒。出家后 

曾在国内致力于普及佛教运动,组织僧团,翻译佛经,布道宣法,建设研究 

所、寺院等。由于他的不倦努力,佛教在印度的复兴取得一些进展,佛陀生 

前活动的地区比哈尔邦重新出现了佛教僧侣。 



                              2。斯里兰卡佛教 



     20世纪开始,佛教成了斯里兰卡提高民族意识的重要内容。1919年成立 

 “全锡兰佛教大会”。1945年,斯里兰卡独立后,政府把复兴佛教看作恢复 

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了具有世俗性质的各种佛教社团,创办佛教 

大学,编辑出版《佛教百科全书》。 

     现代斯里兰卡的佛教复兴运动主要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斯里 

兰卡青年佛教会(1898年)和全斯里兰卡佛教大会(1919年)发起和领导的。 

     斯里兰卡近、现代佛教名人主要是马拉拉色克拉,他也是20世纪国际佛 

教著名人物。1899年他出生于斯里兰卡一个医生家庭,早年习医,后改攻东 

方思想文化。1922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东方语言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他被选为全斯里兰卡佛教大会会长,为争取祖国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 

争。他对佛教和语言有很深的造诣与研究。1939年他撰写了《锡兰与巴利文 

学》,该书勾勒了斯里兰卡巴利语佛教文学的发展线索,对历史上的许多重 

要佛教人物和佛教经典做了详细的考证。史料丰富,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斯里兰卡佛教积极扩大对外影响和交流。1935年斯里兰卡僧人纳罗达法 

师来上海弘法,中斯双方商定派遣优秀僧人前去斯里兰卡学习,选派了惟幻、 

法周、慧松、唯实等5人前往斯里兰卡。他们在斯国勤奋学习,行解双优, 

取得了好成绩。 



                           3。缅甸佛教徒的斗争 



     1885年,缅甸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佛教成了反对外来侵略,抵制外来 

宗教势力的重要力量。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东方觉醒,随着民族解放运动 

的发展,缅甸僧人建立了佛教组织,积极地投入反英殖民主义的政治斗争。 


… Page 51…

成立了佛教青年会,倡导民族觉悟和人民团结,其中的一些激进分子还加入 

了政治团体,甚至组织政党。1930年以后,佛教青年会改组为“缅甸人民联 

合会”,由著名的爱国比丘吴欧德马和吴沙威领导。吴欧德马曾到过印度, 

受到甘地不合作运动的启发,于1923年起领导缅甸的反英宣传和组织活动。 

他与吴沙威多次被捕入狱。吴沙威绝食死后,激起了缅甸人更大的抗英风暴。 

1938年缅甸全国罢工,反抗殖民政府,17名死难者中有7位比丘。 

    30年代以后,中国僧人达居、悲观、善规等人先后到缅甸求法留学。其 

中悲观在仰光居住15年,善规居住10年并在仰光正式受戒出家,加强了中 

缅佛教的交流。 



                           4。泰国佛教的改革 



    从16世纪起,泰国受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殖民主义侵略,1941 

年又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后恢复曲线暹罗古名。 

    近现代泰国佛教的发展比较特殊,泰国曾一度沦为英法等殖民国家的附 

庸,成为半殖民地国家。但是人民所依靠的精神的基础——佛教仍然保存下 

来,没有受到很多破坏。1932年泰国发生“六·二四政变”,建立了君主立 

宪政体,佛教的地位在宪法中有明文规定,为以后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 

障。自1932年以来,泰国的各部宪法原则上承认宗教信仰自由,但规定上座 

部佛教为国教,国王必须是教徒;每个泰国男子一生中必须出家一次,以取 

得成年人的资格。作为国教的佛教,在泰国地位极其重要。佛教徒占总人口 

的90%以上,寺院、佛塔遍布全国,僧侣成为泰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文化教 

育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