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靠教鞭的威吓,而要利用在学习中可以得到的快乐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他把锻炼法应用于智育过程,非常重视对事物的实地观察,以及通过现
实的事物现象与活动感受取得的各种知识。因而,在洛克那里,各科知识并
不是或并不全是通过各种书本教材来学习,而主要是通过各种有关的实际活
动来求得实际知识。如:通过地球仪与地图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实际的计数
活动学习算术;通过了解本国历史、古代法律以及当前的国家宪法来学习法
律知识等等。对年纪幼小的学生,要注重寓学习于游戏之中,要注意让他们
读有插图的、能引起兴味的书籍等。
此外,洛克提出旅行对培养绅士的重要作用。他说:“我承认到国外去
①
旅行是有很大利益的。”他认为好处有二:一则可以更多地与人接触,通过
⑤ 同上书,第165 页。
① 《教育漫活》,第165 页。
② 同上书,第178 页。
③ 同上书,第180 页。
④ 同上书,第187 页。
⑤ 同上书,第114 页。
⑥ 同上书,第114 页。
① 《教育漫话》,第188 页。
… Page 53…
对各种各样人的了解,从而在智慧与持重上获得长进;二则在旅行中可以多
多获得各种知识,特别对学习语文、外国语方面有更多的益处。但他认为,
出国旅行的年龄不要太大,最好在7岁到16岁之间,即在他容易接受陪同他
的导师教导的时候,或者年岁较长,无需导师的时候。洛克之所以重视旅行
的教育作用,是由英国那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当时英国统治阶级子弟作
为宗主国主人后代,是有条件到殖民地或其它国家去生活,活动的。
总之,洛克在教育方法上提出的一系列主张与见解在当时说来,是有进
步性的,是对经院主义教育那种脱离实际、扼杀儿童主动思维和不重视培养
儿童求知方法的教学的一种否定。
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在西方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资
产阶级各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虽然,它只是为英
国资产阶级——贵族统治者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反映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但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却提出许多重要的、反映了一定教育实际的教育理论与带
有规律性的结论。基于对教育的剖析,他第一次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智、德、
体诸育内容与方法作了细微的,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论述,这也是有一定实
践和理论价值的。
(2)洛克在 《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中的教育思想
英国从17世纪末,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无产者的残酷剥削,建立了“贸易、
殖民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并推行吸收贫民参加工业劳动,
以便从他们身上剥夺更大利润的问题。而给贫民子女以一点教育,则是培养
劳动力队伍,实现高额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述中提到的莎夫茨别利伯爵
曾担任过这一委员会的首领,洛克也极力支持该委员会的工作。1696年,委
员会任命了包括洛克在内的6个委员,全都是贵族与重要的官僚人物。同年,
正式把委员会命名为“促进英王国贸易及殖民地事物改善委员会”。1697年,
委员会颁布《国内贫民救济法》,其中包括了设立纺织学校的计划,并且附
录了由洛克拟定的《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它集中地表达了资产阶级对贫
民子弟的消极态度。
洛克提出的虽是劳动学校的计划,但这个“学校”的主要作用与目的仅
仅在于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压榨、剥夺贫民及其子女的血汗。它主要内容说
穿了就是一纸剥夺劳动人民的血淋淋的计划。《计划》认为,劳动人民子女
给社会造成一种负担,社会不能“白白养活”他们,按法律规定,应在每个
教区设立劳动学校,强迫所有领取救济金的贫民把3—14岁以下不能当正式
童工的子女送入这所学校。这样做,第一,可使男女成年工人腾出照料子女
的时间,“有更多的自由从事工作”,实质上是使工人能更多地为工厂主创
造利润;第二,儿童进入劳动学校后,靠他们自己的劳动维持学校的支出,
教区在开办学校时所花的费用很快便能从儿童的“全部劳动时间的总收入
中”得到“补偿而有余”。可见,劳动教育实际成为教区剥削儿童劳动力的
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第三,儿童进入这所学校,父母就不得再领取救济金,
这样教区每年可从每个孩子身上少付给工人60英镑的补助金,使教区的花费
大大减少。第四,儿童被收拢起来,既可以不让他们饿死,又利于对他们的
管理与控制,可以减少社会的混乱状况,这对维持维护统治者的政权有莫大
好处。
《计划》提出,劳动学校中教师的薪金,一律从贫民税收中支付。那么,
… Page 54…
这种“劳动学校”的教育因素又表现在何处呢?《计划》指出,劳动学校一
般都附设于羊毛工厂,成为工厂的一种劳 动部门,儿童是他们的重要的劳动
力量。他们在这里可以学习劳动。其次,学校里的所有儿童跟着教师“每星
期日到教堂去作礼拜,对儿童灌输宗教意识。”再有,地方上的手工匠人可
以通过契约从劳动学校中觅雇学徒,在学徒期间不给儿童任何工钱,因此,
儿童的劳动“对工匠为学徒所负担一般费用足以补偿而有余”。经营土地的
农场主可以同样条件从学校中选雇家用奴仆与农场学徒。没有被雇走的儿
童,到一定年龄可由学校通过契约把他们交给绅士,小地主或富裕农民去当
学徒。《计划》把上述这些在工厂学习劳动、接受宗教灌输和充当各种学徒
的过程,都作为“教育”过程,因此称为“劳动学校”,而关于儿童在学校
里能学到什么文化知识的问题,却只字未提。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到,洛克所拟的劳动学校计划实质上是压榨贫儿血
汗、愚昧他们的心灵,出卖儿童人身的一幅赤裸裸的剥削计划,它提出的每
项建议都反映出洛克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敌视态度。作为一种“教
育计划”,与“绅士教育”理论成为极其鲜明的对照,明确地表示出教育的
阶级性规律。
这一计划当时没有全盘实施,但在产业革命后一直到19世纪中叶,在英
国普遍设立了这种性质的学校。
… Page 55…
八、卢梭的教育思想
1.卢梭的生平和社会政治观
让·雅克·卢梭 (1712—1778年),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从18世纪
初开始,在法国兴起一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启蒙运动。这是新兴资产阶级在
思想领域展开的一场激烈的反封建斗争,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
重要舆论准备。
18世纪,法国的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资产阶级、广大人民与封建统治阶
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第一等级僧侣和第
二等级贵族构成了封建统治者。他们人数虽然极少,只占当时法国人口的
1%,但却占有绝大部分土地,控制着政权,通过收地租、什一税吮吸农民的
血汗,还享受不纳捐税等等特权。他们一味追求享乐,挥霍无度,而且愈是
腐朽没落,就愈加穷凶极恶地压榨农民,并想方设法侵夺资产阶级的财富。
资产阶级和广大农民都非常痛恨封建统治者。与此同时,法国的国王从 17
世纪下半叶起,更不断加强封建的专制统治,公然宣称“朕即国家”,实行
独裁统治,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天主教会与封建统治者相互配合,实行严
酷的思想钳制,以宗教迷信愚弄和欺骗人们,使人们安于备受奴役的命运。
教会和封建王朝利用他们所垄断的专制权力,极力扼杀任何进步的思想和科
学文化,疯狂迫害进步的思想家,动辄处死或者投入巴士底狱。残酷的专制
统治,加剧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对立,激起愈益强烈的反抗。
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和帮工、城市平民以及资产阶级。占法国人口
大多数的农民,虽然没有土地或只有极少量的耕地,但却担负着名目繁多的
租税和沉重不堪的封建义务,陷入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他们迫切要求获得
土地,改变现状。资产阶级在第三等级中人数虽然不多,但经济力量日益强
大。他们虽然和农民、工人一样承担纳税等义务,在社会政治地位上却受到
特权等级的歧视和排斥。他们经营的工商业,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障碍,他
们迫切需要的科学文化也处处受到压制。凡此种种,都使资产阶级对封建统
治者极为不满,强烈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夺取政权,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
发展。
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和第一、第二两个等级的对立与斗争,就是
当时法国社会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这一斗争在思想领域首先发动并展开,
即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而启蒙思想家正是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
脑的那些伟大人物。由于第三等级包括不同的阶层和阶级,他们的利益和要
求并不一致,所以启蒙思想家也分许多派别,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如有代
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和反映中、小资产阶级要求的启蒙思想家,也有反映早期
无产者的阶级要求的思想家。从启蒙思想的内容上看,在政治观方面,由批
判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到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进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的要求,同时,还有反映劳动人民的利益与愿望而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的空想共产主义要求。在哲学观方面,从对宗教的怀疑,发展到自然神论,
进而达到唯物主义和战斗的无神论的高度。由于资产阶级在第三等级中处于
领导地位,他们的代表人物便标榜自己代表整个受苦的人类,在启蒙运动中,
积极宣传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革命思想,动员和号召人们投入反对封建制
度的斗争。
… Page 56…
法国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在向封建制度发起的猛攻中,使“宗教、
①
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他们把批判的锋
芒首先指向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和神学思想,是由于天主教会“给
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因而“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
②
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