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波兰的爱国者和进步的思想家对本国的封建制度
和天主教会控制的文化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批判,提出改革的要求。
1773年,卢梭应波兰贵族威尔豪斯基伯爵的请求,在研究1772年的一
份波兰改革计划的基础上,起草了 《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马克
①
思所说的“卢梭曾为波兰人草拟过最好的政治制度”,就是指的这份《设想》。
其中,专列“教育”一章,阐明他对共和制下儿童教育的观点。
卢梭激烈反对天主教会控制教育,因此《设想》明确提出:公立的教育
应由国家单独设立的机构领导与管理,它的重要职责就是考核学校校长与教
师的工作,并根据共和国的利益确定其废黜与升迁。他认为,由国家掌管教
育的制度,对于共和国的繁荣及未来命运至关重要。
《设想》中强调,按照共和国宪法,公民不论贫富,都是平等的,所以
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在一起接受同样的教育。国家即使不可能实施免
费的教育,也应尽量降低收费标准,以便使最贫苦的家庭也能支付得起,从
而保证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在高等学校,还可设立一定名额的免费生,他们
的学习费用由国家贴补。
《设想》指出,共和国教育的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爱国者。卢梭认为,
一个人自生至死,都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必须自幼及早对儿童进行热爱
祖国的教育。他热情洋溢地说:孩子的眼睛初次见到亮光时,就看见了他的
祖国;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在吸吮母乳时,也就汲取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当他20岁时,便应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波兰人。
培养波兰爱国者的教育,必须由波兰人担任教师才能实现。卢梭特别建
议,只有是波兰人而不是外国人,才得准许作为教师。同时,国家还应制定
法律,确定教育的内容。在知识教育方面,卢梭要求使儿童在各个方面认识
和了解自己的祖国。具体要求是:10岁时熟悉祖国的物资和产品;12岁时知
道祖国的地理区划;15岁要了解本国历史;16岁即应懂得国家的法律。关于
学习历史,包括熟知全部历史上的光辉业绩和伟大人物,并铭记于心,永不
① 《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第348 页。
… Page 65…
遗忘。
爱国者的教育还包括身体的训练。卢梭认为,封建教育中极为忽视的这
一内容,正应该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运动和身体锻炼不仅
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对道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卢梭强调通过公开举行
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使儿童习惯于公众生活,激发和形成一种渴望自己的
行动获得公众赞许的意识。
《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设想》中的教育观点,体现了卢梭的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它和《爱弥儿》中的教育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体现
了资产阶级启蒙派的教育主张,构成了卢梭教育思想的全部内容。
… Page 66…
九、爱尔兰维修和狄德罗的教育思想
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之中,唯物主义者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
维修(1715—1771年)和德尼·狄德罗(1713—1784年)等人,是法国新兴
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他们在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矛盾斗争尖
锐激烈、不可调和的基础上,吸取17世纪唯物主义思想的成果并利用当时自
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在哲学上达到唯物主
义和无神论的高度,为法国资产阶级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和反对封建主义的
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是客观存在着的,它既不能够创造,也不能够被消灭;而且运动是物质本身
的一种属性,在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之外,并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精神实体。
在认识论上,他们接受了笛卡儿和洛克的影响,认为人们的一切认识都来源
于感觉经验,同时抛弃了关于“天赋观念”和“内部经验”的错误观点。由
此出发必然会得出无神论的结论:在世界的起源和事物运动问题上,排斥了
造物主的存在和它的“第一推动”的必要性;在认识和知识的来源问题上否
认了“神启”的作用,这就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战斗性的
集中表现。他们仇视天主教会和封建迷信,对教会、教皇和僧侣的黑暗与腐
化,以及他们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灾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僧侣的
愚昧无知,神学教条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讽刺。此外,
还对教会扼杀人的理性,阻碍科学的发展,表示极大的愤慨。对教会与神学
的批判,实际上就剥掉了封建制度的神圣外衣,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桎梏下
解放出来,接受反封建的革命结论,敢于投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是,他
们还不了解宗教的社会根源,以为它只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因而一般来说,
都很重视思想启蒙和宣传教育作用。
在社会历史观上,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力图贯彻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唯物
主义的感觉论出发,否认先天观念与先天道德,坚持人是生而平等的,贵践、
智愚之分完全是环境造成的,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但是,他们
又认为,社会环境以及政治法律之不完善,是人的错误的思想观念造成的,
也就是说“意见统治世界”。那么,为了改变世界的现状,又必须首先改变
人的思想和观念了。由于他们认识不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
①
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而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循环矛盾
中,最后,只好依靠伟大的“天才”人物或英明的立法者来启发民众、改造
社会。这样,他们就走向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史观,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重视教育作用的
思想基础。
1。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
爱尔维修出生在一个宫廷医生的家庭里。青年时期曾任包税官,由于职
务之便,使他有机会了解统治阶级的愚昧贪婪、封建制度的腐败以及人民所
处的悲惨状况。于是他在1751年放弃官职,专门从事著述,并与百科全书派
①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7 页。
… Page 67…
保持密切联系。1758年,爱尔维修在他的重要哲学著作《论精神》中勇敢地
向灵魂不死等传统观念挑战,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因此该书的出版使教会
和宫廷感到震惊,判决将它当众焚毁。1767年,他又写成另一部系统阐述自
己思想观点的著作《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为免遭迫害,在他死后两年
才正式出版。在爱尔维修的一些其它著作中,还论述了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
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等问题;批判宗教蒙昧主义,提倡科学与知识,等
等。
在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中,爱尔维修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甚
至夸大它的作用而主张教育万能。他接受洛克的主张,否认先天观念,认为
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因此,他
认为每一个具有良好感觉器官的人,都拥有同样的认识能力,都可以认识真
理。他坚信人在智力上生来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进行学习。
爱尔维修以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智力平等说,否定了天赋不平等
的封建传统偏见,并从理论上确认了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在
反对封建主义方面是有重大进步意义的。
但是,爱尔维修完全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断言人的形成只是教
育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仅仅是教育造成的。爱尔维修所理解的教育
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一个人多方面的生活条件,如政治法律制度、父母的社
会地位,财产状况等等,因而,在他看来,人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这一思
想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直接的影响。爱尔维修夸大教育的作用,还在
于他坚持通过教育改变社会的主张,这与“意见统治世界”的观点是紧密联
系着的。他坚信,通过教育扫除封建迷信和偏见,发展人的理性,形成“健
全的道德”,就可以改变社会现状,建立起合理的社会制度了。这种历史唯
心主义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
度的进步要求的。
爱尔维修尖锐批判了天主教会的罪恶,从而坚决反对由教会控制与管理
学校的做法。他认为,教会和僧侣依靠人们的愚昧、迷信、无知与恐惧维持
自己的权力,他们一味追求的只是盲目服从,因此,教会既与国家的强盛和
人民的幸福完全背道而驰,又是科学事业的敌人。他还揭露教会推行的禁欲
主义的虚伪性,指出僧侣们野心勃勃,贪欲无边,却反对俗人的任何欲望,
极力压制与扑灭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欲望,其目的正是为了利用他们对于
权力、财富的厌弃,而把这二者据为已有。教会所垄断的学校教育则充满经
院中的行话,灌输的完全是诡辩,形成的只是恶行,以致使人不明真理。因
此,他要求必须改变教会控制学校的状况,由国家举办世俗性的教育,培养
爱国的资产阶级公民。
在启蒙思想家中,爱尔维修是系统论述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并
努力建立资产阶级伦理学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在批判禁欲主义的同时,站在
资产阶级立场上,从人性论出发,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爱、趋乐避苦,追求
个人的利益与幸福。然而封建制度压制了“人性”的需要,所以必须推翻这
种不合理的制度。这一点奠定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爱尔维修要
求用来取代封建道德的所谓“健全的道德”,正是这样的一种资产阶级道德
观念的“道德问答”课。爱尔维修公开宣扬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观是应
予批判的,但它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他提倡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和封建性的
宗教道德教育相比,也是一个进步的要求。
… Page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