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剑桥中国隋唐史 >

第50部分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50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隋唐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后来才与预言有牵连的武曌已于640年前后进宫,当时她只有十几岁, 
  为太宗的“才人”(第五等妃嫔)。她是高祖于太原府起兵反叛时最早的支 
  持者武士彟的女儿。武士彟出身于太原地方的望族,由于身为第四子,故没 
  有像他哥哥那样进入官场,而是做木材商人经商。他曾在家乡任隋朝民团组 
  织的小官。高祖登基以前于617年多次去过他家,并受过他的反隋鼓动。事 
  实证明,武士彟是天才的军事战略家,高祖起事反隋时,他身为行军司铠, 
                                             ① 
  在攻打隋京师的战役中起过重要作用。为了酬谢他的功劳,高祖派他担任工 
  部尚书的要职,约四年后又提升为两个重要的州的都督。由于他对唐朝的贡 
  献,他被封为“公”,高祖还给他从隋皇室杨氏家族的旁系中选了第二位妻 
  子,以示殊宠。武彟就是这一对夫妇所生,约生于627年。② 
       近代史学家对武彟的出身做了很多研究。如下面所说,有人强调她是商 
  人之女,因此她便代表“新兴的商人阶级”。但上面说过,她父亲实际上出 

① 《资治通鉴》,卷199 第6259—6260 页;《旧唐书》,卷69 第2524 页;《新唐书》,卷94 第3837 页。 
① 布目潮风:《隋唐史研究》(京都,1970 年),第307 页;《全唐文》,卷249 第7 — 8 页;李峤:《攀 

龙台碑》,载《全唐文》,卷249 第7 — 8 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5 第6134—6135 页;《全唐文》,卷249 第1—17 页;《文苑英华》,卷875 第1 

页以后。关于武曌与高宗的关系见R。W。L。吉索:《唐代武则天皇后之生平及时代》,未发表博士论文,牛 
津,1975 年。 

… Page 156…

  身于当地地位很高的传统士大夫家庭,他的兄弟们都在隋朝做官,而他本人 
  则为唐高祖的高级官员。有人主张她代表东部 (山东,即河南及河北)地区 
  的利益,反对在初唐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西北(关陇)贵族。但如上所 
  述,她出生于太原地区,此地的贵族有其自己的特征 (它当时以“代北”集 
  团知名),并倾向于与西北贵族建立比河南、河北世族更紧密的联系。此外, 
  由于她母亲的缘故,她也是西北贵族中显赫的隋皇室杨氏家族的后裔。而且 
  从她后来生活中的事件可以得知,她总是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贵族”出身。 
        当高宗才八岁时,他母亲文德皇后即于636年死去,他继续住在后宫。 
  他很可能在武曌进入太宗后宫不久即与她有所接触,特别是646年太宗让未 
  来的高宗住到与自己相邻的宫苑以后。传统的史料含糊其词地暗示,高宗和 
  武曌在太宗健在时即已发生不正当的亲密关系。① 
       又据传统记载,太宗死后,武曌依例出宫到一座佛寺削发为尼,而且按 
  照惯例,她本应与世隔绝以度过余生。后来,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时来此庙行 
  香,他看到了他怀有深情的武曌。在此之前皇帝已宠幸萧淑妃,萧已为他生 
  下一子。王皇后对萧淑妃深为妒忌,希望弄个对手来夺取高宗对萧淑妃的宠 
  爱。为此她命武曌留发,并说明丈夫召武回宫作“昭仪”。 
       上述事件发生的日期不甚清楚,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确定武曌回宫的年代 
               ② 
  是654年,但肯定有误,因为武曌在654年前已为高宗生了至少一个,可能 
  还是两个儿子 (见下文)。起码有一位当代史学家已提出,她根本没有当过 
  尼姑,高宗在他父亲死后立刻让她进入自己的后宫,虽然这是完全违反礼仪 
            ③ 
  规定的。但是,整个情节扑朔迷离,很难弄个水落石出。 
       不论武曌是否曾为尼姑,也不论她确在何时进入后宫,她显然于652年 
                                                ④ 
  给高宗生有一个儿子(也可能是两个)。她以她的魅力迷住、既而完全控制 
  了高宗,她开始向高宗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王皇后担忧自己的位置,并意 
  识到武曌是远比萧淑妃更为危险的对手,因此转而与昔日的对手联合起来展 
  开诽谤武曌的活动。但对武曌的对手来说很不幸,武曌搞阴谋的手段远比她 
  们高明。傲慢的王皇后对后宫的众多妃嫔抱有无法掩饰的蔑视心情,并且在 
  她成为皇后以后在宫里和朝廷上树敌太多。武曌于是与皇后的敌人联合,收 
  买妃嫔们充当自己的耳目,要她们把皇后和萧淑妃的一切活动告诉她,因此 
  她每每能操胜券。与此同时,高宗又提升了她的妃嫔级别。 
       尽管高宗宠爱武曌,尽管皇后依然无子,高宗仍无意废黜王皇后,废后 
  是重大的政治决策,因为王氏家族既有权势,又有很好的社会关系。而且皇 
  后有最有权势的元老重臣做靠山。因此武曌只能找一个借口使皇帝让她靠边 
  站。654年,这个机会到来了。前不久武氏生了一个女儿,无子的皇后经常 
  逗着小公主玩。一天,皇后已离去,武曌偷偷将婴儿闷死。皇帝来到后,武 
  氏装作情绪很好,让皇帝看视女儿,当发现婴儿已死时,她又装得十分惊讶。 
  侍女禀告皇帝,刚才皇后曾和他女儿一起玩过,从而让高宗自己得出某种结 
  论。高宗本人是否确信王皇后的所谓罪行,不得而知。但是,不管真相如何, 

① 《全唐文》,卷199 第1 — 2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9 第6284 页。 
③ 李树桐:《唐史考辨》(台北,1965 年),第313—335 页。 
④ 李树桐:《唐史考辨》(台北,1965 年),第311—313 页;郭沫若:《武则天》(北京,1962 年), 

第123 页。 

… Page 157…

  武曌似乎已达到她的目的;皇帝决定,如能争取到大臣们的默许,就决定贬 
  黜王皇后,并封武曌为后。 
       他首先试图争取朝廷上最有权势的人物,即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提拨后 
  者的三个儿子当官并给大量赏赐。但长孙无忌不为所动。与此同时,武曌开 
  始巩固她的地位。王皇后的舅舅及主要的支持者柳姡ё652年以来即为中书 
  令和宰相,但于654年6月降为吏部尚书。第二年,皇后又遭另一打击,她 
  母亲柳氏被禁止进入皇宫,理由是她和皇后曾使用厌胜,试图制服武曌。不 
  久以后的655年阴历七月,柳姡П槐岬剿拇ㄒ桓鲂≈萑未淌罚驼庋肟
  了政治舞台。① 
       与此同时,与长孙无忌不和的中书舍人李义府正要被流放到四川担任小 
  官;为了使自己免于流放,他狡猾地伺机奏请皇帝贬黜王皇后而以武曌代替 
  她。李义府因此得到赦免并在中书省得到提升,武曌的其他支持者也公开站 
  出来支持她当皇后。他们之中有礼部尚书许敬宗(592—672年)。 
       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另两位刚 
  升为大臣的中书令来济和门下侍中韩瑗也持同样态度;来济和韩瑗都已在 
  653年升为宰相。在其他自高宗继位初期就当上宰相的人中,只有尚书省仆 
  射于志宁不反对废后。唯一鼓励皇帝废后的资深大臣是李世,他认为立何 
  人为后是皇帝的家庭问题,外人没必要过问。老臣李世曾在高祖和太宗两 
  朝任司空,643年以来即为宰相,他对百姓,特别是对东北平原的军人有巨 
  大影响,他的介入无疑使朝廷的力量对比偏向武曌一边。① 
       这一转折点使高宗兴奋,他命令许敬宗当朝宣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 
                                                                   ② 
  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皇帝为了强调他对 
  武曌的反对者的不满,他远谪褚遂良为今日湖南某州的都督。 
       655年阴历十月,朝廷下诏指控王皇后和萧淑妃阴谋毒杀皇帝。因此她 
  们被贬为平民,其家庭成员被剥夺了一切职衔,并被流放到瘴疠之地的岭南。 
                                          ③ 
  当月十九日,武曌正式被立为后,第二年元旦,她的位置因己子李弘(652 
                                                                                ④ 
  —675年)取代了由王皇后提议立为太子的李忠而得到最后的巩固。为了宣 
  布王朝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朝廷改元“显庆”。 
       关于高宗时期朝廷分成支持与反对武曌的两派,已有人提出几种解释。 
  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对立的派别代表了不同地区的贵族利益集团。按 
  照他的理论,李唐家族从6世纪初期兴起之时便与集中于中国西北地区(陕 
  西和甘肃)的许多大家族 (即所谓“关陇集团”)建立婚姻纽带,这些家族 
  自西魏以来已在北方成为统治阶级的核心。“关陇集团”内部的复杂的婚姻 
  关系已组成了一个忠于皇室的关系网;当高宗试图废掉这个贵族集团成员之 
  一的王皇后而代之以该集团以外的武曌时,这个关系网就显露出来了。按照 
  陈寅恪的观点,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和来济之反对武曌,是由于他们都 
  是关陇集团成员。而武曌的支持者像李世等人,则都出身于其他地区。他 

① 《资治通鉴》,卷199 第6285、6288 页。 
① 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载《岭南学报》,12  (1956 年),第7 — 8 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9 第6292 页。 
③ 《唐会要》,卷3 第27 页;《全唐文》,卷11 第25 页。 
④ 《唐会要》,卷4 第41 页;《旧唐书》,卷86 第2824、2828 页;《唐大诏令集》,卷27 第93 页;卷 

28 第98 页;《文苑英华》,卷443 第8 页;《全唐文》,卷12 第2 页。 

… Page 158…

  们大多来自东北平原,很多人进入官场是通过科举制度,而不是凭借贵族的 
  世袭特权。他们是陈寅恪称之为“山东集团”的成员。按照这种论点,王皇 
  后和武曌之间的争夺就不仅仅是宫廷内部之争,而是反映了两个政治精英集 
                                                                      ① 
  团(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之间夺取最高权力的政治斗争。 
       后来许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从已树立牢固势力的贵族统治阶级与5世纪 
  末实行均田制后产生的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权力争夺的角度,来看待有关立 
  武曌为后的冲突。他们坚持,到高宗时期,通过均田制和巧取豪夺两种手段, 
  已有大量的土地易主,以致产生了一个要求能进入官僚阶层的独立的地主阶 
  级。唯一能使他们达到目的的手段是科举制度,虽然应考者人数过多。马克 
  思主义史学家宣称,武曌的低贱出身导致她反对贵族而去支持新兴地主阶级 
  和商人的掌权要求。这些人当然反过来也支持武曌。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