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米,宽10米;大殿之后即分成若干小庭院的内廷,庭院周围盖两层楼房,
楼下为客厅,楼上为寝室。按照两河流域建筑技术的传统,这些殿堂楼房都
以砖墙、木梁、平顶的形式建造,惟宫城大门的塔楼和宝座大殿的屋顶可能
已用拱券代替木梁。但是,和两河流域南部冲积平原的苏美尔、巴比伦地区
不同的是,亚述已是山区,石料比较易得,亚述又接受了小亚、叙利亚一带
的赫梯建筑善用石材的影响,于是在两河流域传统的宫室建筑中引入两种石
材装修的制式,形成了亚述建筑的特点。其一是在宫城大门和宫殿大门两边
墙上置石刻的巨型浮雕守护神像,这种神是人头狮身牛足,有时还附双翼,
雕在门内墙上远看有如两只守门的大狮子 (浮雕刻得很深,正、背和外侧面
都以近似圆雕的形式刻出,看起来犹如紧贴门边的立体形象)。这种守门神
兽的雕刻是从赫梯学来,赫梯又源于埃及,因为埃及神庙早就有在门前放置
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像之例,不过赫梯把它从门前石像变成了门边墙上的浮
雕形制。由于亚述的提倡,它日后一直流行于波斯和中亚的建筑中,并慢慢
发展为门前立双狮的体制,后来又传到印度和中国,这就是我国庙堂宫殿甚
至官邸大宅门前都立两只石狮的由来。另一石材装修则是在宫殿内外墙壁下
部装置等身高的浮雕石板,刻画宗教神话、军政大事、狩猎酒宴等各类题材,
由于制作量很大(包揽宫殿墙基的浮雕石块数以千计),内容又相当广泛,
… Page 7…
这类浮雕便成为亚述艺术文物的主要组成部份。它也是两河流域固有传统与
外来影响相结合的产物。
以浮雕装饰墙面,两河流域古已有之,但由于苏美尔、巴比伦等地缺乏
石材,这类装饰或用着色泥块镶嵌 (最早见于苏美尔)、或以陶塑、琉璃砖
组成 (古巴比伦时已有),亚述把它大量用于石板浮雕,可以说是适应了两
河流域北部地理条件的新创。此外,苏美尔和巴比伦也有水平较高的浮雕艺
术,多见之于纪念碑的浮雕,例如苏美尔的乌尔王纳拉木辛的胜利纪念碑、
古巴比伦王汉穆拉比在其著名法典碑石上刻的正义之神颁赐法典的浮雕。现
在亚述把这类两河流域传统技艺大规模地用于建筑装修,也使其艺术水平得
到很大提高,因为相对而言,浮雕题材的广泛和大量生活场面的引入使浮雕
手法更为写实也更为自由,与官方纪念碑的呆板不可同日而语。这类浮雕的
形成,也还有来自赫梯的影响,赫梯的神庙和山岩祭台都有浮雕带的制作,
刻众神行列和君臣朝拜之图,和亚述王宫将浮雕带用于墙面装饰有点相近,
而赫梯浮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追溯于埃及艺术。所以,亚述王宫的装
饰浮雕这时所以占如此重要的位置,恐怕也和它表现的融汇天下四方成果的
意义有关。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以后的另一位著名国王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1
—前705年)又在尼尼微以北百余里营建另一座宫城,他为它取名“杜尔·萨
鲁金”,意即萨尔贡堡,19世纪发掘时此地土名科萨尔巴德,一般亦称之为
科萨尔巴德宫。萨尔贡二世在位之年在此大兴土木始终不绝,但他去世时工
程犹未全部完工,后代国王又重新回到尼尼微城内建造宫室,此宫遂渐告废
弃。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它的遗址没有遭到尼尼微王宫那样彻底的破坏,19
世纪迄今又经法、英、美各国考古队和伊拉克当局的多次发掘整理,便成为
亚述诸宫中我们了解得较多的一座。这个宫城整体呈四方形,环城筑以高墙
及众多碉楼,南面正中建雄伟的宫城大门,4塔立于门前,拱券形的宫门由
中央两塔夹峙拱卫,大门两边照例刻守护神兽像。宫门往北,从广场直接导
向王宫的高台,这座高台居宫城中央以北一大片地盘,约占整个宫城面积的
1/3,在它上面才是王宫本身的建筑,它的南面一半在宫城之内,北面一半
又突出于宫城围墙之外,显示了它特殊的身份。这样一来,宫城的布局便以
突出的王宫高台一分为三,形成一个“品”字,王宫高台座北朝南居于中轴,
①
宫城东部为吏卒营房及仓库区,西部则为神庙僧院区 。王宫高台前面正中为
一宽阔的广场,南边直通宫门,北边则以一宏伟平缓可通车马的梯道与王宫
高台相接,梯道尽头便是王宫本身的大门,它也取两塔夹峙一拱券门洞的形
式,门旁刻守门巨兽,制作则比宫城大门更见精美。高台上的王宫又有一道
高厚的城墙,由于高台已差不多有宫城城墙那么高,这道高台上的城墙便等
于墙上之墙。更令人觉得王宫的高不可攀。
不仅这个宫城的“品”字布局井然有序,为两河城市规划所罕见,王宫
高台上的宫廷建筑布局也有新的发展,除了遵循原有的外廷、内廷的体制,
由于宫中还要建一座“吉古拉特”式塔庙,显示神庙服务于宫廷的帝国气派,
遂又有宫内神庙区之设,较卡拉赫的王宫更为复杂。它的具体安排是以王宫
大门连接的中央庭院为中心,庭院北通过回廊和小院通向宝座大殿及其他办
公殿堂,是为外廷;中央庭院以东又以几座小院组成后妃寝宫,是为内廷;
① 宫城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外城”,供臣民商旅居住。
… Page 8…
而中央庭院之西则是神祠的庭院,祠内大殿北通一座吉古拉特式塔庙,高塔
7层,以螺旋式斜坡登临。这座高塔虽为王宫最高建筑,却偏处西北隅,占
地面积不及整个王宫高台的1/20,表明神庙祭师势力在亚述已完全臣属于王
权之下,与苏美尔时期王权属于神庙完全不同 (与此有趣的对比是,苏美尔
时期的王宫往往附属于神庙,王宫面积只及神庙的一半甚至1/4)。据实测
所得,整个宫城及王宫建筑的规模,在古代东方可谓首屈一指,仅为建筑王
宫高台,即需130万土方工程,其他项目耗费之巨亦可想见。全部王宫建筑
共有庭院30座,殿堂厅房较大者达210间,其他房间数以千计。建筑技术仍
以砖砌为主,砖墙木梁承以屋顶,不用柱子是其最大特点(这也是两河流域
建筑共有的特色),但在大殿、门厅和较大厅堂上,已用拱券屋顶代替木构
屋顶,惟拱券的特色除大门外尚表露不多,整个宫室建筑仍保持两河流域传
统的端正简练、平直方整的特色。墙面除基石护壁饰以浮雕外,还喜用条形
扶壁组成凹凸交替的线条装饰。此外,石壁浮雕、琉璃装饰和众多的壁画又
为雄伟的王宫带来无比华丽的容貌。
如前所述,亚述雕刻艺术的主要代表便是王宫护壁的石刻浮雕。从风格
上看,早期的亚述纳西尔帕二世的卡拉赫王宫浮雕虽有博大精深的气势,手
法还比较拘谨,到萨尔贡二世的萨尔贡堡宫城,风格渐趋自由,且有风景画
面的构图;亚述浮雕的最高发展则在萨尔贡二世之后,以尼尼微城内的王宫
为代表,其中包括萨尔贡之子辛那赫里布 (公元前704—前681年)建的尼
尼微南宫和重孙亚述巴尼拔 (公元前668—前631年)建的尼尼微北宫,尤
以后者的浮雕最称精美。
卡拉赫宫的浮雕题材已十分广泛,举凡战争功绩、狩猎活动、宫廷宴会、
宗教祭祀无所不包,其中敬神祭天等场面还不脱从苏美尔文明以来即已形成
的程式,但表现征战史迹的浮雕却已有如实描写的倾向,开始成为反映具体
历史事件的艺术品,这在古代艺术中是有开创意义的。例如,战争浮雕中有
一幅表现了当时亚述新发明的撞城车,这种被誉为“古代坦克”的车辆以轮
运行,身披厚甲,其前部伸出之臂可撞毁城墙 (看起来宛如坦克之大炮),
其上部高耸之塔楼可掩护士兵对敌射箭,可谓古代威力空前的武器。可能亚
述将士都为自己的新发明自豪,因此要求艺术家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如实刻在
浮雕中。应该说,亚述匠师是尽力完成了这个新任务,撞城车的细部表现得
相当精确,但也由于是前人未曾接触的新领域,他的创新和传统的表现程式
还处理得不很协调,浮雕中的亚述士兵仍按常规表现得很高大,占满浮雕带
的天地,撞城车就只能刻得很小,尚仅及战士腰部,与之相关的敌人城墙也
就很矮,变成了城上敌人身边的一道围栏。和撞城车的高度创新的如实描绘
比起来,士兵们的姿式就比较呆板而有老一套之嫌。同样,卡拉赫宫表现狩
猎、酒宴的场面,也都有动作比较拘谨的古拙之处,如其中猎狮之图,描以
国王站在驷马战车之上射杀狮子的情景,动作可谓激烈,但已扑上车轮的狮
子前脚却像木棒般僵硬,回身射狮的国王的传统拉弓射箭的姿势也摆得不是
位置,看来他手中射出之箭将不会射中狮头反而会射在狮子后面的卫兵身
上。这些缺点,当然要在日后的亚述浮雕中逐渐克服,但它开创的如实描写
当代历史事件的“历史叙事”手法,却具巨大意义,它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
了珍贵资料,更为亚述浮雕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较后的萨尔贡堡宫的浮雕,就有进一步摆脱程式老套而走向生动灵活的
趋势。例如其中的骑马猎狮图,以骑在马上的国王持矛直刺扑过来的雄狮表
… Page 9…
现了惊心动魄的情景,猛扑的雄狮如箭出弦,虽然躯干还有点僵直,动态却
非常明显,而国王的长矛直刺入它血盆大张之口,显示了致命一击的威力。
最值得注意的是,国王高举的右手和长矛的尾端已处于浮雕带框边之外,但
为了顾及全图的气势,艺术家就干脆把手和矛刻在框边之上,益增情景的逼
真。更有甚者,有些浮雕还打破了以横列浮雕带表现的老例,不把一块完整
的壁面用一条横带表现而把它作为一个有进深的画面,形成方形或长方形(横
长方形)的浮雕,刻画的空间更显开阔,手法也更见自由。其中最著名的便
是那些配有林木风景的浮雕,例如一幅表现亚述人在河上捕鱼之图,以一半
篇幅刻画河岸和岸上的树林,另一半则表现河中波浪起伏,大小鱼儿浮游其
间。最有趣的是艺术家如实刻画了底格里斯河上游特有的皮囊船,和我国黄
河上游的牛皮船如出一辙,也是以皮囊吹气浮于水面作船,其中较大的渔船
联结数只皮囊组成,渔夫坐在船上以网捕鱼,还有渔夫双腿夹住一个皮囊浮
在河中以叉刺鱼,动作质实,且带一些诙谐喜人之貌。其他浮雕还有表现游
泳、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