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 >

第32部分

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第32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公元前190年击败叙利亚舰队的胜利而奉献于萨莫色雷斯岛的圣坛 。这些罗 

  得岛的雕刻家有不少人 (其中包括毕托克里图斯)也参加了帕加马的宙斯祭 

  台浮雕的工作,因此雕像和帕加马浮雕在风格上相当接近。然而,把浮雕的 

  奔放热烈的动感转移到大理石雕像上绝非易事,而这尊迎风展翅的胜利女神 

  正是把这种动感表现得非常出色。她的体态矫健而丰盈,充满青春的活力, 

  为强劲的海风吹起的衣裙紧贴其身,飘扬的衣角裙边若飒飒有声,而展开的 

  双翅似乎搧动着空气——在这个石头雕像面前人们会觉得似乎真的胜利女神 

  在向他们走来。从细节上看,翅膀宽松的羽毛和旋卷自如的衣褶都与帕加马 

  的祭台浮雕相似,但胜利女神昂扬自由、欢腾焕发的气势却更能激动人心。 

       单个雕像外,互相联系组成一体的群像也是罗得岛和帕加马艺术家擅长 

  的雕刻体裁,这方面的杰作可举那组名为《法尔涅斯之牛》的群像。它于18 

  世纪时在罗马的卡拉喀拉大浴场出土,因被法尔涅斯家族收藏而得名,现藏 

  于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这组整体高达3。7米,包括一牛五人的群雕,因那 

  只牡牛位于中心最高位置而闻名,但实际上是刻画一个很残酷的古代神话: 

  比奥提亚的王后迪尔刻虐待少女安提奥佩,而安提奥佩却和宙斯相爱生孪生 

  子泽托斯和安菲翁,两兄弟要为母亲报仇,便用迪尔刻曾想采用的酷刑来对 

  待她,让她死于牛蹄之下。群像把扬蹄猛冲的牡牛的极壮实而有蛮力的形象 

  放在正中高处,迪尔刻欠身闪避于其下,两青年正以可缚千钧之力指挥这匹 

  野牛,旁边还站有一位女神和牧羊少年。这个雕像的单个人物固然精彩,但 

  其体形与动作皆与帕加马浮雕所见相仿,并无很大特色,可是,把这些动作 

  极其强烈的人物和那匹蛮野之极的牡牛组织在一起,气氛既紧张激烈,群像 

  构图却有均衡稳定、环环入扣之感,却是群像雕塑艺术的成功之处。它尤致 



① 波力特:《希腊化时期的艺术》,第114—115 页。 


… Page 91…

  力于把各个形象组织在一个三角形的构图模式中,从而为全局的活而不乱、 

  动而稳定打下基础,这是日后古典群像构图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可概见于当 

  时许多表现神话故事的群像佳作中,其登峰造极的作品便是那尊最著名的古 

  典群像《拉奥孔》。不过,据近年新的考古发现而得的研究成果,已充分证 

                                                                                       ① 

  明《拉奥孔》是罗马帝国初期之作,而且从艺术传统上也应归之于罗马艺术 , 

  因此我们将在世界古代后期艺术之卷论之。这里要强调的是,正因为希腊化 

  时期积累了如此丰富的制作群像雕刻的经验,日后的罗马以及近代西方艺术 

  创作大型的纪念碑群像雕刻时皆莫不以之为楷模。罗得岛和帕加马一系的巴 

  罗克风格艺术的这些特色,毫无疑问使它在希腊化艺术中位列主流,因此有 

  些研究者也通称希腊化艺术为西方古代的巴罗克艺术。 



① 朱龙华:《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91—294 页。 


… Page 92…

                     八、世界古代中期的印度与中亚艺术 



                  1.印度佛教艺术的形成与孔雀王朝的艺术 



       在古代初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之后,印度大陆有数百年久后不再存 

  在国家和文明,从西北方进入印度的印欧语系雅利安人过着部落社会生活, 

  直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才在恒河流域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这些国家由雅 

  利安人建立,奉行婆罗门教,严守种姓制度。到公元前6世纪初,经百余年 

  争战兼并,有些地区开始形成较大的国家,在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国之说,史 

  称列国时代。列国之中,位居恒河流域中部的摩揭陀国最称强大,逐渐兼并 

  四邻而成霸业,到公元前4世纪,已有统一印度北部之势。在这时期,除了 

  王权的强大,城市也在兴起,工商业活动增涨,已有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据 

  佛经所载,波罗奈城有巨商曾带领500商人入海采宝,最后到达锡兰;陆路 

  大商队有时也以数百辆货车组成,蔚为壮观。王权加强与商业财富巨增开始 

  破坏古老的婆罗门祭司阶级统治一切的制度,国王所属的刹帝利种姓不满婆 

  罗门位居自己之上,许多商人出身于更下贱的吠舍种姓,也不满于婆罗门的 

  特权及其说教。于是,从公元前6世纪后期开始,列国社会出现思想激荡、 

  新说辈出的情况,新思想往往采取新宗教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蓬生,其纷繁 

  丰盛之势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相上下,而佛教正是这类新宗教 

  之一。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 (约公元前566或565—前486或485年),原 

  为迦毗罗卫国王子,青年即离家出门,力求通过思想的领悟获得正道真谛。 

  他在波罗奈城附近伽耶的菩提树下冥思苦想49天,终得透悟而建立佛教。日 

  后的信众把他奉为如来佛祖,实际上他这种强调思想领悟以得解脱的教义却 

  带较多哲理,使佛教在当时兴起的众多新宗教中代表着比较接近大众、富有 

  改革精神的一派,因此发展迅速,在他死时佛教团体已遍布城乡,颇具规模, 

  富商王族也有信者。到公元前4世纪,佛教已是摩揭陀国内最大新教派,日 

  后在孔雀王朝时期不仅全印各地皆有佛塔佛僧,且向国外传播,成为世界性 

  的大宗教。佛教在东汉时传入我国,对我国文化艺术影响很大。 

       随着佛教的壮大,教团组织、教义经典和教理宣传也益趋规范化,并多 

  次召开全国性的宗教大会以作结集,在这过程中,佛教艺术显然也是有关议 

  题之一。不过,由于印度当时可称为艺术文物的载体皆是竹、木、绢、叶等 

  易毁之物,庙堂僧院也全为竹木结构,因此数百年间竟无遗物传世,以至于 

  学术界公认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至孔雀王朝的1500年间,目前尚无造型艺术 

              ① 

  遗物的发现 。对于佛教艺术形成的探讨,目前也就只能出于推测,从孔雀王 

  朝时期佛教艺术已初具规模的情况看,它的开始形成当在孔雀王朝之前。一 

  般而言,像摩揭陀国那样城市繁荣,商贾如云,而国王贵族富商巨贾皆信奉 

  佛教,寺庙经堂之盛也就可以想见。其实,早在释迦牟尼之世,就有舍卫城 

  的富商以黄金铺满地面为价买下祗园精舍以供佛传教,这个精舍 (包括同时 

  期的竹林精舍、鹿野苑等等)可说是佛教建筑的滥觞。当然,这些精舍、亭 

  苑不过就是当时流行的高级住宅,统以竹木为之,形制也无甚特殊。但是, 

  作为佛教圣迹以后,它们在保存增修之余,就必须会附加不少用于崇拜、宣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Ⅱ》,第998 页。 


… Page 93…

  传的纪念物,这就是佛教艺术的开始,只是 这些活动已无遗物可证了。在 

  建筑方面,佛教逐渐形成三种形制:佛塔 (窣堵波)、经堂(支提)、僧院 

   (毗诃罗),以佛塔为最重要,而窣堵波或佛塔日后也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佛 

  教建筑。窣堵波形如坟丘,以藏有佛舍利 (原指释迦牟尼死后遗体焚化的骨 

  灰,后转为一切与佛体有关的宝物)而成为信众进香礼拜的圣迹,遂把坟丘 

  修整为规范的覆钵形,顶上置伞盖,周边置围栏。这些佛教建筑可能有彩画、 

  木雕之类装饰和纪念物,它们的制造与风格当与印度社会流行的民间工艺品 

  相近,其中一些表现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的作品可能还借鉴民间宗教艺 

  术。但这些最早佛教艺术自成一格的最大特点便是绝不表现佛像,即佛的人 

  身形象,它严格遵守佛教不拜偶像之训,凡需表现佛像之处皆以菩提树、台 

  座、法轮、足迹甚至窣堵波等象征符号和图样暗示。所有这些佛教艺术的传 

  统,后来都在孔雀王朝时期得到发扬光大。 

       孔雀王朝不仅代表着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还因这时充分吸收 

  波斯、希腊影响而大量使用石刻工艺,使佛教遗迹和其他印度艺术遗物得以 

  流传至今。原来,波斯帝国曾占领印度西北一隅,设省治理;后来希腊人灭 

  了波斯,军旅直入中亚,最远达到印度河流域,在这一带和中亚建立希腊化 

  的政权。孔雀王朝正是在印度民族反抗希腊占领的斗争中崛起的,其始祖旃 

  陀罗笈多于公元前324年自立为王,担当起把希腊人逐出印度西北地区的任 

  务,奋斗数年终获成功,并进而取代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建都华氏城 (今 

  巴特拉),统治印度北部广大地区。孔雀王朝最伟大的君主阿育王(约公元 

  前273—前236年)把版图扩于印度中部,建立了古代印度最大的帝国,他 

  笃信佛教,对文教建设也抓得很紧,印度艺术这时呈现第一次繁荣高潮。旃 

  陀罗笈多和阿育王对外界都有较多了解,据说旃陀罗笈多曾会见希腊马奇顿 

  统帅亚历山大,阿育王则谙熟波斯希腊文物,因此他们把力追波斯作为弘扬 

  印度文化的一个目标,充分利用波斯希腊传来的技艺建设印度,尤以建筑雕 

  刻方面为甚。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建设得非常宏伟壮观,但除了袭用印度传 

  统的竹木结构技术外,最惊人的仍是广泛运用石造工艺,达到鬼斧神工的精 

  妙之境。所以我国最早一位游历印度的和尚——东晋高僧法显就形容华氏城 

  的建筑说:“(此城)是阿育王所治,城中王宫殿,皆使鬼神作,累石起城 

                               ① 

  阙,雕文刻缕,非世所造”。他强调的也是“累石”和“雕文刻缕”,而这 

  在印度艺术中是未之前见的,更不消说它们达到的那种“非世所造”的精美 

  了。据说华氏城王宫中还有百柱厅之设,那更是直接仿效波斯的形制了。同 

  样地,阿育王宣扬佛法、崇向文治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全国各地广刻摩崖铭 

  文和纪念石柱,也与波斯影响有关。但应该说波斯影响只是提供了工艺技法 

  和外在形式,掌握了这些技艺的仍是印度匠师,而他们用此表达的内容和风 

  格则全是印度自身的,更不消说阿育王在印度各地建立的多达84000座的纯 

  印度式的窣堵波佛塔了。 

       由此可见,孔雀王朝、尤其是阿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