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第146部分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46部分

小说: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衔踅ǖ慕ㄒ椋恰安恢巍保踅ㄊ歉鲇谷恕:罄矗匕汐曈衷谥猩匠谴虬苣饺荼Γ饺荼ζ翘优芰恕4烀鞅蔽壕幼急附鞘保允艿胶笱喟芫嗖康姆纯梗匕汐暳钊苏薪担庑┤硕妓担骸暗秩绮魏现冢是笕氯彰!本褪撬担颐峭督盗耍ε履忝窍裨诓魏现壑型郎狈惨谎郎蔽颐牵虼耍颐堑挚梗蛐砘鼓鼙H皇钡男悦!暗畚胖耸咏ǘ倨涿妗!闭馐枪肿锏背跬踅ǹ由狈驳慕ㄒ椤!
32。隋文帝的做法蕴藏大乱(读魏征等《隋书》卷二《高祖本纪》)
  [原文]
  上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初,得政之始,自强不息,朝夕孜孜。人庶殷繁,帑藏充实,虽未能臻于至治,亦足称近代之良主。然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逮于暮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尝令左右送西域朝贡使出玉门关,其人所经之处,或受牧宰小物,馈遗鹦鹉、麖皮、马鞭之属,上闻而大怒。又诣武库,见署中芜秽不治,于是执武库令及诸受遗者,出开远门外,亲自临决,死者数十人。又往往潜令人赂遗令史、府史,有受者必死,无所宽贷。议者以此少之。
  ──摘自魏征等《隋书》卷二《高祖本纪》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蕴藏大乱
  ──毛泽东读魏征等《隋书》卷二《高祖本纪》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79页)[解析]
  隋高祖,即隋文帝杨坚(541—604),是隋王朝的开国之君,在位23年,被其子杨广(即隋场帝)所杀。《隋书》卷二《高祖本纪》记叙杨坚死后,对他的性格和治国之道作了概括。前面引过的,便是其中的一段。毛泽东特别注意其中所过“好为小数,不过大体”及不学无术,执法苛峻等内容,认为这些做法“蕴藏大乱”。似乎觉得隋朝短命,不只是贩在昏庸的隋炀帝之手。算是一史家之言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毛泽东读史很注重体会国家兴衰成废之道。
  在一本李延寿的《北史》中,也留有毛泽东对隋文帝的一些做法的批语。该书卷十一《隋本纪》载,隋开皇十八年(598)春,隋文帝下诏说:“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毛泽东认为,吴越之人私造大船,是“商业发展”的需要,而隋文帝下令把大船都收缴入官府,是“不可能”之事。隋文帝的这个做法,无疑是阻碍民间经济商贸发展的蠢事。 
33。李渊遇事无断制(读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原文]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
  史臣曰:然而优柔失断,浸润得行。诛文静则议法不从,酬裴寂则曲恩太过。不有圣子,王业殆哉!
  ——摘自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遇事无断制
  ——毛泽东读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7页)[解析]
  唐高祖李渊(566—635),是唐王朝的开国之主。起兵于隋末乱世,倒也不失为一代雄主。毛泽东是在《高祖本纪》说他“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诸语旁批上“遇事无断制”的。这大概是从李渊“宽仁容众”的性格特点,想到他在整个起兵过程和平定诸雄的战争中,主要依赖他的儿子李世民等,包括起兵反隋这一重大决策,也是李世民的主意;乃至最后不能制衡诸子,导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其兄长,自己也被逼退位,去做清闲的大上皇。比较起来,开国之功,李渊确在其子李世民之下远甚。故《旧唐书》作者在《高祖本纪》里也发议论说:“不有圣子,王业殆哉!”
  毛泽东对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是很称赞的。早在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他就谈到:唐太宗(李世民)、李密皆当时草泽英雄。俗有两句说李世民其词曰“太原公子,褐裘而来”。世民常劝他父亲不可固守太原,须要化家为国,李渊大悦,遂起兵直趋陕西,并用种种方法,见悦一般人。如兑钱粮,放2000宫女等。这个论述,也是把李世民的胸怀谋略,置于李渊之上的。 
34。名将冤死(读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九《盛彦师传》等)
  [原文]
  会徐圆朗反,彦师为安抚大使,因战,遂没于贼。圆朗礼厚之。令彦师作书报其弟,令举城降己。彦师为书曰:“吾奉使无状,被贼所擒,为臣不忠,誓之以死。汝宜善侍老母,勿以吾为念。”圆朗初色动,而彦师自若,圆朗乃笑曰:“盛将军乃有壮节,不可杀也。”待之如旧。贼平,彦师竟以罪赐死。
  ——摘自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九《盛彦师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盛彦师名将,冤死。
  ——毛泽东读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九《盛彦师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0页)[解析]
  盛彦师在隋末投入李世民的起义军,在征讨李密、王世充诸战役中,建有大功。李密先与李渊、李世民结盟,灭隋后互争天下。在别人不敢迎战李密时,盛彦师自告奋勇,率几千人在熊耳山南侧伏击李密,并斩杀之。遂以功封葛国公,拜武卫将军。所以,毛泽东说他是“名将”。后在讨伐叛乱的徐圆朗时,战败被擒,徐圆朗让他写信劝降其弟,他只字不提劝降之事,反而表达了“誓之以死”的气节,徐圆朗也不得不钦佩他,因而也没有杀他。待徐圆朗被讨平后,盛彦师竟被李世民赐死。所以,毛泽东说他是“冤死”。毛泽东的批语,写在《盛彦师传》的开头部分。
  《旧唐书》卷六十九还包括《刘世让传》、《李君羡传》。刘世让曾在隋朝任征仕郎,后投唐高祖李渊,拜为通议大夫。李渊问以备边之策,刘世让建议:可在一个叫崞城的地方置一勇将,多储些金帛,有来投降的人便重赏,然后出兵破坏马邑一带的农耕之业,不到一年,就可以拿下突厥进犯中土的要津马邑城,李渊说你去最合适。刘世让赴任后,突厥害怕他,就造谣说他与可汗通谋,将要叛乱。李渊把他杀了,并“籍没其家”。毛泽东读此批道:“刘世让冤死”。
  李君羡初为王世充骠骑,后归降李世民,为武卫将军。贞观初年,太白星常在白天出现,有人占卦说将有一个女人出来称武王。恰巧李君羡是武安人,又任武卫将军,封邑又是“武连郡公”。一次作酒今,李世民让武官各言自己的小名,李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有人就奏劾李君羡将谋乱,李世民便把他杀了。读至此,毛泽东批注:“李君羡冤死”。 
35。李世民的工作方法(读刘昫等《旧唐书》卷七十二《李百药传》)
  [原文]
  陛下(李世民)每四夷款附,万里归仁,必退思进省,凝神动虑,恐妄劳中国,以事远方,不借万古之英声,以存一时之茂实。心切忧劳,迹绝游幸,每旦视朝,听受无倦,智周于万物,道济于天下。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备尽肝膈,唯及政事,更无异辞。才及日昃,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此之四道,独迈往初,斯实生民以来一人而已。
  ——摘自刘昫等《旧唐书》卷七十二《李百药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
  ——毛泽东读刘昫等《旧唐书》卷七十二《李百药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1页)[解析]
  李百药,隋末唐初人,颇有才名。唐太宗贞观元年,召为中书会人,撰有《齐书》。上面引述的一段原文,便是他在贞观二年任礼部侍郎时,朝廷讨论封建诸侯,他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封建论》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概括了李世民临朝执政的四个特点,即平定四方,用怀柔政策,不急功近利,劳民损兵;不贪图游乐,每早视朝,用心听取各种建议,出言周密;罢朝之后,和大臣们推心置腹讨论是非;闲暇中孜孜不倦地学习经典。毛泽东对此很感兴趣,认为是李世民的工作方法,说明毛泽东读史,善于借鉴前人好的王作作风。
  李百药称此为李世民之“四道”,其实具有处世哲学,为政特点的意思。毛泽东却将之称为“工作方法”,显见是降了一个层次。言外之意,即使是封建社会的“英主”,可借鉴者无非是工作方法而已。 
36。笑里藏刀李义府(读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二《李义府传》)
  [原文]
  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摘自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二《李义府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笑里藏刀李义府
  ──毛泽东读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二《李义府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3页)
  [解析]
  李义府(614—666)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的大臣,先后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参知政事、中书令、右相。与许敬宗同执朝政,权倾一时。本传载,李义府借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入则谄言自媚。出则肆其奸宄,百僚畏之,无敢言其过者。”加之为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颇为百官痛恨。后因罪流放帯荨C蠖哉庋娜耍羌浔杀〉摹
  毛泽东尤其不喜人搞两面派,搞阴谋,多次表示过对这种人的愤慨之情。但是党内还是出现了一些“笑里藏刀”的阴谋家,使党的事业大受损失。这不仅仅是由于毛泽东个人的失察,体制上的弊病,容易使机体出毛病。 
37。朱敬则是政治寨、历史家(读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十《朱敬则传》)
  [原文]
  朱敬则字少连,毫州永城人也。代以孝义称,自周至唐,三代旌表,门标六阙,州党美之。敬则倜傥重节义,早以辞学知名。与二从兄同居,财产无异。又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特相友善。咸亨中,高宗闻而召见,与语甚奇之,将加擢用,为中书舍人李敬玄所毁,乃授洹水尉。
  长寿中,累除右补阙。敬则以则天初临朝称制,天下颇多流言异议。至是既渐宁晏,宜绝告密罗织之徒。上疏曰:“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疾耕急战。人繁国富,乃屠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进趋,变诈可陈于攻战。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况锋镝已销,石城又毁,谅可易之以宽泰,润之以淳和。八风之乐以柔之,三代之礼以导之。秦既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返,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
  ——摘自刘昫等《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