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

第12部分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第12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和排挤)农村资本主义分子的旧政策向消灭富农阶级的新政策方面的转 

         ① 

  变”。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联共 (布)中央政治局在1月26日批准了《关 

  于在全盘集体化地区消灭富农经济的措施》的决议草案。决议规定:对反革 

  命富农立即逮捕,送入劳改营,直至枪决,这是第一类富农;对第二类富农, 

  即反对集体化运动的大富农,搬迁到边远地区和北方地区;大多数属于第三 

  类的富农则迁到专门划出的集体农庄以外的地段。苏联政府认为,第一类富 

  农有6万多户,第二类有15万户,第三类约80万户。联共 (布)中央从莫 

  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组织了数以千计的党的负责干部下乡,大张旗鼓地 

  以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开展消灭富农运动。1930年1月30日,联共(布) 

  中央政治局给各地的电报提出消灭富农的措施时,认为富农户不超过总农户 

  的3%—5%,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过了,有些地区竟高达15%以上。 

       1930年春,西伯利亚有5。19万户富农被剥夺,其中划为第一类富农有 

  9000户。北高加索有3。97万富农被剥夺,第一类富农有8400户;在伏尔加 

  河中游有2。8万富农被剥夺,第一类农户有5000户。在1930年到1931年两 

  年内,有60万富农被剥夺财产,24万户富农,连同家属约100—150万人被 

  强制迁到西伯利亚、乌拉尔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在急风暴 

  雨式的运动中被消灭了。消灭富农运动完全中断了列宁关于用和平方式解决 

  富农问题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扩大化,侵犯了中农的利益,对苏联社 

  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消灭富农的运动推动了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发展。1931年8月,联共(布) 

  中央通过《关于加快集体化速度和巩固集体农庄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 

  68—70%的农户,75—80%的播种面积加入集体农庄,是农业集体化基本完 

  成的标准。对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集体化的地区 (北高加索,不包括民族地 

  区、下伏尔加、中伏尔加、乌克兰产粮区、克里米亚地区、摩尔达维亚地区), 

  则以加强集体农庄的经营和组织作为主要的工作,其余地区应积极创造条 

  件,争取在1932年基本完成集体化。1932年底,全国有21。1万个集体农庄, 

  入庄的农户占61。5%,农庄的耕地占69。3%。1933年,全国已建立了22。45 



① 《斯大林全集》第12 卷,第160 页。 


… Page 36…

万个集体农庄,入庄的农户占65%。苏联以集体农庄形式实现农业集体化的 

方针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33年2月15日至19日,在莫斯科举行了全苏集体农庄突击队员第一 

次代表大会,讨论了有关巩固集体农庄的问题。1935年2月,召开了全苏集 

体农庄突击队员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 《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宣 

布集体农庄的全部耕地永久归集体农庄使用。同年7月,苏联人民委员会通 

过了《关于由国家发给农业劳动组合无限期(永久)使用土地证书》的决议。 

决议明确规定,由苏联农业人民委员部发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土地的证 

书。 

     到1937年底,苏联共有24。37万个集体农庄,联合了1850万农户,集 

体化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3%,集体化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9。1%。 

这表明,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Page 37…

                  六、苏联个人崇拜盛行和大清洗运动 



                       1。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 



     两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施,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 

化,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强有力地控制着国内市场,苏联 

已完全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基础。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和资产阶级已被 

消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国家的主人。总之,苏联无论在社会阶级 

结构方面还是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在苏 

联已经基本建成。为了把这一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苏联在1936年公布 

了新宪法,在此之前,曾公布过两部宪法,即1918年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 

苏维埃共和国宪法,1924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1935年2 

月,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新宪法起草委员会,1936年6月公布了新宪法草 

案,交苏联各族人民讨论。1936年11月26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 

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他论述苏联 

新宪法的特点时指出,苏联已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新宪 

法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已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胜利。12月 

5日,大会以逐条表决方式一致通过了新宪法。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7年 

12月12日,全苏进行了最高苏维埃选举,选出1143名最高苏维埃代表。1938 

年1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选出24人组成的最高苏维埃主席 

团,加里宁当选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莫洛托夫(1890—1987)被任命为人民 

委员会主席。苏联新宪法和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对今后苏联 

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斯大林模式的正式确立。 



                            2。个人崇拜盛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使个人崇拜在 20 

年代末30年初开始滋长和泛滥。它是一种社会思潮,充斥在社会生活中的各 

个方面。 

     1929年,联共(布)党的“反右倾斗争”,使布哈林、李可夫(1881— 

1938)等对建设社会主义有不同意见的领导被诬为“反党”、“右倾机会主 

义”、“伪君子”,“复辟资本主义”而被打倒。斯大林利用自己所掌握的 

党和国家的权力,开始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929 

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50寿辰,苏联各级报刊发表了大量祝寿文章,把斯 

大林说成是列宁事业的唯一继承者,唯一的助手,是活着的列宁,是天才的 

领袖,国家的救星。甚至不惜篡改历史,把斯大林说成是在奠定党的基石的 

时候,在党的第一批小组建立的时候,便是党的最优秀的组织者和建设者。 

这次祝寿活动,实际上是一场新的造神运动,揭开了30年代个人崇拜盛行的 

序幕,使个人崇拜之风愈演愈烈,严重地危害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利益,并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恶劣影响。 

    从30年代开始,苏联各级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时,都毫无例外地 

赞扬斯大林对党和国家的贡献,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程式的套话。1938年, 

经斯大林亲自审订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公开出版,把个人崇拜推 


… Page 38…

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该书多处篡改历史,以突出斯大林的杰出作用和一贯作 

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斯大林虽然多次反对并纠正人们对他的过份的颂扬 

和称赞,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搞个人崇拜的事实。个人崇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农民意识的反映,沙皇俄国专制主义传统和英雄史观的影响,是苏联 30 

年代个人崇拜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3。肃反运动和大清洗 



     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 

州委书记基洛夫 (1886—1934)被暗杀。当晚,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赶 

到列宁格勒,亲自审理这一案件。由此揭开了全苏范围的肃反运动和大清洗, 

一直延续到1938年秋基本结束,有500万人以上受牵连,40余万人被枪决。 

     基洛夫案件发生之前,苏联在30年代初已揭露了一连串的反党集团,并 

进行了政治审判,如“工业党”案件、“劳动农民党”、“俄国社会主义民 

主工党委员会”案件。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审判,“工业党”是资产阶级 

技术知识界上层反革命集团和国际资本在苏联的间谍和军事代理机构。联共 

 (布)十六大后揭露了“塞尔佐夫—洛米纳泽右倾—左倾联盟”。1932年下 

半年先后揭露了“柳亭—斯列普科夫反革命集团”和“斯米尔诺夫反党集团”。 

后来又揭露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斯克雷普尼克集团”。斯大林关于社会主 

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会越来越加尖锐,这 

是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阶级的消灭不是经过阶级斗争熄灭的 

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基洛夫被暗害后,联共 (布) 

党内更加坚信,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将会变得越来越加尖锐。1935年1 

月18日,联共(布)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就基洛夫遇刺发出秘密信。信中指出: 

现在需要的是真正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警惕性,因为敌人的处境愈是绝望,他 

们就愈想把极端手段作为他们反苏维埃政权斗争的垂死挣扎的唯一手段。联 

共(布)中央要求各地动员所有力量去击溃敌对分子,深挖党和人民的敌人 

的反革命巢穴。 

     1934年12月6日,苏联政府为基洛夫隆重地举行了国葬。在此前后, 

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等地处决了104名“白卫恐怖分子”。12 

月22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关于基洛夫案件的通报,说凶手列昂尼德·尼古拉 

耶夫是地下恐怖组织的成员,而这个恐怖组织则是由原季诺维也夫反对派成 

员组成的,名为“列宁格勒总部”。12月27日,苏联政府在关于“列宁格 

勒总部”的控告结论中指出,谋杀基洛夫只是这个恐怖组织长远计划中的一 

部分,其目的是要谋杀斯大林等联共 (布)领导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 

 (1883—1936)等10余名原反对派成员被捕,并于1935年1月15日进行了 

政治审判。季诺维也夫等完全否认与暗杀基洛夫有任何牵联,检察机关也提 

供不出足够的证据。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仍被判处10年、5年监禁, 

尼古拉耶夫被枪决。 

     1936年夏,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重新审判,使大清洗出现新的 

高潮。为了使他们招供“组织恐怖集团进行暗杀活动”,苏联内务部采取严 

刑逼供等非人的恐怖手段,从精神上和肉体上使被告受尽折磨。1936年8月 

19日至24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进行了公 

开审判。被告被迫供认“杀害基洛夫和准备杀害斯大林及其亲密战友”。8 


… Page 39…

月24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