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

第18部分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第18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工农生活状况恶化,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的高潮。民族主义政党组织纷 

纷建立,印尼共重新开始活动。1933年2月4日至10日,“七省号”军舰 

的水兵发动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荷兰殖民统治。 



                     6。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战后初期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印度自1757年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地印度在行政区域上分英属 

印度和土邦两个部分。英属印度约占印度总面积的3/5,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3以上,由殖民政府直接管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被宗主国英国 

拖入战争的深渊,印度人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 

减少了对印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为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造成了客 

观有利的条件。战后,印度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尤以纺织和钢铁工业发展 

最快。印度工人阶级也得到了发展。据1921年工业普查,受雇于10人以上 

企业的工人有240多万人。印度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的 

80%以上。印度的两大政党是1885年建立的印度国民大会党 (国大党)和 

1906年建立的穆斯林联盟。印度共产党于1920年建立,但全国性统一组织 

直到1933年才形成。印度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人民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 

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战后,民族解放斗争出 

现了新的高涨。1918年罢工浪潮席卷全国。12月,孟买工人发动总罢工,提 

出打倒英帝国主义的口号。在一些罢工的城市还成立了工会。农民运动在旁 

遮普邦等地也有较大发展。工农运动此起彼伏,预示着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新 

的高潮的到来。 

     为了缓和日趋尖锐的矛盾,英国政府于1918年7月抛出《蒙塔古——蔡 

姆斯福改革方案》。方案虽然提出在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在大英 

帝国范围内逐步实现印度的责任政府”,但其实质是丝毫无损于总督的权力。 

这个方案没能缓解印度人民的反英情绪。1919年3月,英国颁布了强硬的《罗 

拉特法》,该法认定战时制订的《国防条例》仍然有效,总督仍拥有特别权 

力。殖民当局有权不经起诉就可搜查、监视、逮捕任何有反英活动嫌疑的人, 

不经审讯即可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驱散示威游行,禁止团体活动。 

这一法律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全印出现了反英斗争风暴。 


… Page 55…

    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印度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国大党领袖甘地 (1869— 

1948)提出非暴力的抵抗政策,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采取了非暴力的不合作形 

式。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在1919年4月6日举行总罢业,在这一天实行斋戒和 

祷告,进行非暴力抵抗。但是在斗争中,愤怒的印度各阶层人民冲破了非暴 

力抵抗的束缚,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同军警发生了冲 

突。英国殖民当局采用暴力镇压。1919年4月13日,英军在旁遮普邦的阿 

姆利则城开枪扫射举行集会的平民,打死1000多人,打伤2000多人,制造 

了“阿姆利则惨案”。惨案发生后,旁遮普邦掀起了更大的反英浪潮,一些 

城镇和农村发生了武装暴动。4月中旬,甘地宣布中止运动。年底,国大党 

决定接受《蒙塔古——蔡姆斯福改革方案》。 

     1920年12月,国大党那格普尔年会通过了甘地拟定的“非暴力不合作 

计划”,提出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自主。与此同时,国大党进行了改组, 

扩大党员成份,在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广泛发展党员,使其成为群众性 

的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员到工厂和农村开展活动,开始了印度第一次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倡导的这一运动在全国得到广泛响应。但是,工农运动 

很快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1921年发生了396次罢工,有60万人参加,使 

雇主损失了698万多个工作者。1921年8月,马德拉斯省摩普拉族贫苦农民 

发动起义,一直坚持到翌年1月。起义者宣布成立哈里发王国。为了平息印 

度人民的愤怒,英王王储到印度巡视,遭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群众 

的联合抵制。甘地坚决反对人民群众把不合作运动引向新阶段的要求,强调 

不得超过非暴力范围。1922年2月4日,在联合省拉普尔地区的乔里乔拉村, 

有22名向示威游行开枪的警察,被愤怒的群众打死烧死。群众还烧毁了警察 

所。殖民当局进行了残酷的报复,44人被杀害,数百人被流放。甘地认为自 

己没能制止群众的暴力行动是他“最惨痛的耻辱”,并以此为借口,在2月 

12日由国大党通过了在全国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由于甘地和国大党的妥 

协,使第一次不合作运动结束。3月10日,甘地被捕并被判处六年监禁。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畸形发展的印度经济受到沉 

重打击,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1/2以上,农业总产值下降了55%;中小 

企业大批倒闭,失业工人数目锐增,工农生活急剧恶化,他们同英国殖民当 

局及其走狗的矛盾不断激化,开始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在国大党内 

部,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为首的激进派迅速成长起来。1929 

年12月,国大党通过了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宣布1月26日为“独立 

日”,同时还通过了在适当的时候发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决议。1930 

年1月26日,全印举行了盛大的集会和示威游行。与会者庄严宣誓印度必须 

摆脱英国的统治,实现完全独立。 

     1月底,甘地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改变税率、削减军费、释放政治犯、 

取消秘密警察等11项要求,被拒绝。2月,国大党授权甘地领导第二次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是由甘地发动的“食盐进军”开始的。3月12日, 

甘地亲率几十名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步行3周多抵达丹地海滨,取海水 

熬盐,以号召人民反对“食盐专卖法”。但是,全印很快出现了罢工、罢课、 

罢市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殖民当局企图通过逮捕甘地、尼赫鲁等国大党 

领袖平息群众运动,结果使矛盾更加激化。白沙瓦和绍拉普尔地区在4月下 


… Page 56…

旬和5月初爆发了武装起义,使30年代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到了高潮。 

1930年,印度各地举行了148次罢工,有19。6万多人参加。 

     英国殖民当局在残酷镇压起义者,实行白色恐怖的同时,开始对印度宗 

教团体、地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士进行谈判。1930年11月至1931年1月, 

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圆桌会议,国大党没有出席。会议没有取得实际成果。 

1931年1月,甘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签订《德里协定》。协定规定,英国承 

认国大党合法,国大党则停止不合作运动,并不再抵制圆桌会议。同年9月 

7日至12月1日在伦敦召开了第二次圆桌会议,甘地作为国大党的唯一代表 

出席,在会上提出英国给印度自治领地的要求被拒绝,会议仍没有达成任何 

协议。国大党于1932年初宣布恢复运动。英国当局再次宣布国大党为非法, 

并颁布了一系列紧急法令,逮捕了包括甘地等国大党主要领袖在内的 12万 

人。7月,国大党决定用个别的非暴力抵抗代替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4年5月,国大党正式宣布无条件终止这一运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正式结束。 

     在30年代初的工农运动高潮中,1933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印度共产党。 

在此之前,印度于1920年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5年各地的共产主 

义小组组织了印共中央委员会。1935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新的《印度政 

府组织法》,印共同国大党订立了反对这一组织法的协定,此后,一些共产 

党人参加了国大党组织。1937年,该法有关省的部分开始实施,在七个省组 

织了国大党人的政府。 



                           7。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奥斯曼帝国瓦解 

     19世纪以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已更加衰落。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夕,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属国大都独立,仅剩下巴尔干半岛尖端的一小 

块领地。在亚洲虽控制有较多的领土,但英、法等帝国主义列强的势力已渗 

透其中。1914年8月,德土签订同盟条约,同德国建立了密切的同盟。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奥集团方面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时,土耳其战败,奥斯曼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帝国彻底瓦解,全部领土 

仅为土耳其人聚居的安纳托利亚和欧洲的东色雷斯。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对 

土耳其的任意宰割,使土耳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 

民族危机。 

     根据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同协约国帝国主义签订的《摩德洛司停战 

协定》的规定: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由协约国占领,并对各 

国船只开放;土耳其军队立即解散,军械武器销毁或由协约国收缴;无线电 

台、军事仓库和海底电缆交由协约国管理,协约国有权使用全部商船和铁路。 

该协定还特别强调,当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占领土耳其 

的任何军事战略要地。协定签字后不久,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即派出舰队驶 

入两海峡,英国的最高专员也抵达土耳其京都伊斯坦布尔,英、法、意帝国 

主义派出10。7万人的军队进入土耳其,占领了大片领土。在英国的支持下, 

希腊军队于1919年5月占领了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的伊兹密尔城及其周围地 

区。1920年10月,土耳其又同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色佛尔和约》, 

用法律确认了战后列强对土耳其的瓜分。土耳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完全 


… Page 57…

丧失了独立和自主,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小国。美国则以另一种方式 

力图参与对土耳其的瓜分,它以“维护弱小民族利益”为名,力主把土耳其 

的伊斯坦布尔、安纳托利亚和亚美尼亚等地交由国联“委任”“大国”统治。 

 《色佛尔和约》使土耳其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2)凯末尔革命的胜利 

     1908—1909年青年土耳其革命推翻了苏丹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其民族资本的力量仍很羸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 

土耳其民族资本的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工商业的经济重心逐 

渐从伊斯坦布尔等沿海城市向安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