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

第32部分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第32部分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租借法。该法授权美国总统以出售、转让和租借等形式向“总统认为其国防 

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并给予其他各种 

方便。这样,美国实际上已同英国结盟。在制订租借法的同时,美英两国军 

方的代表1941年初在华盛顿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秘密会晤,经过协商制定了 

 《ABC—1参谋协定》,两国认为,美、英与日、德一旦交战后,两国的战略 

重点将在大西洋和欧洲,首先打败德国,然后再打日本。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丘吉尔在德国 

进攻苏联的当晚发表广播讲话时说:“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 

美国的危难,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 

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丘吉尔还表示,英国将给予苏联一切援助。美国政 

府在6月23日发表了《谴责德国侵略苏联的声明》。罗斯福总统在次日再次 

发表声明,明确表示“美国决定在可能范围以内,全力援助苏联”。苏联参 

战后进一步推进了世界各国人民投入到反对法西斯的侵略,建立广泛的反法 

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促进了苏、美、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进一步合作。1941 

年7月12日,苏英签订《为对德作战采取联合行动的协定》。7月底,罗斯 

福派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 (1890—1946)访苏,最后确定了采取实际措施 

的具体方针,8月12日,苏美互换照会,美国政府再次表示,美国决定“给 

予一切可以提供的经济协助,加强苏联反对武装侵略的斗争”。除美英两国 

外,苏联在1941年7月到9月还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挪威、 

比利时驻伦敦的流亡政府以及“自由法国”运动签订了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相 

互支援和合作的协定。 

     1941年8月,美英两国首脑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芬兰阿金夏海湾 

举行会谈,通过了在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起重要作用的《大西洋宪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 

由选择其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愿意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 

面最全面的合作,以便向大家保证改进劳动标准、经济进步与社会安全”等 

八款。同年9月24日,苏联、英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波兰、 

荷兰、挪威、南斯拉夫、卢森堡和“自由法国”等国的代表在伦敦举行国际 

会议,一致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建立。 

     根据大西洋会议的建议,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莫斯科召开 

了苏美英三国会议,研究了美英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分配问题。 

三方签订的议定书规定,从1941年10月1日到1942年6月30日,美英每 

月向苏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及其他各种军用武器和物资,苏联则向 

美英提供军工生产所需的原料。 

     1941年12月11日,德、意、日三国签订联合作战协定,再次表明这三 

个法西斯国家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的行径 


… Page 98…

最终促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 

联、中国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明 

确宣布,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 

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 

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之后,根据《联合国家宣 

言》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在美、英、苏、中等盟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 

协定,使之具体化,世界各国人民在共同战斗中终于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统 

一战线。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莫斯科战役之后,苏联并没有彻底改变危急的形势。由于在西欧没有开 

辟第二战场,苏联独自承担着沉重的军事压力。法西斯德国没因莫斯科战役 

受挫而放弃巴巴罗沙方案,凭借其暂时优势的兵力,准备发动新的进攻,斯 

大林格勒成为首要的目标。1942年4月5日,德国统帅部发布第41号命令, 

集中兵力攻打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然后沿伏尔加河北上,向西迂回莫斯科。 

为此,德军集中了97个师,90万人,1200辆坦克和1640架飞机。6月28 

日,德军从库尔斯克、罗斯托夫地区发起全线进攻。7月中旬,德军越过顿 

河下游向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大举进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 

     1942年7月17日至11月18日是苏军的防御阶段。7月17日,德军首 

先从契尔河一线发动进攻,苏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德军在7月底逼近顿 

河区,苏军在8月中旬被迫退守到斯大林格勒外围地区。8月19日,德军主 

力强行渡过顿河,组成南、北两个突击集群,向斯大林格勒突击。8月25日, 

苏军宣布斯大林格勒开始特别戒严,号召军民做好巷战的准备。广大军民响 

应斯大林“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用一切力量消灭敌人”的号召,决心誓死保 

卫祖国,保卫家乡。8月26日,德军突破了斯大林格勒西北防线,进抵伏尔 

加河西岸。德军司令部下令德进攻部队务必在8月28日突入斯大林格勒市 

内,同时派出空军出动飞机2000多架次,对斯大林格勒进行轮番轰炸。 

    9月13日,德军向市内发动进攻,苏联军民投入市区保卫战。14日,德 

军的四个师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和 1号火车站,市内的苏军被分割成三部 

分,开始了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激烈的巷战。22日,德军经过反复争夺付出 

沉重的代价后占领了中心码头区的伏尔加河西岸,10月4日又占领了一些工 

厂的住宅区,5日占领了拖拉机厂。苏联军民拚死抵抗,始终坚守着市内的 

每个防御点,德军始终没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 

     1942年10月,正当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激烈进行中,苏军统帅部和 

总参谋部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制定了反攻计划。苏军集结100余万人在顿河 

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待命。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直至1943 

年2月2日,是反攻阶段。苏军首先突破了城南的防线,开始了猛烈的进攻, 

很快完成了对德军22个师、33万人的钳形包围,11月底开始对被围德军进 

行攻击,德军统帅却匆忙调集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向斯大林格勒突击,也 

被苏军粉碎。1943年1月10日和22日,苏军两次向被围的德军发起进攻, 

至2月2日结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 

一,德军损失官兵150万,占投入苏德战场总后兵力的1/4。斯大林格勒保 


… Page 99…

卫战的胜利使苏联卫国战争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苏军 

由此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直至战争结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开始了战 

略反攻,先后取得了1943年9月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的胜利和夏秋攻势的胜 

利。苏军解放了162个城市,收复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德军损失了118 

个师,占投入苏德战争总兵力的50%。 



      (2)盟军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的胜利 

     英军1941年3月在阿盖拉被隆美尔“非洲兵团”打退后,在11月出击 

使德军受重创,英军攻到了阿盖拉。经过补充和调整,隆美尔指挥德军在1942 

年5月向英军重新发起进攻。德军在一周内推进300多英里,俘虏数万英军, 

缴获大量军用物资。6月底,德意联军抵阿拉曼,距亚历山大港只有60多公 

里,严重地威胁着苏伊士运河的安全。英军的惨败在国内造成了严重的政治 

危机。丘吉尔调任蒙哥马利 (1887—1976)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同时为该军 

团补充了许多坦克和大炮。英军经过充分准备后,于10月23日晚向德军发 

起猛攻,开始了阿拉曼战役。10月28日晚,英军经过激战后突破德军北部 

防线。11月2日突破意大利军守卫的南部防线,继续向西推进,在1943年1 

月23日占领了的黎波里,2月攻抵突尼斯的东部边界。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 

获全胜,缴获数百辆坦克,歼灭和俘虏敌军近6万人,其中德军3。4万人。 

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同欧洲战场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样,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移。 

     阿拉曼战役开始不久,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围堵向西溃逃的隆美尔残 

部。美国艾森豪威尔 (1890—1969)被任命为盟国北非远征军总司令。英美 

联军按原订计划在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三地登陆,继续向西挺进, 

对退到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3年1月14日至26日,英 

美两国首脑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法国将军戴高乐和吉洛 

德 (1879—1949)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未来法国的政治制 

度问题和土耳其在战争中的立场问题,还讨论了盟国今后的作战计划及促使 

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的计划。会议决定把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任务推迟到1944 

年执行。 

     1943年初,法国守军加入了盟军行列。盟军的力量在北非战场已占绝对 

优势,兵力是轴心国部队的两倍,坦克是六倍。3月下旬,在北非登陆的盟 

军同蒙哥马利的第八军团向突尼斯南部发起总攻,经过20余天激战,德意军 

队退到突尼斯北部。4月22日,盟军与德军展开决战。5月7日,英军攻入 

突尼斯城,美军进入比塞大城。5月13日,25万德意军队被迫投降。在非洲 

的法西斯军队被肃清,北非战场就此结束。 

    盟军在北非的胜利,使地中海成了英国的内海。1943年6月,盟军决定 

在地中海开辟新的战场,首先进攻西西里岛。7月10日,美英和加拿大三国 

联军16万人乘3000多艘船在西西里岛登陆,同时对罗马等城市进行了空袭。 

联军登陆时未受到意大利守军的有力抵抗,8月16日完全占领了西西里岛。 

在这之前,意大利在7月25日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原意大利军总 

参谋长巴多利奥(1871—1956)组织了新政府。巴多里奥在7月28日宣布解 

散法西斯党,结束了意大利法西斯21年的统治。9月3日,巴多利奥政府同 

美英签订了无条件投降协定。9月8日,美英联军应意大利政府的要求在意 

大利南部萨勒诺地区登陆,切断了德军从意大利南部北逃的出路。10月13 


… Page 100…

日意大利对德宣战,使法西斯三国轴心受到沉重打击,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北 

地区这时已被希特勒派兵占领,墨索里尼被扶植起来,成立了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