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宗教史-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不要坚持信仰。然而在戴克里先的军团士卒中有不少基督徒却在这次清洗
中宁死不屈,这种大义凛然的行动加剧了军心动荡。305年,戴克里先被迫
退位,才结束了这次规模最大,手段残酷的迫害活动。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这是一个可怕的迫害时期,但是公众舆论远没有过
去迫害时那么仇视基督徒,这是基督徒善行义举而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结果;
迫害的程度随各处执行处罚的地方官的态度而异,这表明在统治集团内部也
有相当数量的官员对基督教持理解态度。在意大利,北非和东部各地,迫害
残酷;在高卢和不列颠,友善的君士坦希厄斯·克洛勒斯表面上服从社会拆
… Page 53…
毁教堂,但不伤害基督徒个人,他得到了受宽恕的人的拥护,并使他的儿子
(君士坦丁一世)获益匪浅。
(3)荣登国教宝座
基督教势力的壮大,不能不令统治者刮目相看。从4世纪起,罗马帝国
对基督教的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311年,罗马皇帝加勒里乌临死之前与西
部领袖君士坦丁和东部领袖李锡尼共同发布《宽容敕令》,在不违反公共秩
序的前提下允许基督教徒宗教信仰自由。 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又共
同签署了《米兰敕令》,规定各教平等,发还教会财产。 323年君士坦丁
统一帝国,进一步利用、扶植基督教,政府官员也多由基督徒担任。
在《米兰敕令》给予基督徒平等权利时,教徒人数还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很小部分,但在皇帝的优遇下,教徒人数急骤上升。根据319年的一项法令,
免收神职人员赋税(当时加在人口中富有者身上的赋税甚为沉重)。尔后,
政府授予教会接受遗产的权利,从此教会作为一个法人的权利得到承认。各
城市居民禁止在星期日工作。异教徒的私人献祭也相继被禁止。向神职人员
馈赠礼品之风盛行。在帝国的赞助下,罗马、耶路撒冷、伯利恒等地纷纷建
起大教堂。对宗教发展意义更为重大的是君士坦丁将首都迁往重建过的拜占
庭,他称之为新罗马,世人则称之为君士坦丁堡。这是一个基督教势力最强
大的地区。但操拉丁语的西部罗马一向对罗马敬重备至,因而迁都之后,留
在故都的罗马主教成为最瞩目的人物。原已存在的东西两派教会的分裂由此
变得更加剧烈。
自375年始,罗马皇帝不再担任罗马神庙的“最高祭司”,并禁止民众
向神庙献祭。380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除基督教外,禁止一切异端
教派活动。从此,基督教就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在社会上的显赫地
位,导致社会构成与以往迥然不同。直至在基督教成为国家宗教之前,并不
是诸宗教中传布最广者,即使在最大的城市中,基督徒也只占居民比重的五
分之一或不足。早在2世纪时,基督徒社团的成员结构除以奴隶为主外,已
有统治阶级的成员加入其社团,但名门望族中的虔诚者,大多是妇女。
基督教一跃成为国家宗教,其社团人数便急剧增加,中间阶级和奴隶主
阶级的大部分纷纷皈依基督教。基督教逐步由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转化成
统治阶级赖以制驭民众的工具和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精神支柱。此后,虽然在
基督教和旧有的宗教信仰之间仍有矛盾,在米里安(361—363年)时期还曾
一度恢复对基督教的压迫,都终不过是历史趋势中的小回流。但基督教与帝
国统治的结合,在这时已成定局。这时的基督教已不再是逃脱世俗邪恶的避
难所。皈依基督教,也不再具有解脱罪愆的感觉。于是,最虔诚的基督教徒
们采取了隐修与遁世的方式,去往荒漠独处,以献己于神,在那里度过禁欲
苦修的生涯。第一批遁世者和第一批隐修会,出现于埃及的底巴伊旷里;圣
安东尼和圣帕科米乌斯被认为是隐修的倡始者。继而其他基督教地区也有修
道院问世。
4.统一教义、制度化与早期异端
自2世纪起,基督教会已形成由地区或教区的教会负责人(主要是主教)
召开教会会议,以解决教义、教规和仪式、典制等问题的传统。但当时基督
… Page 54…
教尚处于不合法地位,教会会议的影响局限于一定的地区,对其他地区无普
遍性的权威。313年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
境内得以合法化,随着帝国的统一,各地教会统一教义和体制的条件也趋于
成熟。
(1)七次公会议
早期基督教会由于地理、文化、语言等原因,自然地分为二派;西部使
用拉丁语的教会称为拉丁教会或西方教会;东部使用希腊语的教会称为希腊
教会或东方教会。两派教会各行其是。在后来的发展中,罗马教会逐渐成为
西部教会的领导中心,东部教会则形成了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
阿、耶路撒冷4个中心。
基督教既成为罗马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维护它的统一便成为教会乃至
帝国的重要大事。不符合正统教义的教派的神学主张往往被斥为“异端”,
而“正统”与“异端”的争执又关系到各派系在帝国统治层中所处的位置,
从而使基督教内部已有的各种争论更趋表面化。随着教会教权的增长,统一
教义这个本属于神学范畴的任务,与教会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盘根错节地
交织在一起,变得日益复杂,最后成了需要借助外部政治力量来解决的事情。
而帝国皇帝出于统一意识形态的要求,也多次主动干预宗教的论争,于是原
已十分复杂的争论变得更为复杂。基督教史上的七次大公会议虽然是为着“统
一认识”的目的召开的,但最终没能挽救基督教东西两派大分裂的结局。
公会议是指基督教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前期公会议抬于4世纪20年代基
督教取得合法地位之后,由罗马皇帝召开。参加者包括当时罗马帝国所承认
的希腊——罗马世界的欧洲以及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教会的主教和一些神
学家。此后,由于各派间的分化日益加剧,自9世纪中叶起的后期公会议,
成为由罗马教皇召开的天主教主教会议。
“三位一体”是正统教义中一条重要的教义,即认为,上帝只有一个,
但在一个本体之中包含着三个同等的位格圣父、圣子、圣灵。然而,如何解
释“三位一体”,特别是圣父与圣子的关系,道成肉身的圣子的神性与人性
的关系,都有着巨大的分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社会和政治
集团间的矛盾。可以说,历次公会议,都是以化解这种分歧、建立定于一尊
的正统教义以适应国教化的需要的意愿开始,以加剧最终的分裂结束。
由罗马皇帝召开的公会议共有七次。当时基督教两派尚未正式分裂,故
至今天主教和东正教均承认这七次公会议的合法性。
由于政治区划、语言、文化传统等差异,事实上罗马帝国全境一直分作
东西两个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传播于高卢、
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线和以西地区,通用拉丁语,亦称拉丁教会,中心在
罗马。东派教会通用希腊语,也称希腊教会,开始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
耶路撒冷等地为中心,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一线和以东地区。 330
年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自称“新罗马”。此后,
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同西部罗马相对峙,埋下了日后东
西教会大分裂的种子。
4—7世纪,东部教会各派势力间争斗激烈,西部教会也时而介入。这种
争斗在神学上的反映就是关于“三位一体”的基督的“神人二性”问题的教
义之争。
325年君士坦丁以皇帝的名义召集帝国境内约300名主教,在距君士坦
… Page 55…
丁堡50英里的尼西亚城,举行第一次公会议,史称尼西亚会议。
议题中心是如何解释道成肉身的基督和上帝,即三位一体中父与子的关
系。这场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帝国内部各民族及各地方势力间的矛盾。
最后,根据何西乌的建议,以该撒利亚主教、教会史家犹西比乌所提出的信
经为基础,添上父子“同质”一词,由皇帝施加压力强行通过,作为正统三
一论教义的标准。这个信经后经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即第二次公会议)
修改,加上了“圣灵与圣父、圣子同样具有神性”的提法,从而把圣灵提到
与父、子完全同等的地位,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教义。同时制定了20条教
会法规以扩大正统派主教的权力,这些规定对帝国全境基督教会具有强制性
的约束力。世俗政权直接插手干预教会内部事务和教义,即由此开端。
君士坦丁死后,帝国于340年之后分为二部分,即东罗马与西罗马。这
二位皇帝更深地卷入了教会争权夺利的斗争,康士坦斯支持西方主教,康士
坦蒂乌则支持东方主教,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尼西亚论争。在他们统治下,这
场争论已不像君士坦丁在位时那样实际上仅限于东部 (第一次公会议的参加
者大部分是东部教会的主教),而是发展到整个帝国。
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解决了“三一论”问题后,基督论即成为4—5世纪神
学争论的中心。主张一性论(基督在“道成肉身”后即只有神性而不具人性)
的代表人物优提克斯被448年的君士坦丁堡教会会议 (地方性宗教会议)判
为异端,优提克斯利用政治唆使东罗马皇帝阿提普斯二世于449年召开以弗
所会议(即后世天主教会所谓“强盗会议”)进行翻案。阿提普斯二世死后,
其继位者马吉安和女皇普尔凯丽妲于451年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卡尔西顿召
开宗教大会,史称第四次公会议。约有600余名主教参加,罗马主教列奥一
世也派代表参加,他们为迎合当时在东西方教会中均占优势的二性论派(主
张基督具有神、人二性),以平息帝国境内的教会争端,推翻了“强盗会议”
的决定,重申以前三次公会议的结论,再一次将一性论斥为异端,并革除优
提克斯教籍。会议接受了列奥一世的“教义书信”,规定基督为三位一体的
第二位,有真实的神性和真实的人性;其神人二性“不流、不变、不分、不
离、同存于一个位格之中”。这就是被后世大多数教会承认为正统基督论的
最初公式,称“卡尔西顿信式”。会议提高了罗马主教的地位;并批准了君
士坦丁堡牧首在东方教会中的领导地位,但罗马教会对后者不予承认。在后
来的时间里,便成为东西方教会分裂的症结。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