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中国道教3 >

第30部分

中国道教3-第30部分

小说: 中国道教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较为简单。唐宋时期,道教仪式规模渐大,执事的分工也渐趋细致和繁复。高功法师之称也流行开来。据《唐六典》,各种从事斋醮仪式的执事,又统称为〃威仪师〃。AF在斋醮仪式的日常演习过程中,执事分工经常会出现混淆和不规范的情况,历代科仪著作中多有批评。例如:杜光庭的《太上黄箓斋仪》指出:〃今蜀地高功,止于发炉、复炉两称名位,其他宣读皆委他人。虽云先唱后随,何异龙吟鼈应,此盖不惧冥谴,自掇罪尤。〃可知唐末五代时四川一带的道教仪式中,高功法师已不复宣读。而在吴中江表荆楚之间,〃近年,或都讲年德稍高,不欲一一劳止,即于众官之内差一人执磬开礼。盖事出一时,原非古制,详其执简,颇谓旷官。
  更有后学生情,妄为臆断,于六职之外,置一人持磬,殊无经据,讹谬益深〃。AG就是都讲法师常因年迈而不复开礼。南宋道士吕太古在《道门通教必用集》中也指出,因为都讲〃年德稍高,不欲一一劳止,即于众官之内,补一人执磬唱礼,盖事出一时,原非古制〃。另在侍经之外,为〃整饰坛筵,别置直坛之号,六职之外,颇有冗员〃。AH当代道教的道士举行仪式时,在榜文中仍然沿用醮坛执事的分工名称,但大多是职称性质。除三法师外,在坛场中大多由不参加仪式的值坛人员负责香、经、灯的布置和整理工作,这是因为当代道教仪式的坛场布置十分繁琐,仪式过程变化繁多,已非参与仪式的道士所能兼任。
  注:
  ①②③④⑥⑧⑨ACAG《道藏》第9册825、346页,74页,74页,347页,74页,74页,74页,74页,34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⑤⑦ABAEAH《道藏要籍选刊》第8册429页,428页,430页,507,3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AD《十三经注疏》第752页,中华书局,1980年
  AF《最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49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内外斋

  内外斋是道教斋法的不同功能和使用范围的一种分类名称。内斋指道士内修的斋法,由个人进行,注重内心无思无欲,外观无言无行,主静。外斋指道士为他人他事举行的斋法,大多由集体进行,唱念做齐全,主动。《金箓大斋启盟仪》称:〃斋法之说,有内有外,请备论之。内斋者,恬淡寂寞,与道翱翔,昔孔子以心斋之法告颜渊,盖此类也。外斋者,登坛步虚,烧香忏谢,即古人祷祠祭祀之余意也。〃①孔子以心斋之法告颜渊之说,出自《南华真经》的《人间世》篇。颜回问:〃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②斋是戒洁,心斋就是保持精神虚静,不接外物的状态。内斋之法,本无程式。早期道教的守一之法,亦是内斋一类,《太平经》只是要求守一之人〃安卧无为,反求腹中〃,〃百日为小静,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等等。③南北朝时,道教仪式渐趋繁复。陆修静的《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称:〃以人三关躁扰,不能闲停,身为杀盗淫动,故役之以礼拜,口有恶言,绮妄两舌,故课之以诵经;心有贪欲嗔恚之念,故使之以思神,用此三法,洗心净行,心行精至,斋之义也。〃④以礼拜、诵经等动行为来约束人的三关,使人心静,就将内外斋结合了起来。北宋道士陈碧虚注〃心斋〃曰:
  〃祭祀之斋,涉迹心斋,则悟本也。〃⑤他指出道士的内修为斋醮仪式的根本。
  陆修静编集的《洞玄灵宝五感文》中有〃洞真上清之斋〃,其一法为〃绝群离偶,无为为业,寂胃虚申,眠神静气,遗形忘体,无与道合〃。其文有注称〃舍朋友之交,无妻奴之黑,孤相独宴,泊然穷寂,形影相对〃,〃虚息不食,则泊然寂定〃,〃神司外,务躁动,今既无事,怡静内藏,故谓之眠〃,〃内无饥寒之切,外无缠缠之累,洞遂虐漠,故不知四大之所在〃,〃道体虚无,我有故隔。今既能忘,所以玄合〃。
  其二法为〃孤影夷豁〃。⑥上清之斋,虽然与金箓、黄箓等斋法并列为九斋十二法,但据其内容当属内斋。
  大约成书于明代的《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则称,〃内斋者有四,一则心斋,二则常斋,三则清净斋,四则长斋〃。
  心斋,指〃谨守天戒,心意同符,内外同仪,无思无欲,无虑无恐,翛然坐忘,德同真人,道合仙格〃常斋,指〃绝辛去厌,断荤戒欲〃;清净斋,指〃断五谷,绝人事,居山林,饮元气,持戒律,忘尘根,散胞胎,杜交友〃;长斋,指〃并持以上三斋之法,或一月、两月,一岁、两岁,十年、二十年是也,以至终于飞升,始于立意是也〃,⑦前三种是内斋之法,各有特点,后一种是内斋的时间要求。
  隋唐时期成书、后经历代增补的《洞玄灵宝玄门大义·释威仪》则称:〃论斋功德者,宋师旧举六条,今家大明二种:
  一种极道,二者济度。极道者,《洞神经》云:心斋坐忘,极道矣。济度者,依经总有三箓七品。〃⑧据此,内斋即极道,即道的最高境界,外斋即济度,包括三箓七品(见另文)。
  注:
  ①⑥⑦⑧《道藏》第9册72页,第32册620页,第3册618页,第24册73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②④⑤《道藏要籍选刊》第2册322页,第8册503页,第2册3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太平经合校》第741、742页,中华书局,1960年

诵经

  诵经就是诵念经文,是道教斋醮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仪式元。一个道教徒在入道后初习仪式时就要学习诵经。《道门通教必用集》称〃童子长成,教习音韵。单声诵念,赞助行持。传闻舛差,蹈袭芜鄙,悉加厘正,俾就谨严〃,①就是通过诵念经文,帮助〃行持〃,修习道学的意思。
  诵念方法同一般诗文的朗读不同。诗文朗读一般按文意抑扬顿挫,节奏变化,但诵念经文大多呆板平稳,与意无涉,其节奏往往由某种打击乐器控制。诵念时,有个人单独诵念的,也有多人集体诵念的,有诵念一遍而止者,也有反复诵念多遍的。
  道教认为,通过诵经万遍,道士可以达到修道成仙、与神沟通的目的。据《无上秘要》引〃洞玄空洞灵章经〃称:
  〃善信男女,香灯供养,见世光明,身入无为,受福自然。若能长斋,诵经灵章,万遍道成,身生水火,立致飞行,其道高妙,不得漏泄。〃②因为,〃千遍通神,万遍通真〃,通神就可以〃逆知吉凶〃,通真就可以〃经灾履厄,腾景三清〃。③正由于如此,在天地运终,星宿错度,日月失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国主有灾,兵革四兴,疫毒流行,兆民死伤,师友命过等事发生时,都要诵经,〃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④宋代的白玉蟾在《赞救苦经辞》中则认为讽诵《太上灵宝天尊说救苦经》的人,就是〃莫不代天尊而演说经教,体大道以引接浮生〃。⑤代天说教就是宣传教义。
  历代道教科仪文献,对于诵念经文的选择、时间安排、同众术之关系等,多有所阐述。
  经文的选择。道教一直重视《道德经》的诵念。《洞玄五称经》称:〃太上玄一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经文至微,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焕乎奇文,诵之千日,虚心注玄,白日升仙,上为西华真人,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庆于七祖。〃⑥《洞真太霄琅书琼文帝章经》则称:〃凡修众经,以《琼文》为先,诵咏寂室,静庆霞轩,群魔伏使,万试敢前,随意所修,乃得道真,万遍道备,腾身太清。〃⑦成书于隋末唐初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则称诵念〃三洞宝经〃者,〃形陟绛霄〃,而听到诵念者,〃乃神生碧落〃,〃莫不人天仰赖,生死依凭,为群品之津梁,实众真之户牖〃。⑧时间的安排。道教认为不同时间诵念有不同功能。《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正月为上元,自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皆存在上宫天尊诵经;七月为中元,自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存在中宫天尊诵经;十月为下元,自八月、九月、十月,皆存在下宫天尊诵经。凡诵经时,须是行定法,后著耳彻听,天尊诵经之声,琅琅然如钟声。〃文内注云:凡祈禳在上宫,凡炼气在下宫,凡为亡灵在中宫。⑨就是在上元时期诵经有祈禳功能,在下元时期诵经有炼气功能,而为祈禳亡灵的则在中元时期诵经。至于在本命之日,即生日诵经,则〃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AB即有长生之功能。
  诵经作为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种,往往同道教的一些方术相联系,在《无上秘要》中引用的《洞真金房度命经》和《洞真素奏丹灵六甲符经》,都谈到诵经要同服符相结合。在诵念《金真金房度命经》十遍后,就要服金房保命符,连续诵念一百遍,即服十次,〃此则通神致真,坐见八方,条理百关,节度纳灵,万气总归,则能长生寿极,天地三光同年〃。
  在修六甲之道时,每逢〃甲日入室服符,诵咏六宫歌章〃,经过连续六年诵念,就有〃玉女降房,与兆面言,运龙飞霄,上升兆身〃,AC而在《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之中,诵经要与佩符相结合,〃皇人曰:凡通经行道须佩真符,而行此道则万神敬从也〃。诵经又与存思和内炼相结合,〃每遇诵经行持日,先洒扫净室,斋戒身心,入室东向平坐,烧香,叩齿十通,勿令耳闻,默念(净口咒)。次瞑目静存,东方青龙吐两合月华白气及肾水,如大海中浴洗,去五脏秽浊,良久,存南方,降真火同日精赤气,合于心火,烧身并道室灰烬,并无纤毫烟秽,即觉大风吹尽尘垢,即存丹田内婴儿,自地户步斗登坛,默念(净天地咒)。微吸四方真方,略吹遍身,从东方为始,默礼十方,东向想丹田内婴儿,默念(开经玄蕴咒)。〃AD诵经的轨度。道教认为,诵经时必须遵守戒律,《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称:〃太微天君曰:道学不奉观身大戒,而诵经万遍,隐处山林,升仙之举恐未可希耶。〃《洞真四极明科》则规定男女同室诵经,〃当令男在东,女在西,不得座起卧息,混同一席,三犯断功废事,不得成仙。五犯身被左官所拷〃,还规定入室诵经时要束带严整,不得与外人交言,〃当令心目相应,目无他视,心无异念,披卷言句周竟,不得中住越略〃。在〃读天皇、地皇、人皇大字,修行其道〃时,〃不得交接阴阳,履殗入秽,轻慢天文,触犯真灵〃。AE中国的古代宗教并无诵经仪式。道教初有诵经仪式,可能与佛教的诵念有关。例如:道教诵经有〃三诵〃:神诵、心诵和气诵,即诵经时各用发自上、中、下三丹田不同之气,随事之轻重而诵之。另有〃三祝〃:心祝、微祝、密祝。心祝指诵经中,心神存意而祝;微祝则自己可闻其声;密祝指口中有音而外人莫晓其声。此类区分诵祝的说法与佛教诵念之法的区分相类似。佛教诵念有音声诵金,即发声诵念;金刚诵念,即合口默诵;摩地诵念,即定心无声而念;真实诵念,即定心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