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的下移,反映了当时教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这在当时
… Page 69…
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放在世界文化教育范围看,孔子的“有教无类”的理
论和实践,也占有较高的地位。十六、十七世纪之际,通过西方来华的传教
士的翻译介绍,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其教育思想传入了欧洲。这些传教士
还举行孔子研究报告会,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孔子学说:“有教无类”。其中
服尔德就是一位热心和崇拜孔子的欧洲人。他赞颂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给
①
人类带来了教育的福音”。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世界产生的深远
影响。
下面来谈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作用问题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第一,教育对人性形成的作用,也就是教育对人的培养有什么作用;
第二,教育对社会和国家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因为教育对社
会国家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要通过对人的培养来实现的。
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
货》),意思是说:人类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逐渐地
相距悬远了。孔子说的性,是指人的本性,即先天的素质。习就是习染,指
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就肯定了环境和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
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活动。孔子说“性相近,
习相远”,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指出,孔子在谈到教育
作用问题时,他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这意思
是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关于上智下愚的解说,
古今学者颇有异说。《汉书·古今人表》说:“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
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这是以其品质而讲。孙星衍
《问字堂集》上讲:“上智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因而不学”,则是兼以其知
识与品质来说。孔子自己也说:“生而知之者上也”,上面说的“上智”可
能就是“生而知之”的人。这种人当然是不会有的,就连孔子自己也讲:“我
非生而知之者”,是一个“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孔子
既讲“性相近,习相远”,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反映了孔子关
于在教育作用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矛盾性。
关于教育对社会国家的作用问题,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段话
的意思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齐约束百姓,百姓只是暂
时地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犯罪可耻;用道德来教育百姓,用礼教
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能知廉耻,而且人心归服。治理国家使用“德”、“礼”
是孔子的主张,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社会秩序就可以维持,封建政权就能
巩固。这对后来历代统治者重视教育,用道德来控制人们的思想起了指导性
的作用。
孔子不仅认识到教育对治国的重要性,而且把教育看成是“立国”的要
素。主张“庶富教”,提出“庶富教”的教育治国和先富后教的教育思想。
在《论语·子路》篇内记载: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
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
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该怎么办?”孔子说:“使他们富
① 参见陈汉才《“有教无类”辩》载《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 Page 70…
裕起来”。冉有接着问:“如果已经富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答说:“教
育他们”。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孔子教育治国论的的思想。他认为,世间人是
最基本的,没有人也就谈不上立国和治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
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的作用,使他们幸福,以满足他们消费的需要。
第三步,有了物质基础,最后还要发展教育,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
把教育最后搞好了,一个国家才算完全治理好了。孔子“先富后教”的思想,
反映了他已意识到教育受经济制约,经济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发展。因为人
们如果吃不饱、穿不暖,何尝有条件和精力去学习呢?解放前的旧中国,政
治混乱、经济凋蔽、民不聊生,国家如何发展教育,人们又怎能学习,历史
的事实不是最好的说明吗?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宏伟的现代化建设,“百
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经济在发展,教育在发展。两千多年
前,孔子讲的人口、经济、教育作为立国治国的三要素,仍不失为有借鉴的
作用。
(3)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将“士”培养成为“君子”,或者说是“君子儒”。
这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需要,要求有一批既有道德又有才能德才兼备可以
从政的贤才。
“君子”一词,在春秋以前,是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含有奴隶主贵族老
爷的意思。孔子所说的君子或君子儒,是把原来君子的含义范围加以扩大,
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道德标准的理想人格,成为其培养的目标和对人才规格的
要求。孔子培养的君子或君子儒是些什么样的人物,品格又如何呢?
我们在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论语》一书中,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讲
到有关君子的有107处之多。看来孔子对君子的品格是很重视的。在《论语·宪
问》篇中,有一段是孔子和学生子路就君子问题讨论的对话。大意是:子路
问孔子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严肃认真地对待工
作。”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一般人安乐。”
子路接着问:“象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都
得到安乐。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都得到安乐,尧舜大概还没有完全做到
哩!”《论语·雍也》篇也记载,孔子明确对子夏提出要求:“女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意思是说,子夏你要去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小人式
的儒者。上引两段材料,和《论语》中其它有关描述君子的文字联系起来看,
孔子培养“君子”或“君子儒”的标准,一方面是“修己”,另一方面就是
“安人”。“修己”就是要修养自己,保持廉虚的态度。“安人”就是使百
姓得到安乐。要做到这样,君子或君子儒必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中国近代
教育家陈青之说:“凡孔子及其弟子所形容君子的一切言行,无不是指着模
范人格说话”,“这种人格,不仅富于知识,实优于品性,得志时能致君泽
民,不得志时能安贫乐道。国家若是有了多数的这种人材执行政务,则政治
必然清明;社会有了多数的这种人材主持正义,则风俗必然醇厚,这就是孔
①
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君子或君子儒既是孔子的教育目的,也是他的人才观。
孔子提出从平民中培养君子或君子儒,合乎要求的、理想的德才兼备的
人才,这条培养人才的途径,概括起来说就是“学而优则仕”。
①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第51 页。
… Page 71…
“学而优则仕”一语出自《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这个命题虽然出于子夏之口,但比较准确
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观点。对“仕而优则
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解释,历来存在着分歧意见,但基本的含义提出
了把官职和学习联系起来考察用人的观点,这是大家共识承认的。有官职的
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学
习与做官联系了起来。学习成为通向做官的途径,学习好坏就成了做官的条
件,学习不好或成绩不优,自然也就没有作官的资格。因此,孔子说:“不
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自
立的本领。他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好好学习,学好了去做官,学习的目的是
为了做官。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这是对奴隶制世袭世禄制度的一个批判和冲
击,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新命题,有时代的意义和进步作用。西周时期,选用
人才大量存在着“不学而仕、仕而不学”,或“学而不优”的现象,奴隶主
贵族子弟做官的资格是靠世袭来保证的。而“学而优则仕”的口号提出后,
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它有
力地冲击了“氏以别贵贱、氏以别智愚”的宗法观念,与“任人唯贤”,反
对“任人唯亲”的路线相配合,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它为从
隋唐开始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
础,并对以后中国2000年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是以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的
教育为主,包括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具体
地说,孔子是以“四教”、“六艺”和“六经”来教育和培养他的学生。
四教
孔子以四教教育学生。按《论语·述而》篇的记载:“子以四教:文、
行、忠、信”。这就是说老师以文献、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里,
孔子所谈的“文”,主要是指西周的传统的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
他所言的“行”、“忠”、“信”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品行、忠诚和信实的
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之间的关系,孔子是把道德教育摆
在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这层关系,孔子在《论语·学
而》篇明确地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
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儒家治学是把做人摆在第一位,把求知识摆
在第二位。
六艺
六艺,指礼、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