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明朝宦官 >

第21部分

明朝宦官-第21部分

小说: 明朝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迟归,却忆玄明全盛时。千人举杵万人和,九仞为台十仞池……万民累足臣屏息,四海离心主不知。从来偏重多忧患,自古末流难障捍……只今不独刘瑾盛,帝主旁前安可知?……三穴那能穷帝旁,万机况复归司礼。”[243]这首诗不仅揭露了刘瑾建玄明宫时的扰民,更凝聚了作者对历史深沉的思考,指出宦官从来没有好下场,批判了皇帝倚重宦官,把大权交给司礼监,是完全错误的。“从来偏重多忧患,自古末流难障捍”,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的总结。显然,这首诗即使从政治史的角度来观察,也是很有价值的。 
            
      
      第46节:明朝宦官与文化(4)       
        正德末年,蔡羽写下《辛巳书事》四首,其中的“内侍传宣总插貂,虎贲丝络递乘轺。尔曹肉食终无赖,天下军输半已凋”[244],抨击了宦官秉政,破坏军输的行径。具有历史讽刺意味的是,刘瑾的故居离杨贵妃的毙命处马嵬坡才几百步远。 
        
        弘治癸丑(1463)进士、做过兵部右侍郎的莆田诗人郑岳,就此事作诗道:“明皇西幸蜀,嵬坡驻銮旗。六军不肯发,宛转缢蛾眉。悠悠百世下,抚迹空嗟咨。妖氛岂未散,阉竖复生兹。怀奸窃大柄,国势欲潜移。事颇天宝类,幸尔亟诛夷。群奸起嗣虐,四海成疮痍。乱阶鉴妇寺,永垂万世规。”[245]作者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巧妙地指出唐、明宦官为害之烈,是一首成功的咏史诗。 
        
        南京守备太监刘琅愚昧而贪财,亦有人给他写了一首生动、形象的讽刺诗[246]。浙江的富阳县盛产茶叶与鲥鱼,都是贡品,镇守太监王堂之流“采取时,民不胜其劳扰”,时任分巡佥事韩邦奇“目击其患”,曾写了一首《富阳民谣》[247],悲愤地揭露了王堂及其狐群狗党搜刮富阳人民的罪行[248]。这首诗与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称得上是珠联璧合,是明代反宦官文学中的奇葩。 
        
        此外,区大相的《即事感怀》:“闻道貂设,由来为扫除。先朝停镇守,近日典方舆。贡采山川竭,征求井邑虚。明明皇祖训,宫府意何如。”抨击了万历年间宦官远离本身职守,招揽事权做成的恶果。 
        
        明末秦兰征的《天启宫词》、陈琮的《宫词十二首》、明清之交周同谷的诗史《霜猿集》等等,对魏忠贤的乱国害民,都有深刻的揭露。   
        当然,在明人描写宦官的诗作中,也还有另一个方面:对下层宦官的寂寞生活,寄予同情。如万历年间钱塘诗人虞稽勋,写下《神宫监四首》,刻画了守陵宦官朝朝暮暮跟明朝皇帝墓相对无言,无所作为,百无聊赖的落寞情怀:“奉帚陵园洗白,若为露下倍伤神。秦宫耐可花前死,忍向秋风哭圣人……黄花镇外拥胡兵,万马驱来山几层。难去宫中报天子,朝朝只是拜长陵”[249]。这样的诗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宦官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同样是值得肯定的。不过,由于宫禁事秘,此类诗作,为数极少。 
        
        在戏剧领域   
        揭露宦官的作品,在明末及明清之际,最为活跃。魏忠贤身败名裂后,江南才子们欢呼雀跃,马上有人写了传奇《冰山记》十几本。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张岱看后,感到有不少地方不符合事实,亲自删改了这个剧本,然后在城隍庙演出,“观者数万人”。当戏中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的杨涟上场时,观众高呼杨涟的名字,“声达外,如潮涌,人人皆如之”;演到廷杖大臣,逼死裕妃,观众“怒气忿涌”;当苏州颜佩韦等人击杀缇骑,场内外欢声雷动。显然,这出戏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后来,张岱又将此戏增加了七出,将宦官内操等内容都写进去,使魏忠贤的丑恶嘴脸,充分地、活脱脱地暴露在观众面前[250]。 
        
        崇祯年间,剧作家清啸生的《喜逢春》,也是描写魏忠贤的[251]。同一时期以写严嵩故事《西楼传奇》名传江南的吴中剧作家袁箨庵,写了《瑞玉传奇》,生动地描写了魏忠贤的亲信毛一鹭及织造太监李实迫害周顺昌等人的经过,“词曲工妙”。剧本刚脱稿,即教伶人排练。正式开演那天,大家发现戏中李实登场时,还少一则引子,袁箨庵知道后,当场索笔写下《卜算子》一阙:“局势趋东厂,人面翻新样。织造平添一段忙,待织就弥天网!”真是一位捷才。毛一鹭知道后,颇震惊,“持厚币密致袁,祈请袁,乃易一鹭曰春锄”[252]。尽管袁箨庵纳币而改掉戏中坏人的名字,在人品上不无可议之处,甚至有人说他为人“贪污无耻”[253],但《瑞玉传奇》这个剧本是应当得到充分肯定的。 
        
        另外,李暗甫编有《新镌魏监磨忠记》二卷,刻于崇祯年间。谢国桢先生在《晚明史籍考》卷二十四,曾予著录。这个剧本共38出,将魏忠贤的一生全部搬到舞台上,作者还强调指出:“是编也,俱系魏监实录……演者勿以寻常视之。”可见是一部忠于史实的历史剧。 
            
       
      第47节:明朝宦官与文化(5)       
        明末剧作家贴近生活、干预生活的深度及速度,实在让人佩服。生在明末,但主要活动在清初的江南作家李玉、朱佐朝等人,痛感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宦官专权,阉党把持朝政,因此继续写了揭露魏忠贤罪恶的剧本,予以清算。朱佐朝撰有《党人碑》,李玉编成《清忠谱》,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成的历史悲剧。道光年间的京剧《法门寺》,情节是虚构的,但亦起了揭露刘瑾的作用。《法门寺》至今仍是京剧的保留剧目。 
        
        在小说领域   
        明代小说创作的高潮,是在嘉靖、万历年间掀起的,描写宦官的小说的蓬勃出现,则在明末崇祯年间,及明清易代之际。清初作家写过不少关于李自成及崇祯皇帝亡国的历史小说,如陆应的《樵史通俗演义》、西吴懒道人的《新编剿闯小说》、葫芦道人的《馘闯小说》、甚至包括蓬蒿子的叙事荒诞的《定鼎奇闻》(一名《新世鸿猷》、《新世弘》)在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崇祯年间的宦官有所描绘。 
        
        明代描写宦官最有影响的小说,当首推朱长祚的《玉镜新谭》十卷,刻于崇祯年间,至今北京图书馆尚有藏本。此书又名《逆事略》,专记魏忠贤的恶迹,各卷的标题是:原始、封拜、阅城、进香、行边、走马、内操、缇骑、建祠、显戮。书中写到魏忠贤穷途末路、投缳自杀后,作者评论道:“我以草莽中人,不能效杨都宪(按:指杨涟)之论汝于凶锋烈焰之时,而骂汝于千刀万剐之后,我亦自愧矣。第编此帙,以昭万恶供世之笑骂云尔。”可见作者是位严肃的、有良心的文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让魏忠贤这个反面教员教育世人。尽管这部小说在体裁上,甚得作史之法,而于小说章法上,还未臻完善,但它对后来描写魏忠贤的小说仍然是很有影响的。正是在这本小说的基础上,“稍后吴越草莽臣之《魏忠贤小说斥奸书》、西湖义士之《中兴圣烈传》,取材大致相同,则纯为小说家作法矣”[254]。 
        
        所谓《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全称《峥霄馆评定新镌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共八卷,刻于崇祯年间,前孔德学校尚存残本。这部小说原题吴越草莽臣撰,谢国桢先生怀疑冯梦龙曾自号“草莽臣”,也许此书就是他所作[255]。全书四十回,每回标目对仗、通俗,而且每一回以事系年,首先标出是何年发生的事,如第一回,指明“谱忠贤少时事”,第二回,乃“万历十六年事”,第四十回,系“崇祯元年事”。综观全书,从魏忠贤的少年时代,一直写到崇祯登基,钦定逆案,魏忠贤吊死阜城为止,不仅详尽无遗,而且对于人物的褒贬,颇具史家笔法。 
        
        《中兴圣烈传》,全名《皇明中兴圣烈传》,共五卷,也是刻于崇祯年间。此书中土早佚,日本尚有收藏。作者题名“西湖义士述”,究系何人,待考。从小说结构看,不够谨严,有些回目也不对仗,因此,后来坊间将此书稍加改削,变成《魏忠贤轶事五十则》。但是,作者在这本小说中,对魏忠贤之流的揭露,是不遗余力的,在当时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明中叶宦官劣行加以揭露的小说,当以《醉醒石》为代表。作者题名为“东鲁古狂生编辑”,姓名失考,是明清之际的作家。这本小说共十五回,其中的第八回“假虎威古玩流殃奋鹰击书生仗义”,第十二回“狂和尚妄思大宝愚术士空设逆谋”,对成化年间的太监群,以及太监王敬的宠儿、无赖王臣,都有形象、生动的刻画。例如: 
        
        一日逢玄武市。他(按: 
      指王臣)向来带巾,这日要进内市,换了帽子,带几柄扇去卖。摆得下,早走过几个中贵来。内中一个淡黄面皮,小小声气,穿著领翠蓝半领直裰,月白贴里,匾绦乌靴。拿起一把扇来瞧,是仿倪云林笔意画,一面草书。那中贵瞧了,道: 
      “画得冷淡。这鬼画符,咱一字不认得。”撂下。又看一把,米颠山水,后边钟繇体。他道: “糊糊涂涂。什么黄儿,这字也软,不中!”王勤(按: 
      王臣的原名)便也知他意儿,道: “公公有上好的,只要上样价钱。”那中贵道: 
      “只要中得咱意,不论钱。”王勤便拿起一把,用袖口揩净递上。却是把青绿大山水亭台人物,背是姜立纲大字。才看,侧边一个中贵连声喝彩道: 
      “热闹得好!字也方正得好!”一齐都赞[256]。       
    
      第48节:明朝宦官与文化(6)       
        这里,把宦官的神气活现,以及不懂书画,偏要附庸风雅的粗俗、琐鄙的心态,绘声绘影,刻画得入木三分,如见其人。而对王臣在江南的敲诈勒索,激起民变,书中更有细致的揭露,与有关史料对照来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第十二回通过对御马监太监韦含(舍)勾结佞人李子龙等谋反、妄图爬上金銮殿头号交椅的描写,使我们清楚地看到部分宦官的愚不可及,却又野心勃勃,他们的阴谋发动政变,情同儿戏,等待他们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这部小说对我们了解明代宦官的形形色色,是很有裨益的。 
        
        (三) 宦官对文化的建设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当然是地主阶级的文化。明代宦官既然跻身于地主阶级的最高统治集团,其中的某些人,就有可能运用手中的大权,为明代文化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说明代宦官对明代文化只有破坏的一面,则显然有失公允。 
        
        嘉靖时王廷相的长诗《西山行》有谓:“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内臣作。华缘海会走都人,碧构珠林照城郭。”[257]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明代北京寺庙和宦官的关系。即以王廷相所描绘的北京西山寺庙而论,据解放初普查,西郊尚有三百七十四处,其中绝大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