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正在仓促行进的法军冲击。仅用1小时即将法奥联军击溃,以550人的代
价歼敌7700人,取得大胜。由于腓特烈的军队大部分是强迫服役的,腓特烈
担心士兵逃亡,所以没有追击扩大战果。此役证实了一度在路易十四时期十
分强大的法国陆军,正在衰落;也再次证明,腓特烈的战术是有效的。
②吕岑战役。当腓特烈大帝在罗斯巴赫作战时,普军在西里西亚的战局
又吃紧,于是他又向东急行军274公里,于1757年12月6日(另一说为5
日),与奥军8万人会战于吕岑。奥军阵地长而坚固,正面达8公里,共有
167门火炮。腓特烈的炮兵(重炮)较多,由于以马拖曳,所以运动迅速;
他的骑兵也略占优势。普军行军矛头指向敌阵中部,可在接近敌阵时,突向
右转,直奔奥守军左翼,同时又分一路去敌右翼佯攻和助攻。普军把所有10
个要塞炮兵连全部开到敌左翼,以支援步兵;而步兵营也各有一门6磅炮,
以补足炮兵火力。炮兵火力如此集中使用,这是空前的。战斗开始时,双方
骑兵率先接触,当普军主力在奥军左翼发起总攻时,守军才发觉自己抵挡的
才是普军主力,而防备敌军的奥军主力,此时已被调到右翼防普军的佯攻去
了。普军主力巨炮齐鸣,不久奥军工事皆被炸成碎末。这时奥守军发现,在
白皑皑的雪地上,身穿蓝色军服的普军正排着奇怪的队形向自己逼近。他们
各营间隔50步,前后交错,呈星状排列。这就是历史上称为“腓特烈梯次队
形”或“斜形梯队”,形成4∶1的优势,奥军左翼被突破,又席卷右翼。在
此役之前,腓特烈也使用过此队形,但收效不大。奥军残余仍在一些据点固
守,腓特烈以猛烈炮火将其一一摧毁。吕岑村被普军夺下,奥军残部成为成
群的难民。是役,双方各损失6000人,然奥军被俘达2万余人,损失火炮
116门。
吕岑之战,成为军事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人们认为此役是拿破仑之前,
唯一的一次充分发挥火炮威力的战役。另一个在军事史上长期为人议论的是
腓特烈“斜形队列”。不过,对于此役中是“火炮”还是“斜形队列”使普
军以少胜多,攻克要塞,腓特烈虽对此讳莫如深,但他在其后经常提起并注
重使用的却是“集中炮兵火力”。这次战役之后,西里西亚重归普鲁士。
③佐恩多夫战役。七年战争中的俄国军队,虽仍承有彼得大帝创造的余
威,但由于国内正处在彼得大帝与叶卡特琳娜二世之间的30多年混乱时期,
军事废弛。阴谋权臣把持军政大权,战略飘乎不定,海陆军均受削弱,指挥
低能;只有那些由农民组成的大军,作战尚忠勇。
1758年,俄军侵入东普鲁士,直逼腓特烈的心脏,于8月25日,同普
军在佐恩多夫激战。从上午9时开始,至深夜,俄军开始撤退。翌年8月12
日,俄奥联军9万人,卷土重来,与腓特烈的5万普军激战于库涅斯多夫(位
… Page 41…
于佐恩多夫之南)。
腓特烈固执地令军队在森林中穿越,以迅速包围敌军。可是,普军所擅
长的是在操场上练出来的编队作战。结果,普军在被树林隔得七零八落之后,
反遭以逸待劳的守军各个击破。6小时后,普军损失2万余人,178门炮,兵
败而走。所幸的是,俄军拒绝奥将的追击建议,普军才收容起2。2万人残部。
而俄奥联军伤亡1。5万人 (另一次为1。2万人)。
这是腓特烈最大的一次失败,于是发誓,除非不得已,决不再进行代价
惨重的会战了。这以前他打了7次会战,损失15万宝贵的普鲁士军人,这比
“运动战”专家马尔波罗及萨克斯一生所消耗的兵力还多。在此后的4年中,
腓特烈只打了1次会战,而致力于军事科学的改造上。腓特烈将库涅斯多夫
惨败归咎于炮兵缺乏机动性。他想起马拖的要塞炮,为什么不能也用马拖野
战炮呢?自此以后,在普军中便出现了四马拖曳的野战炮兵部队。头两匹马
两炮手乘其上,每门野战炮配有普通炮弹100发、葡萄弹和霰弹30发,这些
炮队运动得很快,其速度差不多等于骑兵。
腓特烈还发现一般野战炮对于在起伏地带或堑壕里的敌人无能为力,于
是想到将攻城的榴弹炮战术应用到野战炮部队。这种炮以适当的仰角射击,
可越过障碍,击中目标,不过这需要精确的角仰测定。到1762年,普已有一
个野战榴弹炮兵连,有炮45门。但他始终未能对其所热衷的线式战术和斜队
战术进行大的修改。
直至战争结束,腓特烈一直采取机动防御,避免大的会战。同时,其他
国家也都逐渐感到疲惫,尤其是普鲁士在经济上难以支撑长期战争。然而最
后给普鲁士解围和结束七年战争的关键因素是 1762年登基的沙皇彼得三
世。他是腓特烈的狂热崇拜者,一即位就与普鲁士议和,并且还协同普军作
战,尽管不久他被废黜,可新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也没有再恢复对普战争。
1763年交战各国都签署了和平条约,七年战争结束,欧洲一切领土恢复战前
原样。然而战后世界局势则与战前大不一样了,此战酝酿了两场“人民革命”,
从而改革了欧洲及世界的历史,进入了新时代。
5。海上大战
自从击败了西班牙与荷兰舰队之后,英国就确立了它无可争议的海上强
国地位,称霸海上200多年。正如彼得大帝也意识到的那样,“海权”既是
国家强盛的表现,也是使国势强盛的手段。后来马汉对此作了系统的理论阐
述。在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上,堪与英国在海上一较短长的也只有法国。所
以18世纪的英法实际上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海上军事发展主要成就及发展大
势。由于海上军事的特点,决定了它既属于总的军事格局,作为其一部分展
示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有相对独立的进程、自成体系,所以往
往出现同一时期的海陆军事发展不很合拍的现象。
(1)海军战略与战术
海军进入近代中期以后,不仅仅作为袭击、劫掠的手段,而更多地演变
为开拓国家疆域、战略决斗等军事工具,成为一个世界性国家、民族的基本
条件。海战战术方面,开始仍沿用旧海战方法,舰对船地进行海上陆战。但
由于长期海战,培养出一批惯战的海军指挥官,而且,舰载火力的加强,所
… Page 42…
以,战术也在不断变化、改进。在海军的统御、规则、战术以及舰船建造和
装配方面,英、法海军最为典型。
①英国舰队。“风帆时代”到来之后,战斗帆船日臻完善。船上装满了
大炮,桅杆上也挂满了风帆。到了18世纪,帆船具备了近代海军军舰的特点,
发展成为较完善的战斗武器。
军舰的舵轮带动滑轮操纵船舵,改变了过去那种靠人力在甲板上转舵的
笨拙方法,从而提高了军舰的作战机动能力。英舰还首次使用铜皮护船,防
止木船底附着海洋生物,以至降低航速。随着造船工艺的提高,装有纵帆设
备的高大船楼淘汰了,从而降低了重心,提高了航速和稳定性,航行得更远。
船帆也大有改善,舰首部采用“纵向三角帆”和桅杆之间的“支索帆”,这
比仅用“横帆”更能利用风力;“横帆”的驱动力也因增加了“翼帆”而得
到加强,它由原船帆横杆外端延伸,满帆时,一艘大型帆船战舰可挂36面帆,
以10节的航速前进。
18世纪军舰最明显的改革之处,是在甲板下面安装了一排排威武的大
炮。一艘63米长的军舰,舰体上下3层安装了多达100多门大炮,每发炮弹
相当于1个人头大,单弦齐射,一次可射出半吨炮弹。除普通炮弹外,还可
发射一粒粒滑膛枪子弹大小的葡萄弹、一串串链弹、火箭弹、燃烧弹,还有
暴雨般的铁钉子、锐利的铁片等。战舰上的火力是当时兵器中最强大的。
“战列舰”是当时最大的作战军舰,有自己的作战方式。英国皇家海军
的作战观点是:将战列舰列为大约12艘、首尾相接、排成一路纵队的方式。
当驶过敌舰时,舰队一齐开火,摧毁目标。在皇家海军中军舰共有6个等级,
前三个等级称为战列舰,一般拥有64~120门炮。战列舰是最后消灭敌舰所
不可缺少的。
在初期的海战中,军舰的舰长们倾向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随意地指
挥自己的军舰。但随着战斗规模的扩大,舰队数量增加,这种作法往往造成
大混战,以致无人能统一指挥。1653年,英国海军部颁布了一套战斗条令,
以整顿这种混乱局面,从而大大提高舰队的战斗效率。条令统一规定了一种
“线式战术”,无论是何种战舰,一律按首尾相接,一字列开,前后保持1
链 (183米)的距离;一切行动须听从舰队司令的指挥;任何情况下,舰长
不得擅自脱离队形自行战斗。这些战术规定,在18世纪初及18世纪中叶,
使英国舰队在同西班牙和法国舰队的一系列战斗中取得胜利。但是,随着时
代的不断进步,海战情况越来越复杂。这种呆板的队形,很难贯彻司令官的
作战意图及对战局随机应变的决断。于是发明了用一种新型的通讯工具——
旗语,来协调舰队的行动。
18世纪英国水兵的生活,尽管要比劳苦大众、甚至陆军的生活强一些,
但仍是很艰苦的。士兵的活动区域是三层炮甲板和前甲板,其中二、三层甲
板是士兵吃饭、睡觉的地方。将600名士兵与大批的牛、山羊、绵羊、鸡、
鸭等牲畜家禽生活在下层甲板上,这些畜禽是专为舰上40多名军官们食用
的,士兵们只能享用它们的臭味。士兵们睡的是吊在两个大炮之间的吊铺,
白天捆起来的吊铺即可遮挡小型炮弹,又可当救生浮具。早餐一般是水煮燕
麦和苏格兰咖啡,实际上只是苦味汤水;午餐是一日主餐,通常有咸猪肉或
咸牛肉、饼干、豆粉布丁、啤酒,有时还有点黄油、乳酪。由于长期在海上,
所以食品免不了变质,但士兵也只得食用。士兵没有统一的制服。
而军官们,尽管他们应该是与士兵生死与共的,但还是划分了严格的等
… Page 43…
级。军官的生活区在后甲板或艉部,他们坐在餐厅里吃饭,由仆人送来新鲜
的烤肉和上等葡萄酒,他们都有自己单独的舱室。
水兵生活中最残酷的要算处罚了。海军的法规繁多,稍有触犯就要受罚,
如被锁在露天甲板上;鞭笞等,很少有人能从鞭刑之下生还的。
这样的海军生活,没有吸引多少志愿者。只有少数年轻人,为了梦想和
荣誉而报名参军的。当然也有一些是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