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

第16部分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第16部分

小说: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 



     (3)海军新战术 


… Page 46…

     ①约翰·克拉克。然而,在苏格兰爱丁堡有一位从未参加过海战的海军 

战术研究业余爱好者,依据平时的思考,特别是根据乌桑特海战及切萨皮克 

湾海战的教训,研究出一套新的海战战术,而此战术足以拯救皇家海军的霸 

主地位。他就是约翰·克拉克。他认为:一路纵队队形的一个最严重的缺点, 

就是其成功有赖于敌方的配合,即敌方也必须以此队形战斗才行。可是自从 

英国确立霸权地位之后,法国舰队除了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之外,一般 

都采用新的打了就跑的战术,所以他断定传统的一路纵队战术定会失去作 

用。在英国两次大败仗之后,克拉克认为,法舰之所以能逃走,完全是“一 

路纵队”编队时间太长,贻误战机。于是他写了《论海军战术》,阐述了自 

己观点。 

     这本书是他准备为海军军官写的教科书。书中充满了各种战术要图和海 

图,论述的主要问题是“集中舰队的大部分火力,重点攻击前卫或后卫中的 

小量敌舰”。这条原则的根据是帆船舰队的一个根本事实:风向和风速决定 

着战舰的机动能力。若集中火力攻击敌后卫一部分军舰,待其前卫和中军转 

头来援时,战斗已进行了半小时以上,则此时被攻击的敌舰已是凶多吉少、 

无法挽救了。 

     在过去的海战中,也曾出现过独立战斗的舰群,但都是偶然形成的,海 

军部的权臣们并不欣赏这种战法。 

     ②诸圣岛海战。乔治·布里奇斯·罗德尼,在北美独立战争以前曾任英 

国驻西印度群岛的海军总司令,1779年重返原职。他在战术上是线式战术的 

维护者,但也是一位思想豁达的人。罗德尼从朋友那里得到一本克拉克的《论 

海军战术》手抄本,并仔细地研究了它。 

     1780年1月16日,罗德尼率领22舰军舰驶向西印度群岛途中,在圣文 

森特角 (葡萄牙海岸外)与一支封锁英国直布罗陀海军基地的西班牙分舰队 

遭遇。夜里,罗德尼不等双方排好队形就展开了“月夜海战”。尽管没有按 

照克拉克的分割敌舰队的原则去做,但也没有因循传统的一路纵队战术。他 

终于击溃了西班牙舰队,击沉7艘、俘获11艘,他也就成为全国闻名的大英 

雄,并且封了爵位。这是一个转机,皇家海军不处罚违反传统的将领了。 

     1782年2月,在皇家海军“切萨皮克湾海战”失败后,罗德尼又回到了 

西印度群岛。4月,他又与格拉塞统领的法国舰队在多米尼加岛附近相遇了。 

当时罗德尼有36艘战列舰,格拉塞有33艘,可是法军仍是避战策略,于是 

双方展开追逐。 

     当罗德尼得知格拉塞要护送一支进攻英国领地牙买加的部队时,不顾后 

防,全力追击格拉塞。终于,逃避战斗的法国舰队被前面一群被叫作诸圣岛 

的小群岛挡住了去路,所以只有回头南向,迎战追兵了。 

     起初,战斗同以往一样,双方各列纵队,互相平行,只是以4—5节的速 

度相对而驶。格拉塞的炮手发射链弹、棒弹,打断英舰的帆缆。而英舰则尚 

未来得及集中足以击毁敌舰的火力。双方就擦肩而过了。 

     可是不久,风向有变,东风转为东南风,法舰纵队的中间被吹开。经过 

片刻犹豫之后,罗德尼决定立即右转舵,横切入法国舰队,并同时向被切断 

的法舰队后部军舰猛烈开火,法一舰立即丧失战斗力。可是望见仍挂着“一 

路纵队”旗号的旗舰,罗德尼的其他舰长们不知如何是好,慌乱之中也跟着 

穿插过来,与敌舰平行同向前进。可就在穿插时,英舰队自己也有被割断的 

忧虑。这时,罗德罗接受切萨皮克湾战斗的教训,立即降下了“一路纵队” 


… Page 47…

的旗号,高高升起“接敌近战”的信号。于是英舰纷纷各自为战或集群为战, 

围住近身的法舰展开围攻,以4对3或3对1的优势攻击法舰队的后卫。而 

这时法舰的左舷恰好是没有准备作战的“不设防”区。 

     从上午9点切断法国纵队开始,直到傍晚,共有5艘法舰投降,法国的 

旗舰也成为英军的战利品,格拉塞被俘。罗德尼的喜讯传到英国,引起英国 

震动和欢呼,这是自“七年战争”以来皇家海军所取得的最辉煌的海战胜利。 

罗德尼及其副手胡德都被授予贵族爵位,还有两位舰长也被封了爵。 

     诸圣岛一战,罗德尼开创了海战史中的新纪元,英国海军将领们沿用了 

一个世纪的“一路纵队”线式战术,被“突破敌舰纵队”的新战术代替。罗 

德尼的功绩有一部分是他的旗舰舰长查尔斯·道格拉斯创造的。正是他说服 

了罗德尼采用克拉克的战术。他在战前就曾与克拉克探讨过新战术问题。此 

外,他还是位军械革新家。他用法兰绒药包代替丝绸药包。因为绒布要比丝 

绸易燃,故不会在炮膛内留下未烬的残渣及烟垢,也就免去了清洁之劳,从 

而提高了射击速度。道格拉斯的另一项改革是将火药与炮弹之间的弹塞浸 

湿,以减少弹塞燃烧的可能性,也就避免了烟垢。他还有一项改革:在一根 

空心鹅毛管内装上火药,再将鹅毛管插入火炮的火门,这要比用角制火药筒 

向火门倒药的方法更迅速一些。在诸圣岛战役之前,炮手们就准备了足够的 

火药鹅毛管,此役果然派上用场。为提高火炮射速,他设计了一套弹簧铅锤 

装置,用来减小炮的后座力,使火炮能更快地退回发射位置。他还设计制造 

了一套复合滑车装置,在炮身下装了一块契形木座,用来调整炮口的高低, 

使炮手能更准确、更灵活地瞄准,扩大了射击角度。这种改装的炮可向左右 

水平移动45度,当敌舰接近,但尚未到射击位置时,就可连发三弹,在敌舰 

驶离时,同样可连发三弹,这种密集炮火非常有威力。 

     在罗德尼载誉而归的英舰上还有一种新式武器——卡伦短炮。这是一种 

巨型短炮,因由苏格兰的卡伦铁工厂制造而得名。它被装在轨道上,比一般 

轮式舰炮摩擦力大,因而减少了火炮后座力。其药包有5。5磅,可发射 68 

磅重的巨型炮弹。它对远距离目标没有什么作用,但近距离射击则杀伤力极 

大。诸圣岛战役就是近战,所以它得以发挥威力。 

     诸圣岛战役之后,罗德尼承认了克拉克的战术的优越性,但他又出自老 

派军人的立场说:“海军战斗条令必须彻底改革,但是所有的指挥官都无权 

对条令随意增补。”看来,要彻底地,不仅从实际上,而且在理论上除旧布 

新,还得靠年轻一代的海军将士们。 



     (4)法兰西舰队覆灭 

     英法海上大角逐,尽管英国海军占有优势,但直到拿破仑时代,法国舰 

队彻底灭亡,胜负方见分晓。围绕这场海上世纪大角逐,海军军事的发展也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①尼罗河口之战。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恐怖时期,组成法国军官队伍的主 

要成份——贵族,有3/4死在断头台上,或逃亡国外。如果说陆军军官尚可 

由其他阶层迅速提拔,但做为技术军种的海军军官可就不容易了。所以,革 

命后的法国海军指挥官多无经验,军纪废弛。而且舰上的装备和储备也被征 

用,只能勉强维持。随着英国在反法同盟中的地位日显重要,革命政府决心 

要扫除英国这一障碍。而攻击英国,无论是其本土,还是其命脉——海外领 

地,都必须依靠海军。于是督政府开始重建海军,召回躲匿的贵族军官,造 


… Page 48…

新舰,整饬纪律,提高士气。 

     1798年5月19日,已经成为督政府中权威人物的拿破仑,在土伦港外 

组编他的远征舰队,准备去埃及割断大英帝国的喉咙,并在这天的中午出发 

了。 

     当拿破仑舰队还在土伦集结的时候,英国海军派出了一支分航队到地中 

海监视法航的动态,其统帅就是在此之前已初露头角、在这次任务中又名声 

远扬的霍雷肖·纳尔逊。他在科西嘉岛作战时被炸瞎了右眼;又在圣文森特 

海战后的一次小战中失去了右臂。不过这时他已升任海军少将,成为海军界 

中小有名气的杰出的战术家和勇猛顽强的斗士。尽管他的身高只有1。67米, 

体重不到59公斤,身体虚弱,这在欧洲可算得上“微型”体材了,而且独眼 

独臂,但其所创的显赫声名却无人可比,而且成了毁灭“拿破仑梦想”的“拿 

破仑克星”。他比拿破仑大11岁,1758年9月生于英国诺福克州。军事史 

家们认为,他不但在海上创立了空前的战绩,而且获得历史上决定性的胜利。 

没有他在地中海和特拉法加的胜利,就不会有拿破仑在莫斯科和滑铁卢的失 

败。 

     5月20日,地中海上突起风暴,监视土伦的纳尔逊分舰队遭损,待修整 

后,发现法军舰队已无影无踪了。于是英国海军又增派11艘战舰加强纳尔逊 

的舰队。在浩瀚的地中海面上,追逐了2个多月之后,终于在8月1日发现 

法舰泊在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港及附近的阿布基尔湾。此时法舰有13艘战列 

舰、4艘巡洋舰,共有炮1196门,官兵2。1万多人。英舰队也有13艘战列 

舰,共有炮1012门,官兵8068人。从兵力和火炮都是法舰占有优势。法军 

的战斗舰只都在阿布基尔湾。 

     战前,纳尔逊在他的旗舰住仓内和后甲板上召开“战术讨论会”。这是 

纳尔逊的一大改革。过去的海军将领们平时只限于相互之间商讨问题。在战 

斗中,舰队指挥官只是通过信号旗给各舰下达命令。才华出众的纳尔逊通过 

自己的经验,深知,作为舰长是不可能只按条令作战的,而且信号系统的弊 

端也容易使舰队产生误解。因此,他积极主张海军指挥将领须与部属共同研 

究各种战术,讨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强调各舰舰长要在战斗中发挥独 

立作战的能力。如遇有可重创敌舰的机会,作为舰长不必等待旗舰的号令, 

可自行直接对敌发起攻击。在纳尔逊的舰队中,过去那种属舰盲目地紧随指 

挥舰的一路纵队教条,已经废弃,代之以在皇家海军中前所未闻的新战术— 

—权力下放。而他的各舰舰长及军官们,则都团结一致,对指挥官的意图心 

领神会。 

     8月1日下午2点30分,纳尔逊升起“准备战斗”的信号。阿布基尔湾 

内的法国舰队指挥官布律埃认为,湾内险滩密布,英舰不会进湾攻击,只能 

在湾外求战,于是决定继续锚泊港湾,拒不出战。纳尔逊看到这种情况后, 

立即指示各舰,由于法舰试图锚泊作战,因而失去机动性,受攻击的军舰无 

法逃避,未受攻击的军舰也无法增援,所以英舰队应大胆深入港湾,以两舰 

夹击一法舰。于是英舰一部分穿越了停泊的法舰队,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