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

第30部分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第30部分

小说: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后,美国军队不再害怕和躲避英国正规军,不再望风而逃了。他们不再 

嘲笑整齐划一为装模作样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是正规军,并能切实地体验到 

 “正规军”给自己增加的勇气和力量、信心和荣誉感。 

     在斯图本苦心改造大陆军时,大陆军又幸运地得到一位外国炮工兵教 

官,向新生的美国军队传授当时最有威力的战斗武装——火炮的攻防术。他 

就是波兰将军郭萨斯科。此君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科学家之一。他曾奉 

波兰政府之命,到普鲁士、法国及意大利研究战术。1776年投效美国独立战 


… Page 86…

争之后,即在西点筹划建设防御工事,使之成为美军的战略中心。在他来之 

前,美国人对于攻城和筑城的科学知之甚少,他便成为美军军事工程的创造 

者。他著有《马匹挽拽炮兵的运用》,战争结束后在纽约出版,成为后一代 

美军的教材。 

     美国士兵具有一种爱好机械的习性,加之美国冶炼业的发展,在优秀的 

美军将军亨利·诺克斯的领导下,美国炮兵得到华盛顿的赞许。他不仅让珀 

勒西骑士作为自己的助手,发展炮兵,他自己也是发明家。他改进了炮架, 

使炮兵不止用于攻城,还用于机动野战。到1782年,以法国人迪波尔塔伊为 

首的外国工程师有14人。后来拿破仑的炮兵战术也引进了美军。 

     在第二次美英战争中,新近战胜拿破仑大军、并采用新式横队战术的英 

国正规军,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再次重视美军的改革,以提高战斗力。温菲 

尔德·斯科特这时被再度启用。他曾不明不白地受审,可在家中时研读了大 

量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方面的图书。1813年秋末,因战功被授予准将军 

衔,并在1814年3月用他在图书室中发现的一本由威廉·杜安编写的《步兵 

手册》训练他手下的一支小部队。1814年3月—6月他又受命组建一个训练 

营,为正规部队先后训练了3000多名骨干士兵,拥有这些士兵的部队被称为 

 “正规军”。 

     其实斯科特训练的“正规军”并不正规。和斯图本当初在福吉谷一样, 

他自己先当教官,训练那些包括校官在内的军官们,由这些军官再去教练其 

他官兵,每天操练10个小时。其训练体系受英法教范影响,更有自己的独创。 

他不仅讲法国的刺刀、英国的步枪,还把野战中的值勤与卫生列入课程。 

     1814年7月5日,斯科特率领他的“正规军”在尼亚加拉大瀑布旁的奇 

帕瓦,首次迎战人数相当的英国正规军,进行了标准的正规战,并通过难苦 

的肉搏,将英军赶出了战场。20天后在大瀑布的另一侧,发生了更大规模的 

隆迪小道之战。这次,斯科特的军队,不仅夺取了山头阵地,并能坚守阵地。 

后美军主动撤出战斗。这表明“正规军”已可与战胜拿破仑的英军精锐相抗 

衡了。时至今日,美国陆军的征兵广告上仍在描绘奇帕瓦一隆迪小道战斗的 

情景,并引有英指挥官看到美军坚定的队伍时发出的惊呼:“天哪!这是正 

规军啊!” 

     斯科特的真正有价值的成就在于,他能在短暂的几个月时间里创造出一 

支能迎战英国老兵的美国陆军,而不需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些训练中,最关 

键的又是熟悉战略战术、勇敢坚定、而且善于管教士兵的军官。 

     关于缺乏战场指挥官的痛楚,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一开始就感受到了,特 

别是负责军事训练的军官人才十分奇缺。开始,华盛顿不仅要履行司令官职 

责,而且常常自己给自己当参谋长,在战斗中还要兼做旅长和营长的指挥工 

作。尽管斯图本在福吉谷大大提高了美军素质,但他不可能同时到许多部队 

去训练每一个团,更无法很快培训出一大批胜任指挥的军官。华盛顿痛感他 

的许多失败当中,大多数是因战场指挥不利所致。他在给国会的建议书中已 

陈其衷,但国会担心的就是在身边有一批拿枪的军官阶层,而军校正是制造 

军官的地方,所以,国会一直阻挠军校的建设。直至独立战争后的和平时期, 

杰斐逊总统认为,不仅应保留常备军,而且还要为它增设学术指导和理论机 

构。在他的赞助下,根据1802年3月16日的国会法案,创办了西点陆军学 

校。 

     1794年,华盛顿确曾在西点建立过一所训练炮兵团和工兵团的学校,由 


… Page 87…

斯蒂芬·罗彻方丹内和路易斯·德图沙尔德等法国军官担任领导。国会法案 

中规定它的校长应由工兵主任或军衔仅次于他的人担任。杰斐逊任命乔纳 

森·威廉斯为校长。他是一位商人、律师和科学家,而非职业军人。在他领 

导之下,西点学校很快就发展成为美国著名的工程和科学教育机构——美国 

第一所工程学校。 

    西点军校建立不久,则几近夭亡,因为“它的法定父母,象遗弃婴儿一 

样,把它置于一旁”。学员们的年龄相差太大,最小的只有12岁。他们的文 

化程度相差更大,难以实行前后一贯的教学政策。校舍和宿舍不适合学校使 

用,教学设备缺乏,优秀教员更缺,由国会正式委派的教员只有2位。 

     1808年美英关系再度紧张以后,国家又想起西点了。陆军每个连要选送 

2名学员进入西点学习,使军校学员法定人数增至150人。1812年,战争迫 

在眉睫,其学员又增加到250名,还增加了3名教授,分别教自然和实验科 

学、数学、军事民用工程学,并各配1名助教。教学内容包括士兵、军士和 

军官的各项勤务。陆军部长卡尔霍恩在改革陆军时,也高度重视西点军校。 

在美英战争期间,军校学员则学得一些军事知识,就被全部调走,对美军军 

官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由于战争和因战争激起的民族主义情绪,使 

得战后美国比较重视军队建设的发展,西点军校也日益为人们重视。 

    ③美英战争。1812~1815年美英发生第二次战争,也是两国最后一次战 

争。无论是战争的起因、性质,或是战略战术及后果,都在军事史上留下耐 

人寻味的印象与争议。 

     关于这次战争,美国人的评论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社会打了一场原始 

的、几乎无计划的战争。这种打法给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羞辱的失败。”英 

国人也认为:“在英国或美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别的事比它更耻辱的了。战 

争的起因,是国民的偏见;交战时,双方都缺乏宽宏大量;而其结果,除无 

谓的流血之外,别无所有。最糟的是,新奥尔良一役未发生之前,和平条约 

已于1814年12月24日在根特签了字。1812年开始的战争,自始至终的特 

性,就是有害的愚蠢行为。在这个使两国都有失体面的战争后,但愿永久和 

平下去。”总之,打完战争之后,许多人认为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可是当初,双方毕竟是仅以渔船纠纷而轻率地宣战了。事实上,受损害 

的沿海各州大多并不支持这场“麦迪逊先生的战争”,不承认这场战争是因 

自己引起的。真正的原因是美国政府认为英国与西北部印第安人的骚乱有 

关,欲彻底解决印第安问题。还有一部分美国人想吞并加拿大,实质是要以 

侵略战争向英国利益挑战。所以,北部沿海6个州拒绝派出它们的民兵,也 

不情愿借钱给政府。在4000万美元的战争借贷中,只有300万来自这一全国 

最富庶地区。而它们都同英国人大做生意。这不仅影响了北部的军事行动, 

而且造成了美利坚第二次民族分裂。 

     战争开始时,美军募集正规军1。5万人,民兵4。92万人,由联邦政府发 

饷的总共6。5万人。而英军正规军不过3000人,加拿大民兵和印第安人3000 

人,而且驻地分散。但美军接二连三地失败,就连首都华盛顿也在1814年8 

月24日陷于英军之手。国会大厦、白宫被焚毁。而英国刚从欧洲调来的战胜 

了拿破仑无敌之师的1。4万人,却在新奥尔良,被在杰克逊领导下的5000 

士兵(其中只有800名正规军,大多是民兵)所击败。英军抛下2000多具尸 

体,而杰克逊只伤亡50名军兵。 

     美国又重犯了在独立战争时期的全部错误:把民兵作为主力;各州可以 


… Page 88…

自行决定是否征兵;竞争性的征招和奖励造成募兵混乱不堪;在紧急情况下, 

国家无法集中运用国内军事力量。在战争中仍然是良将匮乏,除了斯科特、 

杰克逊、哈里森之外,其他将领大多是无能之辈。军队文职中詹姆斯·门罗 

也是称职的。战争中寥若晨星的良将们,被人们视为民族英雄,人们从中推 

出了两位未来的总统。 

     结束战争的《根特条约》,结束了美国军事史上的一个时代。在此之前 

的一个多世纪里,欧洲的战争,就意味着美洲的战争。而从此后,美国开始 

独立地发展,自主决定军事选择。此后一个多世纪,美国努力避免卷入欧洲 

大陆上的冲突,而致力于国内的发展和身边的扩张。美国的军事,似乎通过 

第二次美英战争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 Page 89…

                         四、阴影中的亚洲军事 



    亚洲诸大国的军事曾一度遥遥领先并曾震撼了世界。然而,在近代中期 

却笼罩在迅速崛起的欧美军事的巨影之中,黯然失色。东方诸国在这200年 

中,其军事不但没有进取,反而在许多方面呈倒退、衰落之态。中华帝国的 

清王朝前期 (1644~1840年)的军事状况,最有代表性地反映了这一势态。 



                           1。独特的军事政权 



     清朝是由偏居中国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满族”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战争 

而建立起来的。清军入关后,又经一个多世纪的征战,建立了统一的政权; 

所辖疆域,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元朝。军事是它的立国之本,而其军事战略 

则是由其所处条件决定的。首先,满清尽管是少数民族政权,但由于长期汉 

化,并且要统治广大而富庶的汉族地区,所以,其军事战略重点在征服南方。 

第二,清前期,同中国历朝一样,无强邻骚扰、亦无有价值的邻地可探取, 

其敌对力量及诱惑力主要来自国内,故其军事战略矛头必指向国内。第三, 

中国之大,足以释放这能征善战、但却军事思想原始的马背民族的全部军事 

潜力。满清所以能入主中原,已足见其战略的正确,但这也正是清后期军事 

衰微受辱的原因之一。 



                           2。精湛的军事统御 



    满清政权是以武力定“天下”的,故十分重视军事,并且营造了一套发 

达严谨的军事体制,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 



     (1)多类型的军队 

     清代前期的正规军 (称经制兵,不可轻易改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