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

第30部分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30部分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出真理。而旧的逻辑方法只是从命题出发,有时这命题干脆都是错的,以 

  错误的命题作基础,还强迫人们同意这命题,怎能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第四条:“三段论是由命题组成的,命题是由语词组成的,而语词是概 

  念的符号。因此,如果概念本身 (这是事情的根本所在)不清楚,并且是很 

  草率地从事实中抽出来的,那么上层建筑便没有稳固的基础。”① 

       这一条是对前一条的补充和具体化。他批评的要点是三段论的组成方 

  式:三段论由命题组成,而命题由语词组成,语词则是概念的符号;倒过来 

  讲,就是从符号到语词,再从语词到本题,也就是说,是从概念到概念。而 

  从概念到概念的方式,显然是近代经验主义哲学所不能同意的。培根所反对 



① 《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35 页。 

①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357 页。 

② 同上。 

①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357 页。 


… Page 87…

  的正是这种不看具体事物,也不尊重经验的完全从概念生发的旧有逻辑,更 

  何况说,这种逻辑所使用的概念“本身就不清楚”了。用本来就不清楚的概 

  念作为归纳基础,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更加糊涂。唯其如此,培根才专门在这 

  个地方加上一个括弧,并在括弧中写道:“这是事情的根本所在。” 

       第九条:“寻求和发现真理的道路只有两条,也只能有两条。一条是从 

  感觉和特殊事物飞到最普遍的公理,把这些原理看成固定和不变的真理,然 

  后从这些原理出发,来进行判断和发现中间的公理。这条道路是现在流行的。 

  另一条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 

  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这是真正的道路,但是还没有试过。”② 

       由逻辑讲到真理,算是讲到“家”了。而当时流行的方法,是从感觉一 

  下子“飞”到普遍公理。然后便认这真理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容 

  的法宝,只管用它去“判断和发现中间的公理”。其本质还是从教条到教条, 

  从概念到概念,这办法,培根是不同意的。他的方法是:“从感觉与特殊事 

  物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他 

  的方法是渐进性的,先从具体事物中找到二级的真理,即他说的“中间公理”, 

  然后再去发现更高层次的真理即“普遍公理”。那么,什么是中间公理呢? 

  中间公理就是与所归纳的事物直接发生联系的真理。比如我们的研究对象是 

  钢铁,那我们不能从钢铁中一下子便归纳出普遍真理,而应该先找出有关钢 

  铁的真理——二级真理,然后再去管普通真理。又比如我们研究军事科学, 

  我们必须先将一切有关军事的现象和事物,归纳到军事学的真理层面上,然 

  后再去考虑更高层次的真理。 

       很显然,培根使用的方法有典型的经验主义倾向。甚至直到今天,它依 

  然对人类具有某种借鉴和启迪价值。 

       培根不同意旧有的即他认为的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法。他从批判亚氏出 

  发,创造了自己的方法。培根的归纳法,可以称之为排除归纳法,也可以称 

  之为列表归纳法。前者代表的是他的分析原则,后者代表的则是他的表达方 

  式。 

       所谓列表归纳法,即将分析过程亦即归纳过程列入几个表内。英国的昆 

  顿先生介绍了三个表,第一表称为“存在表”,“在这个表中列出所要研究 

  的本质可感觉的特性,同时对通常伴随这种本质特性出现的各种现象提供一 

                            ① 

  个全面深入的说明。” 第二个表称为“缺限表”,“在这个表中所列的是: 

  伴随所研究本质的各种现象存在,在这一本质自身却没有出现的事例。”② 

  第三个表称为“程度表”,本表“列出所研究的事物本质的大小程度,并同 

                                                ③ 

  时列出一些其它易变特性的大小程度。”通俗地说,第一个表内所列的,是 

  凡与所归纳对象有关的特性均悉数列出;第二表的作用,在于挑出那些非本 

  质 (有缺限的)特性,目的是对照第一个表,将其从归纳结论中剔出;第三 

  个表则是对前二表归纳内容的复考,从而归纳出第一个表中所剩内容的真正 

  本质。 

       这种归纳法显然比单纯利用三段式方法进行的归纳要复杂得多也科学得 



② 同上书,第358 页。 

① 《培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99 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 Page 88…

  多。所谓科学得多,是说它适应了实验科学的基本要求;它不再是从概念到 

  概念,而是以实验性手法,从具体事物的各种特性中归纳出对这事物的规律 

  性认识。 

       培根介绍他的方法时,确实用了大幅度,下了大气力。他以“热”为例, 

  亲自做了一个列表试验。 

       第一,将“在热性上一致的各种事例”列入“存在表”。这类事例共有 

  28项之多,其中包括: 

        “太阳的光线,特别是夏天的并当中午的; 

       带火的流星; 

       燃烧性的雷电; 

       山口中喷射出的火焰; 

       燃着的固体; 

       天然的温泉; 

       滚沸的或加了热的液体; 

       一切带绒毛的质体,像羊毛、兽的皮和鸟的绵毛; 

       由燧石与钢相互猛烈撞击而打出的火花; 

       生石灰浇上水; 

       马粪和类似的动物排泄物,当新鲜的时候 

       甚至尖锐的、极度的冷也产生一种灼热的感觉。 

       诗句中有曰 ‘北风尖冷兮如灼’; 

       其他事例。”① 

       搜罗的够全的,然这些内容虽然发热或是热的但不能说明它们就是热, 

  于是列第二个表将那些非本质性因素予以排除。 

       近似物中热性缺如的各种事例,其内容包括32项之多,其中有: 

        “对照正面的前表第一例——(一)月亮、星和慧星的光线在触觉上不 

  觉到热;在满月之下倒会感到一种严冷; 

        “对照前表第二例——(二)在所谓空气的中界中,太阳光线并不发出 

  热。 

        “对照前表第四例——(九)有某种闪光,发光但不燃烧。它们来时, 

  没有雷声相随。”① 

       如此等等。通俗地说,有些内容,例如光,虽然列入第一表,作为“热 

  性一致的各种事例”之一,然而,光并非热,因为“表业已证明,月亮也有 

  光,但当满月的时候,人们不觉得热,反而觉得冷。 

       还有第三个表,即“热的各种程度或比较表”。这个表所列内容依然很 

  多,共有32项。培根先生连批带讲,写了好长一段。比如他说:“太阳愈近 

                                                             ② 

  于地平垂直线也即愈行近中天时,所给的热就愈大”;“太阳和其他行星当 

  其在近地点时,由于距地球较近之故,比它们在远地点时所给的热要多一些” 

  ③;“总之,天体的热有三条途径来增加:一是对地平的垂直度,二是接近地 



                                                      ④ 

  球即所谓近地点,三是与众星的会聚或结合” 。 



① 同上书,第121—122 页。 

② 同上书,第137 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 Page 89…

        比较之后,培根还不满足,他又对归纳内容进行了一次列表排拒。比如 

                                                                        ① 

   “排拒之一”:“由于太阳光线,所以排拒四大元素的性质”。又如“排拒 

                                                                                 ② 

  之九”:“由于空气大部分是冷的但却保持稀薄,所以排拒稀薄性”。 

       经过如此复杂——培根先生所讲比我这里征引的还要复杂 10倍——的 

  归纳之后,培根先生终于得出结论:“热是一种扩张的、受到抑制的、在其 

                                                ③ 

  斗争中作用于物体的较小分子的运动。”饶是如此,后面还是加了两点修饰。 

       老实说,培根得出的热的结论正确与否甚至都不重要,关键是他提供了 

  一种方法,这方法既符合实验科学的大思路,又体现于经验哲学——培根式 

  的经验哲学的本质特征。同时,它也是前人所未曾系统发现或预见过的。 

        (3)关于科学分科 

       分科在东方人特别我们中国人这里是个颇带历史生疏性的概念。孔子习 

  六艺,六艺也算分科。但其内涵与西方人的概念有本质性区别。西方则古有 

  分科传统,比如亚里士多德一生就分别撰写了《政治学》、《生物学》、《动 

  物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种种。这在中国的先秦时代是不可思议 

  的,在宋明大儒那里也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古代固有天、算、农、医之类的 

  分科事实,却少有明确的学科系统和学科概念。之所以如此,因为至少自汉 

  代起,官学以儒为本,儒学以经为本,一切唯经是举,分科已无必要,也无 

  可能。西方固有分科传统,但分科也与分科不同,中世纪时,一切以神学为 

  主导,哲学不过是神学的附庸,科学不过是神学的奴仆,和中国的以经为本 

  相比,更好似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以现代人的观点看,神学可以成为一种历 

  史文化,但也可能成为窒息科学发展的工具,不幸中世纪时代,神学偏偏成 

  了窒息科学发展的工具。培根一反旧说,以新时代成熟者的姿态,担当主张 

  科学分科旗帜的责任。培根的分科方法,包括两个要点: 

       一是否定神学的统治地位,坚持神学只能属于上帝和教会。 

       据此,他将学问分成神圣的和非神圣的两大部分。把有关上帝的学问即 

  神学划入神圣圈内——这从表面看来好像是对神学的敬重,实际上是对神学 

  地位的限定,让它只能在宗教范围内称王称霸,不要多嘴多舌去管人间俗事。 

  至于宗教之外的事情,则应由科学作主。他将科学列入非神圣的学问范围, 

  俗学管俗事,正好般配。而且他似乎还怕人们对非神圣的说法有什么误解, 

  他不无幽默地写道:“凭借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