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不言”告诫成王。武丁之所以“三年不言”,是指他要集中精力
向民间作调查和思虑为政之方(即“观国风”和“思道”),因而出言
和悦,处事勤谨,上下没有怨言,成为殷商之盛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周公对成王进行谨言慎行的教诫时,特别告诫成王对待刑狱之事更应慎
之又慎,以免有误。《尚书·立政》中所说的“勿误于庶狱”,正是他
“明德慎罚”思想的体现。
在克己自谦方面,周公也不断告诫成王:对民众的怨恨责骂 (“小
人怨汝詈汝”),应当反躬自责 (“厥愆”),做到“皇自敬德”,否
则就会“乱罚无罪”,“乱杀无辜”,以致积怨于身,最终必然自取灭
亡。
周公为尽太师辅政之责,特著 《尚书·立政》篇作为训诫。周公在
立政方面特别强调必须以用人为要。他告诫成王,治国平天下,不可不
懂用人乃是从政的根本;“立政”就是用人立长,任贤为官,识人有方,
任人唯贤,勤于求贤,逸于任贤。在识人方面,周公强调,既要审视人
的内心三德,又要考察体现其德的道艺作为。他主张对不同官职的人应
… Page 59…
有不同的要求:对治事之官,要看其是否善于理事;对牧民之官,要看
其是否能使民安乐;对执法之官,要看其施法是否公正。周公还十分强
调任人唯贤,特别劝教成王要用“吉士”(有德之士),远“■人”(利
佞小人)。官员一旦任用,就要放手使用,君主只需把握国之大体,不
必干扰下级具体行政取权。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史上很有价值的思想。
据史籍记载,周公在勤勉为政、克己自谦等方面,既重言教,又重
身教,堪称一代宗师。《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自己说:“我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就是“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由来。周公对成王的教诫,他总是首先身体力行。
据史籍记载,他还政于成王之后,立即“北面就臣位”,不以功臣自居,
态度格外谦逊。这就是周公勤勉从政、谨言慎行、克己自谦高尚品德的
具体表现。周初统治者能够兢兢业业于王政,颇有勤勉谦逊之风,与周
公的大力提倡和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周公逝世后,成王不忘其教诲,
勤勉王政。成王去世后,康王仍坚持周公的遗教,力戒逸乐,勤奋为政,
终于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稳定局面,史称“成康之治”。
5。致力于社会教化
周公十分重视社会教化,力主化民成俗。他首先提倡彝教。“彝教”
就是对庶民进行德行规范教育,即“化民成俗”的教化活动。他认为庶
民若能按规范行事,即“民之乘彝”,天下就太平了。这是治国平天下
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
孝与义是周公十分重视的民彝。孝,始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祖先崇拜,
在母系氏族社会,敬孝以母系为主。周公对孝的含义赋予了新的内容,
使其变成了君权、父权、夫权三位一体的思想。周公在政权建设上,确
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使父权占绝对优势。他还认为“严父莫大于配天”,
使周天子成为举国共敬的祖先,使君权凌驾于父权之上。这样,周公就
将孝的基础由过去的血缘关系 (亲亲父为首)强化为等级关系(尊尊君
为首)。周公主张对殷人要根据殷彝定罪,并“用其义刑义杀”。这里
的“义”是“宜”的意思,指统治者必须“慎罚”。后来,“孝”和“义”
的教育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主要内容。
周公很注意观民风,并且是“采风问俗”的倡导者。相传周公曾亲
自采集文王时期周地以南的民歌。他之所以亲自采风问俗,一是为了调
查施政的得失利弊,为讽谏之用;二是为了化民易俗,实施社会教化。
周公在观民风、化民俗方面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开创者。他倡导籍田礼,
对于形成重视农业生产、勤于公田劳作的风气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还十
分重视保留被征服的各族有益的风俗习惯,这对于缓和敌对情绪、稳定
政局和发展生产,都有着积极作用。周公还主张进行婚制的改革,整饬
婚制,推进“对偶婚”,特别是他提倡的“同姓不婚”的新礼俗,巩固
了宗法制度。他还主张因势利导,为政“平易近民”。这说明周公既重
视化民易俗,又懂得民俗的特点,通过采取“平易近民”的措施,达到
“民必归之”的目的。周公以上种种化民成俗的主张和措施,大大推动
了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发展。
另外,周公还对“六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
《易经》、《春秋》)的创作、订定和“六艺”教育作出过重大贡献。
关于“六经”的著作者,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据考证,这些经典大
… Page 60…
多起始于西周,成书于后世。但从有关史料可以判定出对其创作、订定
作出贡献的一些人,而周公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六艺”教育在西周
很兴盛,特别是书、数教育,相传与周公有密切关系。
… Page 61…
六、古代印度教育
1。古代印度教育的背景
印度这一名词来源于印度河。古代印度指今之南亚次大陆,包括今
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
南亚次大陆有两条大河:印度河和恒河。印度河并不在今天的印度
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由于印度河和恒河的流灌,古代印度成为文
化发达的古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最早的居民是达罗毗
荼人、孟达人和后来的雅利安人。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现是从20世纪的20年代初开始的。据考古学
家的发掘,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4000年到前2000年已有相当发达的文
化,称为哈拉巴文化。它曾建有高耸的卫城,宽敞的市街,瓦管制的排
水装置,还创造了象形文字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哈拉巴文化传播很广,
恒河流域也是它蔓延所及的地区。不料,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这一
延续千年之久的灿烂文化突然中断,其原因可能是外族的大规模入侵。
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起,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部落,从
里海南边迁到印度河中上游的旁遮普地区,跟原来的达罗毗荼人经过战
争之后定居下来,在这个时期,雅利安人中已形成婆罗门教,这个教的
经典称《吠陀》(梵文“知识”的音译)。《吠陀》共4部:《梨俱吠
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吠陀》记述
了雅利安人国家形成的社会情景,因此,史学界将印度这个时期的历史
称为“吠陀时代”。《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早期吠陀时代”,
约当公元前15世纪至前10世纪;后3部《吠陀》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晚
期吠陀时代”,约当公元前9世纪至前7世纪。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印度的教育,应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宗
教和文化。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特有的实行阶级压迫的社会等级制度。在梨俱
吠陀时代末期,印度已有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奴隶制国家形成后,等级划分更为严格,阶级压迫更加深化,种姓成为
世袭。婆罗门是僧侣组成的最高等级,独揽宗教事务,只有他们有权解
释《吠陀》,其中有人也参加政权;刹帝利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武士贵族,
与婆罗门同是不参加劳动生产的剥削阶级;吠舍是雅利安人的平民和一
般村社成员,从事农、牧、商、工等职业,与首陀罗同受前两个等级的
压迫和剥削;首陀罗包括土著居民和雅利安人中贫穷破产的人,其地位
最为低下。这四个种姓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间禁止通婚,在宗教生
活方面有严格的界限,首陀罗无权参加宗教生活,不准听、诵《吠陀经》,
更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宗教上,婆罗门教历史最久。早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就崇
拜自然,相信神的力量。到后期吠陀时代,形成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
首先肯定种姓划分的合理性和出身论无可怀疑。该教教义认为,梵天是
宇宙的灵魂,是唯一永恒的真实;世界万物都只不过是梵天的化身,是
变幻无穷的;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来自梵天,只是由于贪恋尘世,所以不
断投生转世,受“轮回”之苦。其教义宣扬人的最高目的,是所谓摆脱
… Page 62…
轮回,重新和梵天合为一体。
迟于婆罗门教产生的佛教,是与婆罗门教同操古代印度教育大权的
宗教。佛教植根于婆罗门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佛教主张“慈悲为
怀”和“普渡众生”。它为抑制婆罗门种姓的无限特权,大力宣扬众生
平等,强调人的品行而不强调人的出身,认为应该由人的品行优劣来确
定人的种姓。这些教义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佛教对于梵天
的理解和对于解脱的看法,都继承了婆罗门的教义,主张灭绝尘世之苦
和拔除轮回之劫而永归于圆寂 (死),进入涅■为无尚幸福。这样,在
一定范围内缓和了种姓压迫,却又投合了大奴隶主的心愿。公元前3世
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将其定为国教。从此之后,佛教出现了
僧侣组织,制定了教条和戒律,建起了寺院,随而寺院成为培育信徒和
宣扬教义的教育场所,形成了佛教教育。
和古代印度教育紧密相关的还有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印度,无论是
哲学、文学、历史学,还是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物理学、化
学等科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印度文化史赢得崇高的地位。一
般学者认为,古代印度人在科学和哲学上是无有匹敌的,只是在文学、
建筑、艺术、物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希腊人的成就在印度人之上。
为传播和运用这种丰富而优美的文化知识,促成了印度教育的发展。
总之,种姓制度以及婆罗门权力高于一切是印度文明发展的突出特
点之一,印度历史上的一切思想形态、教育组织无不打上这一烙印。古
代印度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
2。婆罗门教教育
在古代印度,起初是所有雅利安人都须接受教育的。后来有了变化,
只有婆罗门才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大约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兴
起,婆罗门教受到冲击,才宣布解除门禁,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都有
权接受教育。但实际上,婆罗门仍然继续垄断教育,而把大多数人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