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 作者:吴蔚 >

第15部分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 作者:吴蔚-第15部分

小说: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 作者:吴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慎踩到了马蹄上。不久,玄宗开始无端挑剔,不断有人受到他的怒声责骂和无情惩治。 
          
        高力士善于揣摸皇帝心思,总能在关键时刻给玄宗排忧解难。他察觉出玄宗此时的心境,不失时机地向玄宗奏道:〃贵妃出宫时行色匆忙,换洗的衣物及日常用具皆未及携带,可否让我出宫,把这些东西给贵妃送去?〃高力士的提议正中玄宗下怀,当下命人给杨玉环送去衣物酒馔,竟然有一百多车。 
          
        此时,杨玉环一家正因担心遭到大祸而抱头痛哭,见到玄宗派人送来的赏赐后,才松了口气。入夜,高力士又请玄宗召杨玉环回宫,玄宗当即同意。于是高力士深夜出宫,将杨玉环接回皇宫。天明时分,彻夜未眠的玄宗见到杨玉环出现在自己面前,欣喜万分。二人相拥而泣。 
          
        天宝九年(750年),杨玉环因喜爱宁王李宪的玉笛,于是向宁王借来一吹。这于礼不合。结果,玄宗看见玉笛便勃然大怒,立即下诏命杨玉环出宫。杨玉环哭着对送她出宫的中使张韬光说:〃请您转告圣上,我罪该万死。我除了肌体发肤是父母所生,其余都是圣上赏赐的,我只有一死,以报圣上的恩德。〃随即剪下一缕头发给张韬光转交给玄宗,以明心迹。玄宗闻讯大惊失色,却又不知道该如何下台。高力士见玄宗为难,立即为杨玉环大说好话,玄宗当即命他召杨玉环回宫。高力士又一次化解了玄宗与杨玉环之间的危机,成为二人之间的调停、斡旋的一个重要角色。 
           
        经过这两次分别后,玄宗与杨玉环的感情反而更加弥笃,杨玉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     
        天宝十年(751年)七月七日乞巧节的夜晚,夜阑更深,玄宗与杨贵妃携手到华清宫长生殿赏月,遥望夜空牛郎织女二星,双双跪拜相盟,誓约生生死死,永不分离,大有超越封建礼法、回归人间真爱的意味。这便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誓罢,两人又都极其虔诚地对着星空施行三拜首礼。这对老翁少妇的浪漫情史,因为他们的凄凉结局,后来得到人们的普遍同情,长期在民间流传。 
          
        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为了讨她的欢心,玄宗可谓费劲心机。杨玉环喜好打扮,当时,宫中专门为她织造锦绣的工匠就达700余人,雕刻器物配饰的又有好几百人。杨玉环日常生活也极其奢糜,一顿饭要做上千种食物,花销相当于10户中等人家的财产。每当杨玉环乘马出游,玄宗宠臣高力土亲自执辔援鞭,沿途阿谀之吏纷纷进献珍玩异宝。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和广陵长史王翼因贡品多而精美,先后得以加官晋爵。于是,大小官吏争相进贡美味佳肴、珍异珠宝,巴结逢迎杨玉环成为一时的风尚。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下令在骊山大兴土木,增辟温汤为池,修造亭台楼阁和曲径幽林,筑罗城,置百司。王公贵族们也纷纷效仿,在骊山周围买地建宅,骊山行宫实际上成了又一个政治中心,甚至连一些重大的朝贺也在这里举行。大唐奢侈之风越来越盛。 
          
        玄宗日益耽于声色,荒废国事,致使盛唐政治迅速滑坡。客观上来讲,杨玉环的专宠与追求奢华的享乐,加快了大唐帝国的由盛转衰的进程。这是后世史家、文学家常把杨玉环作为安史之乱罪魁之一的原因所在。 
          
        中国有句俗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建宗法制度在家族方面历来有推恩的惯例。一旦某个嫔妃得宠,其家族成员极易借裙带关系享有皇帝赋予的各种特权,轻而易举地进入核心权力圈,从而形成庞大的外戚势力,轻则干涉朝政,重则危害整个国家。外戚专政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西汉时的霍光专权,势力之大,连当时的宣帝(皇后为霍光之女)都感觉到〃芒刺在背〃。尽管有不少惨痛教训,历代君王却极少能制止它的滋生蔓延。 
          
        外戚势力的滋生,也毫不例外地发生在唐玄宗身上。杨贵妃的兄弟姊妹借助皇帝的恩荫,在政治上、经济上日渐强盛起来。其亡父杨玄琰被追赠为太尉、齐国公;亡母李氏为凉国夫人;叔父玄珪为光禄卿银青光禄大夫;兄长杨銛为殿中少监;堂兄杨锜则与玄宗女太华公主成婚,为驸马都尉。杨氏一门自此贵盛,荣宠一时无二。连杨玉环的三个姐姐亦获夫人封号,大姐为韩国夫人,二姐为虢国夫人,三姐则为秦国夫人。玄宗亲切称呼她们为〃姨〃,表示亲近之意。三位夫人还每月享受国家的俸禄,钱10万,名义上是给她们买脂粉的花销。虢国夫人经常不擦粉就去朝见皇帝,表明自己是天生丽质。杜甫为此作诗说:〃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后来玄宗又赐给虢国夫人夜明珠、秦国夫人七叶冠、杨国忠锁子帐,这些都是绝代珍品。每当玄宗得到四方进贡的珍玩玉器,都忘不了给三国夫人和杨氏兄弟各一份,〃五家如一〃。在京师长安城中,杨氏五兄妹的宅第连成一片,装潢的豪华精美,堪与皇宫相配。杨氏五家竞相攀比排场,每造一屋动辄花费千万,一旦有谁家的殿堂卓然超群,其他几家便都拆旧建新,致使〃土木之工〃不分昼夜。 
          
        五家之中,尤以虢国夫人最得圣宠,势力也最大,格外霸道。有一次,她相中了大臣韦嗣的宅基,便带领工徒闯入韦家,问道:〃听说你们家的房子要卖,准备卖多少钱?〃韦家人回答并无卖房之意。虢国夫人不管卖与不卖,立即命令工匠动手拆屋,改建新房,仅拨给韦家10亩空地补偿。中堂建好后,她又刻意克扣工钱,命人捉来蝼蚁、蜥蜴放在屋中,声言若走失一只,则不给工钱。 
          
        为了炫耀权势,杨家兄妹每次上朝,都要争先恐后地抢在百官之前。玄宗与杨玉环冬幸华清宫,杨氏兄妹五人同行,路上每家编为一队,着一色服装,车马人员皆盛装打扮,远远望去,如〃百花之焕发〃。杨玉环姐妹的珠翠首饰钿簪等物五彩缤纷,坠落途中无数。事见《旧唐书·卷五十一·玄宗杨贵妃传》。 
          
        当时长安城中有歌谣曰:〃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做门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则写道:〃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姓一家位势显赫,权倾天下。杨家有嘱托请求,台省府县等各级官府,就都像奉了圣旨一样去照办。四面八方的珍品奇货、童仆驼马,每天都如流水般运送到杨家。 
          
        不过,杨氏五兄妹虽然飞黄腾达,势焰熏天,但对唐朝廷的政治直接影响还不算太大。玄宗对他们的恩宠,多半限于声色犬马,宫宴欢娱。对朝政起重大影响并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人,实际上只是杨玉环的一个远房兄弟杨国忠。天宝十一年(752年),不学无术的杨国忠取代李林甫当了宰相,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其中当然包含着玄宗取悦杨贵妃的意思。 
      
        杨国忠本来只是罪恶的一个无赖赌棍,由于杨贵妃的裙带关系才得以平步青云,执掌国政后,大搞贪污腐败,只短短数年,就使唐朝朝政陷入巨大的混乱,朝廷失去民心,威信一落千丈,朝中大臣离心离德。尤其是在对待安禄山的问题上,杨国忠不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反而推波助澜,终使矛盾激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可以说,杨国忠一手促使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禄山专制三道,阴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佚上晏驾,然后作乱。会杨国忠与禄山不相悦,屡言禄山且反,上不听;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禄山由是决意遽反。〃《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唐纪三十三》司马光认为,安禄山感激玄宗恩德,本来是要等玄宗死了以后再动手,然而由于杨国忠兴风作浪,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加快了天宝之乱的爆发。 
          
        而这一切,归根溯源则要追到杨玉环身上。后代史家指出:〃天宝之季,嬖幸倾国,爵以情授,赏以宠加,纲纪始坏矣。〃(《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七·陆贽传》) 
          
        美丽并不是罪过,但美丽却往往是一个起因。正是因为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使国家大权旁落,渔阳鼙鼓动地来。大唐帝国从此急转直下,盛衰易势,迅速地走向没落。可以说,杨玉环的温柔乡直接导致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剧变。这场剧变,成为唐朝由极盛走向极衰的转折点,从而也成为唐帝国命运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就开始了长期的向衰。之后虽然有短暂的武功强盛或疆土扩大,但与盛唐却是不可比拟的。而玄宗对杨贵妃的招致不幸和灾祸的感情则成为中国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悲剧主题,无数诗词、小说和戏剧争相演绎。 
          
        第四章     
        隐蔽的危机     
        闷雷声滚滚而来,一场惊天大风暴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而这场大风暴,既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是敌对阶级之间的较量,从一开始,就只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此,杨国忠逼迫安禄山造反的目的终于达到。只是,令他想不到的是,雄起的狼烟烽火,不但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为大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奏响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序曲,为他杨氏一家敲响了丧钟。 
          
        三 安禄山的发迹     
        安禄山,营州柳城(治龙城,今辽宁朝阳)杂胡,小名扎荦山。母亲阿史德氏为突厥族女巫,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就死了,一直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 
          
        安禄山随其母到突厥部落不久,该部落发生内讧,部众四散逃生。安禄山与其继父哥哥的儿子安思顺一起逃到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先经营小生意,因懂得6种民族语言,很快就当上了互市牙郎(贸易居间人)。任互市牙郎期间,安禄山既善于处理各种纠纷,又敢于同当时恶少争斗,因此不久就以勇敢善斗闻名于幽州。同时担任互市牙郎的还有安禄山的同乡和好友窣干,窣干日后改名为史思明。不久,二人觉得担任互市牙郎没有什么前途,便一起投军效力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帐下,担任捉生将。从这个时候开始,安禄山才算正式加入了大唐军队的编制,开始食君俸禄。这个时候,连他自己也想不到,20年后,他会将大唐帝国搅得天翻地覆。 
          
        在任捉生将期间,安禄山经常带领轻骑兵袭击与唐王朝为敌的契丹人。因为熟悉边境一带的山川地形,安禄山经常能立奇功。他曾经率手下三、五名骑兵出去活捉契丹人数十名而回。节度使张守珪对此大为惊奇,此后对他另眼相看。加上安禄山狡黠奸诈,善于揣度人心,张守珪青睐有加,便收他为养子,以军功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