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美国文学简史(下) >

第13部分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美国文学简史(下)-第13部分

小说: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美国文学简史(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映出主人公的思想与他的家庭以及小镇上人们的冲突。作品中的一群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主人公尤金那种执着的叛逆精神,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本世纪最初三十年生活在美国乡村社会中的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

  在这部小说中,沃尔夫明显地受到了德莱塞和刘易斯的影响,而在某些技巧上又有模仿乔伊斯意识流写法的痕迹。他还从惠特曼诗歌中吸取了大量的词汇,并以诗人般的热情来抒发他对家乡、土地和自然的眷念。

  1935年,《天使,望家乡》的续集《时间与河流》出版。小说写尤金·甘特在哈佛大学学习戏剧创作,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个名叫斯达威治的朋友,甘特很崇拜他,认为他体现了生活的美和理想。他父亲去世,尤金奔丧回家。两年后,他来到纽约大学任英语教员,去欧洲旅游期间遇上斯达威治和他的女友安恩。尤金爱上了安恩,安恩却钟情于斯达威治,但斯达威治不爱安恩。尤金在与斯达威治争吵后回国,在船上遇上了艾丝特·杰克并一见倾心。尤金满怀喜悦地回到美国。

  《时间与河流》完成了尤金·甘特走向社会的第二个历程,可惜由于作者早逝,尤金的后半生的道路无法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九三八年五月,沃尔夫把一百万字的手稿交给了哈珀兄弟公司编辑爱德华·阿斯韦尔,然后去西部旅行,不幸途中得了肺炎,九月去逝,离他的三十八岁生日还差十八天。

  沃尔夫去世后,阿斯韦尔从他的遗稿中整理出两部长篇小说,一部是《蛛网与磐石》(1939),另一部是《你不能再回家》(1940)。

  这两部小说也是自传性的,主人公改名为乔治·威柏。 《蛛网与磐石》开头写威柏的童年、家庭、大学生活和住在大城市的孤独感。后来主要写他与艾丝特·杰克的恋爱。杰克年龄比韦柏大得多,而且是有夫之妇。杰克是纽约戏剧界和文学界的头面人物,她帮助韦柏找出版商出书,可是由于韦柏指责杰克的朋友是伪君子,两人关系搞僵。韦柏与艾特分手后,赴欧洲散心。他在一家德国人开的啤酒店被痛打一顿,躺在病床上想回家,但是感到“再也不可能回家。”

  《你不能再回家》写乔治·韦柏从欧洲回到纽约,他回家乡一次,发现家乡已经不是他童年时代平静的城镇,而是争夺买卖的场所,他感到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他访问了英国和德国,发现在法西斯笼罩下的德国已经变样,他写信给国内的同胞,要求他们警惕法西斯主义,并表示对维护美国式民主的信心。

  《你不能再回家》这个标题具有多方面的含义,用沃尔夫的话说,人不可能回到“你的家庭,回到你的童年,重温浪漫式的爱情,重新作年轻人期望荣耀与盛名的美梦……找回早已失去而又一直在寻找的父亲身旁;找到一位能帮助你、拯救你、减轻你的负担的人,恢复原来似乎是永恒而目前一直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形式与制度。也就是说,回家是为了摆脱时间与记忆。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沃尔夫用这一段话总结了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体现了地对生活新的认识。他开始把自己的生活、工作与一般美国人民的生活、工作联系在一起。

  沃尔夫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从死亡到早晨》(1935)。此外,短篇集《远方的山丘》(1941)、《短篇小说集》(1961)、《书信集》(1943)和散文集《群山》(1971)等,都由后人从沃尔夫大量的遗稿中整理出版。

  沃尔夫的创作生涯十分短暂,而他的创作却如此丰富。有一位评论家不无夸张地说,如果他不是只活了短短的三十八年就去世的话,美国可能会有一部与左拉的《卢贡—马孔特家史》相媲美的巨著了。这与沃尔夫一生勤奋创作有直接关系。在他生前,人们就用许多评论传奇人物的语言评论沃尔夫,说他是一个巨人。沃尔夫真是一个巨人,这倒不是因为他身高六呎半,体重二百五十磅,走起路来步伐雄壮豪迈,胃口大得吓人;而是因为他贪婪地了解世界,勤奋地创作。他常常一天不停地写十五个小时,有时写得紧张、兴奋,他只肯抽时间吃一顿饭。

  美国另一位大作家威廉·福克纳把沃尔夫列为当代美国作家中的杰出者,而自己却退居第二位。福克纳说:“我敬佩沃尔夫,因为他竭尽全力把自己要说的活都说了,甚至情愿把文体、连贯性以及所有精确的原则抛开,希望把人类心灵的一切感受,真切地集中到一点上。”

  事情确实是这样,沃尔夫在写作时,他的题材是他自己,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他毫不掩饰,毫不顾忌,痛快淋漓地道尽他的情怀,雄辩地表示他个人的态度。除了惠特曼之外,再没有一个主要的美国作家象沃尔夫这样宣扬自我,这样滔滔不绝,这样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塞利纳镇,父亲是一个稍有资产的农场主,母亲是位教师。在他的一生中,前四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临海的塞利纳斯谷地。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农庄、牧场培养了斯坦贝克对大自然的热爱,成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源泉。

  斯坦贝克在中学时代就开始练习写作,并在校刊上发表作品。中学毕业后,斯坦贝克来到斯坦福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就学期间还干过不少艰苦繁重的体力活:在牧场当过农工,在路队做过运输工。这些劳动生活使斯坦贝克对普通劳动人民,尤其是对墨西哥人、印第安人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他们的愿望和心理非常熟悉。他早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三十年代穷苦劳动人民的命运和意愿。

  斯坦贝克最早的小说有《金杯》(1929)、《天堂的牧场》(1932)和

  《献给一位不知名的神》(1933),这些作品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斯坦贝克第一部受欢迎的小说是《玉米饼坪》(1935)。小说的背景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地区。主人公丹尼从战场上归来,继承了两所房子。他把其中的一所租给了他的穷朋友。这些人没有工作,混一天算一天,偶尔干些鼠窃狗偷的事。最后,丹尼因饮酒过度去世,朋友们烧掉他的房子以表纪念。

  小说描写了流浪汉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乐观、单纯无邪的性格。作者认为,只有在这种人身上,才有未被金钱腐蚀的纯真天性。作品幽默风趣,初步显示了斯坦贝克的艺术风格。

  1936年,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胜败未决》问世。在这部反映农业工人罢工斗争的小说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描写这些生活在层层剥削和压迫之下的农业工人的苦难遭遇。

  1937年出版的《人与鼠》生动地描写了这两个相依为命的流浪农业工人朗尼和乔治的命运。书名引自彭斯的诗句:“鼠与人设计的最好打算常常落空。”小说运用一个寓意深刻的细节:当田野被犁耕翻时,一只不幸的田鼠失去了它的窝,象征着主人公朗尼、乔治在资本主义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必然命运。朗尼和乔治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朋友。朗尼力大无比,智力却只抵得上一位低能儿童;乔治个子不高但精力充沛,很有主见。他们来到一家农场,希望积一点钱后去购置土地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间小房子,还有厨房,一天工作六、七个小时。”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样低微的要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农场主的儿子侮辱朗尼。朗尼在无意中捏死了农场主的儿媳。乔治为了不让好朋友朗尼受到折磨,含着眼泪开枪把他打死。结果在精神上受到莫大的刺激。朗尼和乔治都象那只田鼠一样,被一架无形的铁犁弄得粉身碎骨。

  小说出版后受到美国广大读者的欢迎,很快被搬上舞台和银幕,成为美国文艺界轰动一时的剧目,获得1938年“纽约戏剧评论奖。”

  三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再次出现严重危机,地主趁机把租给农民的土地收回再卖给畜牧资本家,于是在资本家派来的拖拉机的推撞下,大批农民只得拖儿带女、离乡背井踏上了流浪的旅途,到据说能靠力气吃饱饭的西部去谋生。当时,在通往加利福尼亚州的公路上挤满了这些流浪的农民,但那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为悲惨的命运。据说在1937年,斯坦贝克曾跟随一群来自俄克拉亥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州,路上所见所闻使他大为震动,作家的正义感促使他拿起笔来写下美国现代社会这一页黑暗而悲惨的历史。

  《愤怒的葡萄》(1939)描写的约德祖孙三代是其中的一户,他们被资本家的“拖拉机”赶出了俄克拉亥马,变卖了全部家当,换来一辆破旧汽车,一家十三口向西部逃荒。在途中,老一代经不起劳累,相继去世;年轻的吃不了苦,中途离散,他们到了“黄金的西部”,只剩下八口。但加利福尼亚并非“淘金天堂”,大批劳动力的到来使资本家肆无忌惮地压低工资,警察与民团又以种种借口对他们进行刁难和勒索。可是为求生存的农工们并不气馁,他们互助友爱,同舟共济,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作者笔下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富有极大的感染力。凯绥是一个牧师,随约德一家人逃荒。他在大批农民受尽压迫奴役的事实面前,渐渐怀疑自己所宣传的宗教教义。等到他目睹警察暴行之后,他才懂得穷人团结组织的意义。他积极组织罢工斗争,虽然不久他被警察打死,但他所宣传的道理却教育了许多人。

  约德是受到凯绥鼓舞的一个,他是约德一家老小的主要劳动力。他性情耿直,见义勇为。凯绥被警察打死,他就打死那个警察。他通过斗争领会到许多真理,体会到“一个人并没有自己的灵魂,只是大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他下决心走凯绥走过的道路,表示“凡是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

  小说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约德的母亲。她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用言语和行动来激励儿女们。奶奶死在车上,是她用惊人的毅力陪伴着尸体。约德打死警察后,她支持他的行动,将仅有的七元钱交给他叫他去逃生。她的心胸广阔和伟大,在深重的灾难面前还鼓励儿子:“有钱人即使发了财还是要死……我们的路倒是越走越宽广。”

  《愤怒的葡萄》是一部出色的社会小说,它真实、及时、典型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写出了新一代年轻人反抗情绪的增长,体现了人们对那种使之贫穷化、奴隶化的不公正制度的必然愤怒。小说以巨大的真实性获得群众的好评,它在俄克拉亥马的发行量超过了最畅销的小说《飘》,许多读者认为小说真实可信。196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为斯坦贝克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提到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的观察”,这个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来自 《愤怒的葡萄》。

  1947年,斯坦贝克的另一部优秀小说《珍珠》问世。这个中篇小说是根据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